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在西安城,除秦腔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民間瑰寶。它就是1300年前從唐代皇家宮廷流出,此後輾轉江湖,多在民間和僧道間流傳的,被冠以「盛唐燕樂,御苑絕響」的-----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2009年,在阿聯酋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西安鼓樂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世界級非遺項目之一,更是音樂界的一朵奇葩。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趙庚辰是西安東倉鼓樂社的「祖師爺」。 2011年10月27日傍晚,太陽西沉,鬚髮銀白的趙庚辰端坐在位於東倉一條狹窄的巷子里一個一樓的陋室里,以木凳為鼓,用手掌擊拍,老人雙目微闔,聲音濁重沙啞,高聲吟唱古曲《殿前喜》:「尺——兀——伊兀——」。老人吟唱時韻律隨著手中敲擊的節拍變化,無字的樂音聽上去更具神秘。他桌前擺放的陳舊是發黃的工尺譜,這曲譜猶如天書一樣,不少人根本看不懂那是啥玩意。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趙老說:「你們來啦,我來吟唱一段《殿前喜》,喜慶!」趙庚辰的手骨節暴突、指節斜傾而長,左手拇指骨暴突而深凹,這似一雙殘損的手掌。趙庚辰的手是在他離開東倉鼓樂社以後變殘的。 1957年,農業合作化運動開始。公家對鼓樂社的資助取消。為生計,趙庚辰就放棄鼓樂去食堂賣餅。每天早上5點鐘就到食堂,四個伙夫要干四袋面的活兒,每天要烤出1000個餅賣。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烤餅的鐵板,上下都有炭火,上邊燃著炭火的鐵蓋移動要依靠一個高架的橫樑,撐住慢移才能翻餅。有一次趙庚辰睏倦疲乏,不小心就撞散了餅蓋上的炭火,散開的火炭濺到他的手臂,給他留下永久的傷痕。 有段時間,趙庚辰不能再摸樂器,只好挑著擔子上街去賣餅。他迷鼓樂,他心裡記著那些鼓曲,挑著擔子邊走邊唱。沒人買餅的時候以手作槌,在扁擔上敲,在胸脯上敲,鼓樂到痴迷的程度。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一場遊行,西安鼓樂驚夢柏林2014年6月8日,是預定的第18屆柏林藝術狂歡節的大遊行時間,當天是37℃高溫。在柏林市中心的沃爾班大街一一哈森海德大街---躍爾克大街,這三條長4.5公里的街頭兩邊,站滿了130萬等待觀看大遊行的柏林市民。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當地時間當天早晨八點左右,參加狂歡遊行的隊伍紛紛抵達指定區域開始做準備工作,此時狂歡遊行的路段已經實行了交通管制,西安大唐芙蓉園東倉鼓樂社被安排在第二方陣的第一隊。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趙筱民說自己是幸運的。他有個師兄范炳南,當年和他一起跟父親學鼓樂的,現在成了美籍華人、書畫家、美國陝西同鄉會會長。范炳南一直熱愛西安鼓樂,他回西安找到趙筱民說:願意給他30萬元資金,幫助他傳承西安鼓樂技藝。趙筱民就找來附近縣鄉的一些孩子,教他們鼓樂。招了50名,淘汰了30名。這剩餘的20名就成為東倉鼓樂社的成員。他們每個月可以領到1000元錢。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不願他是阿炳 「長安鼓樂」的神韻召喚過不少音樂史家,中國音樂史學「泰斗」楊蔭瀏是其中之一。1953年7月15日-31日,時任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副所長的楊蔭瀏從北京到西安,西北音協組成採訪小組陪同楊蔭瀏赴陝西周至南集賢村和東倉門街採訪「長安鼓樂」。 此前,楊蔭瀏已經「搶救」出無錫民間藝人阿炳的《二泉映月》。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1950年9月,楊蔭瀏專程去無錫挖掘和搶救民間音樂,道教音樂是他花費心力整理錄製的遺產之一。楊蔭瀏找到窮困潦倒靠一把二胡活命的瞎子阿炳,用當時國內罕見的進口鋼絲錄音機為阿炳錄製了他演奏的樂曲。曲子沒有名字,阿炳被問起就說叫《二泉印月》吧,楊蔭瀏覺得太像廣東音樂,就說叫《二泉映月》吧。此後,瞎子阿炳的名字和他演奏的二胡曲就被人所識。這年阿炳57歲,數月之後,在貧困交加中剛獲生機的阿炳因病吐血而死。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楊蔭瀏見到東倉鼓樂社的「會頭」趙庚辰是在阿炳去世兩年後。「他專程來看西安鼓樂的古樂譜,了解西安鼓樂僧、道、俗及各流派的風格和音樂特點。」 「楊蔭瀏戴一頂灰色太陽帽,灰中式對襟布褂,黑褲,一雙麻質的涼鞋,涼鞋看上去很結實,很好走路。」趙庚辰回憶見到楊蔭瀏的情形。那雙麻質涼鞋後來被楊蔭瀏甩脫到地上,趙庚辰拿出保存的西安古樂譜給楊蔭瀏看,他們一邊說話,一邊唱念,行話叫「韻曲」。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楊蔭瀏看到趙庚辰拿出來的古樂曲譜說:「譜子與敦煌的樂譜相似,與白石道人的樂譜相似。」 到西安之前,楊蔭瀏一直在研習宋代著名音樂家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但是苦於其玄奧而不得其解。「長安古樂」使楊蔭瀏找到了破譯《白石道人歌曲》的符碼。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當30位身著唐服的西安鼓樂演奏人員一出現在大街時,立即引來不少路人好奇的目光:「這是哪裡人?」有人驚呼:「在張藝謀的電影里見過。」開始演奏,鼓笙齊鳴、笛管協奏,優雅的樂曲,讓柏林觀眾猶如感受到了天宮裡的「仙樂」,幾首輪番演奏的曲子《香山射鼓》、《五色鳥》、《霸王鞭》讓不少金髮藍眼的老外們對神秘的東方「神曲」驚嘆、膜拜。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遊行從中午12:30開始,持續到下午4:00,這是柏林最熱的一天,酷熱的高溫絲毫沒有影響觀眾、藝術家的表演的熱情。在巡遊的隊伍里,西安鼓樂中還增加了三個「大儺」,這獨特的面具更讓老外們開了眼界,「大儺」誇張的造型和互動性的表演,讓觀眾充分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具有1300年歷史的西安鼓樂樂曲高雅悠揚,這與街頭喧鬧、熱烈的氣氛立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多名外國攝影師一直追蹤者拍攝;在休息的間隙還有好奇的外國藝人向西安鼓樂的演員學習笙的吹奏技巧;有不少觀眾和我們的演員合影留念等等,這些都讓西安鼓樂的藝人們感受到了外國友人的熱情和好奇。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日本雅樂,根在西安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曾是周秦漢唐的鼎盛之都,無疑創造了那個時代的輝煌;西安鼓樂作為唐代宮廷音樂遺音,毋庸置疑在那個娛樂單一的時代被奉為「神曲」。音樂專家經過研究也確定西安鼓樂在樂曲結構上與唐大麴有相近之處,所用的樂譜與唐宋時流行的燕樂半字譜也有承繼關係。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有一次,趙筱民和他的東倉鼓樂社在西安的大唐芙蓉園演出,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原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看完東倉鼓樂社的演出後,華建敏對趙筱民說:「你們演出很像日本的雅樂」。趙筱民當即糾正說:「日本雅樂的根在中國,在西安,在西安鼓樂。」日本的音樂家岸邊成雄曾經告訴趙筱民,你們操弄的西安古樂和日本的雅樂一樣,都是「國寶」。




