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究竟需要什麼愛?
編輯說話:最近一組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我國近四成的城市老年人存在抑鬱情緒,並且年齡越大越嚴重。在我們關注育兒心理、婚姻情感等方面的同時,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孟大爺家的小孫子今年參加高考,本來就疼愛有加,再加之高考的緣故,孟大爺在家便不敢大聲說話,像往常一樣找老戰友來家裡小聚就更不可能了,特別是兒媳擔心孩子分心,只要小孫子在家電視絕不能開……這種緊張的氣氛足足持續了仨月有餘。現在可好,考試終於結束了,暫且不管成績如何,孩子先鬆了口氣,全家人也跟著輕鬆起來。
想像著孟大爺此刻應該是開著電視機,相約幾位老朋友在家喝點小酒正得意,或者兒子、孫子圍繞膝下跟老人聊些家常。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孟大爺一個人呆坐在家裡,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了。原來,兒子和兒媳早已訂好機票,高考第三天考完最後一門,便帶著孩子全家三人去外地旅遊了,自己連孫子的面都沒見著。回想這段時間,自己過得很是鬱悶,孫子考試結束後,本以為兒子、媳婦該多關注一下自己了,沒想到卻把自己一人留在家裡,人家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走了。
孟大爺越想越鬱悶,他自問是不是老了,對這個家沒有價值了?那麼,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年過七旬的孟大爺忍不住老淚縱橫。
目前有近四成老年人受抑鬱困擾
很多人認為人到晚年應該是人生最幸福的階段,不必為工作奔波,不必為供車供房苦惱,還有什麼事情值得不快樂?說這話的八成是個年輕人,且多半正在供車供房;也有人說退休老人不必再應付各種大小考試,同理推知,那麼這一定是出自正在經歷各種大小考試的人之口……這樣看來,每個人的不同理由,可以認為是對自己正在經歷著的生活狀態的一種投射,因為人們常常會對自己體會到的痛苦感受性更強更加敏感,而對於他人的積極方面體會更深。
其實,存在抑鬱等心理情緒問題的老年人並不少見。近日,據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發布消息稱,對北京、上海、昆明、烏魯木齊、成都、長春、珠海、福州、長沙等的29個城市的4945名老年人進行的調查發現,有39.86%的城市老年人存在抑鬱等問題。也就是說有近四成的中國城市老年人存在抑鬱情緒等心理情緒方面問題,這一數字較十年以前有顯著升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存在抑鬱情緒的老年人有發展為抑鬱症的風險,而抑鬱症是導致老年人自殺的重要誘因,所以,老年人的心理情緒問題不容忽視。
「喪失」的情緒體驗最常見
人到晚年,不必為生活奔波勞碌,也不必再經歷各種人生的考驗,為什麼也會抑鬱?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與人到晚期的心理變化有關。
人到老年期,一般指60歲直到生命終結的這一階段。在影響老年期情緒體驗的各種因素中,「喪失」的情緒體驗最常見,影響也最嚴重。喪失感的來源主要包括社會價值、經濟地位、健康、容貌、配偶等方面內容。人到老年,雖然獲得了充裕的時間自由支配生活,但是生理上的老化易體會到更多不安和恐懼,特別是身體狀況不好的老年人更容易產生負性情緒,也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嚴重的喪失體驗。
並且這種喪失體驗一旦被激發,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這也與老年期中樞神經系統內發生的生理變化以及內穩態的調整能力降低有關。
老年人究竟需要什麼?
老年人需要什麼,這個問題可能連老人自己也不能完全說清楚。就拿孟大爺來說,後來想一想,他也覺得小孫子高考結束了,是應該帶著出去散散心到處玩一玩,自己年齡大了,又有高血壓,出門著實不太方便。但是,再一想到好不容易等到孫子考試結束了,他們卻把自己扔在家,心裡又是一陣酸。那麼,老年人到底需要什麼呢?
