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恐怖 > 農村葬禮的習俗與改變

農村葬禮的習俗與改變

農村葬禮的習俗與改變



2016年春節時,照例回鄉過年。

這個冬天極是寒冷,用村中老人的話說,三九四九,隔門叫狗。


村中孟家的老祖奶奶終究沒有挨過這個寒冷到極致的冬天,於立春前一天去世,享年92歲,算是壽終正寢了。


孟家人丁興旺,孝子賢孫眾多,有兩個孫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葬禮辦得可謂前所未有的風光。


縱觀整個葬禮,卻已與我記憶中的鄉村葬禮格格不入,全程充滿著針對性的鬥富,現代感的元素,再不用安排人去親戚家報喪,手機一說就可以了;扎紙做出的不再是充滿中國傳統風情的紙房子,童男女,而是幾可亂真的紙轎車,大電視,蘋果手機……..而最讓我大跌眼鏡的,葬禮完畢,主家竟請來一個脫衣舞團在村裡大演了一場,以資答謝。

哈,沒想到在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住了那麼多年都無緣得見的脫衣舞,竟然在我的故鄉,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開了眼界了。據了解這在當地農村已是遍地開花,見怪不怪了,已屬於大眾娛樂了。


在我的記憶中,故鄉的葬禮是充滿著溫情,且據一定的程式化,地方化特色的,有著一整套的流程與傳統的說法與做法的。


一九八五年,在我上小學二年級時的那個春天,久患肺部疾病的祖父在陣陣的劇烈深咳與氣喘中陷入了半昏迷狀態。醫生來了,嘆惜著說了一句,準備後事吧。


當日夜裡,已是彌留之際的祖父忽然慢慢地醒轉過來,睜開了眼睛望了一圈圍在他床前的兒孫們,示意我大伯與我父親靠近些,嘴裡喘息著含混不清的低聲說了幾句什麼,慢慢又陷入了昏迷狀態,就再也沒有醒過來,老屋裡隨即傳出一片悲慟的哭聲。


家中老人去世,子女若皆能守在身邊,聽取遺言,送逝者最後一程,這叫送終,算是盡了最後的孝心了。

有人離世,自是村中頭等大事。


第二天一早,村裡德高望重的人會過來自動擔任起主事人,給聞訊而來幫忙的村人分配各種各樣的活計,有的安排去給親戚報喪;有的安排架設臨時靈棚,以方便子孫輩守靈;有的安排搭灶開火,負責接下來葬禮期間的飲食。


被安排了去報喪的,衣服袖子上別著一圈白布,騎上自行車就急急出發了。


報喪的人是不可進入別人家門的,到了親戚家門口,站在門口叫上一聲,主家人出來一看,自然就明白了,報喪人把亡人的死亡時間,出殯日子等事項一說,轉身就可回去了,不能進家門。


幫忙的人多,靈棚很快就可搭建好,幾根柱子椽子一放,架上油氈布就可以了,一般是挨著堂屋門口搭,堂屋已被清理乾淨,正中放著祖父的棺木,四周放著一些穀草麥秸,供兒孫們坐在那裡,整個葬禮期間,兒孫們都不可坐凳子椅子,只能跪坐著,就是吃飯也只能蹲著。

靈棚下面擺著一張長條供桌,桌子兩端擺著白蠟燭,要一直點著,謂長明燈,給死者在陰間照明,中間是香爐,靈位,遺像,供桌下方有一火盆,此地叫「老盆」,是用來給逝者燒紙錢的地方。此盆一般為陶質淺底廣口盆,底上鑽上眼兒,逝者為男則鑽五個眼,逝者為女則鑽七個眼。在出殯那天,要由逝者長子在一十字路口將這個盆子摔了後,才能起棺抬往墓地。


主家燒的紙錢是黃草紙折成的元寶的形狀,往往是由村裡的女性長輩事先幫著折好的。


逝者入棺之前須凈身換衣,往往也是由逝者的村中同輩人給操持,用毛巾給逝者擦一下身體,換上早就準備好的壽衣。


而換下的舊衣以及逝者的被褥,則會被扔到房子頂上去。

我地風俗,還有給逝者放含口錢的習俗。老人逝去,往往會在逝者被放入棺木之後,在死者的口中放一枚銅錢。說是逝者在渡冥河的時候,需要付船資或過橋費。沒有準備船資的話,不但逝者無法渡河投胎,親人還要受到陰差的責難。


棺木是早就預備好的,本地的老人有提前為自己準備好棺木的習慣。


祖父的棺木早在逝前兩三年即已準備妥當,就放置在我家的廂房裡。白色桐木材質的,不算是好材質,但做工還算講究。通常我們會把多餘的糧食放在裡面,當成糧倉來用,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已習以為常。


