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東半島—中國道教文化的重要源頭

山東半島—中國道教文化的重要源頭

山東半島—中國道教文化的重要源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的起源,雖有多種版本的解說,但起源於商周時代的神話傳說,及秦漢時期的方仙道卻是道學界的共識。山東半島因其特殊的地域環境,自古以來就神話傳說盛行,山東半島在先秦時期發展起來的方仙道,藉助於秦皇、漢武的力量,在秦漢時期達到了她的極盛。

(一)山東半島三面環海,日、月似從大海中躍出,特別是那神秘莫測,時常出現的海市蜃樓,明滅變幻,虛無縹緲,更是激發了半島先民那無限的遐思和豐富的想像。


幻想海上有仙山,仙山有神仙,神仙長生不老,隨之產生了有著區域特色,富有想像力的半島神仙文化。這種神仙文化的影響,在先秦時期就擴散到半島地區之外了,《史記.封禪書》記:「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葯皆在焉。」說的是自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以來,就使人到渤海尋找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山。雖說渤海不單指山東半島沿海,但從後來秦始皇、漢武帝東巡祠神求葯的活動範圍看,幾乎全部集中在山東半島一帶。所以這裡提到的渤海,也主要應是山東半島北部沿海。這說明山東半島神話傳說在先秦時期就有很大影響了。


天地和日月星辰是當時山東半島民間崇拜的最高偶像,由此而產生了日主、月主、陰主、陽主、四時主等神仙。


《史記·封禪書》記:齊地有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淄)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樑父。」「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山。皆在齊北,並勃(渤)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雲。八曰四時主,祠琅邪。琅邪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說的是八神名目自古就有,也有的說是齊太公以來製造出來的。但至少說明了在齊國初期,八神就已經是人們崇拜和祭祀的神靈了。

齊地八神中,天主在臨菑,與齊國的都城在淄博臨淄有關。地主,在泰山樑父,梁父即梁甫,泰山東南方的一小山,傳說中的東夷首領少昊之墟在此。兵主,在東平,祠蚩尤,因其是東夷族神勇的首領,被族人奉為戰神。齊國都城,少昊之墟,兵主蚩尤,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或存在過的人們崇拜的偶像。與山東內陸地區的天、地、兵三主不同的是,半島沿海地區的日主、月主、陰主、陽主、四時主,是當時人們把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奉為了神靈。這樣的神靈更神秘,也更具吸引力。日主、月主、陰主、陽主、四時主產生的區域,和山東內陸地區天、地、兵三主所在的區域一樣,同樣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日主,祠成山(今榮成市成山頭)。不僅因成山頭在中國大陸臨海的最東端,是大陸最早迎接海上日出的地方,是祠日主之地的最佳選擇。成山所在的區域也是山東半島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時期,這裡就設置了不夜縣,「不夜,有成山日祠」。西漢時期的不夜縣據傳曾是古夜國所在地。《齊地記》載:「古有日夜出,見於境,故萊子立城,以不夜為名」。儘管這樣的記載帶有神秘色彩,但至少可以說明成山在萊夷時期也非荒漠之地,能夠創造出祠日文化,成為祠日之地也就不足為奇了。


月主,祠萊山(今龍口市境內)。萊山乃秦、漢時期中國八大名山之一,能得此重名,顯然靠的是古萊國的文化,萊國曾經是東方有影響的大國,曾統治過山東半島絕大部分區域,在萊山之北是西周時期萊國都城——歸城所在地,《漢書.地理志》記,「黃(黃縣,今龍口)有萊山松林萊君祠」。月主祠之萊山,也就很順理成章了。


陰主,祠三山(今萊州三山島)。三山島附近的過西村,據考是夏代方國所在地。《史記》唐司馬貞《索隱》:「過,寒浞之子澆所封國也,猗姓國。晉地道記曰『東萊掖城有過鄉,北有過城,是古之過國者也』」。這是能查到的有記載的膠東最早的封國了。


陽主,祠之罘(今煙台芝罘區境內)。之罘在先秦時期是著名的港口轉附。「齊景公問於晏子曰:吾欲觀於轉附」,而且這裡還出土了膠東地區最早的新石器古人類遺址——距今約7000年的白石村遺址,這都說明了之罘同樣有著久遠的歷史文化背景。

