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有趣都藏在細節里
經典中的秘密
上周信息時報藝術周刊為讀者解讀了《清明上河圖》中隱藏的關於「繪畫」的秘密,本期我們繼續從細節出發,將這幅名畫的有趣之處一一剖析給大家看。
圖片選自中華藝術宮《清明上河圖》特展
華彩篇章:「虹橋」
因為《清明上河圖》是一幅長卷,今天我們在出版傳播的時候往往只能截取其局部圖來示意,在這些局部中,最具代表性的、或者說大家最為眼熟的一部分,應該是虹橋這一段兒了吧。
畫中這座形如飛虹的橋便是今天我們唯一能看到的宋代木構無竹的虹橋。對於研究古代營造工程、橋樑發展都異常珍貴。據《澠水燕談錄》所記,發明這種結構的人來自青州(山東益都)。從此,開封「沿汴皆飛橋,為往來之利」了。畫面里橋上布滿攤販、人馬和車輛,從橋南看過去有94個人,可以想像這橋的負荷是如何巨大,工程技術所達到的水平又是如何高的。
虹橋以五排巨木做拱架,中以橫木做承托,再以榫合釘接與繩綁,像鎖牢的關節般跨越汴河兩岸。橋上攤販行人摩肩接踵,挑擔的、推車的、騎驢的,往來汴水南北,這一段畫卷里人群與河流水勢湧起最熱鬧的一幕,畫家以虹橋為舞台,描繪出當時社會的人生百態。
橋上的人群擁擠不去,指指點點,在觀看橋下一艘大船過橋。之前我們看到,從城外沿河上行是逆流,所以比較大的船隻在汴河中不能完全靠風帆之力,需要由縴夫牽引行進。大船到了這裡,必須放倒船桅才能過得了橋洞——順便提一句,三角形的活動桅架也是中國的發明。
但是,圖中這艘船或許是因為水勢太急,船身有些打橫,船桅卻還沒有完全放倒,連經驗豐富的船夫都緊張起來,更吸引了橋上橋邊眾多行人的關注。(愛看熱鬧是通病啊!)
圖中所見的二十幾位船夫紛紛撐篙、拋繩、接索、掌舵,分工合作,協力設法讓船順利通過橋洞,乘客都在船艙里向外看,船頭還有個小孩子,緊靠著一名女性,指著橋下另一艘稍小一點的船在說著什麼,顯得好奇心十足。像每座大城市一樣,橋上圍觀群眾越聚越多,或吶喊加油,或提供建議,鬧作一團。橋的另一邊也堆著人,一邊關注著船的動態,一邊跟已經通過橋洞的那艘稍小的船上的船夫搭訕,或許是遇到了熟人。而在這隻稍小的船上,船夫們鬆了口氣,回過頭來議論對面正在過橋的大船,他們自己的船不算太大,過橋洞的時候應該很順利,可能沒有引起圍觀吧。
再看那兩個為爭船道而吵架的奴僕,並沒引起人們的注意,而橋上的和橋兩岸的攤販,對這種狀況早已司空見慣,頭都沒有回,只是一心防著行人不要擁擠起來踢翻了小攤,非常寫實。所有這些人物,各有各的情態、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所關心的重點,彼此之間的關係位置設置得精細而巧妙,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若不是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記錄和整理,藝術家絕不能將房屋、舟車、橋樑以及各式人物交代得這樣清晰。又假如不是以散點透視來「選擇」畫面,也不可能將超過二十里的沿河景緻壓縮在五米左右的篇幅里。這件作品,彷彿是一張連時間也一同拍攝下來的超級電影膠片,將北宋汴京的一天,連同藝術家苦心經營的圖像觀念一併記錄下來,交給後人。整整一條長街,展示出中國繪畫藝術中的一個極其動人的生命大象。
市井百態眾生圖
看完了這一幕充滿戲劇性的過橋盛況,讓我們繼續往右邊展開畫卷。街道縱橫,樓廈處處,各行各業高舉著旗幟招牌,官吏、士紳、兵勇、貨郎、苦力、和尚、說書賣藝人不一而足。
城下,有一間宋代專為報關完稅而設置的辦事處,門前有幾個人在爭論。辦事處裡面有存放貨物的地方和看起來是稱量重量的地方。仔細看,辦事處的老爺好像在抽煙,而且還光著腳沒穿鞋。附近簇擁著各式人等,駱駝驢馬,名副其實的「貨如輪轉」。從「辦事處」一路過去,順序是兼營弓弩的木器店,著名五星級酒家「孫羊正店」和一間肉鋪。
《東京夢華錄》所記載開封城裡有釀酒權的大規模酒樓(正店)到北宋末年有七十二間,無權私釀只能分銷的小酒店(腳店)兩萬多間。這「孫羊正店」是《清明上河圖》中所繪唯一的正店,氣派十足,光看後院里喝完了倒放的酒瓮堆得像小山,也知道業務如何興盛了。——這裡也有研究者認為,這些酒瓮是清洗晾乾,準備用來釀製明年的新酒的。
