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養孩子的說明書是啥?家長培訓班告訴你

養孩子的說明書是啥?家長培訓班告訴你

作者:Linda Geddes


插畫:Thomas Slater


翻譯:涓總

面對一個發脾氣的三歲孩子,你會怎麼做呢?我的反應通常是:1,慌張;2,在包包里翻出點零食——如果能翻到本塗色書運氣就太好了;3,將我的iPhone雙手奉上,讓她看會兒動畫片,與此同時擔心自己這麼做是在影響她的大腦發育。


我的朋友則完全不同。一天早上我們一起喝咖啡,為了讓她三歲的女兒有事可做,她從包里掏出了一疊紙,每張紙上印了六七個簡單的單詞,接著她隨機念出單詞,讓孩子用彩筆勾選出來——每次都選對了。這也太了不起了吧,我簡直要嚇暈了。


我女兒只比她家的小了四個月,可我從來都沒想到過跟孩子做認字遊戲。儘管我們每晚睡覺前都會給她讀書,但我一直覺得,正規的認字書寫這種事情,等她上學時反正能學到,我這是不是耽誤了孩子?


一周後,在送孩子去了幼兒園後,有人發給我一張家長培訓的傳單。跟很多媽媽一樣,沒人教我如何養育子女——我只能依靠直覺和幾本教育類圖書。但是,在養育成功而又快樂的子女方面是否有更科學的路徑?也許我還真應該去上上家長培訓班。

如何做稱職的父母


Thomas Slater

養孩子的說明書是啥?家長培訓班告訴你



養兒育女的趨勢多年來不斷變化。很久以前,新手父母們只能完全仰仗家族集體智慧,到了19世紀末,醫生則開始貢獻他們的研究所得。時至今日,超級保姆、兒科醫生和心理學專家們在提供著互相矛盾的養育建議,家長們可以在親密養育、極簡教養、虎媽式培育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理念。

甚至連政客都摻和了進來。2012年,英國首相卡梅隆發起了CANparent(「我能當好父母」)項目,計劃開設大量家長培訓班,幫助我們所有人成為更好的父母。


這一切讓人難免要問:哪種養育手段最好?CANparent的主辦方聲稱,有科研證據表明他們的策略行得通,可以給各類家庭帶來真正積極的改變。項目的理論依據是一份在2011年發布、題為《早期干預:下一步》的報告,這份報告引用了多個科研發現,其中一個說的是幼兒在22個月時的發育得分可以精準預測其在26年間的教育成果,到了3歲時,幼兒大腦的發育程度可達80%。這份報告稱:「在這個階段,忽視、錯誤的養育模式和其他負面經歷都會對兒童情緒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這會深刻影響到他們今後遇事時的反應,以及與他人共情的能力。」


讀到這些,真是讓像我這樣「混」過孩子幼年的家長害怕得要命。我的兩個孩子如今大的4歲,小的2歲,他們是不是都已經錯失了早期培養的黃金機會了?如果我真的做錯了什麼的話,恐怕也為時已晚。


不過,也有不少神經學家質疑發育「關鍵」窗口的重要性——有些人甚至認為所謂窗口期根本是子虛烏有。倫敦國王學院發展心理學教授邁克爾·魯特(Michael Rutter)說:「早期干預或許重要,因為早年經歷也許會影響兒童後期經歷,但後期經歷對行為和大腦結構仍然至關重要。」


有一點毋庸懷疑:來自不同經濟背景的孩子在步入學齡期時已經存在發育上的差異。比方說,根據英國教育部統計,在2013年有52%的五歲兒童達到了「發育優異」水平,相比而言,在出身貧窮、符合領取學校免費午餐的兒童中,只有36%達到這一水平。美國的情況類似,加州大家歐文分校的格雷格·鄧肯(Greg Duncan)研究的是貧窮與兒童發展之間的關係,他說:「看看算數和識字總體水平你就會發現,在收入最高的家庭和收入位列底層的家庭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而且這條鴻溝隨著兒童年紀增長還在不斷擴大。」

這樣一來,審視家長的養育質量似乎合情合理。或許這些一出生就落於人後的孩子只是需要更多的激勵或者更嚴格的管教。


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

養孩子的說明書是啥?家長培訓班告訴你


Thomas Slater


英國官方對此提出的一個解決方案是從孩子一出生就提供家長培訓——不僅針對貧窮家庭,而是針對所有家長。CANparent的維拉·艾祖克(Vera Azuike)說:「我們都知道,兒童發展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家庭教育的質量,不過寶寶們出生時可沒有自帶說明書。每位家長都需要得到外界的建議或支持,但一定得是正確的建議。」


