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電視劇《蜀山戰紀》海報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陳偉霆、趙麗穎、吳奇隆主演的電視劇《蜀山戰紀》一經播出吸粉不少,但這部2016年的電視劇,原著竟然發表於1930年!作者還珠樓主,更是一代奇男子,真正的大師!評論者倪匡認為,還珠樓主的作品,文筆可能不及金庸,故事跌宕比不上古龍,但是論想像力之豐富,「還珠認了第二,無人敢認第一者也」。


武俠小說堪稱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枝奇葩,梁羽生、金庸、古龍等都是當今讀者耳熟能詳的武俠小說名家,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在這些名家之前,還有一位名震一時的武俠小說大家,他就是還珠樓主。

還珠樓主


還珠樓主一生著述多達1700萬字,有研究者認為,他是解放前惟一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重慶籍作家。而他的一生亦如他筆下的武俠小說一樣,曲折跌宕,極富傳奇色彩。


巴蜀少年,喜游名山


還珠樓主原名李壽民,1902年農曆二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四川省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城關鎮鳳嶺街李家祠堂,因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七,乳名又稱小七子。據說李家祖上幾代都是當官的,為當地的官宦世家。他父親李元甫曾在清光緒年間任職蘇州知府,後返回故里,以教私塾為業。他的祖父一直在成都做官,住宅在鹽道街。


李壽民的出生即很有些傳奇小說的成分, 其母懷胎十月, 早過了預產期,仍不見動靜。有一天黃昏,其母獨坐窗前,聽見院牆上爬山虎的枝葉隨風沙沙作響, 忽然想起腹中胎兒是一隻「虎」,晚上果然夢見一隻老虎撲來,李壽民便是在母親的驚叫中呱呱墜地的。李壽民出生時竟有九斤多重,在母親驚魂未定時,父親早已斷定「這龜兒子」將來必定大有作為。

也許是夢境中受到驚嚇的緣故,母親一直視他為「 惡煞星」 「 背時鬼」,對他也格外苛求和嚴厲,罰跪和打板子是常有的事情,而對其他孩子卻寵愛有加。這也正應了「板子底下出秀才」這句古話,小七子比他的兩個弟弟吃了更多的苦頭,也背會了更多的書。據李壽民的長子介紹,祖母曾向他們說過,父親3歲開始讀書習字,5歲便會吟詩作文,7歲時即能書寫丈許對聯。特別是九歲那年,竟洋洋洒洒作了五千言的《「一」字論》,把個「一」字的用法、用途講得頭頭是道,一時在鄉里傳為美談,甚至當時長壽縣衙還為他特頒了一塊「神童」匾,敲鑼打鼓送到李家祠堂。


少年李壽民和他的同齡人一樣,最大的樂趣不是讀書,而是遊玩。7歲時,父親帶他登過四川有名的峨眉山與青城山。10歲時,祖母在川中去世,其父料理完喪事後將李壽民留在了爺爺身邊。李壽民的爺爺請了他的好友王二爺擔任孫子的私塾先生。這位王二爺是個秀才,卻並不守舊,他反對閉門讀書,常用「須行千里路」「功夫在詩外」這樣的話鼓勵李壽民,還興緻勃勃地帶著李壽民再次去登峨眉山和青城山。


這次登山讓年幼的李壽民大開眼界,大長「學問」。王二爺不僅是個飽讀詩書的學究, 還是一位出色的「 導遊」,每到一處景點,王二爺便會給李壽民詳細講述其歷史典故和民間傳說,李壽民聽得如痴如醉。誰也沒有想到,這些途中所見所聞日後會被他寫入自己的小說里。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還珠樓主與夫人孫經洵


寄居蘇州,情竇初開


李壽民12歲那年, 因父親不幸辭世,家道衰落,母親帶著他和他的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到蘇州投奔親戚,開始了一段寄居生活。李壽民人生第一次刻骨銘心的戀愛就發生在這裡。


