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僅要將心打開,還要請佛住心

不僅要將心打開,還要請佛住心

不僅要將心打開,還要請佛住心



修行,就是要將心打開。如果背誦了很多佛經,知道了很多佛學理論知識,但在心性上沒有改變,仍然感到煩惱重重,與外界不能和合共處,那一定是心沒有打開;只能算知道了佛學知識,種了善根而已,因為不能在修持中落實,所學不能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利益。而想要證明一個人修行的進步與否,就在於心有沒有打開。

為什麼將心打開這麼難呢?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都太自我,太關注、關心自己了;更重要的是要面子,自以為是。很多時候,都是我們過於敏感,將他人的一言一行都收集於心內。然後自己瞎捉摸,越想越生氣,越想越覺得他人怎麼可以這樣,最後彼此形成對立。其實什麼問題都沒有,都是自我感覺出來的。


什麼事都怪別人,把自己太當一回事的人,很煩惱,這都是因為心量沒有打開。


心打開的人,煩惱就少。一個真念佛人,心中就會感佛的恩,為人處世就一定是用「自處在下,敬他為上」「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的心態來對待。倘若真是對方不對在先,但想到自己也是這樣的凡夫,自然也會去悲憫他,所謂的煩惱就不會存在了。


心量要打開,就要學會融入——要融入大眾,服務大眾。 《優婆塞戒經》中說:「自舍己事,先營他事;營他事時,不擇時節,終不顧慮辛苦憂惱。」我們若能這樣去實踐,不僅不生煩惱,而且人緣會變好,法喜會增加,人的精神面貌也會得到改善。如果天天自己做自己的事,又不隨眾,給團體帶來不好的氛圍,那麼最苦惱的必定是自己。

當融入大眾時,業障就會慢慢消除,心自然也會慢慢打開。心量打開的人,他的眼光、思維,他的舉止、言行,都是不一樣的。只有心打開的人,才會有正能量,才會懂得感恩,才能感染身邊的人;只有心打開的人,才會吸收到法,才會對法義敏銳。


我們平常都說,喜歡幫助他人的人心腸好。說明心對人影響的關鍵。而真正的心腸好,不僅要將心打開,更要請佛住心,不然其他的東西一進來,這顆心日後也難免要被染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佛法 的精彩文章:

觀音聖號能解眾生三毒

TAG:學佛法 |

您可能感興趣

遠離煩惱,不僅要打開心量,還得請佛住進來
其實愛不遙遠,只要你肯打開心門
修行,就是要將心打開!
當你不開心的時候,心煩的時候,就點開看看—能打開你的心結
打開心扉,你會收穫不一樣的自己
妹子好心打開了開關,誰啟動誰就要負責
只要我打開,你就會卡在裡面
打開心窗,望見你;張開懷抱,擁抱你
愛,需要打開心扉,這樣說話會使生活更加浪漫!
修養不夠,不要輕易打開朋友圈
這就是美國本土原住民的模樣,要打開他們的心房不容易啊
當你不如意時請打開,有你要的答案!
這個瑜伽體式需要手臂核心力量,還需要髖的打開
一定要注意!只要拍下你的鑰匙照片,就能打開你家門!
羨慕別人穿的好看,自己卻又不敢打開自己
打開心量,懷隨喜心
我真心勸你不要打開這組圖片!
若你不打開心門,別人怎麼進來?
主人只要把暖爐打開,家裡的柴犬就烤得爽得不要不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