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歌:另一種聲音

詩歌:另一種聲音

詩歌:另一種聲音



詩歌:另一種聲音

來源 《上海書評》


問:帕斯在《另一種聲音》中說,詩歌是介乎宗教與革命之間的另一種聲音,按照這樣一個標準,詩歌在中國(1949年以後的詩歌)哪個時期可能比較符合這樣的界定?為什麼?


北島:我先說明一下,這是他的論文集《另一種聲音》中的最後一篇,寫作時間是1989年12月,距今整整二十年了。眾所周知,1989年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帕斯這樣寫道:「我們經歷著一場時代的轉折: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場回歸,在最古老最深刻的意義上的回歸。一種向源頭的回歸,同時也是一種向初始的回歸。正如一位美國教授所說,我們不能親臨歷史的終點,而是親臨一種新的開始。被埋葬的現實的復活,被遺忘和被壓抑者的重現。正如以往歷史上發生的那樣,匯入一種再生、向初始的回歸幾乎總是混亂:革新,復興。」而帕斯認為,詩歌為這種回歸提供了可能。回顧人類歷史,宗教與革命帶來太多血腥的記憶,在這一意義上,詩歌是「另一種聲音」。談到1949年以來的這六十年,真正可以稱作「另一種聲音」是始於60年代末的中國地下詩歌,它在七十年代末浮出地表,併產生巨大的影響。其實這就是帕斯所說的那種回歸,對中華古老文明的源頭的回歸,那就是詩歌的中國。


問:可能令你失望的是,中國詩歌是否已經遠離革命和宗教太遠?是詩人自己的原因還是社會、政治等因素?

北島:你完全弄錯了,我認為中國詩歌恰好應該遠離革命與宗教。在我看來,革命與宗教有某種共性,那是一種「想像的共同體」,並依賴組織甚至武裝力量來完成改造人類的目的——「存天理,滅人慾」。而詩歌不同,它純屬個人的想像,自我認知自我解放,無組織無紀律,不存在任何外在的強制性與侵略性。


問:40年前的詩歌「革命」在某種意義上是否,既是起點,但沒走幾步就已經是終點了?這是否是你們這輩詩人始料未及的?


北島:談論詩歌,我們需要不同的時間尺度,從《詩經》到現在已有三千年了,按這個尺度,40年算不上什麼。終點這個說法不對。如果把1969年作為中國詩歌的新的開端的話,那麼這場詩歌「革命」一直到今天,而且會繼續下去。當然和頭二十年的輝煌相比的話,近二十年可謂危機四伏。讓我再引用帕斯在《另一種聲音》中的話:「今天藝術和文學面臨一種不同的危險:不是一種學說或一個無所不知的政黨在威脅著它們,而是一種沒有面孔、沒有靈魂、沒有方向的經濟進程在威脅著它們。市場是圓的,無人稱的,不偏不倚而又不可通融的。有的人會說,照他看來,是公道的。或許如此。不過它是瞎子和聾子,既不愛文學也不愛冒險,不知也不會選擇。它的審查不是思想性的,它沒有思想。它只知價格,而不知價值。」帕斯的話正好概括了這二十年中國藝術與文學,包括詩歌在內的外在危機。除此以外,還有一種內在危機,那就是我們這古老民族太注重功利,太工於心計,缺乏一種天真無畏的「少年精神」。這一點恰恰從內部消耗了向前推進的動力。


問:施耐德在香港的時候說,現在的中國詩人和詩歌太注重抒情,而忘記了詩歌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批判,中國詩歌是否真的在喪失這一功能?在中國,詩歌的批判性主要可以表現在哪些方面?


北島:施耐德說的有道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主要是審美,而審美如果沒有足夠的批判與反省意識伴隨的話,就很容易變質,變得矯飾濫情甚至腐朽。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現代詩歌正是在與工業化引導的現代化進程的對抗中應運而生的。遺憾的是,如今很多人都忘記了這一基本前提,甚至提倡復古走唯美的老路,那是根本行不通的。

問:你為中坤詩歌獎寫的獲獎感言,和阿多尼斯的獲獎演講,在我看來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你們都談到了詩歌語言,你說「漢語在解放的狂歡中耗盡能量而走向衰竭」「詞與物,和當年的困境剛好相反,出現嚴重的脫節」,在你看來,這是當代漢語本身的問題,還是因為漢語受到了其他方面的影響造成的?


