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畫壇巨擘筆下的巴山蜀水!
張大千 《長江萬里圖》長卷局部(後附全圖)
張大千在晚年贈給老友的一幅畫作上題詩道:「峨劍夔巫,孕四天下。出雲導風,誰歟匹者?」。巴山蜀水不僅是張大千一生都痴愛不已的繪畫題材,也是他抒寫情感、寄託鄉思的重要載體。
山水畫大師陸儼少「入蜀方知畫意濃」,黃賓虹「青城坐雨」、「瞿塘夜遊」,皆是巴山蜀水成就藝術家變法的契機。
傅抱石曾深有感觸地說:「畫山水的在四川若沒有感動,實在是辜負了四川的山水。……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隨處都是畫人的粉本。」
李可染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深為自己沒有盡情領略蜀中山水的奇妙而惋惜,為了補上這一課,他再次深入四川寫生。霧氣沉沉的山城、暮色蒼茫的萬縣、神秘的樂山大佛、秀麗的峨眉秋色、變幻的巫峽煙雲,一一收入他的畫稿。
巴山蜀水的雄偉峻險和鍾靈毓秀,為大師們解讀中國山水提供了無限可能。
他們得山川之助,在傳統的基礎上獨出新意,最終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黃賓虹得蜀山之蒼莽厚重;傅抱石得巴山煙雨之淋漓;陸儼少得三峽險變之奇幻;張大千得峨眉青城之幽深;李可染得山川草木之渾厚,可謂家家有得,人人見殊,中國的山水畫也因此增加了新的高度。
一、張大千的巴山蜀水
張大千《峨嵋金頂》
峨嵋山是張大千稱之為「峨嵋天下秀」的四川山水「天下四絕」美景之一,張大千一生繪畫峨嵋金頂無數,或輕靈生動,或巍峨瑰麗,於他畫筆下的四川天下秀是無窮盡的莊嚴秀美。
張大千《巫峽雲靄》
《巫峽雲靄》作於1934年。三十年代的張大千臨摹遍古代大師名跡,自我藝術逐步趨於成熟,工筆寫意,俱臻妙境,其中也不難發現其實巴山蜀水才是他最重要的藝術源流。
張大千《雲峽遠帆》
《雲峽遠帆》作於1947年,張大千從「師古」到了「師自然」的階段,故鄉山水對他烙印之深,甚至讓他曾留下「峨劍夔巫,孕四天下。出雲導風,誰歟匹者?」的題詩。
張大千《丁未潑彩》
《丁未潑彩》作於1967年,融潑墨潑彩與中國傳統山水畫技法於一體的創新之作。氣勢磅礴的神山翠綠質沁人心脾。張大千於宇宙大觀有深刻的情感與觀察,下筆為圖,宏偉之氣象自然出於筆端。
張大千 《愛痕湖》
張大千 《橫貫公路》
張大千抽象的墨與彩「潑」出的山如海浪般洶湧於畫面,清晰、謹飭的房舍靜處於「波濤」間的畫面。在大時代變遷中,張大千以無比民族自信心從傳統藝術中出發,開始了近現代中國繪畫史上的創新和求變。
下面是張大千 《長江萬里圖》長卷作品, 高半公尺余,長達20公尺。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
張大千 《長江萬里圖》卷
《長江萬里圖》是1968年張大千為賀張群八十壽辰,積十日之功精心繪製,畫幅的表現形式為傳統之中國手卷。主要景點起自四川境內的長江上游。
在技法上,這是—幅潑墨潑彩畫、他既採用了傳統山水畫的破墨、積墨、潑墨等技法,義融匯了西方繪畫的潑彩法,形成了「潑寫兼施、色墨交融」的風格,這也正是張大千晚年的主要畫風,具有強烈的個性,豪邁奔放、雄渾蒼茫,展卷之下,萬流奔騰,千岩聳峙,其壯麗令人嘆為觀止。
二、傅抱石的巴山蜀水
傅抱石 1944年作 萬竿煙雨 133.5×40cm
傅抱石先生居蜀八年,居住在「金剛坡下山齋」是一幢極簡陋、凋零朽敗的農舍。就是在這裡,孕育並誕生了其「打破筆墨約束的第一法門」——「抱石皴」和其絕作「雨景」山水畫。
