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瑜伽 > 瑜伽教練對肩部旋轉法的練習

瑜伽教練對肩部旋轉法的練習


瑜伽教練對肩部旋轉法的練習



一、瑜伽肩部練習

1.雙手臂平身,呼氣,手指放在肩關節上 呼氣,手肘相觸。


2.吸氣打開 呼,吸氣打開,擴胸向後,現次向後向下。


3.吸氣,手背相觸 呼氣,感覺到肩胛盡量靠攏 吸,呼,旋轉。


4.名詞解釋: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於胸廓的後面,是三角形扁骨,介於第2~7肋之間。

二、瑜伽教練對肩部知識詳解


(1)腋區構成


.頂由鎖骨中1/3、第1肋和肩胛骨上緣圍成,是腋窩的上口,與頸根部相通。



瑜伽教練對肩部旋轉法的練習


.底由淺入深為皮膚、淺筋膜及腋筋膜。皮膚借纖維隔與腋筋膜相連。腋筋膜中央部較薄弱,且有皮神經、淺血管及淋巴管穿過而呈篩狀,故名篩狀筋膜。



瑜伽教練對肩部旋轉法的練習



.四壁有前壁、外側壁、內側壁及後壁。前壁由胸大、小肌,鎖骨下肌和鎖胸筋膜構成。鎖胸筋膜呈三角形,位於鎖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間。胸小肌下緣以下的筋膜,連於腋筋膜,稱為腋懸韌 帶。外側壁由肱骨結節門溝、肱二頭肌短頭和喙肢肌組成。內側壁由前鋸肌及其深面的上4個肋與肋間隙構成。後壁由肩腳下肌、大圓肌、背闊肌與肩胛骨構成。由於肱三頭肌長頭穿過大圓肌和 肩胛下肌、小圓肌之間,其內側為三邊孔,有旋肩胛血管通過;肱三頭肌長頭與肱骨外科頸之間為四邊孔,有腋神經及旋肢後血管通過。



瑜伽教練對肩部旋轉法的練習


1.腋動脈以胸小肌為標誌分為3段。


(1)腋動脈第一段:從第1肋外側緣至胸小肌上緣,在鎖骨胸肌三角內。其前方有皮膚、淺筋膜、胸大肌及其筋膜、鎖骨下肌、鎖胸筋膜,以及穿過該筋膜的頭靜脈、胸肩峰血管 及胸外側神經等。後方有臂叢內側束及胸長神經、前鋸肌、第1肋間隙等。外側為臂叢外側束和後束。內側有腋靜脈以及腋動脈第1段發出的胸上動脈及伴行靜脈。胸肩峰動脈自第1段發出,穿鎖胸筋膜至胸大、小肌, 三角肌及肩峰。


(2)腋動脈第二段:位於胸小肌後方的胸肌三角內。其前方除皮膚、淺筋膜外,有胸大、小肌及其筋膜;後方為臂叢後束及肩胛下肌;外側為臂叢外側束;內側有腋靜脈及臂叢內 側束。胸外側動脈自第二段發出,與其伴行靜脈於腋中線前方沿前鋸肌下行,營養該肌;女性有分支至乳房。胸長神經於腋中線後方下行,支配前鋸肌。

(3)腋動脈第三段:位於胸小肌下緣至大圓肌下緣之間。


其末段位置表淺,僅被以皮膚及淺、深筋膜,是腋動脈最易剖露的部位。其前方有正中神經內側很及旋肱前血管越過;後 方有橈神經、腋神經及旋肱後血管;外側有正中神經、肌皮神經、肱二頭肌短頭和喙肱肌;內側有尺神經和腋靜脈。腋動脈第三段的主要分支肩胛下動脈和旋肱前、後動脈。肩胛下動脈 平肩胛下肌下緣發出。其分支為旋肩胛動脈和胸背動脈,後者與胸背神經伴行人背闊肌。旋肱後動脈先向後穿四邊孔,然後與旋肱前動脈分別繞過肱骨外科頸的後方和前方,相互吻合并分布於三角肌和肩關節。


2.腋靜脈位於腋動脈內側,兩者之間的前方有臂內側皮神經和前臂內側皮神經;後方為尺神經。


3.臂叢位於腋窩內的是臂叢鎖骨下部。


由來自臂叢鎖骨上部的三個後股合成後束;上、中乾的前股合成外側束;下乾的前股延續為內側束。三個束先位於腋 動脈第一段的後外側,繼而位於腋動脈第二段的內、外側及後方,在腋動脈第三段周圍分為五大終支。


