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浪漫的情詩,卻是他唯一傳世書法!
(關鍵詞:杜牧;《張好好詩》)
書法里有情,
正如三大行書里,
王羲之《蘭亭序》的感懷;
顏真卿《祭侄文稿》的悲憤;
蘇軾《寒食帖》的惆悵。
而書法里似乎鮮有愛情,
許是國人的含蓄內斂,
亦或是昔日的男尊女卑,
這讓書法里很難上演愛情,
不過,少,不代表沒有。
當書法史翻到晚唐,
一個柔情蜜意的帖子就登場了……
《張好好詩》卷,唐,杜牧書,紙本,行書。縱28.2cm,橫16.2cm。
這是一幅長卷,現藏故宮博物院。歷經宋元明諸家遞藏,清入內府,後被溥儀帶出宮流落民間,張伯駒購得後獻給國家。
(全景大圖)
這幅酣暢淋漓,
墨色清晰的書法
是唐代詩人、書法家
杜牧的僅存墨跡,
也是稀見的唐代名人
書法作品之一。
杜牧
唐代詩人、書法家。字牧之。善屬文,工詩,是唐代著名詩人,人號「小杜」,以別於杜甫。
《宣和書譜》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裡。」董其昌《容台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
大和二年十月,杜牧進士及第後八個月,杜牧就奔赴當時的洪州,即王勃寫《滕王閣序》那個地方,開始了杜牧長達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時沈傳師為江西觀察使,辟召杜牧為江西團練巡官。
沈家與杜家為世交,杜牧經常往沈述師家中跑,聽歌賞舞,蹭飯蹭酒,還對沈家中的一個歌女張好好很有好感,可惜主人對此女子分外珍惜,搶先一步,成全了自己,將她納為小妾,使小杜空有羨漁之情。
大和八年,小杜在洛陽與張好好不期而遇,此時的張好好已經淪落為他鄉之客,以當壚賣酒為生。杜牧感慨萬分,寫了一首五言長篇《張好好詩》。
那年,
杜牧三十二歲,
張好好十八歲。
十八歲,是一個女孩多好的年紀,但此時的張好好卻在當壚賣酒,杜牧看在眼裡,不禁一陣心酸。五年前,杜牧在南昌初識張好好,小姑娘年方十三歲,才子佳人的初見,想想就很美好。
紀映欣 寫意仕女畫 【唐】杜牧《張好好詩》句並擬寫其意
然而五年後,一個天真可愛的女孩經歷了當小妾,被拋棄的人生周折,天各一方再聚首。一方又是能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自嘲的杜牧,一位頗富同情心的詩人。怎能不「君淚盈,妾淚盈」呢?
該卷書用麻紙,製作相當精細。書用硬筆,筆法勁健,頗多叉筆。這些都是唐代書法的用紙、筆法的特點。
卷前有宋徽宗趙佶書籤「唐杜牧張好好詩」,並鈐有宋徽宗的諸璽印,保存著當時內府裝潢式樣。茲後曾遞藏於宋賈似道、明項元汴、張孝思、清梁清標等人,乾隆年間入藏內府。據《式古堂書畫記考·卷七》所記,該卷後元人諸跋,是從唐趙模《千字文》後移來。
杜牧最喜歡的數字,可能是十三。他在家族中排行十三,人稱杜十三。他喜歡兵法,曾著《孫子》註解,竟然也是十三篇。
此詩開篇一節,正以濃筆重彩,追憶了張好好六年前初吐清韻、名聲震座的美好一幕:這位年方「十三」有餘的歌女,當時身穿翠綠衣裙,裊裊婷婷,詩人安排她的出場非同一般,那是在一碧如染的贛江之畔、高倚入雲的滕王閣中——正適合美妙歌韻的飛揚、回蕩。
為了這一次試唱,人們特為準備了鋪張的「華筵」,高朋滿座。而處於這一切中心的,便是張好好。此刻,她正如群星拱衛的新月,只在現身的剎那間,便把這「高閣」的「華筵」照亮了。為著表現張好好的驚人之美,詩人還不忘從旁追加一筆:「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
註:
主公,即江西觀察使沈傳師(當時詩人正充當他的幕僚);「來踟躕」,則化用《陌上桑》「使君從東來,五馬立踟躕」之意,描寫沈傳師在座中初睹張好好風姿的驚訝失態的情景,深得側面烘托之妙。
然後便是張好好的「試唱」,詩中描述她在「吳娃」的扶引下羞怯登場,低頭不語地擺弄著長長的前襟;一雙發鬟高下相宜,縷縷髮辮才曳過短襦——寥寥數筆,畫出了這位少女的無限柔美羞怯之態。令人不禁要懷疑如此小兒女家,竟有聲震梁塵的妙喉。
一位初登歌場的少女,一鳴驚人,贏得了觀察使大人的青睞。她從此被編入樂籍,成了一位為官家賣唱的歌妓。未更人事的張好好,自然不懂得,這失去自由的樂妓生涯,對於她的一生意味著什麼。她大約到是滿心喜悅地以為,一扇富麗繁華的生活之門,已向她砰然打開……
那伴著「主公」在彩霞滿天的秋日,登上「龍沙」山(南昌城北)觀浪,或是明月初上的夜晚,與幕僚們游宴「東湖」的生活,該有無限樂趣。最令詩人驚嘆的,還是張好好那日愈變化的風韻:「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絳唇漸輕巧,雲步轉虛徐」——不知不覺中,這位少女已長成風姿殊絕的美人。
當沈傳師「旌旆」東下、調任宣歙觀察使時,自然沒忘記把她也「笙歌隨舳艫」地載了去。於是每遇霜秋、暖春,宣城的謝朓樓,或城東的「句溪」,就有了張好好那清亮歌韻的飛揚。這就是詩之二節所描述的張好好那貌似快樂的樂妓生活。
詩人當然明白,這種「身外(功業、名聲)任塵土,樽前極歡娛」的「歡娛」,對於一位歌妓來說,終竟只是曇花一現,並不能長久。但他當時怎麼也沒預料,那悲慘命運之神的叩門,對張好好竟來得如此突然。
那風度翩翩、長於「諷賦」的聘娶者,就是曾任「集仙殿」校理的沈傳師。詩序稱他「以雙鬟(一千萬錢)納之」,可見頗花費了一筆錢財,故詩中以「碧瑤佩」、「紫雲車」等誇張之語,將這出「納妾」喜劇著力渲染了一番。張好好呢,大約以為終於有了一個歸宿,生活拘檢起來,正如傳說中的天台仙女一般,關閉「洞門」,不再與往日熟知的幕僚交往。
