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谷好好:讓「臨川四夢」和年輕人一起成長

谷好好:讓「臨川四夢」和年輕人一起成長

今年是湯顯祖逝世400周年,「臨川四夢」的演出成為當下舞台熱點。上海崑劇團的「臨川四夢」系列演出在廣東、北京等地引發了觀劇熱潮。不僅市場反響熱烈,在北京的專家研討會上也獲得了北京專家的高度評價。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說:「『臨川四夢』是上昆的一次圓夢,也是一個新的開始,讓我們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傳承經典,繼續前進。」

谷好好:讓「臨川四夢」和年輕人一起成長


《紫釵記》


谷好好:讓「臨川四夢」和年輕人一起成長


2016圓夢「臨川四夢」


今年是湯顯祖逝世400周年,「臨川四夢」就是最好的應景之作,我們是帶著儀式感向大家演出的。上昆多年以來一直希望將「臨川四夢」都搬上舞台。2015年我們經過認真的策劃研究和思考,感到2016年應該能「圓夢」了。今天的上昆是一個五班三代、文武兼備、行當齊全的團體,我們具備了實力和信心去完成"四夢"。

《邯鄲記》是2005年創排的,主演計鎮華老師是崑曲老生行當的領軍人物,這次由京昆青年藝術家聯合演出。8年前我們排過《紫釵記》,8年後黎安和沈昳麗再度合作,這次的版本相較上次又有很多不同,更注重展示崑曲的抒情特長,彰顯人文精神。我們新創排的《南柯夢記》,由最年輕的「昆五班」演員擔綱,從演員到樂隊都是年輕人。上昆的《牡丹亭》有多個版本,這次我們選擇的是典藏版,以折子戲串演的方式完成我們「五班三代」老中青齊整陣容的亮相,從75歲的柳夢梅到25歲的杜麗娘,從中看到我們上昆的藝術傳承。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廣東、北京等地的演出,在這些地方都引起了轟動。在廣東四個城市,我們20天里演出了10場。特別是在廣州大劇院的演出達到了90%以上的上座率,拿下了百萬票房,也是廣州大劇院戲曲演出有史以來的最高票房,不但我們,連劇院方面都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好的市場反應。在北京的國家大劇院每天都是百分百的上座率。我開玩笑地說,上昆在國家大劇院演出那麼多次,第一次覺得國家大劇院位置少了,劇場小了。


傳統戲是有舞台的,就看我們今天如何轉化。「臨川四夢」的成功是我們尊重傳統、敬畏傳統、激活傳統的成果。仲呈祥老師就說,「臨川四夢」的意義在於讓我們看到,「如何堅定地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真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如何自覺地樹立並踐行包含戲曲自信、文藝自信在內的文化自信」。 「臨川四夢」對我們來說是翻開了崑曲新的一頁。面對經典,我們非常冷靜,且修且改且磨,用虔誠的心和認真謹慎的態度,不以今天的鮮花和掌聲就淹沒自己。今年「臨川四夢」有44場演出。我們會在演出中不斷地聽取意見,再來做修改,明年還會做全國巡演、世界巡演,再繼續打磨,把「四夢」打造成當下的經典。


我們等崑曲這一天等了很久。老師們從藝六十多年,我們這一代今年正好是三十年,我們都在等崑曲像今天這樣的復興,像今天這樣有全國影響力的局面。我希望崑曲最好的時光永遠在明天,但起碼今天又是最好的時光。

谷好好:讓「臨川四夢」和年輕人一起成長


《邯鄲記》


台上台下都是年輕人


北京和廣東的演出的觀眾群體還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年輕觀眾多,劇場的觀演環境非常好,演出期間鴉雀無聲。台上台下的互動也非常好,演到一些情節點上,觀眾笑聲掌聲的回饋也很熱烈。


