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京劇知識大雜燴

京劇知識大雜燴

點擊上方「呼吸戲劇」可以訂閱哦

京劇知識大雜燴


如同標題所說,這次戲菌將為大家端上一盤京劇知識大雜燴,希望你們喜歡。


京劇形成


京劇的形成大約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慶班"入京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萬壽"祝壽。徽班是指演徽調或徽戲的戲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歡迎。繼此,許多徽班接踵而來,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慶、四喜、春台、和春,習稱"四大徽班"。他們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慶擅演整本大戲;四喜長於崑腔劇目;春台多青少年為主的童伶;和春武戲出眾。

1828年以後,一批漢戲演員陸續進入北京。漢戲又名楚調,現名漢劇,以西皮、二黃兩種聲腔為主,尤側重西皮,是流行於湖北的地方戲。由於徽、漢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緣關係,所以漢戲演員在進京後,大都參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為徽班的主要演員,如余三勝即是。


徽調多為二黃調、高撥子、吹腔、四平調等,間或亦有西皮調、崑腔和弋腔;而漢調演員演的則是西皮調和二黃調。徽、漢兩班合作,兩調合流,經過一個時期的互相融會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從崑曲、弋腔、秦腔不斷汲取營養,終於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第一代京劇演員的成熟和被承認,大約是在1840年左右。


京劇從產生以來曾經有過許多名稱。計有: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黃)、二簧(二黃)、大戲、平劇、舊劇、國劇、京戲、京劇等。

京劇知識大雜燴


京劇的樂隊


京劇樂隊舊稱「場面」。「場面」一詞由來已久,沿襲至今。早年的戲台均為方形,在台中後部台幔(或板壁)之前(即上、下場門之間),擺放著桌椅和樂器,樂師們分別就座入位,執弦管樂器的在左方,操鑼者在右方,掌鼓板的鼓師居中。所謂「場面」原指的是「場上正面」的這種設置形式,因而逐漸對這種演奏組織也就稱為「場面」了。後來由於感到此種座位的操作形式妨礙演員的表演,又影響樂師與觀眾的視線和聽覺,樂師遂移到上場門的右邊去伴奏;經過多年,還覺得不便,再次移動,最後,京劇樂隊的座位才定在下場門的左側方。


京劇的「場面」,弦管樂稱為「文場」,打擊樂(鑼鼓)叫作「武場」。二者統稱為「文武場」(或叫它「全堂場面」)。早期「文武場」由六至八人組成,演奏上有兼職。


「文場」分為弦樂器和管樂器兩大類。「文場」的弦樂器有:胡琴(京胡)、二胡、月琴、小三弦。這幾件樂器俗稱「三大件」或「四大件」,是伴奏皮黃唱腔和演奏弦樂曲牌的主要樂器。20世紀50年代後,由於京劇的發展以及按照實際的需要,逐漸增添選用的弦樂器有秦琴、中阮、琵琶、中胡、低胡等。管樂器有:笛、笙、嗩吶、小嗩吶(海笛)等。其中笛子與笙是伴奏崑曲、吹腔和演奏笛子曲牌的主要樂器;海笛用作吹奏崑曲武戲唱腔或某些曲牌,同時也需加用笛子;嗩吶(兩支)是京劇里吹奏曲牌或混曲牌(與鑼鼓合奏)的主奏樂器,某些戲裡的二黃唱腔有時也用它伴奏。管樂器中後來增加選用的還有簫、管子等。另外,作為效果用的還有號筒、挑子。

京劇知識大雜燴


「武場」樂器包括有:單皮鼓、堂鼓、盆鼓,檀板、廣東板,大鑼、小鑼,鈸、小鑔鈸,大鐃、碰鐘、湯鑼;齊鈸、雲鑼(由「文場」兼奏)。鼓板、大鑼、小鑼、鈸是主奏樂器,其中鼓板又是領奏樂器。鑼鼓絕大部分都是固定音高的單音樂器,沒有音高變化,但是由地製作形制上的不同(諸如樂器的大小、厚薄以及選用的材料優劣等),在測聽比較之下,其音質、音高就有明顯的差異。京劇鑼鼓樂器的編配是非常講究的,常常是按照主要演員的要求和戲劇情節的需要,選用不同音質、音高的樂器加以編配,以求得同唱腔、表演及弦管樂伴奏上風格統一,達到和諧悅耳、美妙動聽的音響效果。


