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小暑節氣,食苦養陽

小暑節氣,食苦養陽

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也有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俗話說:「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的28天之後,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節氣,食苦養陽


小暑要吃苦 養生要養陽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人們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而夏季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天氣十分炎熱,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此時,由於天氣炎熱,人易感到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因此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和鍛煉,確保心臟陽氣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小暑時節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此時天氣炎熱,強烈陽光的照射過久,紅外線使人的大腦喪失了調節體溫的能力,很容易發生中暑。此外,外界氣溫高,空氣中濕度大,汗液蒸發困難,體內熱量積蓄過多,以及出汗過多,會導致體內水和鹽大量排出;當得不到及時補充時,同樣可能中暑。所以對於體力勞動者、室外工作的人員來說,應該多飲水,同時服少量仁丹、常喝綠豆湯等都可預防中暑。

小暑節氣,食苦養陽



小暑時節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辛辣油膩之品。如綠豆百合粥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消暑止渴、降膽固醇、清心安神和止咳的功效。南瓜綠豆湯同樣具有清暑解毒、生津益氣的功效。蔬菜應多食綠葉菜及苦瓜、絲瓜、南瓜、黃瓜等,水果則以西瓜為好。


此季節天氣炎熱,出汗較多,對有慢性病的人群,更應結合節氣特點加以調護,防止舊病複發或加重,並防止夏季常見病的侵襲。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並加強室內通風,尤其在悶熱的天氣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溫。有心臟病史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貯備氧氣袋,在自覺胸悶氣短之時使用。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的患者,應注意室內溫度、濕度、通風換氣,必要時吸氧。此外,還應禁食寒涼之品,中醫有句名言:「形寒飲冷則傷肺。」胃腸道疾病的人群,此節氣要注意飲食的合理科學。如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的人們要注意飲食有規律,不要暴飲暴食,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同時應少食寒涼之物,以免加重病情。


總之,小暑節氣後就到了伏天,只要我們科學、合理地安排作息與飲食,就能安度小暑。

掃描二維碼,關注武漢長春觀公眾微信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道藏》為何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部
太白金星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
五味過量傷五臟
元氣論——道教養生觀的基礎
道教人物同源尊重自然的生態觀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小暑節氣防中暑 靜心養陽不可少
夏季炎熱最傷「心」!巧吃應季食材,補氣血、養陽氣
陽氣不足百病生!夏季養陽氣,多吃2種食物
春夏養陽氣,這味食材必不可少!
夏養陽氣,秋冬不生病!
小暑時節宜養陽,三招教你安然度小暑
小暑要吃苦 養生要養陽——長春觀小暑養生全攻略
夏季「養陽」秋季「養陰」,這些茶最適宜
炎炎夏日,飲食要「清心養陽」
養背就是養陽,養陽就是養命!生陽氣,活百歲!
養生就是養陽氣,為何陽氣?
養生丨炎炎夏日,飲食要「清心養陽」
養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養陽氣就是養你的命!而艾灸最擅長養陽氣
夏季常喝6種粥,養陽補腎健康無憂!
陽強則壽,陽衰則夭!夏季養陽氣4禁忌!
它是最厲害的綠葉蔬菜,冬季吃它,養陽驅寒,還是養胃高手!
為什麼說夏季是養陽好時節 應注重飲食多吃當季蔬菜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與冬夏季節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