四時主,掌管四時,即古代的天象、曆法,祠琅邪(今膠南市琅岈)。琅邪,《漢書.地理志》記載:「越王勾踐嘗治此,起館台,有四時祠。」。《吳越春秋》也記,越王勾踐曾「徙都琅邪(琊),立觀台以望東海」,也說明了琅邪在先秦時期就是十分發達的古代都會了。


毗鄰大海的神秘,歷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山東半島沿海地區日主、月主、陰主、陽主、四時主產生的文化背景。這樣的文化背景派生出了仙山、仙人、仙藥的傳說,先秦時期的許多王公貴族,包括後來的秦始皇、漢武帝多次山東半島來祠神求葯,一是出於對東方文化,特別是對日、月、陰、陽和四時五位神主的崇拜和敬畏,再是為了達到自己長生不老的私慾需要,正是這二者的統一,使先秦時期豐富和發展起來山東半島的神仙文化,其影響力在秦漢時期達到了她的極盛時期,為中國道教的產生做好了思想上和隊伍上的準備。


(二)山東半島神仙傳說的巨大影響,使得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也踏上了東方祠神尋仙之路。


「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說的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9年,東巡祠八神,祈求福佑。但從《史記》的記載看,對天主的祭祀,「其祀絕,莫知起時」。秦始皇及後來的漢武帝到原齊國地祭祀八神,多是直奔半島沿海地區,祭祀的是半島沿海地區的五位神主。


秦始皇的這次巡遊,「至海上,則方士言之不可勝數」。向秦始皇談及海上有仙山、仙人的方士「不可勝數」,由此可見,半島神話傳說影響之大,方士數量之多。秦始皇東巡山東半島,「並勃(渤)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邪台下,復十二歲。作琅邪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秦始皇這次東巡,途經黃縣(月主所在地),攀成山(日主所在地),登之罘山(陽主所在地),再登琅邪山(四時主所在地),都是神主之地。秦始皇還在琅邪停留了三個月,遷來百姓三萬戶到琅邪台下居住,免除了他們十二年的賦稅徭役,可以看出,秦始皇對東方神主和半島文化的崇拜和敬畏。

公元前219年的這次東巡,徐福等人上書秦始皇,「言海中有三神仙,名曰蓬萊、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童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東巡,「登之罘,刻石」,表白自己「廣施文惠,明以義利」,「群臣嘉德,祗誦聖烈」的功德。秦始皇這次東巡,《史記》里雖然沒記行禮祠神之事,但秦始皇費時費力來到山東半島,「登之罘,刻石」,祠神求仙也必定是其東巡的主要目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來到山東半島,還是為了尋仙求葯,祈求神靈的福佑。《史記.始皇本紀》記:「方士徐市(福)等入海求神葯,數歲不得,費多,恐譴」。徐福再次遊說秦始皇說:「蓬萊葯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望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駑射之」。秦始皇「乃令入海者賁捕巨魚具,而自以連駑侯大魚出射之。自琅邪北至榮成山,弗見。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同是《史記》里,但說法不一樣,《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卻是這樣記的:徐福說:「臣見海中大神,.....曰:『願請延年益壽葯。』神曰:『汝秦王之禮薄,得觀而不得取。』......於是臣再拜問曰:『宜何資以獻?』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與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說,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我們今天無法論證徐福到底說得什麼,但不論說得哪一條,都展現了山東半島神仙傳說那特有的魅力。《史記·封禪書》里記,始皇「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葯。不得,還至沙丘崩」,說秦始皇希望能得到海中三神山中的長生不老葯,沒能如願,回來的路上在沙丘宮病死。


史書有記載可查的,漢武帝有九次來到山東半島,或在海上,或在陸上,行禮祠神,尋仙求葯。

漢武帝深信山東半島乃神仙之地,漢武帝的重要謀臣、以滑稽諷諫見長的東方朔也曾說:「神州,東海(當時黃海稱東海)中,地方五百里有不死草生瓊田中,草似菰苗。人已死者,以草復之,皆活。」早在漢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就曾「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尋找安期生等仙人。漢武帝在完成統一大業之後,也效仿秦始皇親自東巡山東半島,祭海求神。