初到蘇州時,李壽民並未受到小夥伴的注意,但沒多久,周圍的孩子們發現這位落難的「九斤少爺」和別的孩子不同,他身強力壯,最喜歡打抱不平,遇到外面的孩子欺負本巷的夥伴,他上去三下兩下就把對方趕跑了。於是,李壽民受到當地小夥伴的歡迎, 連那些嗲聲嗲氣的小姑娘,也樂意跟他一起玩耍。

後來, 李壽民對小夥伴中一位名叫文珠的姑娘漸生好感。這位姑娘是蘇州本地人,不僅模樣長得漂亮,性情溫柔,還彈得一手好琵琶。李壽民總是找各種理由到文珠家裡聽她彈琵琶, 文珠姑娘則喜歡聽他用四川話擺「 龍門陣」 。直到有一天, 文珠姑娘的一曲《瀟湘夜雨》,讓李壽民潸然落淚,他才發現自己已經墜入情網而不能自拔。這時,李壽民16歲了。


文珠姑娘比李壽民大3歲,原先還以姐弟相稱,很快就形影不離難捨難分了。所幸家教嚴厲的母親並未阻攔他們的初戀,母親只是提醒他莫要耽擱了學業。據說李壽民當時在有名的蘇州中學讀書,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據李壽民的子女介紹,李壽民與文珠姑娘本來很有可能結為百年之好,只是由於生活所迫,李壽民不得不過早地離開蘇州,此後二人竟然再未謀面。


原來, 在22歲那年, 母親託人在天津給李壽民找了一份差事,他不得不和文珠分別。但二人魚雁往來,互訴衷腸,立下海誓山盟,永不分手。據說這段戀情保持了相當長的時間,但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二人忽然音信不通,經多方打聽,得知文珠已墮入煙花柳巷。


從李壽民及其後人的文字中, 人們知道他與文珠姑娘之間的故事結局大體是這樣的:其一,後來李壽民獲知消息,文珠幸遇好人,被一位姓朱的律師重金贖出, 明媒正娶, 作了正室。其二,文珠有了好的歸宿,李壽民雖略感釋懷,然終究舊情難忘,甚至後來專門寫了一部《女俠夜明珠》,希望文珠能如書中女主人公那樣, 不僅聰慧、美麗,而且勇武,堅強。其三,李壽民後來的筆名即是對文珠最好的懷念。


師生相戀,名動津門


1920年,李壽民來到北平,供職內務部,公暇常至中央圖書館看書,涉獵極廣,經史子集、佛經道藏、稗官野史、醫卜星相,無所不窺。不久,又到陝籍著名將領胡景翼部下做書記官。在此期間,他先後遍訪泰山、華山、祁連山、點蒼山等名山大川, 以至西北邊陲。博覽群書而後壯遊神州,這種生活閱歷,恰為李壽民後來從事武俠小說創作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1928年前後,李壽民離開了胡景翼部,一度到天津《大公報》當校對和編輯,兼為報刊撰寫遊記、雜記、食譜之類的文章。沒過多久,經友人推薦,李壽民擔任天津警備總司令傅作義的中文秘書。在此期間,他與傅將軍的英文秘書段茂瀾(段祺瑞侄子,曾留學英國)一見如故,並結拜為兄弟。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報紙上對還珠樓主的報道


一年後, 段茂瀾出任天津電話局局長,李壽民辭去秘書一職,轉而到天津郵政局任職。郵政局的待遇自然比不上傅將軍那裡,為了補貼家用,李壽民經人介紹,到他的同鄉大中銀行董事長孫仲山公館兼做家庭教師,為孫家二小姐孫經洵、大少爺孫經濤教授國文和書法。