「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二句,敘女主人公為妾景象,雖語帶詼諧,字裡行間畢竟透露著一種孤清幽寂之感,它似乎暗示著,女主人公身為侍妾,生活過得其實並不如意。
詩情的逆轉,是數年後的一次意外相逢:「洛城重相見,綽綽為當壚」——當年那綽約風姿的張好好,才不過幾年,竟已淪為賣酒東城的「當壚」之女。這令詩人十分震驚。奇特的是,當詩人揭開張好好生涯中最慘淡的一幕時,全不顧及讀者急於了解淪落真相,反而轉述起女主人公對詩人的關切詢問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須?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此四句當作一氣讀,因為它們在表現女主人公的酸苦心境上,簡直妙絕——與舊日朋友的相逢,竟是在如此尷尬的場合;張好好縱有千般痛楚,教她也無法向友人訴說。沉淪的羞慚,須得強加壓制,最好的法子,便只有用這連串的問語來岔開了。深情的詩人不會不懂得這一點。縱有千種疑問,也不忍心再啟齒相問。
詩之結尾所展示的,正是詩人默然無語,在「涼風生座隅」的悲哀中,凝望著衰柳、斜陽,撲簌簌流下滿襟的清淚……
作為一首敘事詩,詩人把描述的重點,全放在回憶張好好昔日的美好風貌上;只是到了結尾處,才揭開她淪為酒家「當壚」女的悲慘結局。這在結構上似乎頗不平衡。然而,正是這種不平衡,便在讀者心中,刻下了張好好最動人美麗的形象;從而對她的悲慘處境,激發起最深切的同情。在鮮明的反襯和命運的急劇逆轉中,表現出對摧殘、傷害美好、善良女子的社會的遺憾和抗議。
釋文:
張好好詩並序
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後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於宣城籍中。後二歲,為沈著作述師,以雙鬟納之。後二歲,於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餘。
翠茁鳳生尾,丹瞼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
吳娃起引贊,低徊映長裾。
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
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
眾音不能逐,裊裊穿雲衢。
主公再三嘆,謂言天下殊。
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
龍沙看秋浪,明月游東湖。
自此每相見,三日已為疏。
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
絳唇漸輕巧,雲步轉虛徐。
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
霜凋謝樓樹,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塵土,樽前極歡娛。
飄然集仙客,諷賦欺相如。
聘之碧瑤佩,載以紫雲車。
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
洛城重相見,婥婥為當壚。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須?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門館慟哭後,水雲秋景初。
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隅。
後記
《張好好詩》雖然是寫給一個女孩子的,但其中流露的情感,卻適用於每個男人對女人的傾訴。讀《張好好詩》,讀到最後不是傷心,而是感動。我彷彿聽到杜牧的話外音:人終將老去,或必須分離,但我永遠記得我們在一起的時光,記得你當年最動人的模樣。
責任編輯:若水
不可不知的卧室風水禁忌,千萬別犯!
中國風古茶壺,美不勝收!
與茶相剋的食物及禁忌,你知道多少?
微雕:方寸之間顯精美,秋毫之處見真章!
TAG:壹號收藏 |
※如此浪漫情詩,卻是他唯一傳世書法!
※一首浪漫情詩卻是杜牧唯一傳世書法
※杜牧唯一的傳世書法,竟是寫給妓女的情書
※杜牧唯一的傳世書法,竟是寫給妓女的感人情書
※每一句硃批書法背後的雍正,都是這般深情!
※這麼漂亮的篆書,而且是寫的佛經,真是難得一見的好書法呀!
※有一種書法,叫傳世之美
※「三味書屋」這塊匾是他題的,原來他的書法這麼美!
※傳承有序:扒一扒這些名家唯一傳世書法背後的故事!
※陸遊以詩詞著稱,其實他的書法也是一流,看看他學的誰?
※他是揚州八怪之一,快看看他的書法咋樣?
※他是個和尚,是王羲之的後代,靠這一幅書法作品,名垂書法史!
※孫儷和徐靜蕾:她們背景相似,活的截然不同,書法卻一樣好!
※驚呆,叱吒一世的清朝武將書法竟然這麼靚
※好的書法就是這樣,賞心悅目!
※他是乾隆的兒子,夢想當皇帝,一身臭毛病,卻因書法而不朽……
※一個流傳千年的愛情故事,一件流傳千年的愛情見證書法 對前妻的愛情懺悔傾注在這件書法里!
※我叫中國書法,這是我的簡歷……談吐風趣!
※奸臣書法寫這麼好,叫我們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