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終生未除軍閥本色,白先勇對其父誇讚太過
摘要綜而言之,白崇禧此類人物相當複雜。究其生平,既有抗戰之勛績,亦有類似「六一事變」勾結日軍「北上抗日」之禍國鬧劇;更有1949年擁兵自重遊走各方意圖牟利卻反蝕盡老本之尷尬史。其人愛國之心固有,軍閥本色亦終生未除,褒貶不一乃情理中事。然無論褒貶,均須忠實於史料,乃最基本之原則,不可逾越。
文 | 諶旭彬
此前,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接受媒體採訪,感嘆乃父之遭遇:「那一邊因為他在台灣與蔣介石的關係不太好,所以對他的歷史有時候是抹殺、扭曲、掩蓋的。而這一邊說我父親是國民黨最陰險狡猾的軍閥,所以我希望還原我父親的歷史,給他一個公平的論斷。」①
白崇禧是極重要的民國歷史人物,確實需要「一個公平的論斷」。但細讀該訪談,白先勇先生對乃父之陳述,卻亦多有偏離史實之處。試舉幾例。
白崇禧的「西北國防計劃」真實目的何在?
例一。關於白崇禧1928年末致國民政府的「建議西北國防」電文,白先勇認為「非常重要」,理由是白崇禧「有一套治疆藍圖」,若蔣介石採納該電文,則不但裁軍目的可以達到,還能鞏固邊防,軍閥混戰亦可避免,如此,日本人「未必敢發動九一八」,「形勢可能完全不一樣了」。
事實上,白崇禧該電報之目的,乃是為抵制國民政府的「編遣裁軍計劃」。據1928年南京全國經濟會議公布的調查統計資料,北伐結束時全國軍隊每年需軍費6.6億餘元,而國庫年收入僅4.5億,並需償還內外債1.4億,故欲圖國家振興,裁軍勢在必行。但南京的裁軍計劃,遭到了晉系之閻錫山、西北軍之馮玉祥、桂系之李宗仁、白崇禧的聯手抵制。桂系方面,李宗仁在武漢提出「兵工政策」作為應付,其主旨是「先將有槍械者編成一種,其槍支之壞者,又編成一種,無槍者則命其歸工」,②保存實力之用心,顯而易見。
為配合李宗仁,白崇禧在平津提出「戍邊計劃」。白氏認為,「對於全國四個集團軍所統轄之部隊,暫時不必大量裁減」,「國勢初定,邊防空虛,似宜挑選精銳者,由各集團軍分四個區,囤各國防重要地區,展開殖邊計劃」;且自告奮勇,表示願利用其回教徒身份,親率10萬桂軍,前往甘肅、青海戍邊,以作示範。③該提議的高明之處在於:若蔣表示同意,則桂系勢力將擴大至甘、青地區;若蔣不同意,則桂系可順勢而為,推卸裁軍失敗之責任。
白崇禧的抗日「持久戰」、「游擊戰」理念重要性如何?
例二。關於抗日以「持久戰」為基本策略和原則,白先勇認為,之所以「只有他(白崇禧)能提出來」,是因為:「當時國軍有的人不敢講話,有的怕講錯了承擔不了後果。我父親很多次正面與日本軍隊交戰,所以他得出一個結論來:以游擊戰輔助正規戰。如果正面硬碰硬,會一下子消耗掉。要長久戰,把日本拖垮。」「日本當時要閃電戰,我父親認為破解的方法就是持久戰,要把日本拖垮。這個對策很要緊。」
事實上,抗戰初期,談論「持久戰」,在國民政府高級軍政幹部中,乃常見之事,不存在什麼「不敢講話」的問題。而且,至晚在1933年長城抗戰時,蔣介石已相當明了中日戰爭必然是「持久戰」。蔣明言:「現在對於日本,只有一個法子,就是作長期不斷的抵抗,日本把我們第一線部隊打敗之後,我們再有第二、第三線的部隊去補充;把我們第一線陣地突破以後,我們還有第二、第三線陣地來抵抗;……這樣長期的抗戰,越能持久,越是有利。」④
白崇禧在1938年武漢軍事會議上之講話,其焦點實際上不在「持久戰」,而在「游擊戰」。如白氏自謂:「是時,我……於會議上提出『以游擊戰配合正規戰』之建議,並強調『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當場,雖有人認為游擊戰乃不肯犧牲、保存實力之議論,而予以反對,但此案經一番辯論,終獲通過。」⑤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37年11月7日,蔣介石即已經意識到了「游擊戰」的重要性,在日記中寫道:「保存戰鬥力,持久抗戰;與消耗戰鬥力,維持一時體面,兩相比較,當以前者為重也。此時,各戰區應發動游擊戰,使敵於佔領地區疲於奔命也。」1938年冬,蔣介石在南嶽軍事會議上甚至提出:「政治重於軍事,游擊戰重於正規戰,變敵後方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於敵後方。」⑥
桂系在「桂林保衛戰」中,是頂不住還是不想頂?
