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的三不言、三不起、三不問!

道教的三不言、三不起、三不問!

道教的三不言、三不起、三不問!



武漢長春觀 吳誠真道長

三不言


早不言夢寐,午不言殺伐,晚不言鬼神。一日之計在於晨,對當日所做的事情要周密安排,力爭圓滿完成,故早不言夢寐;中午為陽之極,言殺有悖好生之德、慈悲之心,故午不言殺伐;夜晚陰氣重,言鬼神易招禍患,故晚不言鬼神。


三不起


即道人吃齋、誦經和靜坐時,他人不得打擾,道人也不得應聲而起。古語云,「吃飯大似官」,「雷公不打吃飯人」,由此可見當人用餐時,他人是不應去打擾的。道眾齋堂吃飯,名曰「過齋堂」,是道觀的儀範之一。

道人用齋與俗人吃飯有很大區別,道士每飯必先供養,為思「十方供養,來之不易,無功享用,惟恐罪過。故每飯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養」,是為結「三緣」之舉。


由此可知,道人吃齋過程中亦有修心之舉,故他人不得打擾,用齋者也不得應聲而起。誦經,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


《太上玄門功課經序》中規定:「凡誦經者,切須齋戒,嚴整衣冠,誠心定氣,叩齒演音,然後朗誦。慎勿輕慢,交頭接耳。務在端肅,念念無違…。」


因此,他人不得打擾道士誦經,誦經者亦不能起身離開經案。


靜坐,即道士修鍊靜功,道士以道為事,靜坐時應排除干擾,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故道人靜坐時他人不得打擾,道人也不得應聲而起。

三不問


一不問壽,二不言俗事,三不拉家常籍貫。


道教出家道士下穿雲鞋白襪,上著青藍道袍,滿發大領是繼承了大漢民族漢唐之遺風。自古以來道教便有很多講究,道教出家弟子僅改名號不改姓,故有「道不言壽」之說。


道家宗旨本就是看淡生死,修行的目的是求得解脫,超脫生死,認為生與死僅是生命在瞬間的轉換。且道人悟道修真,德行修為,道行高低與年齡大小無關,所以修道者不在乎年紀的大小,故忌問壽。出家之人因為看透種種繁雜之事對人產生的煩惱,令人智昏,故出家以求清靜。世俗之人一見面就問:「你多大年紀了?結婚了嗎?出家父母同意嗎?家裡還有什麼人?」等。若再問俗家六親鎖事,家常籍貫,重提煩惱,便是犯了出家人的忌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風水師看風水會傷身嗎,被看者會承受業力嗎?
如何從理論層面學會道教雷法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道教禁忌,三不問、三不言、三不起!
道教禁忌 「三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