4.腋淋巴結位於腋窩蜂窩脂肪組織中,約15~20個,可分為五群。


(1)外側淋巴結:沿腋靜脈遠端排列,收納上肢的淋巴;其輸出管多注入中央及尖淋巴結,少部分注入鎖骨上淋巴結。手和前臂的感染首先侵入此群淋巴結。


(2)胸肌淋巴結:在胸小肌下緣,沿胸外側血管排列;收納胸前外側壁、乳房外側部的淋巴;其輸出管注入中央及尖淋巴結。施行乳腺癌根治手術,應避免 損傷胸長神經,否則前鋸肌癱瘓,出現「翼狀肩胛」。


(3)肩胛淋巴結:位於腋後壁,沿肩胛下血管、神經排列;收納背部、肩胛區及胸後壁的淋巴;其輸出管注入中央及尖淋巴結。乳腺癌手術清除淋巴結時,注意保護胸背神經,免致背闊肌癱瘓。


(4)中央淋巴結:位於腋窩底的脂肪組織中,收納上述三群淋巴結的輸出管;其輸出管注入尖淋巴結。


(5)尖淋巴結:位於胸小肌與鎖骨之間,鎖胸筋膜深面,沿腋靜脈近側端排列;收納中央淋巴結及其他各群淋巴結的輸出管,以及乳房上部的淋巴。其輸出 管合成鎖骨下干,左側注入胸導管,右側注入有淋巴導管。


5.腋鞘及腋窩蜂窩組織腋鞘,亦稱頸腋管,由推前筋膜延續包繞腋血管及臂叢而成。


鎖骨下臂叢麻醉,需將藥液注入此鞘內。腋血管、臂叢及腋淋巴結之間,有蜂窩組織填充,並沿血管、神經束鞘與鄰近各區相交通。向上經腋鞘達頸根部;向下達臂前、後區;向後經三邊孔、四邊孔分別為後胛區、三角肌區相交通。向前通胸肌間隙。因此,這些區域的感染可互相蔓延。


(2)三角肌區


三角肌區,指該肌所在的區域。此區皮膚較厚,淺筋膜較緻密,有腋神經的臂外側上皮神經分布。三角肌從前、外、後包繞肩關節。腋神經的前支支配三角肌的 前部與中部,其後支支配三角肌的後部和小圓肌。旋肱後血管與腋神經伴行穿四邊孔,繞肱骨外科頸,向前與旋肱前血管吻合。肱骨外科頸骨折時,可傷及腋神經,致三角肌麻痹, 日後可形成「方肩」,而肩關節脫位時,亦有「方肩」表現,須加以鑒別。



瑜伽教練對肩部旋轉法的練習



(3)肩胛區


肩胛區,指肩胛骨後面的區域。此區皮膚厚,淺筋膜緻密;肌肉由淺入深為斜方肌,背闊肌,岡上、下肌,小、大圓肌;肌的深面為肩胛骨。肩胛上神經起自臂叢鎖骨上部,和肩胛上血管分別經肩胛上橫 韌帶的深面和淺面,分布於岡上、下肌。肩峰下囊位於肩峰與岡上肌腱之間,向前可延至喙肩韌帶下方。三角肌下囊位於三角肌中部上份與肱骨大結節之間。兩囊可彼此交通, 當臂外展時起滑動作用。


(4)肌腱袖


肌腱袖,又稱肩袖或旋轉袖。由岡上、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的腱性部,在肩關節囊周圍連成腱板,圍繞肩關節的前、後和上方,分別止於肱骨大、小結節,並與關節囊愈著,對肩關節起穩定作用。當肩關節扭傷或脫位時,可致肩袖撕裂或肱骨大結節骨折等。



瑜伽教練對肩部旋轉法的練習



三、肩關節骨端結構


肩頭節白肱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盂構成。兩關節面均覆蓋一層關節軟骨。肱骨頭較大,關節盂淺小,呈橢圓形;周圍有纖維軟骨形成的盂唇使關節盂稍加深加大,但僅能容納關節頭的1/4~l/3。因此,肩關節的運動範圍較大,但穩固性較差,臨床上 易發生肩關節脫位。



