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立明: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在抵制麥當勞化的時代

馬立明: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在抵制麥當勞化的時代

馬立明: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在抵制麥當勞化的時代



文 |馬立明

每次與同學們討論全球化議題時,我多次提到廣州小北路那家倒閉了的茶餐廳,它的招牌是「整個越秀區最好吃」的魚皮餃面。


這家店鋪是幾年前倒閉了。它熬了十幾年,終於在麥當勞、星巴客、肯德基、小肥羊的包圍下走向了衰亡。那些大品牌,有些是國際品牌,屬於富可敵國的跨國公司;有的是國內大企業,是頂級飲食集團。


在市場競爭中,財大氣粗的國際大品牌橫掃一切,而國內品牌中的佼佼者也形成了方陣,佔據了剩餘的市場。在後冷戰時代,全球化的商業浪潮摧毀了舊秩序,剩下的老字號,如小北茶餐廳,帶著它的榮光在時代中沒落。


我猛然想起,過去十幾年,那些倒閉掉的餐飲店、士多店,數不勝數。小北茶餐廳已經算撐得久的了。

當知識分子謳歌市場調節機制及哈耶克主義時,卻遺忘了那些市場競爭的失敗者。誠然,社會在不斷進步,競爭帶來了更優惠的價格、更好的環境,還有更優質的服務。那些落後「生產力」,他們只能獨自承擔自己的命運。在幾十年的狂飆猛進之後,總有一部分人被甩出了發展的列車之外。


墨西哥左翼學者卡德納爾說,「資本主義只在世界20%的人口中取得了成功,而對於80%的人來說,則是失敗的。對於窮人來說,資本主義是災難性的……」中國在跳出了姓社姓資的爭論之後,推行市場經濟,也奉行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結果呢,也出現了貧富分化和馬太效應,不少窮人在競爭中落敗。


我有個小學同學Y,他身上就體現了這種憤怒。他對7-11(便利店)的憤怒令人吃驚,他寧死都不願意在那裡買瓶可樂。他說,他的父親曾經是開雜貨鋪的。九十年代,個體戶可謂風光無限,開著Honda的摩托,但是,僅僅過了幾年,他們就在更進一步的全球競爭中敗下陣來。隨著中國加入WTO,越來越多的外國資本進入國內,吉之島、沃爾瑪等零售巨頭強勢進駐,帶來致命一擊的,是Y的雜貨鋪旁邊開了一家7-11。最後,這個雜貨鋪就毫無尊嚴地關門了。

馬立明: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在抵制麥當勞化的時代


2015年6月16日,廣州小北路的登峰超市即將結業。圖片來自東方IC


對於民眾而言,看到的不是頂層設計的問題,而是來勢洶洶的資本。就像Y,他不恨工商局,卻恨7-11。這種恨,說不上有多麼嚴格的邏輯論證,就是不爽。因此,我也可以想像,很多小飲食店的經營者,同樣也憎恨肯德基、麥當勞。當中美之間一旦出現什麼糾紛之時,就有一群人號召「抵制肯德基」「抵制麥當勞」。有些知識分子將他們理解為頭腦簡單的愛國者,我是不同意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我覺得,在抵制的人潮中,肯定有不少市場競爭的落敗者,原本被時代遺棄的他們,藉此重新回到舞台上。這是一次反全球化的激進運動,以愛國為名展示出來。


再往深處說,社會學家喬治·里茨爾(George Ritzer)發明了一個詞,叫做麥當勞化(McDonaldization),是指一個社會經歷著速食餐廳之特色的過程。換言之,效率優先、標準化、量產、顧客至上。「速食餐廳的準則,正逐漸支配著美國社會和世界其他地方越來越多的層面。」這一輪全球化,甚至就可以概括為「麥當勞化」。因此,當這個世界掀起反全球化運動之際,從首爾到里約,從西安到伊斯蘭堡,麥當勞(有時是肯德基)都會成為被襲擊的對象,這絕對不是巧合。因為,這個快餐品牌就是這一輪全球化的標誌。

馬立明: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在抵制麥當勞化的時代


《社會的麥當勞化》/里茨爾 (Ritzer) 著/顧建光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在拉丁美洲的左派學者的理論體系中,新自由主義構築了一個「全球體系」。在1989年的「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是一個標誌性事件。當時,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約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對拉美國家的經濟改革提出了10條政策措施,稱作華盛頓共識。這一套方案——簡單地說就是「主張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私有化和自由化」——成為後冷戰時代全球化路徑的最初版本。


將全球化所塑造的世界,稱為「新自由主義全球體系」恐並不為過。它帶來財富的幾何倍數地上升,跨越式的發展,但也讓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甚至撕裂了整個社會。全球化造就了巨富,但全球化掠奪了更多的人。「拉美化」就是對「新自由主義病」的最直觀的描述。因此,不難想像,全球化逐漸失去動力,所謂「合作共贏」的神話恐怕要幻滅,底層民眾的不滿開始高漲。