北島:現代漢語的問題大了去了,作為中國作家我們要負很大的責任——對現代漢語的危機缺乏自覺意識。打個比方,有點兒像地下工廠進行批量生產,根本不管質量,只要盈利就行。除了充斥各種文學雜誌的小說散文和詩歌,再加上那些媒體網路泡沫式的寫作,真可以說是一場語言的災難。現代漢語在當代至少遭到兩次毀滅性的打擊。頭一次是從1949年至1979年,那是官方話語的一統天下,也就是我所說的詞與物的關係幾乎完全被固定了。第二次就是1989年到現在,由於商業化與意識形態的博弈與合謀,造成詞與物的嚴重脫節,如今的寫作,如同「自生自滅的泡沫和無土繁殖的花草」。


問:阿多尼斯講的是阿拉伯詩歌目前的問題:「阿拉伯社會如何擺脫視詩歌為誘惑與迷誤的宗教觀念?」「如何擺脫視詩歌為歌頌、商品或消費的觀念?」這抑或是包括中國詩歌在內全世界詩人遇到的問題?中國的特殊性又在哪裡?


北島:他說的頭一個問題與我們關係不大,中國基本上是個世俗社會,宗教的影響非常有限。第二個問題,那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性的困境了。說到中國的特殊性,那就是自1840年以來外辱與內患構成了我們複雜的民族情結,而中國的經濟崛起帶來某種「盛世」的幻覺,這既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在這一幻覺影響下,物慾橫流,眾生喧嘩,讓本來就很有限的精神資源變得更加貧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詩人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問:你同時說「漢語詩歌走在現代轉型的路上,沒有退路,只能往前走,」這一「再生」,詩人能做些什麼?或者還得寄託於外部環境?

北島:我想有必要把我在中坤詩歌獎獲獎感言中的這段話引全,以免產生歧義:「與民族命運一起,漢語詩歌走在現代轉型的路上,沒有退路,只能往前走,儘管向前的路不一定是向上的路——這是悲哀的宿命,也是再生的機緣。」


關於漢語的現代轉型,這是個大話題,在這裡我只能簡單說說。首先應該承認,現代漢語還是一種年輕的語言,遠沒有達到古漢語的成熟程度。放在世界橫向的坐標軸上也是如此,比如用英語做參照。現代英語的轉型可以說是從莎士比亞開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了。我坐飛機經常隨手抓一本英文間諜或偵探小說消磨時間,不管水平如何,你得承認,文字都還過得去,至少不會造成什麼閱讀障礙。反過來你去看看當今的中文小說,不用說暢銷書,就是那些很有名的小說家的作品,幾乎都難以卒讀。在我看來,一種語言的成熟取決於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規範化,二是試驗性,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就像舞蹈中重心與擺動的關係。在這個意義上,活在今天的漢語作家與詩人是有福的。這就是我所說的「再生的機緣」。


問:目前中國詩歌的問題,是否也與中國目前詩歌翻譯的頹勢有關?而不少西方學者可能認為,正是因為翻譯的介入,中國文學包括詩歌失去了其中國性。


北島:以前我還挺迷信這些西方學者,現在看來都是陳詞濫調。恰恰是由於翻譯的介入,文學才變得豐富多彩。甚至可以說,翻譯文學是本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美國作家朋友(也是我現在的詩譯者)艾略特·溫伯格(Eliot Weinberger)說得好,翻譯的黃金時代往往也是詩歌的黃金時代。

