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司馬昭討伐扶不起的劉阿斗

司馬昭討伐扶不起的劉阿斗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司馬昭在洛陽召開誓師大會,大家準備好了嗎?出征!


阿斗你該下課啦!

司馬昭討伐扶不起的劉阿斗


劉禪


平蜀大軍分為西、中、東三線。鄧艾領兵三萬,是為最西線,將直奔沓中、甘松,找姜維的晦氣。


中路軍三萬人,由諸葛緒帶領,經由岐山,奔赴武街、橋頭,這兩個地方在甘松、沓中東南方向,是姜維引軍回撤蜀中的必經之地,以起到半路阻截、斷其歸路的目的。

鍾會以鎮西將軍、都督關中的身份,整治十萬大軍,為東線,取道斜谷、駱谷、子午谷,直奔漢中,順勢壓向漢城、樂城、陽安關口等蜀漢重要守衛據點。


遠在沓中的姜維聽說這個消息,嚇了一跳,當即寫了一封表,寄給後主劉禪,建議讓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廖化分別趕往陽安關口、陰平橋頭兩地,以備敵之來襲。


來,大家翻開地圖,檢查一下姜維的思路。益州最北部由西向東排列三郡,分別是陰平郡、武都郡和漢中郡,此三郡均與魏境接壤,因此境內均布置有重要關卡。

司馬昭討伐扶不起的劉阿斗


魏、蜀、吳三國鼎立


陰平郡的地形基本呈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狀。姜維此時遠在最西邊的陰平郡的西北部,陰平郡的首府陰平位於東南部,再往東走,就是橋頭,陰平縣與橋頭這一帶,是一個重要關口。


武都郡居中,呈東西跨度較長,南北跨度較短的四邊形,北部有邊境城市建威,中部的武街也是一個重要據點,向南則與陰平郡的東南部接壤,由此南下則直通陰平和橋頭。


漢中郡在最東邊,境內有漢城、樂城、陽安關口等軍事重地,距離魏之長安也最近,是為東北方向抗擊魏軍的第一線。


看完地理形勢之後,相信大家心理有譜了。不敢說姜維的戰略有多麼高明,但對應司馬昭的三路大軍,完全做到了針鋒相對,見招拆招。

可惜,成都城裡,住著很多蠢才和奴才。


姜維的表書,送到成都之後,劉禪本人並沒有當著快遞親自簽收,宦官黃皓替他代收了,看完表書,黃皓立即去拜見一個人。


這人不是劉禪,也不是朝中官員,而是一個頭上插羽毛,臉上塗油彩的巫師!巫師天靈靈地靈靈地跳了一陣子大神後,給出了上天的旨意——敵人不會來。


哎呀,我就知道是虛驚一場,那個姜維總愛指手畫腳的,太討厭了,等我想個法子,把他整倒,讓好朋友右將軍閻宇上位。

黃皓把姜維那封性命攸關的表書扔到一邊兒,輕描淡寫地跟劉禪打了個招呼,沒事,主上不要擔憂,也別驚動大家。該玩的玩,該吃的吃,就這麼,一直到了這年八月,忽然聽說,司馬昭軍發洛陽!


成都君臣的驚訝可想而知,趕緊開會。劉禪猛地想起了姜維那封表書,急忙下令,就按大將軍姜維的意思辦,廖化領兵到沓中去接應姜維,張翼、董闕奔赴陽安關口。其他軍事據點的人都不要和敵人硬拼,趕緊帶上家當糧食什麼的,退保漢城、樂城。


廖化、張翼、董闕奉命出發了。


常言道: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其實廖化沒什麼重大缺點,他原是關羽部下,走麥城之後,被俘虜到吳國,這哥們先是裝死,後來瞅個機會帶上老娘就往蜀漢方向逃跑,路遇劉備,終於又回到了組織的溫暖懷抱。除了這些,他好像也沒什麼突出業績。