京劇鑼鼓主奏樂器的演奏,是按照樂器的各種不同音響節奏,加以組織、編配出來的有規律、有變化、有秩序的多種組合音響套數,即通稱的鑼鼓點子。它們分別應用於唱、念、做、打的表演之中。打擊樂的音響節奏,如果用諧音字或者符號譜式將它記錄下來,既可以視奏又可以誦念,便成為打擊樂譜,或叫作「鑼鼓經」、「鑼鼓譜」。


京劇樂隊中的鼓板是兩件樂器。由一人掌握演奏。打鼓板者是樂隊的「總指揮」,通常尊稱為「鼓老」、「鼓師」、「司鼓」。劇中鑼鼓點子的演奏,唱腔和曲牌的起止、行進、轉換、快慢、強弱等各種變化,都由鼓師來領奏。打擊樂(鑼鼓)是京劇音樂的主導部分,自成體系。

京劇流派介紹


在各種藝術中形成不同的學派是很自然的。諸如表現派、體驗派、抽象派、印象派、意識流等。而京劇中的學派都是以演員的名字命名的,所謂梅派,程派等等。這是因為京劇是以主演為中心的演員藝術,都是通過演員本人廣泛學習與繼承前輩的表演技藝,結合本身的性格愛好、生理特徵和藝術修養在藝術上所形成的不同的藝術見解,並據此所創造的獨具特色的表演劇目、方式和手段,經過頻繁的演出實踐,得到觀眾的承認和歡迎,從而在京劇舞台上形成以主要演員的藝術個性和獨特的創造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潮流和學派。

京劇知識大雜燴



京劇流派的形成不外有三:一是集百家之大成,取長補短,兼容並蓄,融合於一身,而不是簡單地繼承某一流派創始人或傳人的藝術衣缽。二是在表演上具有自己獨特的,系統的,符合觀眾欣賞要求的理論根據和藝術創造,並在頻繁的實踐中得到觀眾的理解和熟悉,而不是通過評選、大賽和某位專家的批准。三是必須建立以主演為中心的創作和表演團體,從編劇、演員、作曲、樂隊、服裝上形成統一的藝術風格。例如四大鬚生的余、言、高、馬,都是在繼承譚、孫、汪等前輩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特長,在長期的演出中逐漸形成了簡約明快的余派,委婉俏麗的言派,高亢挺拔的高派,瀟洒飄逸的馬派。四大名旦的梅、尚、程、荀則是在繼承陳德霖、孫怡雲、王瑤卿等前輩藝術的同時結合自己的本身條件發展成莊重深邃的梅派,矯健流暢的尚派,深沉含蓄的程派,自然質樸的荀派。三大名凈的金、郝、侯則是在學習何桂山、黃潤甫、金秀山等前輩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發展成以重唱工的金派銅錘、以"架子花臉銅錘唱"為特點的郝派架子花臉和以表現人物精氣神為特徵的侯派架子花臉。


圖片/來自互聯網


文字/國家京劇院


編輯/Kat Lau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呼吸戲劇 的精彩文章:

TAG:呼吸戲劇 |
您可能感興趣

冷知識大雜燴
科技知識大雜燴啊啊
冷知識大雜燴——各種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國外科幻插畫作品大雜燴!
觀影《大話西遊3》:一頓混炒的冷飯大雜燴
水彩食物大雜燴
《新媒體大雜燴》第二期
夏日冰飲 大雜燴
「典故大雜燴」我曾經怎樣深深地愛過你
一座大雜燴式的樂園
史上最狂熱的冷知識雜燴(一)
武器分類大雜燴,軍迷必知!
美食大雜燴,奉上一盆!
《大護法》:一部典型大雜燴似的國漫電影 前行的路還很長!
搞笑大雜燴,連小熊都知道,非禮勿視!
《重度污染》時裝大雜燴
渣男最多的星座大蘿蔔雜燴
悟空傳:黑暗料理版的大雜燴
深層揭秘《錢幣大雜燴》,收購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