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畫家卡拉瓦喬:他如何把上帝拖入人間?
在我工作的過程中,接觸過很多來看畫的觀眾,有收藏家,有大大小小的領導。很多人看畫的評判標準就是,越像越好。我總覺得如果在牆上掛一個大照片,然後向觀眾表示這是畫,大抵也不會有人分辨出來,反而會贏得很多的驚嘆吧。
圖片來自Pinterest
以像不像來評判藝術品好壞,這不能說是錯誤的,因為就藝術本身而言並無對錯,只是繪畫藝術,在200年前就已經不再考慮像與不像這種事情了。在當代,造型能力是對一個畫家最為基本的要求,所以咱們來談點別的。
談什麼呢?談大師!不是王林,也不是釋永信,是藝術大師!
那麼真正的藝術大師,是用什麼作為評判標準呢?
寫進藝術史。
當歷史的車輪緩緩來到1571年,文藝復興的榮光已經成為落日餘暉,西方藝術即將迎來巴洛克時代。正是這一年,我們這次談論的主角卡拉瓦喬出生了。
文藝復興作為人類藝術史上最為燦爛的一頁,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拉斐爾的聖母,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都成了難以超越的豐碑。或許是這些人的光芒太過璀璨,以至於我們在品讀那段歷史的時候,幾乎快要把這個人漏了過去,米開朗基羅·梅里西·德·卡拉瓦喬,一如他的畫風。
那,咱們穿越回那時的米蘭城,沒有燈,沒有AC米蘭,也沒有Wi-Fi,你面前只有義大利燦爛的陽光與抽血的病人(鬧瘟疫啦)。古代沒有液晶屏幕,沒有印刷精良的海報,顏色的全靠布染與純手工顏料,更沒有每天琳琅滿目的霓虹燈。所以,當一副精美的畫作出現在古人面前的時候,帶來的衝擊是現代人難以想像的,尤其是畫的還是主耶穌。阿門。
《猶大之吻》,卡拉瓦喬
對當時的有錢人來說,請畫家訂做聖經題材的畫,擺在家裡,逼格的提升遠比當代要方便。像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喬托這樣的藝術名家更是與教皇教會關係密切,成為御用畫師。並且,那時候的畫家其實並不像大家想的那般,在天橋流浪,追逐繪畫夢想,是苦逼乙方,更不像中國這樣淪落為畫匠。當時的畫家是有著相當的話語權的,在比如當時的合同規定,畫中的一切人物需由畫家親自完成。那,你看,我只要求人物是你畫,其他的背景什麼的,你徒弟畫我也不介意,我知道您忙,但是一定要記得落您的款啊,您的款!後來甚至變成了:畫中人物的臉部及腰部以上需由畫家親自完成!腿老子不管了!愛誰畫誰畫!臉一定要你畫,畫的要像!聽到沒!求你了!
可惜,我們的主角不帶主角光環,連卡拉瓦喬這名字都只是個綽號。為了躲避當時米蘭的瘟疫,全家來到卡拉瓦喬鎮避難,在他13歲那年,成為了學徒,並開始了繪畫生涯。後來又去了羅馬,成為了一名羅馬漂。我想這個時候,生存是他的首要任務,藝術追求什麼的,還不如麵包。
說起耶穌基督,你腦海里會浮現怎樣的形象?
是這樣子帶光環的?
《基督受洗》,皮薩羅
是這樣子帶著咸濕的吻?
《猶大之吻》,喬托
還是這樣子高端大氣上檔次?
《最後的晚餐》,達芬奇
不管怎樣總得是衣冠楚楚,儀錶堂堂的吧?
然而到了卡拉瓦喬這裡……
《基督在以馬忤斯的晚餐》,卡拉瓦喬
基督的這張臉……你確定不是隨便從街上抓了個微胖人士么?毫無神聖感好么?
而這周圍的三位聖徒,哪裡神聖啊……甚至連桌子上的水果都要爛掉了好嗎?(如果你還注意到果籃快從桌子上掉下來,又扶不到,會強迫症發作的。)
不愧是現實主義畫家,簡直無情。
下面一張也是聖經故事,《多疑的多馬》。
那些門徒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20:25)
多馬卻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20:26)
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裡, 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主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20:27)
又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20:28)
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20:29)
——《約翰福音》
《多疑的多馬》,卡拉瓦喬
在《聖經》的描述中我們已經看到,其實多馬並沒手真的伸手去試探傷口真假。
然而在卡拉瓦喬這裡,多馬真的把手伸進去了……
這就好比是你剛從十字架下來,有個小伙說我不信!把你傷口給我看看!然後你給他看了,然後他就把手伸進傷口裡了……伸進去了……
你怎麼不戳一下看看耶穌疼不疼呢?
然而,這一戳,是多馬的一小戳,是人類的一大戳。我們已經看到,《聖經》已經不再是不容褻瀆、不容更改、不容置疑的了。以卡拉瓦喬為首的這一幫畫家已經開始更加註重畫面的藝術性,換句話說,繪畫的形式首次超越了內容。這對於當時的社會而言可謂是極為大膽的。
說過聖徒與耶穌,我們來說說聖母。
你們腦海里的聖母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拉斐爾這樣子?
《西斯廷聖母》,拉斐爾
米開朗基羅這樣子?
《聖母憐子》,米開朗基羅
達芬奇這樣子?
