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龔自珍的學佛因緣

龔自珍的學佛因緣

龔自珍的學佛因緣



龔自珍是對中國近代思想風氣影響甚深的一位人物。龔自珍篤信佛家因果學說,注重行持,受持菩薩戒,歸心凈土。他一生研讀了大量佛學經典,他崇尚天台,依止凈土。

龔自珍的學佛因緣



龔自珍是對中國近代思想風氣影響甚深的一位人物,他21歲開始「究心經世之務」,28歲師事今文經學家劉逢祿,習《公羊春秋》。他與林則徐、魏源等結識,以公羊學抨擊時政,倡言變法,是開晚清一代議政風氣的傑出人物。近代人大都知道他歸信佛教,並崇尚開台宗。然於其信仰之深,歷時之久,以及對其一生影響之巨,卻幾乎並不了解。


龔自珍小時候隨他父親居住在北京法源寺陳附近,經常入寺玩耍,耳濡目染,增長了佛學的知識和興趣。他正式學佛,大約是從他29歲時開始的,是由清代著名居士彭際清的學生江沅引進的。江沅是晚清經學家和文字訓詁學家,他們兩人曾協力重刻《圓覺經略疏》同,重輯《六妙門》,對佛經進行校勘,作《龍藏考證》七卷等。

在學佛上,江沅直接師承彭際清居士。彭際清少年習儒學,乾隆三十四年進士及第,後因讀明末紫柏、憨山和蓮池諸師之書,決意歸佛,並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受菩薩戒。他衷心信奉凈土法門,建念佛道場,設放生會,節校《無量壽經》,著有《華嚴念佛三昧論》、《凈土聖賢錄》、《一乘決疑論》等著作。其文學亦深受佛典影響,曾自述自讀佛經後,始得為文之旨。


受彭、江二師等的影響,龔自珍篤信佛家因果學說,注重行持,受持菩薩戒,歸心凈土。道光四年,為了超薦亡母,他同他的妻子一起捐資助印經疏,超薦亡母往生凈土,並願於「命終之後,三人相見於蓮邦。」道光十一年,他還鄭重發願,八年內持誦《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即《往生咒》)49萬遍。冀蒙佛力加被,滅除定業,「上品上生,生阿彌陀佛常寂光土。」他還對佛發下大願,普度眾生,勇猛無畏地承當苦難的現實人生,忍辱進道,對於一切無禮侵逼為,都抱以安受慈悲與憐憫度化之心,誓度曠劫父母眷屬及一切有緣眾生。龔自珍學佛之心至晚年尤篤,然而龔氏之學佛經歷並非是由於找不到出路而「陷於苦悶絕望」的結果,更談不上是什麼「人生悲劇」。從他那首著名的詩篇:「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暗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可見其胸襟之廓然,感時之深切,沒有絲毫的消極與頹唐,而是將早年積極入世的情懷升華到一個更為沉沒、廓然的境界。從中亦可見到佛家超然的宇宙觀與奮迅救世的基本精神,同時也可看出龔自珍對自己所發廣大誓願真切的踐諾,這足以釋解長期以來一些人們對龔自珍學佛經歷的詆毀,曲解與成見。

龔自珍的學佛因緣



龔自珍一生研讀了大量佛學經典,他崇尚天台,依止凈土。其佛學研究,不僅使他拓展了自己的精神境界,還幫助他擴大與豐富了自己的學術領域與視野,在他的詩文中佛教的術語、名詞常常是順手拈來,十分貼切。在《龔自珍全集》第六輯里,收錄了他有關佛學的文章49篇,其中《最錄》中有他對《八識規矩領》、《原人論》、《禪源諸詮》、《永嘉集》、《念佛三昧寶王論》、《金剛經》等經論的評述;考證釋疑,具有一定的學術參考價值。

圖文: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佛教 的精彩文章:

佛教故事 惡口的過患
華嚴宗思想略說
高僧傳奇 宗喀巴大師
五台山顯通寺銅殿
「因緣」起說華嚴學

TAG:五台山佛教 |

您可能感興趣

歐陽修的學佛因緣
歡喜自在學佛
學佛者與佛學者的區別是什麼?學佛必看
自立法師:佛學與學佛是一回事嗎?
「常隨佛學」,學佛的什麼,如何學
學佛與不學佛的差別
趙薇的學佛感悟——自省的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真學佛要學佛的存心
聽潘宗光講科學與佛學——我的皈依學佛之路
學佛與不學佛之間的巨大差別
學佛
我的學佛出家因緣
學佛的好處
學佛學什麼?
夢參老和尚:學佛不是佛學
南懷瑾老師:學佛誤區「嘴在學佛,心在學魔」
南懷瑾:學佛誤區「嘴在學佛,心在學魔」
學佛者與佛學者的區別,要清楚!
有學佛的因緣,才能打開三寶的大門——學佛的正確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