關於中國詩歌翻譯的頹勢,我給你舉兩個例子。一個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叢書「詩苑譯林」,總策劃是老詩人彭燕郊。從1983年起到1992年止,在十年的時間共出書五十一種。給你列一下書單,你就知道這套叢書的分量了:《戴望舒譯詩集》、《梁宗岱譯詩集》、《朱湘譯詩集》、《戈寶權譯詩選》、《德語六詩人選譯》(馮至譯)、《德語國家現代詩選》(綠原譯)、《英國詩選》(卞之琳譯)、《蘇格蘭詩選》(王佐良譯)、《英國十四行詩抄》(屠岸譯)、《英國現代詩選》(查良錚譯)、《法國七人詩選》(程抱一譯)、《法國現代詩選》(羅洛譯)、《域外詩抄》(施蟄存譯)、《古希臘抒情詩選》(羅念生、水建馥譯)、《印度古詩選》(金克木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詩選》(飛白譯)、《圖像與花朵》(陳敬容譯)、《紀伯倫:先知,沙與沫》(冰心譯)、《美國當代詩選》(鄭敏譯)等。這是什麼陣容?再給你舉個例子,是自二十一世紀初以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紀世界詩歌叢書」。不用我多說,只要掃一眼,你就知道這兩套叢書的天壤之別了。「詩苑譯林」包括80年代中期我譯的《北歐現代詩選》。湖南人民出版社有一套很嚴格的選稿與譯校制度。首先要和彭燕郊先生協商,提出選題計劃,再由懂外文的資深編輯對譯本作出評估,提出修改建議,並最後把關。如今誰還管這些?有人願意出版詩歌翻譯就算是開恩了,得燒香作揖。


問:你目前因為各種原因,只能在香港寫詩創作,在這樣的狀態和環境中創作,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是什麼?


北島:其實詩歌創作跟環境沒什麼關係。在香港定居,倒是有別的意外收穫:由於香港的歷史背景、地理位置與國際地位,由於高度的商業化與都市化,反而為拓展文化與文學藝術的空間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比如,剛剛結束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就是證明:在一個高度商業化的社會推廣非商業化甚至反商業化的「陽春白雪」,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可以說是成功的。所謂「絕處逢生」,就是這個道理。


問:能談談你的創作與中國傳統詩學的內在關聯?而更多人認為,中國當代詩歌與傳統有斷裂。


北島:依我看,中國詩歌千變萬化,只要仍用漢字,所有的「基因密碼」都在其中。這就是我們和傳統詩學的內在關聯。不過斷裂往往也是必要的,否則就會出現類似近親繁殖的現象。


問:可是你那一輩出來的著名詩人,這些年在創作上似乎都有些停滯,他們有詩歌之外的另外事業,你覺得他們遇到的困境有哪些?


北島:寫詩難呀——可以這麼說吧,你每天都得從零開始,不像別的手藝,熟能生巧。當然有些是寫作以外的困境,各有各的難處。


問:在這時代的轉型中,中國詩歌能發揮的作用會是什麼?


北島:這個問題應列入國家的五年十年計劃中。不管時代怎麼轉型,詩歌都應該倖存下去,也必須倖存下去,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

詩歌:另一種聲音



推薦閱讀


發現生活的美學


愛| 愛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親| 女兒| 教育


命運| 位置| 快樂| 慾望| 妥協| 弱點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實| 覺醒| 尊嚴| 使命| 本質


智慧 | 年輕|自白| 友誼 | 大自然| 雄心 | 謙和 | 懷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人家的牆這麼有氣質 分分鐘羨煞路人!
在躁動世界裡如何寧靜的生活?
他們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

TAG:周國平 |

您可能感興趣

雙語詩歌:就這樣
詩歌:一縷香魂
詩歌:一抹身影
一條美到極致的創意視頻!11種語言深情朗誦《共同的詩歌》
詩歌:風之音(外一章)
詩歌《我是一顆紅松的種子》
詩歌:遇見詩中的另一個李白(外一首)
詩歌 雨聲中的鳥鳴
詩歌:崔姍詩歌三首
詩歌:慶六一唱兒歌
【詩歌】種種有情
原創詩歌散文:一片黃葉一個秋
打油詩:中國詩歌史上一朵奇葩 這些名家打油詩你笑了嗎
史上唯一只有兩句話的詩,一個皇帝寫的,超過所有同類詩歌
七月,來自鄉村的詩歌聲音
詩歌:等待一場雪
世界詩歌日,再讀一遍那些經典詩句
第一首詩歌——《彈歌》
詩歌:《每天給自己一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