例三。關於桂系的抗戰表現,白先勇提到:「當時採用的是焦土戰,像桂林撤退、湘桂大撤退啊,全城燒光,不留給日本人,連鐵路也不留。因為當時也沒有別的辦法,頂不住啊!桂林保衛戰的時候打得也很慘,日本人甚至使用了毒氣,有很多人被毒死在山洞裡。」
桂林保衛戰究竟是「頂不住」還是根本無意「頂住」,留存史料甚多。譬如,據桂系第31軍副軍長馮璜回憶,戰役開始前,「白崇禧、夏威先把四十六軍調出桂林,接著又把一八八師拉出來,無非是保存實力及照顧姻親。」重慶軍令部對此役的調查結果是:「保衛桂林之廣西軍,不戰而潰,並遺棄大量之新武器及彈藥等」。此役之大致情形乃是:日軍8日正式攻城,守軍9日開始逃跑,10日桂林失陷。日軍使用毒氣固然不假,守軍不戰而逃,亦是不可迴避之事實。⑦
除此之外,訪談中其他論斷,如認為白崇禧之所以去台灣,是明知會受罪,但仍「要向歷史有個交代」;認為蔣在台仍對白實施監控,是「因為我父親在台灣『二二八』事件中民望太高」……均尚有諸多可議之處。前者,蔣、白、李(宗仁)當日往來電文具在,不難判明;後者,蔣對白之觀感惡劣,是否與「二二八」有關,亦有其日記存世可資查證。
綜而言之,白崇禧此類人物相當複雜。究其生平,既有抗戰之勛績,亦有類似「六一事變」勾結日軍「北上抗日」之禍國鬧劇;更有1949年擁兵自重遊走各方意圖牟利卻反蝕盡老本之尷尬史。⑧其人愛國之心固有,軍閥本色亦終生未除,褒貶不一乃情理中事。然無論褒貶,均須忠實於史料,乃最基本之原則,不可逾越。
注釋
①新文化報:《希望歷史公正地替我父親寫傳:一場與白崇禧之子白先勇關於歷史的對話》,2014/06/15。本文其餘引自該訪談之內容,不再一一註明。②③參見:《李宗仁首倡兵工政策》、《一周間國內外大事述評》,國聞周報卷五,第25、23期。《李宗仁提介裁兵》、《白崇禧之精兵主義》,新廣西旬刊第19期。④(台)《蔣總統秘錄》第九冊,P90。⑤《白崇禧口述自傳(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P228。⑥《被遺忘的國民黨敵後戰場》,今日話題歷史版第23期。⑦參見《「桂林保衛戰」究竟有多慘烈》,短史記第149期。⑧可參見:《日軍支持下的一場「北上抗日」鬧劇》,《今日話題歷史版》第200期;《白崇禧:內戰最大牌「通共」將領》,短史記第70期;《毛澤東1949年談國軍高官命運》,短史記第158期。
目前還無法斷言「夏朝」確實存在
民國20%的耕地,被軍閥種上了鴉片
張大千瘋狂破壞敦煌壁畫,背後有何人撐腰?
國民政府之黨、政、軍,當年究竟有多腐敗?
對不起,鄧小平沒說過「菲律賓離中國也很近」
TAG:短史記 |
※桂系軍閥「李白」之一——「小諸葛」白崇禧的故事
※曾為舊軍閥,後又推翻唐繼堯,還殺鬼子無數,終葬八寶山
※她是軍閥姨太也是地下黨 和軍統鬥智爭取到丈夫起義 至今健在
※軍閥白崇禧因何為紅軍閃開一條路
※民國最亂來軍閥,為何經常將姨太太賞給立功部下?原因竟如此簡單
※「六不軍閥」段祺瑞:親自送姨太太出嫁
※大軍閥吳佩孚,竟然是因為「牙疼」去世的?
※清朝死的最慘的皇后,被慈禧太后逼死,被軍閥孫殿英辱屍
※軍閥孫殿英可謂近代最牛的摸金校尉,可為何他不敢盜明十三陵
※漢獻帝衣帶詔為何會失敗?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子,依然是軍閥爭權!
※姨太太多得被稱為「八國聯軍」,被戴綠帽子,該軍閥處置讓人叫絕
※她是宋美齡的乾女兒 蔣介石卻默許軍閥將她強佔做第十八房姨太太
※明末軍閥,三姓家奴,從義士到鷹犬的西北王,首鼠兩端終被誅
※大軍閥湯玉麟膽小怕事還愛裝,但面對日本人,寧死不當漢奸
※看完這些你就會明白北洋軍閥的歷史
※著名軍閥見女生蹬涼鞋穿短袖大怒:「露肉」就是妓女,馬上給我換掉不雅校服!其墓荒草萋萋
※大軍閥張作霖給落馬皇帝溥儀磕頭稱皇上,原因為何?
※秦檜後人:祖先跪像理應廢除,秦檜清除軍閥是大功臣
※他是軍閥,死後卻葬在八寶山,只因生前做過這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