傅抱石1944年作於金剛坡下的《萬竿煙雨》,就是他在「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學原則指導下,深入觀察川東的自然景象,加以提煉升華,使理性的概括和感情的抒發相結合創作出來的典型藝術作品。這幅《萬竿煙雨》正可謂傅抱石得山水性情的絕妙佳作。
傅抱石 1947年作 萬竿煙雨 立軸
傅抱石是寫雨景的大師,有「傅氏風雨下鐘山」、「一半山川帶雨痕」的美稱。
傅抱石筆下的雨景,魅力無窮,風格獨特。他用大筆破鋒,快速運筆,掃出的雨絲,蒼蒼茫茫,恢恢蒙蒙,飄灑逸宕,氤氳和融。他的雨景畫大氣磅礴,氣勢過人。
傅抱石 1955年 萬竿煙雨
傅抱石 萬竿煙雨 立軸 1963年作
傅抱石 瀟瀟暮雨
以金剛坡為代表的巴山蜀水給傅抱石那嚮往大自然的心以強烈的震撼和陶冶,那蒼茫滋潤因天氣變幻無常而面貌也隨之變幻多端的川東山水使傅抱石受到了深深的感動,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愛,這種深深的感動和強烈的愛與傅抱石孜孜不息地追求變革的性格和精神相碰撞,並進發出思想和精神上的絢麗的火花,使他產生了對藝術對傳統繪畫的大膽變革。
傅抱石 巴山夜雨
傅抱石 巴山煙雨 立軸 1944年作
三、陸儼少的巴山蜀水
陸儼少《巫峽雲濤》立軸 設色紙本 1981年作
陸儼少的山水畫,其傳統筆墨功力自不用說,其形式、構圖更有獨到之處。尤其是那巴山蜀水、峽江巫雲的奇綺變化,通過他的多種筆墨技法的探索,終於使他的創作突破性地進入一個新的表現層次。尤其是他70歲左右,其山水畫的創作出現了傳統表現技法上少有的勾雲、留白、墨塊等畫法。這些新的表現手法,不但是他山水畫變法的標誌,更是形成他獨特風格的重要轉折點。
陸儼少《巴船出峽》
陸儼少 《峽江圖》手卷 1973年作
陸儼少 《千里江陵》 設色紙本 1984年
陸儼少《峽江行舟》 立軸 設色紙本 1978年作
1938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陸儼少舉家避亂入蜀。幾年間,他飽游蜀中名山大川。特別是抗戰勝利後東歸,他買不起船票,只得乘木筏順江而下,在一個多月的行程里,險象迭出,九死一生,留在腦中的印象豐富深刻。陸儼少以三峽之水為描繪對象,經過高度提煉和概括,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表現激流和旋渦的方法,「陸家山水」初見端倪。
陸儼少 《峽江險水》1979年作
陸儼少《江濤萬古峽》1984年作
陸儼少《巫峽清秋》設色紙本 1982年作(1980萬元,2004年北京)
四、李可染的巴山蜀水
李可染 《成都望江樓》(300萬元,2012年)
1956年從峽江入川寫生,對李可染山水畫的創作是至關重要的經歷。自古文人多入蜀。入蜀文人,得江山之助,往往風格大變,變得宏博瑰麗,氣高力雄,平添一股浩蕩奇崛之氣,好像司馬相如、揚雄、陳子昂、李白、蘇東坡的巴蜀靈魂附在了他們身上。儘管後來李可染真正畫峽江和巴蜀山水的作品並不很多,也遠沒有其江南系列、灕江系列和黃山系列乃至井岡山系列出名,但在所有這些系列中,都附上了巴山蜀水的山骨與水魂。
李可染《峽江圖》設色紙本 60年代
李可染《巫峽帆影》 設色紙本(203.5萬元,2006年)
李可染《巫峽帆影》