卻說孫仲山也是四川長壽縣人,大地主出身,做過鹽商,發達以後在天津開辦銀行,分行遍及南北十幾個城市。起初,孫仲山對同鄉才子李壽民格外器重。但不久,李壽民與孫家二小姐孫經洵間萌發了戀情,這位同鄉富豪大為震怒,並將李壽民辭退。可是,無論他怎樣訓斥自家小姐,如何威脅和利誘李壽民, 都無法讓二小姐與李壽民斷絕關係。


比李壽民小6歲的孫經洵與文珠姑娘不同,孫經洵既有溫和文靜的性格,又是一位有主見、有個性的女子。父親阻撓她與李壽民交往,她在妹妹的幫助下,巧妙地利用父親乘坐的汽車傳遞情書。不久,秘密被父親發現,孫經洵即向父親表示此生非李壽民不嫁。孫父斷然不允,還打了女兒一巴掌。孫經洵憤然離家出走,投奔天津婦女會,請求支持自己婚姻自主。


此事在天津影響很大, 孫父先是重金買通英國工部局,把李壽民投入監獄。幸虧好友段茂瀾前去營救,用英語據理力爭,李壽民很快被釋放。但孫父不肯罷休,又以「拐帶良家婦女」的罪名向天津地方法院起訴,再次將李壽民投入監獄。


1930年11月的一天,正當天津市地方法院開庭審理李壽民「拐帶良家婦女」案時,孫經洵突然出現在法庭上,理直氣壯地質問:我今年24歲,完全可以自主。我和李壽民情投意合,怎麼能說「拐帶」?一時法庭嘩然,原告反成被告,李壽民最終被判無罪開釋。


官司打贏後, 李壽民與孫經洵並沒有馬上成親。為了報答孫家二小姐對自己的痴情,李壽民想多攢些錢,把婚事辦得隆重些。此時, 天津的《天風報》缺少一部小說連載,報社社長沙大風得知李壽民文筆優美,便找到他,問能否儘快拿出作品來,稿酬可以從優。於是,李壽民連夜趕寫出幾十段文字,這就是《蜀山劍俠傳》(以下簡稱《蜀山》)的前幾回。據李壽民的長子李觀承介紹,作品刊出前夕,李壽民和孫經洵商量用什麼筆名,孫經洵說:「我知道你心中有座樓, 那裡面藏著一顆珠子,就用『還珠樓主』作筆名吧!」此後,李壽民便以筆名「還珠樓主」馳名文壇,其真名反倒默默無聞了。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當年《蜀山劍俠傳》在天津的報紙《天風》上連載後,《天風》發行量成倍增長


蜀山劍俠,成就宗師


1932年2月5日,正值農曆除夕之日,經過一年多籌備,還珠樓主與孫經洵在天津日租界舉行了新式婚禮,好友段茂瀾為證婚人,京劇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為他送來全套傢具,拉婚紗的是袁世凱的孫女,婚事辦得熱鬧而體面。


這時候,《蜀山》已經開始連載,《天風》發行量成倍增長,還珠樓主本打算攢夠了結婚費用就打住, 可沒想到提起筆就放不下,每天都有熱心的讀者在等著看下文,這使得他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地構思和寫作了。李觀承曾指出,《蜀山》共五十五集(冊),細心的讀者會發現, 前五集略顯潦草和應付,後五十集則要嚴謹得多。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


《蜀山》可謂開創了武俠小說與神話結合的新紀元,這部小說大氣磅礴,上天入地, 包羅萬象, 想像力極為豐富。評論者倪匡認為,古今中外,未曾有過任何一部小說,是充滿了如此奇妙不可思議的幻想力的。就武俠小說的本身而論,還珠樓主的作品,文筆可能不及金庸,故事跌宕比不上古龍,但是論想像力之豐富,「還珠認了第二,無人敢認第一者也」。


還珠樓主筆下的蜀山劍俠,有的可以在《山海經》《西遊記》等神話經典中找到影子,有的則完全是虛構獨創。光看「 劍仙」 們所持的「 寶物」 即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如在描寫葉繽(書中劍仙)所持佛門至寶心燈時,他這樣寫道:


