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文:Ed Yong


翻譯:鬼谷藏龍


要是你在1995年的時候告訴托比·斯普利比爾(Toby Spribille),他日後會推翻一項在生物學教科書上待了150年的科學理論,他會對你報以嗤笑。當時,他的人生軌跡正被逼向一條迥然不同的路。他成長於蒙大拿州的一座房車停車場,由一個後來被他稱為「原教旨主義狂熱信徒」的人在家裡教他讀書識字。小小年紀的他與科學墜入了愛河,卻沒有辦法來充實這份愛,他渴望著脫離自己的根去獲得真正的教育。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托比·斯普利比爾(Toby Spribille),奧地利格拉茨大學的植物學教授。


19歲時,他在當地林業機構謀了一份差事,奮鬥幾年後終於攢夠了離開家鄉的資金,然而像他這樣身無長物也沒有學歷的人根本沒法在美國念大學,斯普利比爾只得將目光投向了歐洲。

因為家庭背景的關係,他會說德語,他聽說德國很多大學是不收學費的。不過他的履歷還是很成問題,好在哥廷根大學願意無視這點,「他們說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每年也可以破格招一些沒有成績單的學生。」 斯普利比爾說道,「那段時間是我生命中的瓶頸。」


還在蒙大拿的時候,他就被當地森林中一種生物體深深吸引——地衣。經歷了本科與讀研的深造,他成了一名地衣專家。


地衣,常見卻不簡單


你也曾經見過地衣,但是和斯普利比爾不同,你多半忽視了它們的存在。這些生物生長在原木上,附著在樹皮上,包裹在石頭上,乍一看去亂七八糟,毫無吸引力可言。然而細細察之,它們實則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有的像剝落的油漆,有的像海中的珊瑚,有的像輕撒的細塵,有的像萵苣的菜葉,有的像蜿蜒的蠕蟲,有的像精靈的茶盞。它們還堅忍異常,生長在這個星球最了無生機的荒涼之地。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千姿百態的地衣


地衣在生物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19世紀六十年代,科學家認為它們是植物,到了1868年,瑞士科學家西蒙·施文德納(Simon Schwendener)揭示出它們其實是一種複合生命體,由真菌與微型藻類結伴相生。這個「雙生假說」遭到了某種不滿,因為生物學家一直致力於把生物分類為一個個界限分明的獨立物種,但這種生命形態假說對此提出了挑戰,不過施文德納最終化解了種種非議,他用精密的顯微鏡與靈巧的雙手,設法分開了地衣中的那一對夥伴。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我就說是它共生的,怎麼著!」


然而,偉大的前人也有紕漏。


施文德納誤認為是真菌「奴役」了藻類,但是別人的研究表明這兩者其實是平等合作藻類利用陽光製造真菌所需的養分,而真菌則提供礦物質,水和保護。此前人們從未聽過這種互惠共利的關係,也沒有與之對應的辭彙,於是由兩個德國人,阿爾伯特·弗蘭克(Albert Frank)和安東·狄·百瑞(Anton de Bary)創造了一個完美描述這種現象的術語——「共生」(symbiosis),源於古希臘辭彙「共同」和「生活」。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一個顯微鏡下的地衣(左)與其模式圖(右),圖中綠色顆粒狀的為藻類,絲狀的則是真菌的菌絲。


當我們想到影響人和動物的健康的微生物,想到那些為珊瑚礁提供能量的藻類,驅動我們的細胞的線粒體,幫助牛消化食物的腸道菌群,或者充斥著超市貨架的益生菌,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共生」這個概念的問世,而共生,則反過來源自對地衣的研究。


「關鍵第三號」終現身


自施文德納以來150年,生物學家一直試圖在實驗室里栽培地衣,卻徒勞無功。無論他們如何人為地撮合真菌和藻類,這兩個小夥伴始終無法充分再現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的結構,看起來似乎有什麼東西被忽略了——而斯普利比爾或許就發現了這樣東西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他證明,自施文德納以來所有科學家都弄錯了,地衣大家族中最大、種類最多的那個類群並非兩種生命體的聯盟。事實上,它是三種生命體的聯盟。這麼長時間裡,有另一種類型的真菌一直就隱藏在人們眼皮底下。