早在10年前,在新自由主義全球體系中被邊緣的國家,比如中東、非洲的一些「失敗國家」——原有的秩序在全球化浪潮中被瓦解,但新秩序卻無法建立起來——發出了不滿的呼聲。產業結構單一、生產力低下、競爭能力不強,全球化放大了他們的弱點。比如迦納、坦尚尼亞、多哥等國的領導人,多次抨擊新自由主義。坦尚尼亞曾有一個官員曾在國內某高校演講時說,「無論我們生產多少糧食,最後都是一筆虧本的買賣。有時是生產越多,虧損越大。」這讓我們想起了已故的老左派加萊亞諾的話:「不發達不是發達的一個階段,而是發達的後果。」


令人意外的是,就算是發達國家,被認為是新自由主義受益者的美國,也聽到了國內底層民眾的排山倒海的抗議聲。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主角就是所謂的「99%」群體。這個說法,比起卡德納爾的「80%」而言,是更進了一步。


前幾天,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就在自己的競選綱領中提出「美國優先」的口號,可以理解為「孤立主義」的回潮,也可以理解為美國草根民眾的憤怒吶喊。美國也有類似小北茶餐廳的小飲食店,在資本大鱷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在市場競爭機制下,他們已經沒有翻身的機會。源源不斷的外籍移民(尤其是外籍精英),某種意義上都將成為掠奪者。因此,他們能依靠的就是手中的選票,尋找替窮人說話的總統。

馬立明: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在抵制麥當勞化的時代



佔領華爾街示威者高舉「我們就是那99%的人」標語


「窮人的總統」,「窮人的作家」,「窮人的英雄」,「窮人的宗教」……當草根民眾奪過了精英手中的麥克風時,你知道將會發生什麼。窮人的代表——也就是左派鬥士將大行其道。經常口不擇言的特朗普不是偶爾出現的「黑天鵝」,他背後已經站滿了憤怒的群眾。當我們迎來一個去全球化的時代,一個捍衛本土價值的時代,一個全世界抵制麥當勞化的時代,一個自說自話的時代。曾經來之不易的共識,恐怕又將被各方否決。


吉林大學的孫興傑博士在《遠去的全球化》一文中指出,「在權力大門之外的憤怒人群,就成為民粹主義的後備軍,挑戰著當權者。大西洋兩岸已經是民粹泛濫,政治思潮的轉變借著選票的力量正在改變大西洋兩岸的政治風貌。」他告訴我,寫完此文後心情沉重,因為這一波全球化若真的難以為繼,那恐怕一個黃金時代終將結束。


新自由主義引起的民間情緒,其實早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在拉美,在東南亞,在東歐,甚至在中國,都引起了民眾,尤其是底層民眾的不滿。早在十幾年前,拉美多個國家左翼領導人上台,憤怒地譴責新自由主義,最典型的是委內瑞拉的查韋斯,「平等」或者將變成比「發展」更優先的議題。


精英的話語方式,也將要改變。兩個星期前,我與K博士吳強打了個電話,討論了這個話題。帶有啟蒙色彩的精英話語,或者已經不適合於這個時代了。當草根覺醒、影子走上舞台之際,他們已經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和話語體系。這應當引起知識界的警覺。


【作者簡介】


馬立明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評論員,政治學博士。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張敞: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他們是一群棄兒
茂呂美耶:書寫肉體感官短歌的日本女作家
十年砍柴:他替湖湘搶救了一段歷史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吳鉤:北宋亡於花石綱?事情沒那麼簡單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幾百年歷史的這三道中國菜,卻被西方抵制:不準出現在唐人街
王俊凱被網友一致抵制退出娛樂圈,稱中國從不缺這樣的偶像?
在如今抵制韓貨,抵制薩德的非常時期,可是這一韓國貨對華的出口量卻大增?
張娜拉秋瓷炫古裝都好美, 但一個人人喜愛, 另一個卻全民抵制!
抵制樂天,這一屆的愛國很理性!
抵制聖誕節的不僅是一些中國人,還有一些生物對此迷之冷漠
核戰爭一旦爆發整個世界都會被毀滅,我們應該抵制
印度全民抵制中國貨,但是不到兩天的時間就被打了一記耳光!
真的假的?據說這個被韓國粉絲抵制的綜藝節目會讓愛豆們的戀情曝光!
終於定檔了!這部全滿分的電影看過的都說牛逼!但是居然還有人在抵制這部電影?
大家抵制樂天百貨這麼久了,現在它的現狀還好嗎
我們從來沒有堅持不懈抵制過日本的一切,為什麼
可以貶低我,但絕不能侮辱我的國家,這六個明星太愛國,1慘遭日本人抵制!
馬立明:請嘗試去理解那些抵制聖誕節的人
實拍一個越南民間藝術團的生活,最後一種遭到抵制!
抵制韓國樂天,這一屆的愛國很理性!
這個人因為抵制自拍被 P 的媽都不認識了
那些不應該再復出,應該抵制的明星為什麼還能發展的這麼好?
薩德入韓 全民抵制樂天,這個國家卻在偷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