本幅最大特色不在黑滿崛澀,而在「險」。首先是造勢之險。李白有詩說:「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用以概括李可染此幅,正是妙契天然。山勢之險,完全出以皴擦勾勒,又加以雲蒸霞蔚,不可謂不獨具匠心、別開生面。其次,情勢之險。從山與屋宇、山與舟帆的極度大小對比中,令觀者頓感情勢之極險。只能造險不能破險,算不得大家。李可染此幅雖造險極甚,破險亦極甚。他以折線皴擦造險,卻又以直線破險,所謂「山沖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此謂。
五、黃賓虹的巴山蜀水
黃賓虹《青城山中坐雨》紙本設色
黃賓虹精通中國美術史,但曾一度為不能突破前人的窠臼而苦惱。及至入蜀講學,在半年多的時間內,登峨眉,游青城,涉夾江,抵萬縣,然後泛舟東下,探險巫山十二峰,遍觀奇山異水,茅塞頓開。歸來後,他「蒙被假寐打腹稿」,把雨中所見,細細體會,一氣寫成《青城煙雨圖》十多幅。
黃賓虹 《蜀游山水圖》
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千條飛泉令我恍悟,若雨淋牆頭,干而潤,潤而見骨,墨不礙色,色不礙墨也。」在嘉陵江邊寫生,他悟出了「以點作皴」的筆法。在白帝城,他靜觀夜山陰暗明晦的變化,發現其基調雖是黑色,但月光照射之處又呈銀白,凸凹分明,虛實相生,變化微妙,漸漸悟得了當年老師所授「實處易,虛處難」的秘訣。
黃賓虹 《蜀山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933年作
黃賓虹蜀游途中黃賓虹寫過兩首詩:「潑墨山前遠近峰,米家難點萬千重。青城坐雨乾坤大,入蜀方知畫意濃。」「沿皴作點三千點,點到山頭氣韻來。七十客中知此事,嘉陵東下不虛回。」眼中的山水,心裡的快樂,此刻已經幻化紙上,那種對真山真水的真切感受,籍助丹青水墨的表現更令人心嚮往之!
黃賓虹《陸遊渭南詞意圖》設色紙本 1933年作
渭南即陸遊,南宋著名文學家,西南川蜀當年也曾是陸遊的宦遊之地,那是一片踏上一腳就永遠忘不了的山水。黃賓虹借陸遊詞意抒發對那片山水的眷戀,這也是黃賓虹蜀游之後經常的繪畫主題。
黃賓虹《青城山中》
黃賓虹《峨眉山色》
黃賓虹 《蜀游渠河山景》
黃賓虹 《青城山色》
黃賓虹《紀游冊》
黃賓虹這次蜀游,得畫稿近千幅,詩作也頗豐,深感不虛此行。他由蜀中的草木繁榮、月夜的林嵐氤氳、雨後山巒的蒼鬱渾厚,體察到奇山秀水的內美,真正悟到了知白守黑,從實務虛,在濃烈的筆墨意韻中表現出清淡與超逸。黃賓虹將摹古與師法造化熔為一爐,用積墨、漬墨、破墨、潑墨、宿墨等畫出了有自己獨特感受的山水,進入一個全新的藝術階段。
寫意大師徐渭的水墨葡萄,真是水墨淋漓!
岳飛草書《弔古戰場文》,真狂放!
最美的畫!最真的情!
大師何海霞的潑墨潑彩佳作,太養眼啦!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集字古詩,漂亮!
TAG:書畫新風景 |
※五位畫壇泰斗筆下的巴山蜀水,風光無限!
※巨匠筆下的巴山蜀水
※「入蜀方知畫意濃」:五位畫壇巨擘筆下的巴山蜀水
※六位大師筆下的水墨黃山!
※大師筆下的巴山蜀水,風光無限!
※五位花鳥大師筆下的水仙圖!
※看看這四位畫壇巨匠筆下的蘭花!
※古人筆下的「香山九老」
※五位大師畫筆下的醉美秋色!
※五位大師畫筆下的醉美秋色!
※七位古代名家筆下的經典雨景山水!
※古人筆下的「香山九老圖」
※山水畫大師黃純堯筆下的三峽風光
※清初四大畫僧,筆下的意境山水
※油畫筆下的巴蜀市井生活
※峨眉山:詩人筆下的仙山佛國
※四大名家筆下灕江山水,美醉了!
※山水畫境,心馳神搖!名家筆下的桃花源!
※五位大師畫筆下的醉美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