《史記.漢孝武本紀》記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春,47歲的漢武帝開始「東巡海上,行禮祠八神」。漢武帝這次東巡,「齊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萬數」,於是漢武帝增派船隻,「令言海中神山者數千人求蓬萊神人」。漢武帝還「宿留海上,與方士傳車及間使求仙人以千數」,給方士驛車,並秘密派出了數以千計的使者去尋找仙人。司馬遷用了「以萬數」,「數千人」,「以千數」來形容當時神仙鬼怪的傳說在半島沿海一帶的盛行及方士數量之多。夏季,漢武帝再次東臨海邊眺望,「冀遇蓬萊焉」,希望能見到蓬萊仙山和仙人。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漢武帝「至東萊(東萊郡,轄山東半島東部地區),宿留之數日」,「復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葯以千數」,又派出數以千計的方士去尋找神仙奇物,採集靈芝仙藥。還到三山島(陰主所在地)附近「禱萬里沙,」以求神靈福佑。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漢武帝「北至琅邪,並海上」,來到琅邪,以求神靈福佑。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10月,漢武帝「東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土求神者,莫驗,然益遣,冀遇之」。漢武帝考察入海尋仙和方士求神的結果,發現沒有一個人的話應驗。但漢武帝又派出了更多的人去尋找,希望能遇到神仙。太初元年12月,漢武帝再次「臨渤海,將以望祠蓬萊之屬,冀至殊庭焉」。遙望而拜祭蓬萊仙山,希望能到達仙人居住的異境仙庭。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漢武帝又「東巡海上,考神仙之屬,未有驗者」。「天子益怠厭方士之怪迂語矣,然終羈縻弗絕,冀遇其真。」漢武帝雖然對方士們的荒唐話越來越厭倦了,然而卻始終籠絡著他們,不肯與他們絕斷往來,總希望有一天能遇到神仙。


《漢書.武帝紀》記載,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二月,漢武帝「幸琅邪,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琅玡、成山、芝罘,是祠四時主、日主、陽主之地,漢武帝來此三地,一是禮拜三神主,祈求神靈福佑,二是繼續尋求見到仙山、仙人。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四月,漢武帝「幸不其(不其縣,嶗山在其轄區),祠神人於交門宮」。說漢武帝在不其縣交門宮祈求神靈。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春,正月,漢武帝以68歲的高齡,再次「行幸東萊,臨大海。」對這次求仙,《資治通鑒》還做了這樣的記述:「欲浮海求神山。群臣諫,上弗聽;而大風晦冥,海水沸涌。上留十餘日,不得御樓船,乃還。」說漢武帝想親自入海尋找仙山,群臣勸阻,漢武帝不聽。然而風大浪涌,無法控制樓船,漢武帝在海邊呆了十多天,只好返回長安.三月,漢武帝對屢屢尋仙人仙藥而不得的方士「皆罷斥遣之」。


山東半島沿海地區遠離秦、漢時期的都城,當時的車輛、道路條件,往返一次至少得一、二個月,而且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但山東半島神仙文化卻對秦皇、漢武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秦始皇痴迷了終生,最後還死在了祠神求葯而不得的歸途中;漢武帝比起秦始皇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後半生九臨山東半島。這些由皇帝親自帶領,大規模的祠神求仙活動,擴大了山東半島神仙文化在全國的影響,壯大了半島地區,乃至全國的尋仙求葯的方士隊伍,為道教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為道士的出現做好了隊伍上的準備。


(三)山東半島神秘而充滿幻想的神話傳說,秦皇、漢武等東巡祭海求仙的故事,「數以千記」、「以萬數」、「不可勝數」的龐大方士隊伍,使山東半島處於濃厚的宗教神秘氛圍之中。這種氛圍,顯然是孕育道教文化產生最適宜的土壤。


