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是俄國,兩軍衝突時美國無資格指責中國不專業
圖:俄羅斯蘇24飛越美國軍艦
近些年來,在公海區域和領海、領空附近,中、俄海空軍時常與美國海空軍進行近距離的對峙和低烈度的對抗;而其中很多時候都會出現對抗過於激烈的情況,美國經常會指責俄國和中國軍隊「不專業」的行動大大提升了行動的危險性。
從國家信譽的角度來說,美國指責俄國不專業還真是挺有道理的——因為海上怎麼對抗,大家玩到哪一步為止不能過火,美國和俄國(早期是蘇聯,後來俄羅斯完全繼承)是有著詳細的約定的。但美國用不專業來指責中國,那就是胡扯淡。
先從毛子說起。在上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北約和華約陣營的擴張、對立,美蘇之間爆發的「海上事件」急劇增多——這是好聽的外交辭令,說的直白些,就是「船舶或者飛機在公海的行動危及或據稱危及另一船舶或飛機」。
圖: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事件不僅只差一點就引發美蘇全面核戰爭,也促使了美蘇海上衝突白熱化,最後以蘇聯認慫結束
在1960-1968年,美蘇一共發生了160起海上事件,高峰期每年40多起;比如67年,美國軍艦步行者前一天在日本海撞了蘇聯驅逐艦貝西勒德尼,第二又在同一片海域撞了另一艘蘇聯驅逐艦。最嚴重的問題是,這樣的對抗很快波及到了民用的商船和漁船,對社會輿論和經濟的負面影響開始變得非常大。
頻發發生的海上衝突,直接導致兩國的軍事和外交部門疲於奔命——高層部門差不多都沒別的心思了,整天忙著應付這些狗屁倒灶的破事;搜集信息,查詢具體情況,評估會不會出現衝突升級、誘發美蘇全面戰爭,然後就是沒完沒了的外交溝通和扯皮。
圖:美蘇軍艦相互主動撞擊的戲碼在1970年以前極為常見
撕比沒下限的日子過了十幾年,無意義的勞心勞力太多、燒的錢太多,美蘇兩國都覺得這日子過不下去了。在1970-1971年,兩國以異乎尋常高的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讓步(以各自立場來看),簽訂了一套《美蘇關於防止公海水面和公海上空意外事件的協定》;對於各自軍事力量在海上對抗的活動,制定了詳細具體的行為準則和作業規範。
比如該協定三、四款規定,禁止向對方過往艦船發動模擬攻擊、發射任何物品、或以探照燈及其它強照明設備照射艦橋;飛機在接近另一國艦船、飛機時應持最大謹慎,禁止在艦船上空做特技飛行,或以危害艦船及其航行的方式投擲物品等等。
《美蘇關於防止公海水面和公海上空意外事件的協定》這可是毛子自己心甘情願簽的字。當然了,俄國式的信譽——從沙俄到蘇聯再到今天的俄羅斯,也算是一大歷史人文特色就是了,他們完全可以去申請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參加演習的中美軍艦合影,中美兩國之間缺乏具備執行力的軍事協定
中國和美國在1998年1月確實簽署了類似美蘇協定的《關於建立加強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的協定》,但是這個機制只包括磋商——只有雙方溝通的渠道、方式、人員、議題選擇等內容;對於雙方艦船、軍機遭遇以後的行為規則,則未有任何提及。而至今為止,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軍事互信機制仍然停留在這一階段,並沒有得到更深入的推進。
從事實上來講,美蘇公海協定體系,確實成為後來各國處理海空衝突的原則範本。但嚴格的講,中美之間並不存在直接規定雙方行為規則的協定,因此中國怎麼處理雙方軍事力量遭遇的問題,只要未真正造成損失,美國都沒有理由把不專業的帽子扣到中國頭上來。
雄風3導彈曾犯常識錯誤,設計師水平差大陸幾十年
美國廉價買稀土卻限制中國買氦,坦尚尼亞打破美壟斷
對越反擊主力火炮,中國100毫米迫擊炮被全面淘汰
美軍電子戰飛機再臨南海:曾經幾架飛機干擾半個中國
99A坦克終於在前年裝上空調:稀土高速電機獲突破
TAG:候知健 |
※此國離中國極遠,開國國父卻是中國人!
※外媒稱中俄正在為兩國軍事同盟做準備:俄國缺高技術只能找中國了
※中國遼寧號航母服役後無數國人落淚:但最痛恨中國成功竟不是美國
※該國一口氣買中國2艘潛艇!最擔心的國家竟不是美國
※中國最親國家為何突然不買中國戰機?真相令國人深思
※該國一口氣買了中國2艘潛艇!最擔心的國家竟然不是美國
※中國曾經有多少藩屬國?藩屬國是什麼?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
※八國聯軍在中國監斬中國人,百姓競相圍觀
※這國讓中國軍事航空工業賺第一桶金,現在卻不給中國機會
※美國曾強硬拒絕讓中國參與國際合作:中國天宮竟成美國唯一選擇?
※美國航母艦長哀嘆:只有兩國能擊沉我們 不包括中國
※他對中國做了一件事,被評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
※泰國轉向中國購潛艇,真相讓國人興奮
※美國人「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就怕中國軍隊的這件「法寶」
※兩國豪言捏住中國軟肋,中國亮狠招令國人贊就該這樣
※為何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國家是它?矢志不渝要超過中國
※韓國國產火炮波蘭訂單:中國軍貿出口為何贏不了韓國
※中國未來太空不怕美國:國人驕傲技術更加先進
※中國回應「支持中國立場的都是小國」 這不是打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