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技中的思想智慧
中國文明中沒有科學的「基因」嗎?
現代文明可以說是科技主導的文明。科技的力量,決定著文明的力量。近代科學產生於西方,無數的科學史著作,描繪著科學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到科學革命、到近代科學的歷史軌跡。於是產生一種誤解:近代科學好像是西方文化的必然,是其它非西方文明不可能產生的東西。更有觀點認為,中國文明中沒有科學的「基因」;中國的語言、文字、思維方式等,不可能產生近代科學;中國傳統文化是科學技術的「弱智兒」。然而,這是帶有偏見的,歷史並不那麼簡單。
對世界古代科技與文明的深入研究發現,近代科學在歐洲產生,是世界多文明融合的結果。古埃及、巴比倫、古希臘、印度、阿拉伯世界、中國,這些古老的文明都為近代科學在西方的產生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的貢獻,除了大家公認的「四大發明」之外,還有很多重要的科技發明與發現,如盈不足術、垛積術、疊鑄法等。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鴻篇巨製《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列出了數十項發明和創造,雖然多少帶有以現代科學的「後見之明」評判古代科技價值的「輝格史」傾向,但是充分說明了中國古代並不缺乏科技創造的智慧。
近代科學以機械主義為重要特徵,到了上世紀初就顯示出其局限性。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英國著名哲學家懷德海就明確指出,西方近代科學經歷了三個多世紀的發展,確立了以自然為大機械的唯物論和決定論,現代文明深受這種「自然機械論」的影響;文明如果不能超越這種思維,便會「在極其有限的進步之後陷入癱瘓」。正是基於這種認識,西方學術界開始反思現代科學,並從東方古代思想文化中尋找靈感。
陰陽五行學說,正是中國古代文明走出原始巫術和宗教神話,進入理性思維階段的標誌
《易經》和陰陽五行,常常被解讀為「封建迷信」,被完全否定,這是浮皮潦草的歪解誤讀。中國自春秋戰國以來發展起來的陰陽五行學說,正是中國古代文明走出原始巫術和宗教神話,進入理性思維階段的標誌。這一發展與古希臘的「自然的發現」差不多同時期,本質上也類似。從此開始,中國古代用「氣」、「陰陽」、「五行」等這種「自然主義的」概念和理論,而不是用巫術或神靈來解釋自然界乃至社會的現象和變化。比如,月食不再是「天狗吞月」,而是用陰陽之氣造成的「暗虛」;地震不再是「神龜擺尾」,而是「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陰陽變化造成事物的變化,這是《易經》的實質,也就是一種「變化的哲學」。「易」即「變化」,《易經》運用陰陽的變化哲學構造了一系列的符號和概念,成為中國古代認識自然與人類社會的「思想概念總庫」(李約瑟語)。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宇宙觀,有「月上界」和「月下界」之分,認為天上的事物是「不變、不朽、永恆」的。中國與古希臘不同,「變化的哲學」,不僅可以運用於地上,而且可以運用到天上。這就使得中國古代很早就觀察和探究發生在天界的天文現象,如太陽黑子、彗星、流星、客星等等。當17世紀初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在西方引起激烈爭論之時,在中國卻是波瀾不驚,因為天上的這些變化是在中國古代「變化的哲學」預料之中的。
古代「格物致知」的方法,與現代科學的方法是並行不悖的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關於「格物」究竟什麼意思?朱熹講就是「窮究事物道理」的意思。怎麼個研究法?說到底就是對事物進行觀察分類。《說文解字》說,「格,從木各聲」,是樹高長枝為格的意思,引申為「木格」。「格」說白了就是木做的格子,好比中藥鋪里的葯格子,用來對草藥進行分類。分類作為研究事物的方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研究事物,首先要會對其進行分類。中國古代特別注重觀察事物並對其進行分類,雖然是初步的研究,也是富有成效的。中國古代對天文、氣象、地震、植物等有非常豐富的觀察和記錄,至今具有科學價值。例如,古代的天象記錄被用來研究超新星、宇宙演化和太陽活動,本草資料被用來進行現代醫藥學研究。古代「格物致知」的方法,與現代科學的方法是並行不悖的。
取象類比的思維方式,是中國古代科學得以發明、得以創造的思想源泉
科學創造離不開豐富的想像。中國古代通過「取象類比」這種「關聯性思維」以建立事物之間的聯繫,達到對事物的認識。這裡「象」的形成是關鍵。《詩經》的「興」是建立意象的典範,如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就能聯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象」的形成是一個通過想像而「興象」的過程。中國古代用這種取象類比的關聯思維,構建了關於天、地、生、人的宇宙圖式。講述天地宇宙之間音律、節氣、陰陽的變化,論證它們變化的規律,都是用取象類比的方法,往往是根據「音似」、「形似」或「神似」。而這些「相似」又是與總的宇宙圖式、經驗的觀察、直觀的想像、表述的方式等緊密相關聯的。理解中國古代的科學,必須對古代科學思維的「興象」方式有認真的研究。這套取象類比的思維方式,是中國古代科學得以發明、得以創造的思想源泉。