以山東半島為主要地區而盛行的探險求仙的方士之術,形成了後來的神仙家,即方仙道。早在漢武帝時期,半島地區的方仙道家們就有了自己傳道的活動場所了。《漢書.武帝紀》記:漢武帝太始四年「夏四月幸不其,視神人於交門宮,若有鄉坐拜者,作《交門之歌》。」《漢書.地理志》記載:「不其,有太一、仙人祠九所,及明堂。武帝所起。」《後漢書.逸民列傳》也記載了逢萌到嶗山修道:「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今濰坊昌邑)人也」,因王莽殺其子,「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勞山,養志修道,人皆化其德」。唐李賢註:勞山「在今萊州即墨縣東南,有大勞、小勞山。」也就是今天的嶗山。嶗山《太清宮志·開山始基篇》也記載: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年,嶗山就「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公元前138年,「再建廟宇,供奉三清,名曰太清宮。」雖然《太清宮志》的有些記載還有待考證,但《漢書》、《後漢書》的記載就足以說明,嶗山在東漢末年的「天師道」、「太平道」出現之前,做為其前身的方仙道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有組織,有場所的活動了。被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譽為「海上仙山之祖」的昆嵛山也是道教聖地,清《山東通志》記載:「麻姑,王方平之妹,漢恆帝時,修道於牟平之姑余山,今姑余山一名昆嵛,仙跡俱存。」說「仙跡俱存」,主要指昆嵛山現在仍保留有唐、宋時期的「麻姑梳妝閣碑」。麻姑修道於昆嵛山也可能是傳說,但晉葛洪《神仙傳·麻姑傳》記,漢孝恆帝時,麻姑「見東海」,「到蓬萊」,這至少可以說明麻姑在「太平道」創立之前的漢恆帝時期,曾修道于山東半島沿海一帶。


卿希泰先生主編的《中國道教》一書指出:「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術皆為道教所承襲,神仙方術衍化為道教的修練方術,神仙方士也逐漸衍化為道士。」當然,這種「衍化」經歷了一個較長時間的逐步過程,但方仙道是道教的思想源頭,方士衍化為道士,已是中國道教界的共識。南懷瑾先生在其所著《中國道教發展史略》一書中也指出:「道家的神仙方士之術,到漢武帝之世而昌盛,開啟後來東漢、魏、晉道家神仙方術思想的基礎。再變而有北魏正式道教的形成。」道教產生後,繼承發展了長生不老的神仙思想,使之成為最核心的教義,道教的教理教義和各種修鍊方術,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而展開的。神仙傳說與方術是道教丹鼎派的直接來源。所以說山東半島神仙文化的影響並未因漢武帝對方士「皆罷斥遣之」而終止,她的影響只是改換了一下形式,融入道教文化,為東漢時期中國道教文化的興起做好了思想上的準備,以更高的文化形態對中國社會產生著更為深遠的影響。


山東半島是中國道教文化產生的重要源頭,還有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產於琅邪並對「太平道」創立者張角有著重大的影響的《太平經》。《後漢書.襄楷列傳》記載,「琅邪宮崇受干吉神書,......宮崇所獻神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其文易曉,參同經典。」「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干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書。......後張角頗有其書焉。」神書,指太平清領書,即道家《太平經》。《太平經》「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認為天地之性是由陰陽所構成的,《太平經》的陰陽五行思想也是道教的重要源頭之一。《後漢書》唐李賢注曰「干吉﹑宮崇並琅邪人」。琅邪,指琅邪國,在山東半島東南部,琅邪國所屬琅邪,是八神之一的四時主之地。太平清領書出自東漢末年琅邪,決非偶然,山東半島深厚的神仙文化傳統和濃厚的方仙道氛圍是太平清領書在琅邪地區出現的基本條件。張角,即東漢末年聲勢浩大的黃巾農民起義領袖,是太平清領書的繼承人,利用《太平經》,創立太平道。《三國志.張魯傳》裴註:「典略曰『光和中,東方有張角,......角為太平道』」太平道之名源於《太平經》:「太平道,其文約,其國富,天之命,身之寶。」「急教帝王,令行太平之道」。太平道以陰陽五行、符籙咒語為根本教法,與《太平經》所謂奉天地、順陰陽五行而雜以巫術的思想基本吻合。《後漢書.劉焉列傳》記載,太平道的傳教方式是:「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為不信道。」其教人「叩頭思過」亦源於《太平經》卷九十七:「今欲解此過,常以除日於曠野四達道上四面謝。叩頭各五行,先上視天,回下叩頭於地。」太平道飲符水則可除病去疾,也與《太平經》所載如出一轍。《太平經》卷九十二稱:「以丹為字,以上第一。次下行將告人,必使沐浴端精,北面西面南面東面告之,使其嚴以善酒,如清水已飲,隨思其字,隨病所居而思之,名為還精養形。」卷一百八又稱:「欲除疾病而大開道者,取訣于丹書吞字也。」這都可以看出,張角是利用《太平經》創立了太平道。


