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寶寶的情商就該這麼培養
文:陳忻 來源:愛貝睿學堂(ibrainbaby)
孩子在一個群體里時,
怎樣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
怎樣解決和其他小朋友的小衝突
怎樣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怎樣和別人協商
怎樣分別從自己和別人的角度去看一個問題
這些其實就是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的第一步。
當孩子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我也常常問自己: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才能夠讓孩子學習人際交往的一些初步技巧,才能夠逐步培養孩子與人相處的情商呢?很樂意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的原則。
1、孩子3歲以前,爸媽不做旁觀者
大寶經常和我們鄰居家的一個孩子一起玩。那個孩子脾氣比較溫和,他媽媽也比較重視孩子的行為規範。兩個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搶別人手裡的玩具是常有的事。正因為我們兩家非常熟悉,當兩個孩子搶玩具的時候,我們都不會偏向某一個孩子,而是公平來處理:「是誰先拿到的玩具,就讓誰先玩。」我們會勸搶到玩具的小朋友把玩具還給別人。如果不聽勸告,就要被我們隔離在一邊反省。
有時候我們也會開玩笑:「算了,不管你們了,你們自己去解決。」不過一次也沒有實行過,因為孩子還不到3歲,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他們沒有辦法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意圖,自己協商解決問題。
兩個孩子通過我們的教育,行為上的規範,再加上後來在幼兒園裡的學習,當他們3歲多的時候,那些讓人頭疼的搶東西,不願意分享的行為就幾乎沒有了。
找教育觀念一致的家庭交往
如果說兩家的教子理念不一樣,比如,我認為孩子要學會分享,而對方的媽媽表面上也是教育,暗地裡卻為自己的孩子「不吃虧」感到高興,縱容自己孩子的不良行為。這樣的話,我就不要讓兩個小朋友一起玩了。
一方面,如果我教自己的孩子要分享,而別的孩子卻不分享,他一定會覺得很困惑:為什麼我這樣就不行,別人這樣就可以?另一個方面,我教自己的孩子行為有規矩,別人卻絲毫沒有規矩的話,也是傷害了守規矩的孩子,比方說他就是沒有辦法玩到他最喜歡的玩具,因為對方不願意遵守「輪流玩」的規則。
2、遇到小霸王,媽媽有辦法
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或者在家裡玩,通常安全還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當我們在公共遊戲場所,有一些互不認識的孩子在玩滑梯或其他娛樂設施,父母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安全。
有一次,我看到幾個孩子在一起玩沙,有幾個挖沙的玩具。本來大家玩得好好地,這時候來了一個兩三歲的小朋友,一把搶過一位女孩子手裡的小耙子。小女孩哇地就哭了。大家都在想:這個孩子的家長在哪裡?等著他出來主持公道。結果並沒有人出來,看樣子這位家長是「旁觀者」,也許他覺得孩子打打鬧鬧,搶搶玩具都是天性,沒必要糾正。
這個時候,小女孩的媽媽做得很好。她很平靜地對搶東西的孩子說:「對不起,這個小耙子是小妹妹的,請你還給她。」她和那個孩子目光對視,說了兩遍,這個孩子把東西還回來了。如果他硬是不還,怎麼辦?我想那就需要和他的家長溝通了:「這個玩具是我家女兒的,請你讓孩子把這個玩具還給她。
保護好孩子的安全
3歲以前的孩子,由於他們的語言表達還不夠好,對規則的遵守還不能做到自覺,對道德的理解還相當有限,所以,需要家長做中介來引導。在公共場所,碰到霸道的孩子欺負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保護自己的孩子。如果別的孩子搶自己孩子的玩具,就去替孩子要回來。如果別的孩子打人,要趕緊把自己的孩子抱開。
3、君子動口不動手,鼓勵孩子使用語言
去年,我帶孩子去鄰居家玩的時候發現,兩個3歲半左右的孩子已經能和平共處了,而他們2歲的時候在一起還經常搶玩具。所以小寶寶的媽媽不要著急,孩子稍大一些,表現就會好很多。
比如,他們每人拿一些積木,各自搭出不一樣的房子。推著小車,假裝從橋下路過。偶爾,他們會看上同一塊積木。我們在一旁觀察,看看他們自己會不會解決。一個說:「我先拿到的!」另一個說:「可是我現在就缺這個!」有時候一方將另一方說服了,於是,「好吧,讓你先用這塊把屋頂蓋好。」這是和平解決的狀態。可是,也有時候各不相讓。