天人合一,使人們相信宇宙是人可以認知的,這應該算是科學的「第一原理」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另一重要的思想,其要點是宇宙與人是和諧的,是一個整體。人類生活在宇宙之中,如果宇宙與人不構成一個和諧的統一體,那就意味著宇宙對人來說是完全混亂的,人類在其中不可能生存,宇宙對人來說也是不可知的。所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質上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宇宙生人,人類本來就帶有宇宙印記,人類的音樂、審美、身體節律,都與宇宙密切相關。天人合一,使人們相信宇宙是人可以認知的,這應該算是科學的「第一原理」。當代最著名的科學家,如霍金、溫伯格等,相信宇宙的和諧,追求「終極理論之夢」,討論「人擇原理」和「偉大的設計」,與追求「天人合一」終極目標是完全一致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雖然在古代不時被統治者作為「君權神授」的依據,但作為一種基本思想,同時也指導了科學的研究,「究天人之際」,是中國古代科學研究的最高目標。中國古代天文,主要目的是「觀象授時」,即通過天文觀測確定時節,指導人們按照「時令」去從事生產和禮儀活動。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古代探究「天人合一」,認為「氣」是天地感應的媒介,因此早在漢代,就設計了「候氣」的實驗,與現代科學測「以太」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在探索科學終極問題這一點上,有相通之處。
「天人合一」思想的另一個要點就是「大宇宙」與「小宇宙」的對應。天地是「大宇宙」,人體是一個「小宇宙」, 國家也是一個「小宇宙」。大小宇宙的結構、功能和運行方式都是相類似的。例如,《黃帝內經》把人的身體當作「小宇宙」,其結構與功能是與「大宇宙」相對應的。身體的健康就是體內陰陽之氣的平衡和各臟腑功能的正常運行。這套理論構成了中醫的理論基礎。國家也猶如身體,國家強盛,猶如身體健壯;國家貧弱,猶如身體病弱。要像調理身體一樣治理國家,而且按照「大宇宙」的節律來治理。這一思想,對於當今的國家治理都有啟發意義。
中華文明就是有一種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的氣度,所以才歷久而彌新
過去我們講中國古代科技,總是傾向於追尋所謂「中國第一」。這種歷史觀帶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也不符合歷史事實。看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中華文明其實一直都在吸收、改造和利用外來文明。與域外文明的交流比我們起初想像的要早得多,內容也豐富得多。自漢以來,中國就先後受到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歐洲文明的影響,中華文明就是有一種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的氣度,所以才歷久而彌新。儒家思想,以經世致用為目的,對於科技歷來是非常重視的。事關國計民生的科技知識的探索,歷來受到國家的肯定與支持。這也是中國古代在很多科技方面能夠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如在宋代,國家重視天文學和醫學,所以天文學和醫學在宋代達到了一個高峰。再如,元明以來,中國官府的天文機構,對外來的阿拉伯天文學一直採取翻譯、學習、傳播的做法,使中國古代天文學保持著一種活力。今天,我們更應該本著兼容並蓄的態度,更加積極主動地向西方學習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我們應該發揚中華文明「有容乃大」的氣質,凡是有利於思想活躍、有利於創造、有利於國計民生的,都拿來為我所用。吸取中國古代科技發展方面的經驗教訓,對於我們今天發展科技也是有益的。
中國古代科技的成就,不僅僅在於可以羅列的種種發明和創造,而是在於其背後的科技智慧,包括科學思想、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宇宙觀、價值觀、科學管理等,這才是造成中國古代科技不斷產生髮明創造的力量源泉。我們從傳統科技文化中汲取的,應該是這樣的促進科技發展的智慧。科學經歷希臘-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近代科學的歷程,這是西方歷史的詮釋,並不證明科學是西方的專利。現代科學進入宇宙、生命更深更廣的領域,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從方法上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中國古代科技上的智慧,或許對發展未來科學有所啟迪。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焦點科普:愛因斯坦錯沒錯,中國衛星來驗證
我國預計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新DNA鑒定法可鑒定表親等血緣關係
日本新防衛相擬助安倍延任期 遭民調「打耳光」
基因興奮劑:DNA中植入的邪惡之花
TAG:男女大解密 |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中國科技創新乏力的歷史反思
※中國古代有哪些黑科技?
※中國古代黑科技——抗擊倭寇的明代水雷
※創意高新科技產品 集中亮相中國科技館
※神秘的太極圖的智慧與現代科技
※中國古代高科技,撐起三段盛世王朝
※中國國寶級院士研發出領先美國的黑科技:將應用於新一代核潛艇!
※科幻如何推動中國科技創新
※古代建築與現代科技:阿爾卑斯山上的石頭之城
※中法文化交流再添生力軍,華中科技大學成立法語文化研究中心
※微鯨「代言」中國品牌日 創新科技引領智能製造時代
※關於中國古代科技發明,歷史教科書迴避了很多東西
※中科院科技前沿論壇:看腦科學如何助力人工智慧
※重磅消息:國睿科技 中國化學 掌趣科技 國泰君安 聯絡互動
※國內首家富硒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在京成立 推動中國農業科技化
※中國科技史:祖上傲嬌、近代落伍
※道教神仙信仰與古代科技
※新媒體藝術家匯聚洛杉磯探討藝術與科技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