有一首歌中唱到「老人不求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平平安安團團圓圓。」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對方要求越具體,越容易滿足。例如孩子說想吃一頓KFC,這個需求簡單直接,最容易滿足。再如問戀人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對方含糊地回答說不必,假如你當真了什麼都不送,那麼迎來的八成會是暴風驟雨。所以說,需求越直接具體越容易滿足。對於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是比較難把握的,因為在這樣一個物質豐腴的年代,特別是父母親這個年齡,物質上他們幾乎什麼都不缺,所以心理上的缺失才應該是我們關注的。
記得在心理門診,我曾經接診過一位80歲的老爺爺,與其他來做親子關係諮詢或者婚戀問題諮詢的場景不同,女兒陪伴在老人身邊問寒溫暖,很是感動。老人除了血壓略高,身體其他各方面都不錯,看起來精神矍鑠。老人說自己年輕時參軍造就了現在的好體格,兒女都很孝順,為了方便照顧自己還特地買下了隔壁的房子,這樣就跟自己住鄰居很方便。不僅如此,怕老人孤單,孩子們特地精挑細選請來了一位保姆照顧老父親的日常起居。晚上孩子們風雨不誤陪伴老人一起吃晚飯,白天各忙各的。老人說知道孩子們的孝心,但是他很想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兒子女兒統統不讓。例如晚飯後刷碗,老人每每都想著自己動手做點家務,但是保姆搶著幹了;本想著自己去菜市場買個菜什麼的,女兒搶著做了。所以,這位爺爺很鬱悶,他覺得孩子們雖然都孝順,但是沒人真正懂他。
愛的前提是接受
很多子女認為給出父母了愛,事實上給出的是錢或者物質上的東西,他們以為,我給你錢,你可以買喜歡需要的東西,這就是給予你愛。而錢,對與老年人來說,錢只是毫無意義的紙。所以有些老人會認為,孩子雖然給了我很多東西,但是都是對我毫無意義的東西,或者都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需要的。
這句話可能會擊中了很多子女的痛處,也擊中了很多家庭矛盾的核心,因為子女認為已經付出了很多,但是老人還在抱怨子女對自己不好。問題的最核心是,子女給出的東西不是老人想要的。
對於這件事來說,子女和老人都沒有錯,只是他們站在自己的角度,經過自己的思維模式理解的愛是有不同意義的。老人可能認為更需要精神層面上的關懷,而兒女工作忙沒有時間陪伴的前提下,他們把自己的愛變成了物質或者金錢。其實,從子女的角度來說,自己給予老人的這種有形的愛,其實還是滿足了他們自己對於孝順的需求,也可以說子女們把他們自己的需求投射在了老人身上。
像那位80歲的爺爺,想像一下吃過晚飯,兒女和孫子、孫女一群人慵懶的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者手拿水果閑聊,這位爺爺一個人收拾碗筷,然後去廚房刷碗刷盤子的,這場面的確讓人難以接受。對於這樣一件家務瑣事,難道也沒有兩全的辦法嗎?
北師大林丹華副教授在一次講座上說,愛的繁體字能夠拆解出一個「受」字,愛的前提不僅是自己付出愛,還需要對方能夠接受,否則只能成為單方面的付出,不能稱為「愛」。對待老人也是同樣的道理,付出愛還得用老人能接受的方式。那位爺爺的子女可以考慮陪伴老人一起做一些家務,吃過晚飯和父親一起收拾桌子洗盤子刷碗,不必全部代勞。這樣既可以滿足老父親的需求,又滿足了自己作為孝順子女的需求,讓老人體會到更多的關注。
我們再來看一個極端的例子,在電影《公民凱恩》中,凱恩以為蘇珊的個性和他一樣,只要媽媽想要的,自己就一定要去完成。結果,他聽到蘇珊的媽媽想要她成為歌唱家,就花錢為蘇珊買了老師、買了劇院,差一點就去收買藝術評論家了。
凱恩的親密關係必然會失敗,起源於他一點也不了解對方需要什麼形式的愛,自然也無法給出愛。如果一個人全部都由其他人代勞,他會認為自己的生命沒有意義,因為你拒絕了他生命賦予給他的意義。
掃描以上二維碼,或微信關注"大眾健康雜誌",每日為您推送健康知識純乾貨!
(本雜誌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主管、健康報社主辦,為您提供最權威、最專業的健康科普)
放化療者的膳食指導
不想亞健康?那就做到這十個字
孩子外出玩耍 避開高峰時段
解讀「化妝成癮症」
TAG:大眾健康雜誌 |
※女人,你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女人為什麼需要閨蜜?
※除了愛情,女人還需要什麼?
※「愛人,是需要教才知道怎麼愛你的人」
※男人,需要的是什麼?
※一個人為什麼需要老師
※你們的愛情需要什麼養分?
※男人為什麼需要找個女朋友?
※「有人需要女朋友嗎?」
※愛情是你想要什麼樣的人,婚姻是你需要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朋友?
※女人,她最需要的是什麼
※女人第一次愛愛需要注意什麼?
※人為什麼需要交朋友?
※老年人患上白癜風是為啥?護理需要做哪些?
※連艷遇都不需要的女人需要什麼?
※究竟什麼樣的人需要補財庫呢?
※女人,你到底需要啥樣的老公?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