英國CANparent項目的主要課程,都是由一家稱PPP(PPP的意思是「正向育兒項目」)的澳大利亞公司提供的。這家公司由臨床心理學家麥特·桑特斯(Matt Sanders)創建,30年來已幫助25個國家的幾十萬家庭成功解決了一系列養育問題,比如孩子鬧脾氣、不聽話、拖延症、青春期叛逆等。現在PPP是一家由昆士蘭大學技術轉化部門管理的私營公司,不過現任該校家長與家庭支持中心主任的桑德斯仍在參與公司事務。


桑德斯介紹說:「對於孩子發育,有三個原則我們認為至關重要。第一點是孩子應該在一個有樂趣、有吸引力的環境里成長,他們能做那些與其年齡相符的事情;第二點在於,相比一個充斥著批評與挑剔的環境,孩子們在一個能給予鼓勵和正面回應的環境里成長得更好;第三,劃定界線、設置規則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們違背了規則,他們知道將面對什麼樣的懲罰。」


PPP公司並不會提供什麼課程,教你掌握輔導3歲孩子閱讀的技巧。它提供的是各類家長養育的模板,從針對面臨嚴重困擾的家庭開設的一對一諮詢,到解決單一問題的研討班,比如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處理打架之類不良行為。


我報名參加了一個名為「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的研討班,時長兩小時。在去之前我問桑德斯,他覺得我能從中收穫什麼,他告訴我:「它能讓你停下來,反思與孩子的相處之道。它會讓你思考想要讓孩子學習什麼樣的技能、行為和價值觀,提供實現目標的工具。」


來到研討班,最讓人意外的是在參與的12個家庭中有不少都有多名子女,其中有些已經十來歲了。其中一位是35歲的瑞秋·凱利(Rachael Kelly),她是五個孩子的媽媽,老大14歲,最小的九個月。我總覺得如果有人懂得為人父母之道的話,就一定非她莫屬了。可是她告訴我,她希望了解一些養育子女的新理念:「每位家長都有一頭扎進死胡同的時候,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對事情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在做了自我介紹後,我們的第一項任務是圈出在最近一個月身為父母碰到的問題。我選的是「哭哭啼啼」、「向家長索要東西」、「回嘴」和「發脾氣」,接著我們討論了孩子們不聽話的原因。輔導材料上說,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往往是困了或者餓了——我猛的回想起來,我家這兩個娃確實是在放學回家或者剛起床時最鬧人。接下來,我們需要在一個常見的「育兒陷阱」中選擇自己常犯的錯誤,我選了六項,包括「在孩子出現不良行為中跟他/她討價還價」以及「無視良好行為」。


導師跟我們解釋了在孩子做對事情時表揚,做錯事時指正,這一點很重要。她鼓勵我們多找找孩子的優點並大力表揚,同時提醒我們,一定要對子女們立下規矩並講清楚逾矩帶來的後果。PPP公司倡導使用「暫停」這種懲戒手段——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及時帶走,讓他們在卧室或其他房間里靜坐一小會兒。


這些都不是什麼高深新鮮的理念,不過在上完了兩小時的研討班後我還是覺得精神一振。跟其他家長們交流後我發覺,大家的問題是共通的,我或許並不是一個很糟糕的家長。我覺得這次培訓值回票價。


為人父母是天生的技能嗎?

養孩子的說明書是啥?家長培訓班告訴你



Thomas Slater


上完這次課幾天後,我就學以致用了一回。帶著兩個孩子去室內遊樂場時,我女兒玩著綵球,球滾得房間四處都是,等她扭頭就去玩過家家時,我提醒她應該把玩具先收好。她沒理我,於是我嘗試了「暫停」法,要求她坐在我旁邊,我跟她講了講道理,告訴她每次玩完後媽媽跟在後面收拾真的很累。我請她幫我收拾,甚至提議來一場收球比賽,這招挺管用,很快綵球全都收拾乾淨了,於是我鄭重道謝,謝謝她收拾得這麼認真。儘管我覺得這麼處理有點做作,但我女兒顯得很開心,在聽到我的道謝時她笑了起來,對我說了聲「也謝謝你」。


我打電話給瑞秋,她告訴我,自己在研討班上學到的東西也派上了用場。她學到的技巧是做一張表格,提醒兒子在上床前應該按順序完成哪些任務,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效果實在是太贊了,」她說。