張翼,按成分本是劉璋的人,降了劉備之後,一生最輝煌的事,就是給趙雲當過副將。他性格保守呆板,不知變通,一直不怎麼受諸葛亮的待見,直到諸葛亮死後,才算翻身了。此人翻身之後的主要事業,就是跟姜維吵架,由於職位和能力的限制,又吵不過姜維。張翼天天生悶氣,凡行軍打仗,一律採取消極怠工的工作態度。


董闕,曾經在諸葛亮丞相府里做令史,工作幹得不壞,曾得到諸葛亮的親口誇獎:「董令史,良士也。每次同他交談,都發現他考慮問題謹慎適宜啊。」


心細和謹慎的人最適合做什麼工作?諸葛亮給了我們答案——調董闕做丞相主簿。換今天話來說,相當於讓信管系的高才生去當文書檔案管理員,當然挺合適。


諸葛亮一死,大家回想起丞相對董闕的高度評價,覺得丞相誇過的人肯定沒錯,重用之,先升了尚書令,這也還行,後來,竟然又升為大將軍,這是什麼用人邏輯?特級廚師一定是個好裁縫?

司馬昭討伐扶不起的劉阿斗



諸葛亮


廖化帶一路兵,西去支援姜維,這一去,不知道是不是迷路了,始終沒有順利到達沓中與姜維會合。張翼、董闕這一路呢?主帥一直在鬧情緒。


張翼心裡很不爽,死姜維,遠在沓中你還要遙控我。


兩人行到陰平,聽說諸葛緒要往建威去,張翼聞之大喜,跟董闕說,看樣子,諸葛緒是打算取道建威,然後南下陰平啊,咱不去陽安關了,咱就地駐紮,以逸待勞,迎頭痛擊,立個奇功。


兩人就在陰平住下了,這一等,足足等了一個多月。在此期間,鍾會進入漢中腹地,直抵漢城、樂城,一路上竟然沒有遇到任何反抗。


此時,漢、樂二城中的守備力量各有五千餘人。鍾會兵分三路,李輔圍樂城,易愷圍漢城,另派護軍胡烈一路西縱,攻打漢城西南的陽安關口,沒錯,就是張翼和董闕按上級交待,應該前去支援的那個陽安關口。


胡烈沒想到,此去他撿了個大便宜。


鎮守陽安關的是蔣舒和傅僉。蔣舒最近比較煩,本來他鎮守武興,(今陝西略陽縣),別一聽陝西就想起黃土高坡,武興可是個好地方,秦嶺南麓,漢中盆地邊緣,年平均氣溫13攝氏度,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甚至能種茶葉,整個一塞上江南。


蔣舒在武興住得舒爽,吃得開心,突然接到成都一紙調令,批評他光顧個人享受,沒幹出點政績來(在事無稱),就地免職,你給我到陽安關去守關吧。


蔣舒不高興,守關,我守你個鬼的關,你不讓我過好日子,乾脆大家都別過日子了。待到魏軍兵臨城下,蔣舒裝模作樣地查看了下敵情,跑去跟傅僉說:「鍾會只不過派一個偏將軍來攻城,咱還怕他怎的,乾脆出城大幹一場,方顯大丈夫本色,一味死守,不是上策。」


傅僉老實,說:「上頭交待了讓我們守城,不好違抗軍令吧。萬一出去打敗了,那不是壞大事么。」


蔣舒嘴角一撇,做出一副鬥志昂揚的姿態,說:「這樣吧,咱倆求同存異,我自去殺賊克敵,你守城保全,看誰更成功。」


傅僉一聽,有攻有守,兩手準備,也不壞,就同意了。


蔣舒立馬點檢麾下將士,估計是挑精銳呢。然後就帶兵出了城,一路小跑,往胡烈大營去了,到得營前,大吼一聲,「我是來投降的,誰都別攔著!」


胡烈只聽得外面人聲嘈雜,還沒來得及納悶,手下來報,陽安關守將蔣舒率部來降!


胡烈樂了,投降好啊,有請!


