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釋迦牟尼佛的一天原來是這樣度過的

釋迦牟尼佛的一天原來是這樣度過的

根據《阿含經》記載,釋迦牟尼佛的一天是很辛苦的。


《阿含經》是南傳佛教一個非常著名的經典,包括我們現在有很多的教法都出自《阿含經》,這個非常殊勝。咱們寺院,也就是大悲寺,為什麼要休息四個小時呢?它的根據是什麼呢?就是來源於《阿含經》。《阿含經》裡面記載佛每夜是休息一個小時,僧團是四個小時,時間就是從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所以說大悲寺的修行不是自己創造的,都是根據佛的戒律和佛的經典而來的。《阿含經》的記載都很重要,我們下面看一看佛陀的一天。


佛陀的內心世界常住寂靜,享受涅槃之樂。他的外部世界始終在無私地為提高社會道德服務著。自己覺悟後,他不息地覺悟他人,把人們從人生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佛一天的時間分成五個部分:上午、下午、第一時夜、中時夜——也叫中夜,還有後夜。分成這麼五個部分,第一時夜也就是初夜。不像我們修行,我們是早晨修行或是下午修行,晚上睡覺。佛陀不是這樣,佛陀是二十四個小時都在精進。所以我們對佛陀的一天應該很好地了解一下,對我們修行有所幫助。


上午時分,一般來講,佛陀早晨以聖眼觀世界,看一看有無可度化之人。他通常前去尋找歹惡不善之人,清凈善德之人會自己來找他。佛陀就是如此地為一切眾生謀福利,國王們都心甘情願地禮拜他。如果沒有受到特別的邀請,佛一個人,或同弟子們一道,托缽沿街乞食。


托缽就是托著缽去乞食,這個很重要。這個缽也是每個僧人必須具備的,不具備缽都是不允許出家的。這個先不講了,等到中午看碟片的時候,大家能看到這個托缽乞食的情況。


佛同弟子們一道托缽,沿街乞食,默默地站在施主門口,接受人們放在缽里的東西,然後回到自己的住處。默默地托缽,其中也有說法——要敲門,有時候搖動錫杖,剛開始搖三下,再一次搖五下,最後搖七下,如果都搖完了人家不給,那就得走了。每家還得次第乞,不能分別好壞。接受人們放在缽里的東西,然後回到自己的住處。

即使在八十歲高齡,身體不佳的情況下,佛依然在毗舍離繞城乞食,要走很遠的路。因為不是說很多家都給,有的路相隔很遠,有的時候差不多有二里地,得繞一圈再回到出發地,差不多得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這個乞食也是很辛苦的。這是佛上午的時間。乞食是不允許過中午的,過中午是不允許吃飯的,這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午時前,佛結束飯食。飯後,他給信眾作一些簡短的開示,授予三皈五戒。如果有人在修行方面已有基礎,佛便給他指出一條成就聖果之道。如果有人提出要求出家,佛就給他們授戒,最後回到自己的寮房。


這是佛從上午乞食到吃飯的情形。佛走一圈,就有很多人要跟他出家。我們也乞食去了,但走這一圈,沒有幾個跟著出家的,一看太苦了,都不去了。好像有一年,有一個傻乎乎的人,教他念佛他都念不清楚,可能他要跟著走——那也不能帶他,是不是?佛在世的時候,托缽乞食教化很多人,這個非常殊勝。


下面我們繼續講下午時分。下午時分,也就是正午以後稱為下午,這個「午」指的是日頭正中午。飲食必須要在正午以前完成,過了正午以後是不允許的。從咱們遼寧來看,十一點五十左右這為正午,有時候再延長一點,就過十二點。(按北京時間)到新疆那邊一般都是下午兩點才正午。這個時辰對我們很重要,因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要求,也是我們證道的一種需要。


佛講啊,上午為天食,午時為佛食,下午為畜生食,晚上是餓鬼食。因為在不同的時間飲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不同的認識,它會有一種趨向,會導致一種惡趣和善趣,它不同。所以飲食的時間對於佛教徒來講,是必須要遵守的,因為佛戒的每一項都應該很嚴格地來完成,這樣的話我們成佛才會有所保證。

下午時分,佛在寺廟的一個地方坐下,眾比丘聚集到他的周圍,聆聽佛法。有些比丘走到他的跟前,以期獲得適合自己的禪坐方法。另外一些比丘向佛陀行禮後,就回到自己的房間。


在向弟子們講經或作一番開示後,佛陀回自己的寮房休息,或隨意正念右卧。起身後,即達到大悲的樂境,以聖眼觀世界一切眾生,特別是隱居靜處,修習禪定的比丘及其他弟子,給予他們必要的開示和指導。如果有人在很遠的地方需要他的指導,他就以神通前往,開導他們,然後回到他的寮房。這是佛的下午時間。