國際級非遺-民間瑰寶西安鼓樂


西安古樂與日本雅樂,它們的流傳時間都在1000多年;據歷史記載或民間傳說,它們都是源於唐代。只不過西安鼓樂一直流傳活動在西安;唐代中日文化交流,西安鼓樂隨著交流而傳入日本,它在本地音樂的基礎上,又吸收朝鮮、韓國等國的音樂精髓,形成獨立的音樂體系,在日本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鏡草堂 的精彩文章:

走近秦嶺深處神秘的中華蜂
細狗攆兔,一個獨特民間體育

TAG:半鏡草堂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活】長安鼓樂
威風鑼鼓的翹楚——驚艷世界的絳州鼓樂
西安鼓樂都城隍廟傳習所正式揭牌成立
第二屆北京鼓樂節開幕 民族打擊樂老藝術家獲頒"終身成就獎"(圖)
中華鼓樂:千年迴響,大氣磅礴
欣賞一下瑞士最高機密鼓樂隊的精彩演出
解密 聖密鼓樂和會徽
孔子誕辰2568周年紀念日 莊嚴隆重的祭孔大典上鼓樂悠揚
此人是史上最殘暴的皇帝,後宮嬪妃因太美,竟被其肢解做成鼓樂?
鼓樂歡天故而得「合歡」,卻也造就傳世經典!
此人是史上最無道的的昏君,嫌自己妃嬪太美,竟將其做成鼓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