在上完課後,我倆都感覺自己有能力成為更好的父母。其他人似乎一樣,在CANparent的一個試點項目中,91%的家長表示學到了新的育兒技巧,84%說他們覺得更加自信。75%認為與子女的關係有所改善。


但在一些專家看來,非得通過尋求專業建議才能肯定自己是個好家長這一點,並不是很正常。「很多事情我們都是自然而然會做的,比如讀書、放鬆、擁抱、唱歌、跟孩子聊天,可是現在好像非得把它們重新包裝成專家認可的模式,」肯特大學的簡·邁克瓦里什(Jan Macvarish)說。


對於一些家長來說,明確的目的性真的會讓人焦慮,就以我個人為例,我有時會猜想自己擁抱孩子、親子共讀的時間不夠多,在讓他們看了一個小時以上的電視時,也會擔心自己這麼做是不是阻礙了他們的大腦發育。


不過,大部分專家跟我說,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自然而然地養育就已經足夠了。劍橋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克萊爾·休斯(Claire Hughes)告訴我,「做稱職的家長和超人媽媽,投入的精力完全不同,但說句老實話,取得的效果相差無幾。」


既然不恰當的育兒方式並不是低收入家庭子女學業成績較差的原因,那什麼才是?倫敦南岸大學的瓦爾·吉利斯(Val Gillies)指出,家庭收入和父母教育水平對孩子學識和心理健康的影響要遠遠超過選擇某種特定的育兒風格。錢不僅能給你的孩子買到玩具、圖書和學區房,還能買到博物館門票和國外旅行,而這些能拓寬孩子對這個廣闊世界的認知。


多項研究顯示,受過較高教育的家長更有可能給孩子讀書,說話時使用的辭彙量更豐富、在描述時也更細緻。他們也更傾向於運用精確語言,比如「多」、「少」、「四分之一」。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弗雷德·莫里森(Fred Morrison)說:「辭彙發展是提升溝通能力、加強對世界理解的重要一環。而孩子對精確語言的理解,也許會對其學前乃至小學階段的數學能力發展帶來影響。」


新思路

養孩子的說明書是啥?家長培訓班告訴你



Thomas Slater


如果上家長培訓班教會了我什麼,那就是多關注關心孩子是有意義的。我開始注意到,自己常常在孩子們玩耍時趕緊看看手機、查查郵件,而不是注意觀察他們在做什麼,這確實是個壞習慣,我正在想辦法改正。


我決定不拿朋友當榜樣,讓女兒早早學認字,至少在她沒有表示出自主閱讀的興趣前不這麼做。我還是繼續以前的這套做法:散步時讓孩子們描述葉片的開關,唱數字和字母歌,睡前給他們讀一兩本書。


儘管大部分家長有時難免擔心自己並沒有做到最好,我還是選擇這麼想:只要我們敢於承認自己的焦慮,願意跟其他家長分享育兒心得,我們就不必聽從專家們的指引。兒科醫生本傑明·斯波克(Benjamin Spock)在1946年寫的《嬰幼兒保健常識》至今仍暢銷全球。這本書的開頭這樣寫道:「相信自己,你永遠比自己想像的要出色。」


這是有槽(Dr-Venting)的第54篇原創文章,圖文版權由作者所有。


歡迎轉發分享,歡迎貢獻槽點,合作請發郵件:dr-venting@qq.com


未經授權,不歡迎其他公眾號和媒體轉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槽 的精彩文章:

TAG:有槽 |
您可能感興趣

看「聰明的家長」如何養孩子?
知道如何教育你的孩子嗎?十張圖告訴你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性,家長該怎樣告訴孩子
家長是怎樣培養熊孩子的
孩子說話晚,家長該怎麼教?
家裡有孩子的家長看過來,幼兒老師教你如何給孩子製作卡通書籤!
讓孩子看書,家長們應把各類書籍都給孩子看
孩子經常說謊,家長知道怎麼做嗎?
好父母決定孩子的未來!三張圖告訴你,什麼樣的家長能培養出優秀孩子!
八張圖告訴你,什麼樣的家長能培養出優秀孩子
鼓勵孩子做的好怎麼說?家長會表揚自己的孩子嗎?
家長講堂孩子聽話就是乖孩子嗎?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當孩子說:我不想學習時,睿智的家長都這樣告訴孩子!太實用了!
為啥大多孩子討厭幼兒園拉粑粑?老師不會告訴你,但家長得知道
關於孩子性教育,家長應告訴孩子這些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是班長?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的引導孩子?
孩子被人欺負怎麼辦?聰明家長都教孩子這麼做,很管用
家長老說別人家的孩子嗎?這樣能激勵孩子成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