到了晚上,成群結隊的在家信徒前來聆聽佛法。佛陀以佛眼了知他們的根機和性格,給他們講解一個多小時的佛法。每一位聽眾,各自根性不同,但都感覺到佛陀是在為自己單獨說法。這就是佛陀講法的方式。


這個「講」啊,在我們看來是非常重要的,佛的講法,實際上不一樣。佛說:我講法四十九年沒說一個字,說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佛陀講法不是用文字、用語言。而且佛陀講的法不管你是用語言的方式來聽,還是以心來領會,或各種感覺來體會,都會得到佛講的法。不管是人類,還是天上的天人,還有其他道的眾生,都會感受到佛的講法,這就是佛實相的作用。


實相的作用就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備,什麼樣的根機都會聽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根普被。只有佛講法才能三根普被。我們只能做文字上的說明,但文字說明必須要和你的心性結合。如果你心性達到那個地位,達到了那個境界,你講的法就變成實語者,你達不到那個境界就只能是文字。

佛的講法不一樣,每個眾生,不管哪一類眾生,聽了都會明白的。這個是不一樣的,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聽法方式不同。但說到底,我們的佛性終歸是相同的。有一些眾生,你看我們不理解它們,但有時候它們可以理解我們,這都是不奇怪的。只是我們貪嗔痴過重,有時候反而不能了解其它眾生講的語言。


前天,就是剛才和我一起來的那個居士。我們倆晚上去工地上轉一圈,傍晚我們倆要回到我住的地方。剛走到山坡上,一個鴿子就飛過來了,飛到我眼前,落到一個磚垛上,離我很近,也就兩尺多遠吧。我不知道它要幹什麼,就瞅著我。我尋思它對我比較親近哪,就伸手,意思招呼它上手,它也不上,但是它也不跑遠,就歪著腦袋瞅我,我也不清楚它要幹什麼。後來我就坐到車上,它就跟到車跟前,等我們要開車走的時候,它就鑽到車底下去了。後來我告訴李居士,我說你下去看看鑽沒鑽到車底下,李居士一看真在車底下,然後就把它攆出車底了。


我就想它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晚上餓了,要點吃的?我說咱回去吧。因為咱們放生了很多鴿子,就想回到放鴿子的地方,叫護生人員給它點食物吃。後來我們倆就開車到放生的地方,我說你下去跟護生的人員說一下。這李居士就到放生園,但護生人員不在。後來他回來告訴我,正好有個抓鉤機在挖一條溝。因為天已經漸晚了,抓鉤機的鐵鏈子裡面躺了五六隻小鴿仔,它們趴在那上。如果再一動彈,那鴿仔整個就被壓死了,因為小鴿仔沒有能力逃生。後來李居士都把它們救出來了,就一個鴿子翅膀受點傷,其它都沒有受傷。


所以我們才知道這個鴿子在找人,在尋救,它很有靈性的。你看它的語言我就不知道,所以這就是凡夫。如果要是佛陀馬上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所以說人和人,人和眾生,這個語言雖有不能相通的地方,但心是相通的,這個是沒有疑問的。

所以佛給大家講法的時候——因為佛陀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因為他無相,所以佛證到實相的時候,這時候講的法就是不管在哪個地方,不管天上、地上,所有的眾生都會聽到,都會領悟的,這就是佛法殊勝的地方。對一般人來說,佛陀首先講布施、持戒和生天之樂;對修行上已有進展的人,他就講物慾享受的不善,以及去惡得益的法門;對修學已經快到家的人,他就講解四聖諦法。


這是晚上的時間:第一個時夜(初夜)——每晚六點到十點,佛陀專門來指導眾比丘。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可以隨便來到佛陀跟前,提出疑難的問題,詢問深奧的佛法,接受適宜的禪法或聆聽佛陀的開示,這是初夜時間。


中夜時分,夜裡十點至凌晨兩點,凡夫俗眼見不到的天人、梵天等諸神眾來到佛前,聽講佛法。經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經文:「爾時,夜深人靜,一位身耀光輝的天人來到佛前,恭敬禮拜,站在一邊。」在《相應部》中,有好幾部回答天人所問的經典。夜裡十點到兩點,對凡夫來講,我們這時候是在休息,咱們僧團也是在這個時間休息。佛在這段時間正給天人講法,所以經典常常能看到這一段的解說,這是梵天和神眾來到佛前。


