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發明家產生之前的發明

發明家產生之前的發明

本文作者:小紅豬小分隊


" 人類在早年獲得的無數物品 …… 忽然出現在了日光之下 " ――尼采


發明新東西當然需要聰明的人,比如像我們這樣的人。" 智人 " 在拉丁文里叫做 "Homo sapiens",不過有的時候,我倒覺得這個詞語來源於 "sap" ――美國俗語,意思是一個容易上當的傻瓜。宇宙的歷史有 137 億年,現代人類只存在了 20 萬年左右,然而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他卻已經取得了如此成就。

即使是簡單的技術,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發明,而最早的那些突破,並不完全是我們這個物種取得的。很久以前,當人類還只是演化史上的一抹微光,就已經有類人生物在地球上遊盪了,它們已經不再是猿,但也不算是人。非洲孕育了好幾種猿人,它們當中當然有男有女。實際上,全人類的共同祖先就是一位名叫 " 線粒體夏娃 " 的女性。我在使用 " 人類 "(man)一詞時,指的是這個物種中的所有性別,而不僅僅是發明了酒精和死機的那一個。


這些猿人許多都生活在數百萬年之前,早期出土的樣本都有親切的名字,比如 " 霍比特人 "、" 艾達 "(取自發現者時年五歲的女兒),或者 " 露西 "(取自披頭士的歌曲《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還有一種聽起來不同凡響的 " 原康修爾猿 ",那是根據巴黎女神遊樂廳里一隻表演節目的猴子命名的。


我們對那些最早的先輩的認識僅限於它們的骨骼。可是到了大約 260 萬年前,它們開始留下其他名片――石器出現了。猿人學東西很慢,它們一直摸索了 1100 萬年才製作出了第一件工具。研究者在非洲發現了一具 300 萬年前的骸骨,它的周圍有幾件形狀粗糙的工具,還有製造過程中鑿下的一堆碎石。這些製作工具的物種叫做 " 匠人 "(Homo ergaster)和 " 能人 "(Homo habilis)。如許多婦女所知,事到如今,男匠人和男能人都已經滅絕。

發明家產生之前的發明


需要向來是發明之母,而最大的需要就是生存。工具是猿人覓食和戰鬥的強大幫手。某些岩石經過敲打,上面就會掉下尖銳的碎片。有些動物的骨骼化石上留有劃痕,那正是猿人用石質工具切肉時留下的。猿人還用木材或者獸骨做成簡單的魚鉤,這保證了它們的菜單中時常有魚。有兩種在陸地動物中稀少、在海洋動物中富足的脂肪酸能夠促進腦部發育,而腦的發育正是那些猿人所亟需的。


猿人發明的第一件工具是手斧。所謂 " 手斧 " 其實不是斧子,而是一件多功能用具,它能殺、能割、能剝皮、能刮肉。它的原料是一塊岩石,一頭磨成粗糙的圓形,能握進手裡,另一頭磨出了尖角,用來切割。


接著上場的就是直立人(Homo erectus)了――這個名稱描述的是它們身體的直立,而不是別的地方。它們的腦子比我們小三成,但是它們卻用燧石做出了邊緣鋒利的工具。它們帶著刀子,成群狩獵,和今天的匪幫沒有多少兩樣。


許多考古學家認為,直立人馴服火焰的歷史遠遠超過 100 萬年。現在已經發現了那個時代的燒焦獸骨和木炭,說明它們當時可能已經懂得用火,不過,它們也知道怎麼生火嗎?將燧石與黃鐵礦(俗稱 " 愚人金 ")摩擦,就能產生火星、點燃火堆,這樣取火的證據最早產生於 79 萬年前。當時的森林大火是恐怖的,敢將火焰帶回家的一定是一位勇者。點火的技術或許是在無意中發現的。可能是某個工具製作者在開鑿一塊燧石的時候產生了一點火星,點燃了岩洞地表的乾燥雜物。如果接著燃起的火焰沒有把它的家當燒得精光、它的家人也沒有嚇得四散逃命,那麼它或許就會認識到自己發明了一樣了不得的東西;只要那東西能夠受它的控制。

火對於我們的演化相當重要。生一堆火,就能在嚴寒中獲得溫暖、在黑夜裡見到光明,還能使夜行的捕食動物不敢靠近。最重要的是,它能把食物燒熟。生的食物難以咀嚼消化,燒熟之後就能輕易下咽了。人類能夠吃到熟食,或許是因為有人不慎把一塊生肉掉進了火堆里,又或許是有人在森林大火之後找到了動物烤熟的屍體。用不了多久,烤和煮的手法就將問世。