「顯微影像學已經走過了140多個年頭,」斯普利比爾說道,「說起來簡直不可思議,人們居然還漏掉了這麼基本的東西。」


與擔子菌的奇妙邂逅


發現之旅始於2011年,當擁有博士學位的斯普利比爾又回到了蒙大拿州,他加入了共生專家約翰·麥卡琴(John McCutcheon)的實驗室,麥卡琴說服他使用現代遺傳學手段,作為他卓越的的博物學技能的補充。


他倆開始研究兩種當地的地衣,這種地衣在當地森林中隨處可見,長得宛如胡亂掛在枝椏上的假髮。其中一種地衣呈黃色,因為其會製造一種叫做狐衣酸(vulpinic acid)的強力毒素;而另一種則缺乏這種毒素而呈深棕色。這兩種地衣看起來截然不同,被分類為不同的兩個物種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中的真菌是一致的,搭配的也是一樣的藻類


那它倆為什麼就不一樣了呢?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引起斯普利比爾注意的兩種地衣。


為尋真相,斯普利比爾分析了兩種地衣所激活的基因,結果沒有區別。然後他意識到他的搜索範圍太過狹隘了,地衣學家全都認為地衣當中的真菌都來自一個叫做「子囊菌」(ascomycetes)的類群,因此斯普利比爾也就理所當然地只搜索了這類真菌的基因。然而幾乎是一時興起,他將他的搜索範圍拓展到了整個真菌界,這時詭異的事情出現了,地衣當中大量被激活的基因來自一個完全不同的真菌類群——擔子菌(basidiomycetes)。


譯者註:子囊菌是真菌中的一個類別,平時見到的黴菌中就有一些屬於這類。擔子菌也是真菌中的一類,平時見到的各種蘑菇大多都屬於此類。


「看上去像是有什麼地方搞錯了,」麥卡琴說,「這得花上大把時間去弄清楚。」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常見蘑菇大多屬於擔子菌


一開始,他倆猜測是有擔子菌碰巧長在地衣上面。可能只是樣本污染,樣品上落了一點點細屑什麼的,再或者也可能是某種病原體,感染了地衣導致其生病等等。這甚至可能只是假信號罷了。(這樣的事發生過:遺傳演算法曾荒謬地顯示紐約地鐵上有黑死病菌,弗吉尼亞的土豆田裡藏著鴨嘴獸或是越南的森林裡頭住著海豹等等……)


但是當斯普利比爾從他的數據中移除了所有擔子菌基因後,與狐衣酸有關的一切也隨之消失了。「那是個豁然開朗的時刻,」他說,「我靠倒在我的椅背上。」那一刻,他開始懷疑擔子菌實際上就是地衣的一部分,兩種地衣都有,但是黃色有毒的那一種當中特別多。


還不僅僅是這兩種地衣。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斯普利比爾已經收集了45000份地衣樣本,他開始批量篩查這些屬於不同演化分支,來自不同大陸的樣本,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大型地衣」(世界上物種最豐富的地衣類群)當中都能檢測到擔子菌類的基因,簡直無處不在。那麼現在,他需要親眼見到他們。


在顯微鏡下,地衣看上去像是一根油條:由一層緊實的外殼包裹著綿軟的內芯。藻類就嵌在那層厚厚的外殼上,熟悉的子囊菌也長在那裡,只不過它們的菌絲向內部分支,構築成海綿狀的內芯。那麼擔子菌在哪裡呢?原來它們在外殼的最外層,就在另外兩個夥伴周圍。「它們遍布在最外層。」 斯普利比爾說。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斯普利比爾顯微鏡下的地衣。


儘管貌似顯而易見,但是尋找它們消耗了差不多五年光陰。它們包裹於糖類基質之中,彷彿被人粉刷過一般。為了看清這些生命體,斯普利比爾從沃爾瑪買來洗潔精,小心翼翼地洗脫掉那些基質。


然而就算是那些擔子菌已經充分暴露出來,要鑒別它們也是困難重重,它們看起來跟子囊菌的菌絲橫斷面別無二致,除非你真的知道你在找什麼,否則完全沒有理由認為那裡存在兩種而非一種真菌,這也是為何150年來都沒人意識到這點。斯普利比爾最終通過給三種生物成分標記上不同的熒光分子,讓三者分別呈現出紅色,綠色和藍色,這才讓這種三位一體的生命形態得以顯現出來。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利用熒游標記區分開來的三種生物成分。