又名散花檠,六寸多高,形制古雅,乃是萬年前美玉精英所制。藏於海竅洞穴內,一盤坐佛龕枯僧所持,最奇的是,那燈蕊並未點著,卻有一穗虛焰影,勢若飛舞。人只要靠近洞口,燈焰便漸明顯,現出極淡的青熒光影;人一退後,又復如初。發動時,燈頭結著一個金黃色的圓燈花,大僅如豆,周邊也有寸許長短,紅藍白三色光焰已由燈間飛起,晶芒四射,三條奇光便以黃光為軸,轉風車一般,共結成一圈金、紅、藍、白的四色飆輪。此佛家真火專打元神,收得越緊,進入越深,動靜相生,有不可思議的奧妙。


此外還有諸如屠龍刀、七寶金幢、伏魔金環、法華金剛輪、禹鼎、五嶽錦雲兜、斷玉鉤、離合五雲圭、烏龍剪、宙光碟、 子母傳音針、吸星神簪……雖林林總總,達上百種之多,但還珠樓主娓娓道來,井然有序。其用途和功效無不別出心裁,神乎其神。


評論家張贛生曾把還珠樓主與白羽、鄭證因、王度廬並列為武俠小說「北派四大家」。而原《解放日報》記者許寅卻認為,以武俠小說藝術的原創力而言, 還珠應該在當今任何一家之上。他曾在一次座談會上講道:「中國第一多產作家,也可能是世界第一多產作家,乃還珠樓主。世界最長的小說,即其傑作《蜀山劍俠傳》, 有500萬字。」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還珠樓主創作的500萬字的《蜀山劍俠傳》是世界上最長的小說


再入監牢,備受摧殘


1935年5月起,還珠樓主的另一部劍俠小說《青城十九俠》( 以下簡稱《青城》)在《新北平報》連載,同樣引起熱烈反響。


與此同時,《蜀山》各集初版陸續發行。至1936年5月,《青城》單行本第一集由天津文嵐印書局初版發行。該書局的老闆劉匯臣為寧波人,他看好還珠樓主的書一定會暢銷,便與其談妥,包攬他已有和未來若干年內全部書稿著作權,獨家刊行,並給他付了一大筆稿酬和定金。於是,這年冬天,還珠樓主託人在北平買下東單東觀音寺85號的一所房子,舉家遷至北平。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還珠樓主《雲海爭奇記》


還珠樓主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相繼又寫出了《蜀山劍俠後傳》《峨眉七矮》《長眉真人傳》《北海屠龍記》《雲海爭奇記》《兵書峽》等風行一時的武俠小說。據說,他最多的時候同時為8家報刊撰稿,過足煙癮之後,指天劃地,侃侃而談,請人代錄出來,即為美文。


史料記載, 還珠樓主在移居北平期間,又進入冀察政務委員會政務廳擔任書啟工作。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河北省政府主席宋哲元重視舊學傳統,曾把四書分門別類另行編撰,定名《四書新編》,共分上下兩冊,精裝刊印。據說名義上由劉春霖、潘齡皋等幾位名宿主持,但十之八九都出自還珠樓主手筆。


「 盧溝橋事變」 後, 抗戰全面爆發,宋哲元移師保定,政務委員會一再勸還珠樓主隨軍南下,但他考慮到家裡人口多,負擔重,不便隨軍,決定留在北平,繼續靠寫小說為生。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報紙上說還珠樓主像袁世凱


此時,還珠樓主已是名噪京津的文人。北平淪陷後,日本人很快就盯了上還珠樓主。先是漢奸周大文請他出任偽職、合作創辦刊物,接著周作人又來勸說,均遭到其拒絕。他說:「我是寫小說的,旁的不會幹。」這自然惹惱了日本人。


