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中國人應該穿的衣服
衣,向來為生活住行之首。
日本人有和服,洋人有西裝,而我們中國人,則有漢服。自古,漢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拿來視為「國之顏面」的東西。
在漫長的幾千年時間裡,漢服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更是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
衣裳里的秘密
漢服,意指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漢服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於清代「剃髮易服」。並非人們誤以為的「漢朝的衣服」。幾千年來,漢服雖歷經多個朝代的潤色,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漢服的不二代表。
傳統深衣有三大講究。一為「交領右衽」,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漢服為向右掩。二為「褒衣寬袖」,漢服的衣服都寬鬆,且袖子寬大,長過手臂。三為「系帶隱扣」,漢服的衣服大多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繫結。依著如此特性,古人在身著漢服時,走起路來自然會瀟洒飄逸,輕揮衣袖,便帶起一陣清風。
知禮儀,正名分
服飾在華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風雨」等一系列實用功能之外,還有著「知禮儀、正名分」等特殊意義。
清淡平易,天人合一
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講究天人合一。
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衣服的上片由四塊布拼接而成,意味著一年有四季,深衣的下擺所用布帛共十二幅,以應一年有十二月之意。 以最典型的深衣為例,其形制必須符合「規、矩、繩、權衡」。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古人普遍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漢服的袖子皆為圓袖,意為天道圓潤;漢服的交領處則成矩形,以應地道方正,就是衣襟向右掩,深衣的衣領交叉呈字母y形。這代表做人要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古人每天穿衣時,都不斷在激勵自己,規矩做事,規矩做人。
剛正不阿,君子之道
深衣背部的正中間,有一條貫穿首尾縫合的線,叫做「中縫」。 當你穿上漢服站直時,中縫垂直於地面,代表正直;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權衡。
《禮記·深衣》: 「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 背縫垂直而領子正方,象徵政教不偏,義理公正。正所謂君子之傷,君子之守,一個人遇到困難,不因環境變化而改變他的志向和德行,這才是君子之道。
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撫柳。
眉梢眼角藏秀氣, 聲音笑貌露溫柔。
如今的中國,幾乎是全世界唯一一個丟失自己傳統服裝的民族。在日本,任何一個日本女人穿著和服踩著木屐走在街上,行人都不會側目。在蘇格蘭,一個男人穿著蘇格蘭短裙也不會讓人驚訝。可如果你在中國穿著漢服上街,別人不是以為你瘋了,就會誤以為你是穿著和服的日本人,讓人心痛又無奈。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漢服最美麗的歸宿,莫過於是在每逢中國的傳統節日時,我們都可以鄭重其事地換上自己民族的傳統漢服,做一些充滿儀式感的傳統習俗。比起那些時髦的新衣服,想來只有延續華夏千年的漢服足以撐起這個角色。我們相信,總有一天,身穿漢服的中國人可以驚艷全世界。
誰言心似階上塵,竹檐碧草景深深,
我借三分花枝色,染及空山一縷春。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此情莫被相思誤,琴瑟微調。
鶯燕相邀。酒入黃昏縱月搖。
一身藍色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
身披淡藍色的翠水薄煙紗,
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若凝脂氣若幽蘭。
來源:視覺影像


TAG:人文地理 |
※這才是中國人應該穿的衣服!
※這才是中國人的衣服
※這才是中國人應該住的房子
※漢服 泱泱華夏,禮儀之邦,這才是中國人應該穿的衣服
※這才是中國人應該住的房子!
※這才是中國人的床!
※這才是適合咱們中國人的健身餐
※這才是真正屬於中國人的奢侈品
※這才是中國人應該住的房子,美到極致!
※這才是中國人的護身符
※這才是中國人該住的房子!
※這才是中國最美的嫁衣!
※這才是中國人應該過的年!
※這才是島國片最應該有的顏
※最美中國風,這才是中國人的連衣裙,端莊漂亮令人驚艷
※這才是一個女人應該有的精神和外貌
※這才叫衣服,你穿的那只能叫布
※這才是中國人應該住的房子!驚艷千年
※這才是韓國女人的真實樣子,沒整容化了妝,中國女人比她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