這個時候,就需要成人適時介入,勸說兩個人:「你用不同的顏色也很好看,我們來試試看這塊紅的,這樣放也很好看!」通常孩子都能聽進去道理。成人的介入就是提醒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也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榜樣。這一切,孩子都會看在眼裡,也是一種學習。
公平地執行約定規則
這個年齡的孩子逐漸懂得了規則,也能夠運用語言。如果小朋友之間發生爭搶,要讓他們使用語言,而不是使用拳頭。我們孩子幼兒園的老師也是這麼教孩子的:如果別人打你了,或者搶你手裡的玩具,一定要大聲叫:「不能打人!」或者「不要搶我的玩具!」老師聽到了,就會來公正處理;或者老師一時沒有看到,那也不要和別人打架,而是要去告訴老師,說明情況,讓老師來處理;如果你們打了起來,兩個小朋友都要挨批評,都要坐到一邊去反省。
4、鼓勵孩子獨立談判
有一次,我們在一個室內遊樂園玩。一群孩子在滑滑梯,大家都在排隊。這個時候過來一個不認識的孩子想插在東東前面。東東很憤怒地說:「嘿,你應該排在後面!」東東媽媽站在一旁觀察,沒有立刻插嘴。插隊的孩子不說話,還想蹭進來。東東說:「我也在排隊。大家應該按順序來!」
媽媽緊張地注意著他們,以防一個孩子動手,可以及時制止。插隊的孩子看到大家都看著他,不好意思了,就站到了隊伍後面。媽媽走過去,表揚東東:「你做得很對!」對插隊的孩子說:「你能夠遵守規則,這樣大家都高興,對不對啊?」
給予孩子及時的表揚
孩子就是通過一些小事,慢慢鍛煉自己的勇氣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果插隊的是一個很粗暴不聽勸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及時制止,保護自己的孩子。
4歲及以上的孩子,已經懂得了不少規則,自覺遵守規則的能力也提高了。他們更懂得與別人合作,也學會了在遊戲中分工,而且他們也慢慢能夠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有了衝突,可以鼓勵他們自己解決。當然,要和孩子強調的是,無論怎麼樣,要使用語言,而不是拳頭。
----Q&A---
Q1:別人的孩子打我的孩子,我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A:以暴制暴不是好辦法。一方面,孩子才兩三歲,不能明辨是非,也不能掌握分寸,要是養成了不分青紅皂白打人的習慣就不好了;另一方面,如果碰到更加霸道的,孩子最終還是會吃虧。
Q2:我鼓勵孩子自己處理矛盾,別人把他的玩具搶走,讓他自己要回來。這樣好不好?
A:當孩子還不滿3歲時,他的能力有限,如果父母不給孩子主持公道,只會使守規則的「好孩子」受到傷害,讓他們感到困惑。
Q3:我的孩子是不是太軟弱了,別人打他,他不還手;別人搶他的玩具,他自己遞過去。這可怎麼辦?
A:非常理解這些媽媽,因為大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吃虧。不過,有的孩子性格就是溫和一些,這樣的行為並不要緊。等他們大一點,和別的孩子相處的時間多了,明白了交往的一些規則,再加上家長和老師的引導,孩子的行為是會有所改變,而不會一直這麼「懦弱」。比如,到了三四歲的時候,有了「所有權」的初級概念,他就不會輕易把自己的東西讓給別人了。
作者陳忻:美國康涅迪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協會會員。微博@陳忻-兒童心理。愛貝睿學堂,彙集全球養育名家的兒童教育平台。
寶寶感冒發燒咳嗽,看這篇就夠了!
多帶娃旅行,他們的大腦會起神奇的變化?
TAG:媽咪OK |
※1歲前為寶寶做這32件事,寶寶聰明、健康、情商高!
※培養小寶寶情商,寶媽你一定要避免這8個錯!
※除了智商和情商 99%的寶寶沒有這一「商」!
※培養寶寶情商有什麼用?
※0—1歲寶寶的這件事做好,孩子以後的高情商和高智商跑不了
※3歲內做好3件事情,會讓寶寶情商更高
※厲害了,母親讓寶寶養成8個小習性,寶寶智商情商1年翻三倍
※嬰兒期父母這樣做 可以培養出高情商的寶寶
※如何從生命之初培養寶寶的情商?
※父母多向寶寶講這七句話,寶寶的情商會直線增長!
※媽媽經常說這7句話,寶寶的情商將高出同齡人5倍!
※做個「三心」父母,培養高情商寶寶
※這個餵奶姿勢,讓寶寶情商更高
※這樣給寶寶說話,寶寶情商會更高
※培養高情商寶寶,千萬別錯過0-6歲黃金期!
※育兒知識:如何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寶寶!
※寶寶情商從0歲就要開始培養?聽聽心靈魔法師怎麼說
※情商的最高境界,這個2歲寶寶全表現出來了!
※玩出高情商寶寶,每天一小時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