1942年2月1日晚,還珠樓主和幾個朋友到宣武門草廠胡同吃飯,突然衝進一隊全副武裝的日本憲兵,將他們全部帶走。據還珠樓主回憶,起因是有個姓徐的出版商看到他的書銷路好,想讓他把版權轉讓給自己。還珠樓主是個很仗義、重承諾的人,沒有答應徐老闆。這個徐老闆有親戚在日本人那裡當翻譯,就搬來日本人抓了他。


一同被帶走的名伶張君秋先生在第三天被取保釋放, 其他人也被陸續保釋, 只有還珠樓主因「 涉嫌重慶分子」,被關押了70多天。還珠樓主曾向子女們說,在監獄裡,日本人百般折磨他,甚至向他眼裡揉辣椒面,有幾次他簡直就要挺不住了,但終於還是「熬」了過來。


被迫南下,名揚上海


出獄後,還珠樓主原來十分健壯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眼睛也受了傷。因抄家時丟失了三部小說手稿,他在家調養了幾個月,即重新寫作。


到了1944年, 華北實行糧食管制,在北京買大米白面已成問題,還珠樓主隻身南下, 到上海另謀生路。起初,他靠提筆寫對聯賣字為生,但只能維持一個人的生活,無法養家,以致夫人不得不賣掉北京東單的房子,拖兒帶女到史家胡同東羅圈去住。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還珠樓主遺墨


後來, 上海正氣書局老闆陸宗植聽說《蜀山》作者在滬賣字,立即尋到還珠樓主棲身的地方,將他接到陸家暫住。陸先生勸他不要再涉足政界軍界,在上海寫稿子,生活總是可以維持的。雙方在飯桌上敲定,還珠樓主的全部著作由正氣書局獨家出版, 寫一本出一本,稿酬從優。


於是,還珠樓主又重操舊業,收入也很快豐厚起來。抗戰勝利後,他把全家接到上海,在西藏路遠東飯店包了幾個房間住下。


在那裡,還珠樓主的子女們親眼看到他進入創作高潮的情景,每日要寫兩萬字,書局每隔十天就出一本書。大概就是從那時起,還珠樓主染上了鴉片。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因為眼睛受到損傷, 還珠樓主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寫蠅頭小字了,就請了兩位秘書輪流筆錄他口授的文字。就這樣,日復一日,源源不斷,李壽民又寫出了《虎爪山王》《大俠狄龍子》《大漠英雄》《黑孩兒》《黑螞蟻》《天山飛俠》等十幾部小說,上海灘一時出現了「 還珠熱」 。先前的《蜀山》《青城》等書每本印數上萬,仍不能滿足需要。此時的還珠樓主已成飲譽全國的作家,但他仍然牽掛文珠姑娘。在上海期間,他打聽到了文珠的丈夫朱家住址,曾登門求見。


據許寅介紹,朱律師乃彬彬君子,豁達大度,即請還珠樓主與文珠見面,並熱情款待。爾後,還珠樓主的夫人及子女相繼來滬,還珠樓主又攜家人與文珠相見,還讓次女觀賢、次子觀鼎認文珠為義母,「兩姓遂成通家之好」。上海解放後, 還珠樓主帶著全家回到了蘇州,在這裡度過了一段難得的清閑日子。1 9 5 0年,上海天蟾京劇團成立,特聘還珠樓主為劇團總編導。於是,正值盛年的還珠樓主,又風塵僕僕地踏上了新的旅程。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根據《蜀山劍俠傳》改編的電影已拍攝過好幾個版本,上圖為林青霞劇照,下圖為張柏芝劇照


文武美食,天賦奇才


還珠樓主以武俠小說聞名, 不少人猜想他必定精通武術,常有讀者寫信請教習武之道,甚至一些習武之人也從各地趕來,想與他切磋武藝,或一試他的身手。據說,還珠樓主幼年練過太極拳、少林拳、八卦掌,還上過樁子,練過五式梅花拳。他的子女曾見過他在院子里練「 一炷香」 , 即練「 騎馬蹲襠式」,蹲到一根香燃盡才站起來。但還珠樓主終究是一介書生, 筆下功夫了得,對武術絕談不上「精通」二字,每每讓登門「切磋者」失望而歸。