這時棺木已經從我家抬來,還是原木色的,已擺放在堂屋正中。


我看到祖父穿著暫新的黑色綢料的棉衣躺在旁邊的靈床上,頭上戴著瓜皮小帽,腳上穿著白底黑布的新鞋,臉上蓋著一張黃裱紙,雙腿那裡絆著幾縷麻繩絲。伯父一手捏著一枚方孔銅錢,一手輕撫著祖父的下巴部分,口中輕輕地叫著:「大(爸的意思,方言),張下嘴!」,如此連續叫了幾遍,我看到祖父的嘴巴竟然真的慢慢啟開了一條縫,伯父趁機將那枚銅錢塞在了祖父的上下牙齒之間,剛好被緊緊地咬住了。自始至終,伯父都強忍著淚水沒敢流出來。同樣是我們的風俗,淚水滴在逝者身上,會令逝者心生挂念,不能離去。


逝者入棺之前的三天,會一直躺在靈床上,叫停靈。


守靈也稱守夜,鄉人向來認為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靈堂內,等他的靈魂歸來。每夜都有親友伴守,直到遺體大殮入棺為止。


其實就實情來看,停靈三天也並不完全出於迷信,而是需要三天的時間,做些準備工作,遠方的親戚、朋友也能趕到,見逝者最後一面,足以盡人情。


整個守靈期間,身穿孝衣孝帽的孝子賢孫就守在靈棚下面,做兒子的這幾天連鞋也不能穿上,只能像拖鞋一樣趿拉在腳上。


守靈的呆在一起,談論得最多的,當然是回憶逝者過往的一切,往往說到痛處,會突然號啕大哭………


三日後,逝者入棺,蓋上棺蓋,油上黑色的油漆或是瀝青,此謂大殮。


大殮以後,親朋好友即可過來弔唁。


遇到有過來弔唁的客人,孝子賢孫皆要磕頭致謝。


弔唁在我們這裡叫「燒紙」,且有串連燒紙的習俗。即如果有哪一家的親戚去世了,為了表達一種尊重,也或是為了顯示一下主家的人丁興旺,習慣上就邀請本家的或是要好的鄰居,或是村中的朋友,組成一個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起去燒紙弔唁。


小時候經常會看到村裡轟隆隆一群人去燒紙,人手一條白孝布,男人可扎在腰上,女人可像頭巾一樣裹在頭上。一路上說說笑笑,互相打趣,好不熱鬧。臨到主家門上了,一排婦女站好隊,拿起白孝布往臉上一裹,捏著鼻子,像唱戲一樣嗚啦嗚啦地哭著就奔靈棚去了,剎時就可以哭得天昏地暗,那種變臉的速度讓當時的我目瞪口呆。


而男人那一幫就簡單多了,到了排好隊,按一定的套路一起行禮跪拜一下就可以了,能做到表情嚴肅凝重就很好了,不用哭。


因為很多人只是應邀去燒紙,往往與逝者八杆子打不著的關係,所以燒紙時經常會鬧出一些烏龍笑話。


有一次,村中王家一個媳婦的娘家長輩去世了,邀請了一大群人去燒紙。因為事先沒有安排好就去了,到了地方後,一群婦女哭著就進門了,嘴裡哭著:「我的那個大爺唉….」,主家一聽就懵逼了,原來去世的是一老太太,結果哭成老頭子了,擺了一個大烏龍!


還有一次差點踉成大禍。


一群人應邀去燒紙,主事的人有事先走一步,說是在門口等著接他們。這些人只知道在哪個村,可不知道是哪一家,可都認為應該好找,看哪裡人多熱鬧就去哪家,肯定錯不了。


不巧的是,適逢主家村上一家結婚,一家出殯,結婚的在村頭,出殯的在村尾。這些人一走到村頭看到人多熱鬧的地方就直接哭著進去了,一進院子發現情勢不對,適時打住了。


即使如此,也差點被圍上來的人毆打,幸虧有認識的熟人在場。


去燒紙的人大多不會空手去,一般是大家湊錢買些香煙與黃草紙,黃草紙用一個特質的工具擊打一下,就可印出一個像銅錢一樣的花紋,若打得細心一些,銅錢紋排得整齊一些,一疊黃草紙上就密密麻麻印滿了銅錢,這就是燒給逝者的紙錢。


在我們這裡,守靈一般是三天或七天,往往天熱時是三天,冬天是七天。


七日過後,即到了出殯日。


出殯日是最看重儀式的,主事人早早安排妥了一切。


天剛亮起,請來的瑣吶班子即已準備妥當,悲涼的蘇武牧羊曲響徹在村莊上空,讓人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一批人跟著請來的陰陽先生去挖墓穴。