後夜時分,就是早上兩點至六點,這個時段又分成四個時期。


兩點到三點,第一個時期,佛陀在附近來回經行。經行是佛親自實踐的,上回也是在這裡給大家講的經行,後來也出了書,也就是這個《經行》。我們僧團是兩點起床進行坐禪,坐禪後上殿。佛陀是在附近來回經行。三點到四點,佛陀正念右卧。佛陀就卧一個小時。四點至五點,佛陀深入阿羅漢之境,享受涅槃之樂。


五點至六點,佛陀深入大悲之喜,以大慈之心照耀眾生,滋潤他們的心田。這時,他以法眼觀世界,看一看能為眾生做些什麼。善德之人及需要他幫助的眾生,無論他們住在多麼遙遠的地方,佛陀都會清晰地出現在他們眼前。出於對他們的慈悲,他將前去給予必要的精神幫助。


像釋迦牟尼佛或者阿羅漢這樣的聖賢,有緣的天眾都會來親近和請教,他們來親近佛陀和聖者的時間一般都是在晚上。為什麼在晚上呢?因為夜靜更深的時候人們都休息了,另外就是人類的一些活動都停止下來了。人類的活動當然有好的活動,也有亂七八糟的活動。所以晚上這一時刻是最安靜的,地球就顯得比白天清凈一些。


不過佛的境界非常殊勝,我們普通人是想不到的。比如說他在休息,我們凡夫認為他是在休息,其實他也在度眾生。當他在一個地方給一些眾生講法時,我們通常認為他只會在一個地方講法,實際上佛陀同時會在很多地方講法。比如說佛陀在娑婆世界講法,同時也在其他世界講法,所以佛陀的智慧是不可思議的,不能以凡夫的心去理解佛陀的智慧和神通。過去中國有一些學者,包括出家人里也有一些學者,對佛陀的理解,完全是用凡夫的心去猜度佛陀的智慧,甚至評價一些佛陀度眾生的行為,這都是不正確的。(本文節選自妙祥法師講述《吉祥經講記》)


====================


慈悲的菩提,智慧的菩提,


清涼的菩提,自在的菩提……


分享菩提一葉,同修心靈凈土。



菩提禪禮請購渠道——


微店:菩提一葉創意禪禮工坊


點擊微信對話框即可進入微店


淘寶店:菩提一葉創意禪禮工坊


網 址:http://ptyiye.taobao.com


北京朝陽寺?法物流通處


地 址:北京.懷柔區.甘澗峪.靈慧山景區


黃山梓路寺?法物流通處


地 址:安徽.黃山市.黟縣.宏村


上海?一葉居


地 址:靜安區.陝西北路119弄29號後門2樓(預約微信PTLEAF)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一葉佛心禪語 的精彩文章:

夏日海風:天然紅珊瑚珍珠手鏈
測試一下自己業障的輕重
太美了!佛教的詩詞你都看過多少?
【一葉禪服】夏日清風,如敘如訴

TAG:菩提一葉佛心禪語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來佛是不是釋迦牟尼,還是另一人
釋迦牟尼佛原來是這樣成佛的,看來我們現在也還有機會……
佛祖釋迦牟尼在出家之後,吃的第一口飯是這個人給的
釋迦牟尼講佛法,卻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從生到死要多久」
釋迦牟尼和如來佛祖是同一個佛嗎?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最後一天,最後回答了這4個問題
我一直相信釋迦牟尼說的一句話
世界上第一個尼姑是從哪來的?不在中國,並且還跟釋迦摩尼有關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到的是什麼?其實無非是這四個字
我一直相信釋迦牟尼說的一句話: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你能說出幾個?他們各什麼第一?
釋迦牟尼的一句話
佛祖釋迦摩尼頭上,像頭髮一樣的髮髻,其實不是頭髮
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如來佛祖究竟是誰?他是不是釋迦牟尼?
中國唯一一個可以倒過來念的景點,世界上最高的露天釋迦牟尼立像
釋迦牟尼佛留下的最珍貴的一咒語,您一定要終生牢記!
釋迦牟尼佛和如來佛的關係,釋迦牟尼是如來佛嗎
劉素雲老師:釋迦牟尼佛這一次到地球上來,示現成佛是第八千次
釋迦牟尼說:在菩提樹下,再等你千年,我相信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