不過,還珠樓主在功夫上確有一技之長,那就是氣功,他小時隨峨眉老道練氣功,以後又堅持鍛煉,未曾間斷。


除此之外,還珠樓主對京劇和廚藝也有相當的造詣。他自幼喜愛家鄉的川劇,到天津後,又迷上了京劇,與著名京劇藝術家尚小雲一見如故,並結為金蘭之好。他提出的「文戲要武唱」,讓尚小雲非常讚賞。尚小雲隨後便請還珠樓主為他寫些劇,還珠樓主也未食言,不久即送來了新編劇本《漢明妃》。此後,還珠樓主實際上成了尚小雲先生的特約編劇。尚小雲組織的「重慶社」,排演過一系列新劇目, 其中諸如《墨黛》《卓文君》《林四娘》《青城十九俠》等,都是還珠樓主編寫的。


據還珠樓主的次女李觀賢、次子李觀鼎介紹,還珠樓主與尚小雲的親密關係保持了幾十年,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尚小雲的長子尚長春、次子尚長麟組建新寧京劇團時,還請李壽民為他們寫過本子。


筆耕之餘, 還珠樓主另一大嗜好是下廚做菜。著名丑角演員葉盛章曾演出過還珠樓主編寫的京劇《酒丐》(後被改編為台灣影片《大醉俠》),劇中酒保那串「 報菜單」 的「 貫口」 非常精彩。演出成功後, 葉先生對還珠樓主說: 「 絕了! 您是吃家, 我得請請您。」


其實,還珠樓主結緣廚藝已有二十餘年。他到上海後,忙裡偷閒,編出一部《名菜譜》,交由北新書局出版。本來他還打算寫一本關於中國烹調術的理論專著,可惜時間不允許。否則,人們完全有可能領略到還珠樓主筆下不同尋常的舌尖上的江湖。


暢遊西北,壯志未酬


1952年初,總政文化部決定成立京劇團,專函邀請還珠樓主去北京擔任編導。於是,還珠樓主辭去待遇優厚的職務,再度北上,再度入伍。


在上海,還珠樓主每月至少也有上千元的進項,而在北京,他拿150元已經算是「高薪」了。還珠樓主大手大腳慣了,又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團里破例允許他在外兼職。這樣,他又在張君秋領導的北京京劇三團和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兼任編導和委員。一人身兼三職,領取三份薪金,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


還有一個變化, 就是還珠樓主徹底斷了「大煙」癮。他在上海時,熟人多,總能想辦法抽上幾口;到了北京,鴉片絕跡,他的煙癮時常發作。組織上知道後,並沒有歧視他,而是把他送到當時最好的醫院協和醫院。三個月後,李壽民康復出院,成功根治了困擾他多年的舊習。


1954年,總政京劇團撤銷,大部分演員轉入了寧夏京劇團。還珠樓主則留在北京,田漢笑稱他是名副其實的「坐家」。當時文藝界提倡「雙百」政策,環境非常寬鬆,還珠樓主「坐」在家裡,又開始了他諳熟的章回體小說創作。1955年,上海《新聞日報》連載了他的章回體歷史小說《岳飛傳》。接著,應中國新聞社之約,他又連續推出《劇孟》《遊俠郭解》兩部長篇。1956年,受崑曲《十五貫》的演出成功的啟發,他在反覆閱讀劇本及有關資料的基礎上,還寫出了章回小說《十五貫》,交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1956年夏天, 還珠樓主隨中國文聯組織的「 作家藝術家西北參觀團」赴大西北參觀採風。他游終南山,登少陵原,參觀建設中的劉家峽水電站……每每詩興大發,產生出「欲借千峰作彩筆」的創作衝動。從西北歸來,他雄心勃勃地制訂出創作計劃:在深入生活的基礎上,以章回體寫一部名為《勘探姑娘》的長篇;還要與阿甲合作,編導幾台反映現實生活的京劇……但是,隨後發生的「反右」鬥爭打亂了他的計劃。


