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常有人把閱讀與旅行並論,其實未必

常有人把閱讀與旅行並論,其實未必

「怎樣選書?」,在信息爆炸時代,這個問題幾乎是所有閱讀愛好者的疑惑。在這裡,吳曉波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先一頭撞進網上書商,通過口碑評論的路徑找出幾本讀起來,讀著讀著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常有人把閱讀與旅行並論,其實未必。


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中說,「我們從旅行中獲得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於我們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旅行目的地本身。」若此言當真,那麼閱讀的樂趣至少有一半取決於一本書所承載的知識本身,因此,旅行可抬腳就走,去哪兒都是風景,而閱讀則必須有選擇。

每次到大學做活動,幾乎都會被問及一個問題:「你能否為我們推薦一些書?」我不知怎麼回答,因為我不了解提問者的知識背景、深度和興趣,即便是財經類圖書,也無從推薦。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先一頭撞進網上書商,通過口碑評論的路徑找出幾本讀起來,讀著讀著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常有人把閱讀與旅行並論,其實未必



對入了門的讀書人來說,選書是一個經驗活,如服裝設計師看模特,瞥一眼便知三圍、氣質,一本書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有料有趣,速翻幾頁便一目了然。而書與人也有投緣之說,有些人的文字你死活讀不進去,有些人的書你一讀到就好像至尊寶遇見紫霞仙子那樣,「咦,千里萬里,你真的在這裡。」

讀書讀到我這個年齡,有時候會生出「無書可讀」的感嘆,這不是矯情,而是因為每年的新書榜單等等已經與我的需求無關,同時,受個人知識體系的局限,費力自覓新食的難度自然便增加了。遇到這樣的情況,各人的對付辦法便見其性情。比如當年的錢鍾書號稱「橫掃清華圖書館」,直到無書可讀,據說他的書房裡後來只留下當工具用的百科全書,別人贈書,統統論斤去賣了,他只需反芻本門學問便滿口錦繡。我最心儀的經濟學家張五常到70歲後也嘆息經濟學「無書可讀」,他的辦法貌似就是不讀本專業的書了,而對書法和攝影移情別戀。

常有人把閱讀與旅行並論,其實未必



我自然到不了鍾、張兩先生的境界,每年仍會抱回一摞一摞的書,而選擇的辦法大抵有三。


其一,某讀書會有一項服務,就是每月從全國各出版社的新書中選出二十本,門類從政經到美食,推薦給它的上萬個訂戶。每次審定書單,就是我近水樓台先得月,給自己發福利的時候,常常會挑中幾本來看看;

其二,從讀到的書中抓一條線索出來,比如去年我細讀了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今年便把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找來讀了一遍,順便又撞見趙一凡的《西方文論講稿》,好好補了一回西方哲學演變史,再接著發現德里達的思想很有趣,就又購進了《德里達傳》,這樣的經歷好比在潘家園古玩市場里覓寶,隨心所觸,便是歡喜。


第三個辦法就是設定一個研究的方向,一路死磕進去。近年來,我對知識分子及企業家在當代社會中的角色問題非常感興趣,手頭便漸漸搜羅了好些與此有關的書籍,在閱讀中你會發現,這個問題具有很強的前沿性,特別是在中國這個轉型社會,知識的供應和傳播市場正發生很炫目的衍變。讀別人的書,想自己的心思。

常有人把閱讀與旅行並論,其實未必



關於閱讀,我還很同意卡爾維諾的說法,即一個人必須建立自己的「經典書目」。在他看來,「我們年輕時所讀的東西往往價值不大,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耐心、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閱讀技能,或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經驗。」所以,一個人的成年生活應有一段時間用於重新發現青少年時代讀過的最重要作品,「當我們在成熟時期重讀經典,我們就會重新發現那些現已構成我們內部機制的一部分恆定事物,儘管我們已回憶不起它們從哪裡來。」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要實現卡爾維諾的這一認知進化,絕不是從一次閱讀到另外一次閱讀的過程,其中,必須加入日常生活的瑣碎、磨難和喜悅。

作為一個當代讀書人,要過一種純粹的書齋生活是絕無可能了,海涅在評價康德的一生時說,「此人是沒有生平可說的。他每日的生活,就是喝咖啡、寫作、講學、散步,一生雷打不動。」我沒有看到過比這更震撼的生命評價,但是,這僅僅是康德式的人生,今天讓我過這樣的生活是斷斷不行的。

常有人把閱讀與旅行並論,其實未必



「那麼出去旅行,你會在旅行箱里壓進哪些人的書?」最後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加繆、桑塔格、卡爾?波普爾、三島由紀夫、北島或董橋……他們的書有幾個共同特點:文字美到極致、知識密度極大、都比較薄、適合消乏、利睡眠。

責編:姚榮輝


文章源自網路,作者吳曉波,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


— End —

常有人把閱讀與旅行並論,其實未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校長 的精彩文章:

寄宿制是個壞制度

TAG:新校長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害怕閱讀的人,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尋常人對「天賦」的認知,和你閱讀《好好學習》的體驗有何區別?
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出國就是「作死」
高考閱讀題太難作者被人肉 作者:其實我也不會
我已認真閱讀並同意該用戶協議
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真正切實可行,而大多數人往往不會這麼想
在讀了此書之後才發現,自己對閱讀的認識還是很膚淺的
我們上網認真閱讀的信息,都會加強我們的偏見,因為選擇閱讀什麼是我們決定的
常閱讀,讓她可以輕鬆編故事!
閱讀人生:其實我們都是宋朝人
實例解析,讓快樂閱讀不只說說而已
聽力閱讀是強項,寫作就真的能考的好嗎
真正懂閱讀的父母,是這樣引導孩子制定計劃的,實用又有效!
真正熱愛時尚的人一定不會放棄閱讀與學習,剛開始也許是時尚雜誌和一些口袋書
熱點|高考閱讀題太難作者被人肉 作者:其實我也不會
七夕不想出「人命」的,請認真閱讀……
閱讀是個私人事務,何必在乎書店開不下去?
華理人閱讀那些事,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有了聽說基礎之後,如何走上自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