《岩間聖母》,達芬奇
那麼,來看看卡拉瓦喬的聖母吧!
他眼裡的聖母是這個樣子的!
《聖母升天》,卡拉瓦喬
這麼神聖的場景,中間躺著的聖母有一點點神聖嗎?!我改名成鄰村姑娘王大花也有人信好嗎!那雙戳出來的大腳是怎麼回事!不會拿毯子蓋一下嗎!之前看的藝術史還說這畫里聖母的模特是前幾天在河裡溺亡的女屍……
不過,吐槽歸吐槽。整個畫面真的滿滿的憂傷,這不是聖母,這只是一個被病痛折磨的貧苦女子;周圍不是聖徒,只是一幫滿懷著一個世界的悲傷的村夫。這畫得也不是神聖的場景,這只是作者的生活。不虛偽,不做作,這樣的作品,雖然不神聖,但是散發著人性的光輝。
卡拉瓦喬應該沒有想到,自己會對後世造成多大的影響。
如果你們看到這,我想聰明的你應該注意到了他的畫最為獨特的不同。
還記得我們的題目么?要有光!
光的運用,就是他對藝術為寶貴的遺產。
咱們翻看他之前的藝術家,形體的塑造大部分都是以線條為主。固然有藝術家以明暗入畫,但是卻沒有一個像他這般,真正確立了明暗對照這種技法,承前啟後,影響到一個時代。
以一束光穿透整個畫面,強烈的對比,平民化的人物,真實而深刻的表情,使畫面充滿戲劇性。這束光不但穿透了它的畫面,也穿透了整個時代。這種繪畫風格影響很多後世的畫家,如拉圖爾、倫勃朗。這束光對後世的電影,攝影行業也有著很大的影響。直到後來的印象派繪畫更是光的科學,光的藝術。
你們一定會喜歡這張畫!
《懺悔的抹大拉》拉圖爾
《夜巡》 倫勃朗
世人皆知倫勃朗,看到卡拉瓦喬的影子了嗎?
不光是繪畫,卡拉瓦喬還直接影響到了後來的巴洛克風格藝術。巴洛克藝術吸收了卡拉瓦喬這種強化明暗,重視光線的特點。但放棄了卡拉瓦喬的現實主義風格。換句話說,內容題材上又開始玩高大上了。
再比如,魯本斯的繪畫。
《聖喬治屠龍》 魯本斯
再比如說這個雕塑,巴洛克時期的代表性雕塑。雕塑上方那些金屬條同樣有打光的效果,光線被反射到雕塑上,產生極為強烈的舞台效果,凸顯出了人體的曲線與韻律美,同時又帶著強烈的明暗效果,典型的巴洛克時期雕塑的特點。
《聖特雷薩的沉迷》 貝爾尼尼
維多利亞聖母堂
總之,卡拉瓦喬在生活上難稱成功,狗血的事情一把一把的,藝術上在當時也引起巨大的爭議。但就是這麼個人,開啟了巴洛克的榮光,不該把他這麼忘記。
後來,卡拉瓦喬死了,也不知道怎麼死的。科學家說卡拉瓦喬是死於顏料鉛中毒,那最好不過了。
原標題:他站在上帝的光芒下:開啟巴洛克藝術榮光的卡拉瓦喬
特約撰稿人:秦呆
藝術行業搬磚的,有幾個朋友,活得挺好,看球擼串子,有點閑工夫就寫點啥。
別怪那些直男癌了,他們只是腦子跟不上而已
這群畢業很多年的作者,來了場作文比賽
張釗維序《臨界點》:照見各異本心
TAG:十五言 |
※她本是人人稱羨的伯爵夫人,卻沒想到,產後抑鬱把她拖入了了一場43年的懸案……
※陳妍希老公陳曉好可憐!慘被追殺勒索嘞喉還被拖入湖中
※看帥哥入迷,突被人皮拖入水底,竟恐懼不已
※被拖入水,竟見同伴拿出一把刀,刀口掙扎恐懼不已
※二哈睡得昏天黑地,主人為將其拖入籠中,二哈竟做出了這樣的事
※羚羊將咬住自己的獅子拖入水中,最後一幕不可思議!
※被海獅拖入海女孩父親站出來了:未經允許拍我女兒告你!我們沒喂
※男子野外捕到巨型鯰魚,曾4次將人拖入水中,專家稱不簡單!
※美軍加緊夜間訓為何?擔心被別人拖入戰爭泥潭
※男子釣魚被魚拖入水中準備切線,孰料竟拉上來這條龐然大物
※男子水庫里釣魚,拉出一巨物,釣竿差點被拖入水中,太彪悍了!
※驚人一幕,海獅把小女孩拖入水中
※恆大逐鹿日本,對手欲拖入點球,郜林敢不敢說聲「我不答應」
※二戰,村姑娘被一群日軍拖入樹林,慘無人道的折磨
※角馬被鱷魚咬住差點拖入水中,不料河馬善心大發,竟解救了角馬
※男子釣魚被其拖入水中,夥伴下水相救,卻被眼前這幕嚇傻
※加拿大華裔女孩被海豹拖入水中,然後事情就變了味兒……
※哈佛學者:美國不會被盟友拖入對華戰爭
※翠鳥捕魚被水蛇一口咬住並拖入水中,本以為這是結局,可你又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