這不僅僅是烹飪上的一個進步。肉類富含熱量,烹飪中釋放的營養物質哺育了人腦,也促進我們的智力發育。在接下來的 200 萬年里,猿人的頭顱擴大了三倍。烹飪也使猿人節省了大量咀嚼的時間。類人猿在醒著時有一半時間是用來咀嚼食物的,這些時間和精力完全可以用在狩獵、製作工具和社交上。


智人最先在非洲和亞洲演化,然後向外遷徙,在大約 45000 年前到達了歐洲。當時的歐洲是尼安德特人的天下,它們在猿人中的主導地位已經持續了 20 萬年(它們的名字源於德國的尼安德特河谷,那裡出土了第一個尼安德特人標本)。尼安德特人向來名聲不佳。是的,它們的長相如同綠巨人,它們眉骨高得就連攀岩好手也望而生畏。誰也不希望在暗夜裡和它們遭遇,甚至白天也最好別碰見。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一群渾身長毛、口齒不清的蠢貨,它們調情的手段也不是一棒子把姑娘打昏。


尼安德特人和人類十分相像,1994 年有人在西班牙發現它們的骸骨時還驚動了警察。它們的頭蓋骨比我們稍大,發聲器官和我們相同,因此它們雖然並不健談,但是很可能已經在使用一種原始的語言了。它們很聰明,懂得製作趁手的工具,它們的長矛有淬火的矛尖。尼安德特人還是第一種埋葬同類、留下貢品、並懂得照顧病人和傷員的猿人,而它們中的病人和傷員又格外的多。


尼安德特人的骨架上常有斷裂或者破碎的骨骼,這都是由於它們的狩獵技巧不足所致。雖然它們發明了堅固的長矛和砍刀,但那都是些近距離的刺戳武器。獵人需要運用蠻力將獵物刺倒,而最終倒下的可能是獵物,也可能是獵人自己。

相比之下,新來的智人一看就是一個弱小的物種。在一片鬣狗、披毛犀和大型貓科動物時時出沒的土地上,他們顯得體格瘦弱,倖存的幾率同樣渺茫。乍一看,他們顯然不是野獸或尼安德特人的對手,但最終勝出的卻恰恰是他們。這些現代人類擁有修長輕便的長矛,矛的頂端嵌著鋒利的燧石,可用來投擲殺敵。他們還發明了投矛器,能以更大的力量和速度將長矛射出。研究者曾經在一頭巨型乳齒象的骨骼上發現了這樣一支長矛。有了它們,智人就能從遠處擊傷或殺死大型動物,自己的風險則大大降低。智人擁有的技術包括形形色色的專門工具,都是用燧石、獸骨和鹿角打磨而成的。彈弓和弓箭的出現,標誌著人類開始凌駕於一切動物之上。


那是一個在冰冷和濕熱之間波動的年代。尼安德特人的體格不利於在這樣的氣候下生存:它們每天需要的熱量幾乎是智人的兩倍,在食物匱乏的時候,這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和它們不同,我們的祖先發明了針線,因此能將獸皮縫在一起,製作出保暖、防風的衣服。


到了 3 萬年前,智人開始製作首飾,他們還雕刻出豐滿誇張的女性雕像,並在岩洞上繪出了栩栩如生的野獸形象和狩獵場景。他們發明了藝術和裝飾,那將在日後轉變為文化的符號。令人感慨的是,當尼安德特人在生存戰鬥中敗北後不久,智人就將時間投入到了生存必須的事務之外了。其他種類的猿人都滅絕了,只有我們的祖先還生存著。


不過尼安德特人還是在我們的 DNA 中留下了輕微的迴響。當這兩個物種發生交流的時候,其中的一些成員也名副其實地 " 交流 " 了一回。因此,如果你出身歐洲、祖先又不是黑人,那麼你的遺傳構成之中就有 1%到 4%是尼安德特人。連一些考古學家都感到疑惑:我們的祖先到底是看中了尼安德特人的哪一點――那是驚嚇中產生的情愫嗎?也許是尼安德特人比較洋氣吧――早期的智人皮膚黝黑,而至少有一部分尼安德特人是白皮紅髮。它們中的少數用羽毛裝飾身體,至少有一個還會吹笛。