「這個發現打破了雙生範式,」牛津大學的薩拉·沃特金森(Sarah Watkinson)說道,「教科書上關於地衣的定義怕是要改寫了。」


「這讓地衣更加引人注目了,」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尼克·塔爾伯特(Nick Talbot)補充道,「現在我們知道其需要兩種不同的真菌和一種藻類,當正確的組合在岩石或枝椏上相遇,地衣便形成了,最終化作我們常在樹上和岩石上見到的巨大複雜的植物狀生命體。我們對這種共生態的形成機制還是一無所知,那是個真正的謎團。」


基於兩種真菌所處的位置,擔子菌有可能會影響另一種真菌的生長,誘導其構築地衣的硬殼,或許用上這三種成分,地衣學家終將能在實驗室里成功栽培地衣。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工作中的斯普利比爾。


地衣學知識或將改寫


在斯普利比爾所研究的蒙大拿地衣中,很顯然擔子菌和狐衣酸是緊密相關的,但究竟是擔子菌需要攝入這種物質,還是產生了這種物質,還是說其解鎖了另一種真菌製造此物的能力?若是後者,「其意義就超越了地衣學的範疇了。」沃特金森說。地衣對「生物勘探者」而言是個誘人的目標,他們勘探自然界,尋找對我們可能有醫學價值的物質。新發現的擔子菌是個全新的生物類群,與他們已知親緣關係最近的親戚已經分開演化了2億年,它們的細胞中或許能發現各種有用的化學成分。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多姿多彩的地衣


「但是說真的,我們不知道這些擔子菌的作用,」麥卡琴說道,「而且考慮到它們的存在,我們連子囊菌的作用也不知道了。」任何歸功於它們的事情都有可能其實是另一真菌所為,許多地衣學的基礎知識都需要被重新審視,或許還會被改寫。


「斯普利比爾在許多年裡承擔著巨大的風險,」麥卡琴說,「但他成功改變了這個領域。」


但沃特金森指出,他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若無整個團隊的支持,他的發現不可能成真。這個團隊薈萃了博物學,基因組學,顯微影像學等各路專家,這與他們一直以來研究的「共生」可謂交相輝映——研究者們合作研究自然界最親密的合作關係。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果殼網


ID:Guokr42


中二病究竟有沒有得治?


密集恐懼症真的「只是矯情」?


不相干的東西嚴絲合縫拼在一起就覺得爽,是強迫症嗎?


你有病?沒事~ 果殼有葯呀!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生物課本又要改寫了?這個男人推翻了150年來的「真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果殼官方app終於更新了!(什麼,果殼竟然有app?
這花我喜歡,挖回家?活植物採集入門容易,想夠格?難!
「如果有選擇,我想做條好狗。」緝毒犬聞毒品,會上癮嗎?
科學家用冰桶挑戰的錢,又找到了一個「漸凍人症」相關基因!
竟然有「每天和伴侶互換性別20次」的小魚?這是圖啥喲

TAG:果殼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一輩子讀8本書就夠了!一本建築書他讀了15年,還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這個人因為遲到,丟了到手的江山,改寫了中國300年的歷史命運!
改寫了很多人命運的18句話,值得一讀
一年狂瘦70斤,胖妞的人生軌跡從此被改寫!
這5個不起眼的小東西,怎麼就改寫了4000年世界史
千萬不要看低任何人,這10個平凡人改寫中國歷史!
成都的一項天才發明,改寫了2000年的世界金融史
這個眼鏡妹做了一個俯卧撐後,人生徹底改寫!
5月22,1828年前的今天,三國歷史被改寫?那天發生了什麼
這10個小人物改寫中國歷史!
歐洲最早的現代人類歷史,被這個32歲的中國人改寫了
這2億年前的鞋印將改寫歷史?
他16歲戀上40歲老師,23年後要讓她當法國第一夫人!望改寫總統夫人穿搭范!
首現50000年前骨針,可能改寫人類起源史
被欺負壓榨了18年,張柏芝這次能夠改寫命運嗎?
今天,她改寫了240年美國歷史,明天,卻可能輸得很難過
21歲險些死掉,她的命運一夜之間被改寫。1支筆,1266人,她創下的卻遠不止世界紀錄
震驚你!司馬懿用這五個字,讓諸葛亮死不瞑目,成為三國笑到最後的人,改寫了中國2000年的歷史
四個牛人改寫了中國歷史,結果一個慘死,一個為了不死,拚命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