1958年6月,有雜誌刊登了《不許還珠樓主繼續放毒》一文,從《蜀山》批到《劇孟》,大有置人於死地之勢。還珠樓主讀後,當夜即發腦溢血,由此卧床不起。


1959年冬天, 還珠樓主對來探望他的許寅說:「有一個人為了追求我女兒,開始好話說盡;我們不答應,他便在雜誌上罵我,說我寫《劇孟》是繼續放毒, 要置我於死地。」 夫人在旁勸說,此文是不是彼人所寫還說不準,但還珠樓主說:「肯定是他,否則不會那麼巧!」


1960年2月,還珠樓主躺在床上,開始口授長篇小說《杜甫》。1961年2月,當還珠樓主講述完杜甫窮愁潦倒、病死舟中的那段結尾後, 對夫人孫經洵說:「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 」 兩天後, 還珠樓主即告別了人世,享年59歲,恰與杜甫同壽。


還珠樓主一生到底寫了多少部小說,目前尚無定論。據《還珠樓主李壽民先生年表》作者、中國武俠文學學會理事周清霖介紹,自1932年創作《蜀山劍俠傳》,至1961年2月18日(病逝前三天)口授完歷史小說《杜甫》,共撰小說40部,251集(冊),總字數近1700萬言。


【 國家人文歷史 】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他吸毒,搞姐弟戀、師生戀,但不妨礙他成為「武俠小說之王」,金庸和古龍是他的粉絲,尚小雲和他義結金蘭



點擊圖片進入微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張飛關羽趙雲進了互聯網公司,誰最牛?
古代颱風來時,廣州也會水浸街嗎?
為什麼總有人稱呼印度人為「阿三」?
在實戰中,馬鐙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湘軍情報機構:曾國藩如何摸清太平天國的底細的?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她是古代的女神,受幾代帝王寵愛,還與唐太宗姐弟戀
同沙溢闖江湖,劇里與胡歌談戀愛,姐弟戀專業戶,她才是逆襲女神
同是離婚有娃姐弟戀,洪欣賈靜雯被寵成女王,她卻過得像超人
林更新王麗坤「姐弟戀」曝光?八年秘戀無果,還背鍋「小三」的她,真實模樣讓人動容!
偽娘小A辣姐弟戀曝光 大方承認:他真的是我的菜啦!
李小鵬與奧莉姐弟玩親親,卻被弟弟一臉嫌棄
宋慧喬宋鍾基打破「同姓同本」和「姐弟戀」,他們的愛情勢均力敵
阿嬌姐弟戀戀情曝光,男方前任竟然是小「林依晨」?
《談判官》劇照曝光,楊冪黃子韜姐弟戀毫無違和感,楊冪紋身也是少女心
細思極恐!鍾麗緹和她都玩姐弟戀,為何她卻飽受質疑?
謝霆鋒一家的愛情觀讓人看不懂,他與王菲姐弟戀是其中最小兒科的
她待趙麗穎如同親人,如今戀上王寶強,開始了低調的姐弟戀
李冰冰姐弟戀實錘,和鄧文迪一樣男友都是鮮肉,她們的魅力在哪?
罪人之女因和太子姐弟戀成為皇后,最後卻被逼出家
曾和明星隱婚,又和小鮮肉搞姐弟戀,如今她交往百億太子爺!
阿嬌找到真愛,還是姐弟戀,網友搜出男方背景,前妻竟神似林依晨
她與靳東的一段姐弟戀,卻因為女兒的反對不告而終追悔莫及
有姐弟戀情結的星座,原來是他們
與宋仲基姐弟戀終成正果,宋慧喬的四任「戀人」皆是因戲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