智人是狩獵採集的動物,但他們的飲食只有大約一成是來自獵物。獵人們不是在交流猛獁象逃走的故事,就是在花大量時間追殺獵物、把箭射飛,就像現在的高爾夫球員把球打飛一樣。懸帶的發明使得女性能夠背著孩子採集堅果、幼蟲、草根和漿果,保證了智人能夠攝入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由於採集並不留下獨特的器械,有的學者就此低估了女性的作用。除此之外,考古學家也喜歡精彩的故事,而扎死一頭猛獁象肯定要比摘下幾個藍莓精彩。智人的壽命不斷延長,於是外婆開始看孩子做飯,母親則一心出門採摘,這又大大增加了一家人的食物供應。


雖然那些獵人的短跑不如獵物,但是他們體格輕巧,肌腱富有彈性,還有汗腺能夠及時排汗,是天生的長跑運動員。他們可以輕鬆地在受傷的動物身後慢跑,直到獵物不支倒地,他們還有充足的力氣帶著獵物的肉和誇張的故事回家。智人過著游牧生活,一個個家庭跟著獸群按季節遷徙。後來套索問世,使他們得以活捉動物而不對它們造成傷害。他們將山羊、綿羊和牛捆綁或關進獸欄,在自己的住處附近豢養。而一旦定居,他們就需要建造比較持久的房屋了。


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不是出現在大自然時常忘關冰箱門的寒冷北方,而是出現在近東。那裡的人們採集豌豆、扁豆和草籽,卻不知該如何栽種。他們用帶有鋸齒的鐮刀砍斷草莖,這種工具在愛德華時代 [ 譯者註:愛德華時代指 1901 年至 1910 年英王愛德華七世在位時期。 ] 的農民看來也不會陌生。實驗證明,使用這種古代鐮刀,一家人在三周的時間裡就能收割一年所需的種子。如果能在封閉的罐子里保持乾燥,這些糧食就能在冬季為人類和家畜提供食物了。為了從草籽中壓出可以食用的麵粉,智人發明了手推石磨。他們將穗子鋪在一塊碟形石板上,並拿起另一塊石頭來回研磨。他們肯定注意到了有些種子掉在石磨周圍、萌發了新的植株,但是要再過一段時間,他們才會想到在翻鬆的土壤中播下種子,以保證糧食供應。漸漸地,智人變成了定居的農民,他們發明的農業使人類的歷史就此轉向。


關於


本文選自果殼閱讀出品的 7 月新書《九十九種垃圾加一記妙想》

發明家產生之前的發明



作者:特雷弗 ? 諾頓(Trevor Norton),英國人,退休前為利物浦大學海洋生物學教授,並掌管那裡的海洋學實驗室。退休以後,他和妻子居住在馬恩島,專事寫作,多數作品與海洋有關。講述自體實驗史的《冒煙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齒》2011 年由科學出版社引進出版。


譯者:紅豬(高天羽),譯作包括《魚為什麼放屁》、《遙遠地球之歌》、《意外的時間機器》等,《環球科學》雜誌譯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科學相聲:螃蟹論
懷孕了,需要擔心生活中的「輻射」嗎?
斯坦森微博露臉,郭達再次躺槍——臉盲,還有救嗎?
面對「死吃不胖」的那些人,除了生氣,我們能學到什麼?

TAG:科學松鼠會 |

您可能感興趣

五位被自己發明殺死的發明家,他們發明的是什麼?
與諸葛亮同時代的大發明家,發明卻比諸葛亮還牛,一發明延用至今
被自己的發明搞死的發明家們
《最偉大的發明家》褪去普通人的外表,他們是閃耀著智慧光芒的發明家
直擊:民間發明家的十大不尋常發明
那些個搞發明創造的發明家們居然是死在自己的發明上!
明朝的大將發明家,他發明的慢炮地雷令敵人直呼爺爺
發明家愛迪生:一生在創造發明從未有過停止
唐朝最具黑色幽默政治事件,發明家因發明發跡,也因發明遭治罪
那些歷史的偉人:慘死於自己發明的發明家,這些發明居然這麼離奇
與諸葛亮同時代的大發明家,發明卻比諸葛亮還牛!
發明家的笑柄,人類歷史最愚蠢的30種發明
盤點14位死於自己發明的發明家!
腦洞特別大的日本發明家,奇葩發明比比皆是
盤點死於自己發明的發明家!向他們致敬!!
致敬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曆數那些年死於自己瘋狂發明的發明家
熊孩子才是最偉大的發明家
古代最厲害的八個發明家,諸葛亮墊底,他的發明造福全球奪第一!
古代的發明家之一魯班,善於觀察身邊事物而發明了很多實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