樓上有顧客悠閑地憑欄而坐,桌上酒壺款式與當時流行的瓷器造型很相似,但不知道是不是瓷質。因為《東京夢華錄》記載開封的大酒家闊氣到不得了,酒器經常是金銀打造的,而且隨便對外賒借。當時很多人有客人來的時候不在家做飯,上酒樓叫個外賣(抬一桌席面),店家就用專門的多層大食盒送上門來,連同餐具都是金銀製作,待客很有面子。說不定,圖中孫羊店裡的酒具也是金銀打造的吧。
再往後面看,就到了城門前。這座城門也是專家們爭論的熱點。城上建築物斗拱形制鮮明,內有大鼓一面,姑且就認為是鼓樓吧。暮鼓晨鐘,有鼓樓應該就有鐘樓,鐘樓在哪兒呢?也許畫面要是能再長一點,就能看到了吧。城裡的人忙著出城,而城外的人又趕著進城,看到這裡,畫卷也基本到了尾聲。與城外相比,城內的街道劃分更加嚴整,建築更加密集。這麼長的畫卷,其實剛剛看到進城的地方就完結了,真是讓人意猶未盡!城外繁華如此,城裡的盛世市井圖卻只展示了一個開端,留下了無盡的想像空間。
最好的藝術品,不管是詩還是畫,它不把一切都說盡,而是留有足夠的空間讓人去用自己的想像來補充,觀眾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大家都知道中國畫講「留白」,一葉扁舟必配水天一色方顯蒼茫孤遠,可是所謂「留白」,不光是畫面結構上的節奏,也可以是心理節奏。比如《清明上河圖》,畫面看起來很滿,但是橫貫圖中的汴河充當了「留白」,調整了圖像的節奏;而未曾入畫的城中盛景,相對於已經實在畫出的部分來說,也是一種留白。
隋堤柳的細節
有些細心的觀眾會注意到,畫面中樹的表現有不少差別。有一些柳樹,畫得完全沒有楊柳裊娜的姿態,粗壯的樹榦上面直接就長著幼細的小枝,好像缺少了過渡,可是另一些樹就畫得很正常。那是因為工作量太大,畫家馬虎了事嗎?其實,這恰恰是張擇端嚴謹寫實、一絲不苟的表現——當時沿著汴河所種的柳樹,真的就是這個樣子的。
據策展方介紹,這些柳樹可不是宋朝新栽種的,而是從隋朝就有了。相傳當年柳樹新栽,嬌媚依依,隋煬帝楊廣非常喜歡,一高興就親賜了柳樹國姓,從那時候開始柳樹又叫「楊柳」,那種沿河兩岸柔條輕拂,春日遠望如鵝黃嫩綠的輕煙籠罩著河堤的景色想著就很迷人,「隋堤煙柳」也成為著名的開封八景之一。
那,婀娜多姿的煙柳怎麼就變成了畫卷中所見這樣的汴河柳呢?這和當時的水利措施有關。據記載,數百年來,為了加強護堤能力,於是就不斷將沿河兩岸的柳樹的樹枝砍去,捆成木樁,結在河邊,防止兩岸泥土滑坡阻塞河道。這樣一來,到了北宋時期,汴河兩岸原來纖巧的柳樹就變得越來越癭結粗壯,樹榦上新生的枝條與樹榦的粗細有了明顯的差別,看起來似乎沒有原先那麼柔美,卻是一派「枝斫得越狠,根扎得越深」的凝重深沉。
當然,不種在河邊的樹,這種情況就不太明顯,所以說看畫要找細節才有趣啊。
四川三星堆祭祀坑發掘30周年:讓普通人看懂古遺址
《南口1937》:怎樣製作一部中國英雄電影
郭沫若杜撰秦始皇與趙高姦汙貌美寡婦有何政治目的
老知青憶:臨別之時大隊書記送一塊錢 令我眼睛濕潤
1946年四平保衛戰為何打響:毛澤東曾計劃定都長春
TAG:鳳凰網 |
※到底有多少《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節嗎?
※清明節和《清明上河圖》是什麼關係?
※《清明上河圖》竟然有屍體
※《清明上河圖》得名是因為清明節嗎?
※《清明上河圖》如今在哪兒?
※這才是《清明上河圖》里的歡樓
※在這裡,《清明上河圖》被神還原!
※《清明上河圖》里的香鋪子
※清明上河圖:和清明節有多少關係
※《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到底為啥那麼有名?
※《清明上河圖》中還有這等秘密?
※《清明上河圖》其實就是「上河美食圖」
※你的《清明上河圖》已打包
※簫聲中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那些密碼
※《清明上河圖》里閑的蛋疼的人
※藝術|《清明上河圖》的這些細節告訴你,宋朝的生活很有范!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竟有人在街上「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