一批人去紙匠家裡去取訂做的紙馬紙房子紙人,紙房子在出殯時要套在棺木上面,遮擋陽光,但不管紙房子還是紙馬紙人,在下葬時統統要燒掉,留給死者在陰間享用。


一批人準備抬棺用的杠子,繩子,組織抬棺的隊伍,這個不但要看身體素質,還要看屬相,看八字,學問很大。


對於貪吃的小孩子來講,出殯當日最熱鬧最吸引人的就是搶「糖供」。


糖供是一種把熬成液質的白糖倒進木質的模具里而生成的供品,空心的,形狀各異,有塔形的,有動物造型的,有童男童女等人物造型的。


糖供一般是由死者的女兒家提供,拿來擺在靈桌上孝敬死者。


在出殯的那天,起棺之前,那些糖供就會任由小孩子哄搶。


貪吃的小孩子往往事先站好了位置,看準了路線卡位,主事人說一句,這些你們吃了吧。


個個秒速衝鋒上前,搶成一團,擠成一塊,鮮有搶到完整的糖供的,往往被擠碎了,捏碎了,勝利者也不外乎搶個大塊的,失敗者也不過是搶個小碎片,或只是摸得滿手甜味,貪婪地舔著手指。


往往一場爭搶下來,吃到嘴裡是酥的,是甜的,而手背上卻是傷痕纍纍,被抓破了皮,一道道血痕,其結果往往是邊吃邊哭。弄得大人們想笑場合不對,不笑又忍得辛苦,最終個個面目抽搐。


至今我沒搞清楚,這搶「糖供」寓意什麼,讓本該隆重的葬禮憑白多出這一份喜感。


搶完糖供,主事人喊一聲「起架」葬禮即到了發葬的時候。


棺木被移到了搭好的杠子圓木上,拿做好的紙房子罩起來,八個選好的精壯漢子齊吼「起架-」,杠子上肩,送葬隊伍出發!


送葬隊伍最前面是逝者長子,依次為其它兒子,其它女兒,長孫,其它孫子,按年齡排,越親的越排在前面,浩浩蕩蕩,人手一把柳棍貼上白紙做成的哭喪棒,哭著嗚咽著往前走……..


一般小孩子有四五歲就要跟著送葬了,小孩子不懂悲傷,感覺挺好玩的,穿著一身小小的白色孝服,揮舞著手裡的哭喪棒,興高采烈的夾在隊伍中間………


給祖父送葬時,我九歲,已懂得死亡意味著永不再見,哭得很傷心。排在我後面的兩個四五歲的小堂弟尚且年少無知,邊走邊打鬧,揮舞的哭喪棒碰到了我的後腦,我邊哭邊啪啪兩巴掌,那兩個小子一下子成了送葬隊伍中哭得最傷心,最有力的兩個……


到了墓地,墓穴早已挖好,在陰陽先生的主持下,棺木被抬著繞著墓坑順時針走三圈,放到墓坑中,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隻大公雞綁了雙腿,扔在棺木上讓它拍打幾下,陰陽先生說是藉助大公雞的陽氣,破除墓坑的陰氣。


填土,起墳,禮畢,從此陰陽相隔,逝者入土為安,生者繼續生活……


按慣例,在葬禮完畢的當晚,逝者的兒子輩會在主事人的帶領下,滿村轉著謝客。


通常是,主事人邊走邊大聲吆喝著「謝客了――」,一旦遇到來人,不管是男女老少,婦女娃娃,逝者的兒子們一律下跪謝客,感謝村人葬禮期間給予的幫助。所以一般情況下,村人聽到主事人高喊謝客時,都會選擇閉門不出。


在八十年代後期,謝客的方式漸漸轉變為放一場露天電影,通常主事人會在電影放映間隙講上幾句,大致說一下放電影的初衷,感謝一下村人的幫助云云。


再後來,離家外出求學,工作,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卻也沒有想到,現如今的故鄉竟以如此墮落。


在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鄉村的葬禮――這個最後的陣地也終於淪陷了,漸漸演變成了一場鬥富的盛會,鬧劇的舞台。


老子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誠然是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媽媽 的精彩文章:

我小時候,絕對真實的靈異事件
德爺與他經歷的靈異故事
頂棚上的「平面人」

TAG:鬼媽媽 |

您可能感興趣

婚禮變成葬禮的印度習俗
農村這怪異的土葬習俗,讓人感覺真折騰!
農村裡最詭異的喪葬習俗!沒人敢違背!
農村習俗太多,農村小伙在城市結婚依舊沒忘本!
游牧民族原始的生活習俗
家鄉的習俗
返璞歸真的葬禮:蒙古族的原始殯葬習俗
香港社會習俗風尚的歷史變遷
農村的葬禮習俗到底算不算陋習?
新農村娶媳婦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習俗
漢族的飲茶文化與清飲習俗
嫁鬼的習俗
家鄉的習俗作文
活人當成「鬼妻」下葬,解密農村封建冥婚的習俗
農村怪異的土葬習俗,感覺讓人不可思議!
緬甸詭異風俗:一種行水葬的怪習俗用屍體養魚!
立秋習俗與養生
滿族的飲食文化是與其民族特有的生活習俗密切相關
桂東的傳統農業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