可以想像,兩人隨後進行了親切會談,胡烈對陽安關口城內的情況表示了嚴重關切,蔣舒愉快地提供了具體信息,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城中本來有多少人,自己帶走多少人,還剩多少人,城牆哪邊最堅固,哪邊較薄弱,哪裡守備空虛,哪裡相對嚴密,傅僉這人什麼性格,什麼屬相,什麼星座,什麼血型……


趁虛奇襲是胡烈的拿手好戲,平諸葛誕壽春之亂時,就是胡烈突然襲擊吳將朱異的後方,抄了對方的糧草輜重。這次大好機會,怎能放過?


留在城中的傅僉,也許平時巡視城防的時候,每每向遠方凝望,希望看到蔣舒凱旋的身影。


蔣舒確實歸來了,帶著敵人的大軍來的。傅僉氣得渾身顫抖,號令三軍,死戰守城。


但這場襲擊的勝敗,早已註定。


傅僉奮勇殺敵,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才帶著憤怒和悔恨倒下了。那一瞬間,魏國將士停止了砍殺,向這位忠臣好漢默默投以敬佩的目光。


戰事的發展,不像鍾會預計的那麼順利,他在樂城遭到了頑強的抵抗。這時,捷報傳來,陽安關口已經攻下。


柿子當然要揀軟的捏,鍾會帶兵長驅而西,到達陽安關口,盡收當地糧草,補給了消耗。


忙完了正事,他登上城樓,極目遠眺,只見東南方向,九條山岡猶如翻滾的巨龍,從四面八方匯聚一處,鍾會心中一動,是了,那裡就是定軍山,諸葛武侯墓所在之處。


微風吹來,鍾會不禁襟懷大悵,孔明啊孔明,你嘔心瀝血三十餘年,掙得蜀漢鼎足三分,如今陪伴你的,唯有松柏與桂花了吧。感慨之際,鍾會又感到了一絲得意,你苦苦守護了三十多年的基業,眼看就要由我鍾會一舉接收了。


思緒萬千,情不能已,鍾會叫來幾個親信,吩咐他們前去定軍山下,弔祭諸葛亮,權且表達一個天才對另一個天才的致敬。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大暑》 聞一多
如果穿越到古代,你還可以這麼過夏天
景泰藍的絢爛文化
「狡兔三窟」背後的大智慧
筆架上的那些奇珍異巧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討伐司馬昭,魏帝被殺
如果曹爽起兵討伐司馬懿,司馬懿政變會失敗嗎?
孫堅參加了討伐董卓,為什麼史書卻不把他算作一路諸侯?
鍾會起兵討伐司馬昭為何會失敗這麼快
與其苟且偷生,毋寧高貴赴死——率兵討伐司馬昭而被弒的魏帝曹髦
劉備為關羽報仇討伐孫吳為什麼不帶著諸葛亮
司馬懿討伐遼東,公孫淵求救孫權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帝曹髦主動出兵討伐他,卻兵敗,慘被刺死
十八路諸侯92:為對抗曹操討伐陶謙找來劉備幫忙,曹操傾巢出動不想兗州後院著火
一隊長馬爾科會加入路飛討伐凱多嗎?小馬哥有話說!
曹操很忙?從武帝紀看曹操討伐董卓至誅殺呂布之間的大事件
《三國》里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作為漢室宗親的劉表為何按兵不動
海賊王:不死鳥馬爾科會和路飛去討伐四皇凱多嗎?
十八路諸侯77:處理董卓舊部王允猶豫不決,呂布帶頭討伐董卓女婿牛輔
劉備討伐東吳,如果帶上諸葛亮和趙雲、魏延,會成功嗎?
海賊王,馬爾高會沖著艾斯的面子加入草帽團討伐凱多?
那有什麼「三英戰呂布」,呂布沒怎麼上過戰場,劉關張更不會出現在討伐董卓的諸侯軍中
魏明帝又問他吳蜀都該討伐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啥屢屢討伐曹魏,而不討伐實力較弱的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