我覺得對戲曲來說,老藝術家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是引領性的人物,是劇種的標杆。同時,一個劇種的發展,還要看台上的演員是不是年輕,台下的觀眾是不是年輕,這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這次「臨川四夢」的演出,我們並沒有把老藝術家作為主打,而是放在了青年演員上。從《南柯夢記》《紫釵記》到《邯鄲記》都是青年演員主演。其實演出之前,我們對年輕人挑梁的《南柯夢記》最不放心。但沒想到在北京成為本次系列演出的亮點,我們的年輕演員在台上非常認真,精氣神十足,能看得出這些新從業者對職業的尊敬,對藝術的熱愛,看過演出之後觀眾都讚揚了年輕人的表現。包括我們到香港舉辦的「臨川四夢」演唱會也是如此——演出之後觀眾給我們寫信說:「上昆還是我們心目中的上昆,我們放心了。」


「四夢」是系列工程,我們希望它不僅要成為上海崑劇團的代表作,也能成為年輕人的代表作。給他們機會去積累,他們就能隨著「臨川四夢」一起成長,不管是跑龍套、配角還是主角,都將與這些劇目近距離接觸,同呼吸共命運,我相信這一代人會迅速成長的。

谷好好:讓「臨川四夢」和年輕人一起成長


《牡丹亭》


創作是一場心思稠密的戰役


上海現在通過「一團一策」對各院團的特性進行了研究認識。對崑曲的定位肯定是以傳承保護為先,學館制給了上昆一個很好的平台,這也是在全國率先推出的舉措,讓青年人在三年內向老藝術家學習100個折子戲和6台大戲。我想,這些青年人之所以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學館制學習帶來的成長是分不開的。


讓藝術院團回歸藝術氛圍很重要,學館製為演出服務,打基礎的,而這樣的政策是有聯動效應的,學館制不僅讓這些劇目作為資料得到很好地保存,同時也推進了人才的發展,對營造藝術氛圍也是很有益的。在北京的研討會上,評論家傅瑾說:「崑曲的傳承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只要假以時日,給新一代崑曲演員更多的演出機會,這些劇目已經完全有可能繼續高水平地保留在今天的戲曲舞台上。」


眾所周知,崑劇的新劇目創排相較於其他劇種來說更難。上昆對新劇目的創作都是比較謹慎的,一齣戲受表揚在此時此刻,前期工作就要做足,一定得有鋪墊和積累才行。我們的新創劇目都是有目的性的,像黎安的《景陽鍾》,吳雙的《川上吟》都是為演員個性化發展的需要而量身定製的。


創作是一場心思稠密的戰役,特別是崑曲本身是非常講究的。上昆文武兼備、行當齊全,班底的整體實力比較強,就要發揮上昆的優勢。比如大家都在演《牡丹亭》的時候,我們會選擇《白蛇傳》,因為《白蛇傳》要求旦角演員兼具文武。又比如說《景陽鍾》,原來的《鐵冠圖》就是要求院團有實力去準備,要有傳統摺子的積累,一定是先有《撞鐘分宮》《守門殺監》《刺虎》《別母亂箭》的鋪墊,才有今天《景陽鍾》的呈現。


當今的戲曲創作是急不得的,它不是那麼功利的,要收心安靜,沉浸在裡面。我們的作品拿出來要對得起我們六百年的歷史,要實實在在的。


(採訪/忻穎)


刊於2016年第8期《上海戲劇》


本文為本號原創作品


如有轉載需要請回復留下轉載去向


轉載請註明出處為:


「上海戲劇」及本刊微信號:shanghaitheatre


謝謝支持與理解


投稿及業務聯繫:shanghaixiju@163.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戲劇 的精彩文章:

陰森石棺里的活死人——《約翰·蓋博呂爾·博克曼》
科幻舞台劇:從《三體》開始?
「柏林戲劇節」講座及工作坊
解讀《漢密爾頓》:嘻哈精神打造美國夢
王馗:流派的傳承、變化與創新

TAG:上海戲劇 |

您可能感興趣

真實的湯顯祖:不只寫過「臨川四夢」,還是位傑出詩人
臨川四夢之牡丹亭
紀念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北方崑曲劇院上演《湯顯祖與臨川四夢》
中國佛教首場戲曲庭院實景演出七夕《臨川四夢》雅集主題曲:《枕邊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