瑜伽教練對肩部旋轉法的練習



1.關節囊


關節囊薄而鬆弛,於肩胛骨處附著於關節盂的周緣、喙突根部和肩胛骨頸;在肱骨則包繞解剖頸,內側可達外科頸。


2.韌帶


纖維層被下列腱纖維加強:上、下部分別由岡上肌肌腱及肱三頭肌長頭腱;前、後部分別由肩胛下肌健、岡下肌腱和小圓肌。關節囊下壁最為薄弱,肩關節脫位時,肱骨頭常從下壁脫出。關節囊內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通過。肩關節的韌帶主要有盂肱韌帶,位於關節囊前壁內面,有加 強關節囊前壁的作用。喙肱韌帶,自喙突根部的外側緣斜向外下方,達肱骨大結節的前面。此韌帶加強關節囊上部,而且有限制肱骨向外側旋轉和防止肱 骨頭向上方脫位的作用。在肩關節上方,喙肩韌帶與喙突、肩峰共同形成一弓狀骨韌帶結構,稱為喙肩弓,可防止肱骨頭向上脫位。


3.血液供應


肩關節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肩胛上動脈和旋肱前、後動脈的分支。



瑜伽教練對肩部旋轉法的練習



4.神經支配


神經來自肩胛上神經和腋神經的分支。


5.肩胛動脈網肩胛動脈啟胛動脈位於肩胛骨的周圍。


其構成有:肩胛上動脈,為甲狀頸乾的分支,經肩胛上橫韌帶上方,達岡上窩;肩胛背動脈,即頸橫動脈降支,沿肩胛骨內側緣下行,發支分布於 岡下窩;旋肩胛動脈,為肩胛下動脈的分支,分布於岡下窩。三條動脈的分支彼此吻合成網, 是肩部重要的側支循環途徑。當腋動脈血流受阻時,該網仍可維持上肢的血運。


6.肩周炎介紹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症。


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本病早期肩關節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並逐漸加重,晝輕夜重,肩關節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肩部受到牽拉時,可引起劇烈疼痛。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目前對於肩周炎的治療,外敷療法是目前較為的治療方法之一。例如外敷肩周炎順安貼,通過外敷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潤滑關節,已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肩部旋轉法治療肩周炎實質有效


肩部旋轉法


雙手又腰,雙肩做向前、向後旋轉運動。


患肢梳頭法


患肢上舉到頭部,沿髮際向後做梳頭動作。


肩部內收法


以健側手握住患側肘後,抬平患肢,並逐漸向健側牽拉內收患肢。


壁虎爬牆法


面對牆直立,足尖抵牆基,雙手交替向上伸展,如同壁虎爬牆,待患肢上舉至極限時用其中指在牆上留一痕迹,下次爬牆時超越此痕迹。


患肢後背牽拉法


直立位,健肢在前,患肢置於身後,以一繩(毛巾也可)從健側肩部繞過,雙手分別握住繩子兩端,健肢向下拉動繩子以帶動患肢向後上運動。


俯身輪臂法


俯身以健側手臂抵住患側腋窩,患肢做大幅度360°輪臂動作。


側身對壁爬牆法


側身對牆直立,距牆面約一臂距離,患肢手沿牆向上伸展,待患肢上舉至極限時用其中指在牆上留一痕迹,下次爬牆時超越此痕迹。。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正確的功能鍛煉,可以達到減輕肩部疼痛,改善功能活動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的肩部疼痛甚至可完全消失,肩關節功能可以完全或基本恢復。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疲勞過度,注意保暖,以免影響康復治療的效果,再次誘發肩周炎。


給我們一些動力 給自己一些方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身減肥舞台 的精彩文章:

瑜伽術的膳食療法改善便秘 當個健康美人
糾正瑜伽基本動作所必須掌握的7個注意事項
瑜伽入門教程:初學瑜伽會犯哪些錯誤
瑜伽入門教程:漫畫瑜伽七式

TAG:健身減肥舞台 |

您可能感興趣

史葛推舉練習訓肩練肩部
上輪式練習突破肩部限制的知識和練習方法
完美肩部訓練法
家庭訓練之肩部訓練
肩部啞鈴訓練方法介紹 推薦幾種正確的啞鈴訓練方法
飽滿的肩部之訓練方法
肩部訓練好動作:肩對肩推舉
改善上班族的問題部位:頸部、手臂和肩部練習
肩部力量特殊化增肌訓練:8個動作提升肩部訓練技巧更好掌握肩部
肩部訓練好動作:對握啞鈴推舉
肩部訓練別用大重量!4個動作教你正確練肩
大眾健康:活動肩部及肩胛帶的拉伸與彈性練習
怎樣才能把肩練寬?肩部三角肌訓練詳解
啞鈴訓練,鍛煉胸部肩部肌肉!
肩部訓練計劃:特殊化增肌更好掌握肩部
肩部訓練好動作:啞鈴交替推舉
一周訓練計劃建議,包括核心、手臂、腹部和肩部的訓練
關注肩部下方肌群岡下肌訓練,你聽過外旋訓練嗎?
肩部肌肉訓練的核心動作——推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