太平道據《太平經》創教,亦據《太平經》組織黃巾起義。史稱張角自號「大賢良師」,倡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太平」,其所言「大賢」「黃天」等詞,以及選甲子為起義之年,皆可在《太平經》中找到根據。《太平經》卷九十載:「治國欲樂安之,不得大賢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平?」《太平經》以奉天地、順五行為主旨,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的運序,漢以火德王,漢運衰,代漢而興者當為土德,土色黃,故張角自稱「黃天」,以示將承漢祚而王天下。《太平經》卷三十九又稱:「甲子歲也,冬至之日也,天地正始起於是也。……凡物生者,皆以甲為首,子為本,故以上甲子序出之也。」該經有「三五氣和,日月常光明,乃為太平」之語,可見張角選擇甲子年(公元184)三月五日作為黃巾起義的日期,顯然是受《太平經》的影響。《後漢書.皇甫嵩傳》記,中平元年(公元184)春二月,張角「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後漢書.孔融傳》記「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沖」,說北海國的黃巾勢頭最大。北海國轄膠萊河、濰河兩岸地區,西至今濰坊昌樂以西,東至今膠東半島腹地萊陽以東。當時,膠東的東萊郡和北海國均為青州之地,青州排在了農民起義隊伍的八州之首,北海的黃巾勢頭最大,顯然是受《太平經》影響最大,道徒也最盛。張角的黃巾起義當年就被東漢王朝重兵圍剿失敗了,四年之後,中平五年(公元188)「冬十月,青、徐黃巾復起,寇郡縣」。琅邪國當時為徐州之地,可以推斷出「青、徐黃巾復起」,山東半島仍是主要地區。而且這次「黃巾復起」的規模很大,僅青州一帶至少有百萬之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夏四月「青州黃巾觽百萬入兗州」,這都說明了《太平經》在山東半島一帶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是太平道的發源地和其活動的主要區域。


現在許多學者認為,創立「天師道」的張陵(張道陵)擁有的《太平洞極之經》是《太平經》的另一版本,天師道的重要經書《老子想爾注》的內容也多於《太平經》相合,有的專家甚至斷言:「《太平經》的出現和傳播,即標誌著道教的形成。」這至少說明了《太平經》是道教形成的一個重要思想淵源。《後漢書.劉焉列傳》也記,「修法略與角同」,說漢中張修(張陵之後,和張陵之孫張魯同時)的天師道與張角的太平道大略上相同。也說明「天師道」和「太平道」屬於統一思想體系。這都說明了出自東漢末年山東半島琅邪的《太平經》,對全國道教文化的傳播和道教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重大的影響。太平道三十六方的術數觀念,為後世道教所繼承;後世道士持九節杖、著黃衣、戴黃冠,用符水、咒語等道術為人治病消災,等等,也都承襲太平道的規制。


東漢時期早期道教的兩大教派,「天師道」的創始人張陵(張道陵),「太平道」的創始人張角,雖說都不是山東半島人,但半島地區濃厚的民間宗教氛圍,秦始皇、漢武帝在山東半島組織的大規模的祠神尋仙活動,以及「數以千記」、「以萬數」的龐大方士隊伍,包括《太平清領書》對「太平道」創立者張角的影響,山東半島對道教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所帶來的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作用,都是當時中國的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山東半島,催生了中國道教文化,是中國道教文化產生的重要源頭。


【責任編輯:賢中】


標籤:山東半島 道教文化 源頭


讚歎


隨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泉之聲 的精彩文章:

林清玄:沒有人能真正保佑你

TAG:龍泉之聲 |

您可能感興趣

到中國道教發祥地龍虎山領略道教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源頭
鐵爐山,西山道教文化中的一座聖山
九華山道教文化遺存中的鶴鹿文化
道教與中國茶文化
道教文化對中國古代石橋建築的影響
在小五台山的崇山峻岭之中體驗燦爛的佛教文化
中國茶道的歷史文化
五大佛教名山梵凈山,佛教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茶道文化
襄陽漢江石,中國石文化
從西漢青銅蒜頭瓶看中國酒文化的精髓
中國一小城市,對中國文化貢獻巨大但鮮為人知,京九鐵路為它改道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五大文化「四句教」
河南省的八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徐小躍:三智大道與中國傳統文化
海外華文媒體聚焦湖北當陽 感受三國歷史文化
中華三祖堂:中國黃帝城文化旅遊區的中心景點
中國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