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心學很枯燥 也很玄妙 那讀王陽明有什麼用?

心學很枯燥 也很玄妙 那讀王陽明有什麼用?

心學很枯燥 也很玄妙 那讀王陽明有什麼用?



讀王陽明有什麼用?他讓我們不懷疑過去聽從良知所做的決定,相信良知;他讓我們要求自己現在要力爭只做符合「善」的規定性的事,不負良知;他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良知不孤!

心學很枯燥,也很玄妙,那讀王陽明有什麼用?


人是要立志的。王陽明教學生,提了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王門四規。他本人在十二歲時便立下的是成聖賢的志向。想想恩來同志「為天下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知道志向的引領作用是很大的。不同的志向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今後的道路。


王陽明心學中的概念也很多,比如:「心即理」、「事上練」、「心外無物」、「知行合一」、「致良知」,還有四句教……的確是涵蓋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這其中還是光明良知、張揚良知的「致良知」和「事上練」讓我印象深刻。良知是鏡子,良知是尺度,良知是標準,它能讓我們對是非善惡做出判斷,它也能在關鍵時刻讓我們做出選擇。讀王陽明,能讓我們更加重視良知,光明良知,聽從良知。


王陽明求聖賢而又接地氣,是其學說得以傳揚的基礎。他不諱言勤學以致仕。他讓弟子在同普通民眾打交道講學時,要首先融入其中,成為其中一分子,而不是先把自己隔起來。他在《贛南民約》和《教條示龍場諸生》中,很詳細的教人如何責人,批評幫助人——即便是出於好意批評人,也是要注意方法的。他當時是從良知上格出的道理。而現代心理學的實驗研究也證明了他考慮的周到性。至於僅是出自個人的慾望去批評人,那是良知被遮蔽的表現。

王陽明認可情,心即理的「心」是包括「性」和「情」的,此是與程朱理學不同之一。這也體現了王陽明是實事求是的。在尊重人情時,他又主張不要過度,反對矯情,反對不執,他認為誇張的表現是不合理的,甚至是別有用心的。這一點上有歷史故事,比如三奸事齊恆公,管仲就提醒是不懷好意的;吳起哭母喪三聲收淚,殺妻表忠事魯,也歷來為人所詬。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描述了朱、王對「理」的看法的區別。朱熹認為「理」是客觀外在的實在,無論心存在與否。而王陽明認為,若沒有心,便沒有理。心為宇宙立法,理是由心立的。這如同他說的,深山之花寂顯決於心。


王陽明重良知,又不講愚誠。在江西、廣西平匪和平寧王之亂中,他都能審時用計,施以詐術,有時也不惜雷霆手段,但他總體是出於對百姓之仁和對無辜者的關愛的。


不細讀王陽明,對「知行合一」的理解有可能停留在常規字面意義上。他的知行合一,與之前有人說的「知行合一」,以及後人說的「實踐出真知」都是不相同的。甚至連「知」字的涵義都不盡相同。王陽明舉行孝的過程、「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來說明知行本一,進而啟發人們意動即有行,要做到行隨良知。


王陽明提出不以孔子是非為是非,而以「良知」的是非為是非,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突破,體現了非凡的超前意識。王陽明已經把良知,從無善無噁心之本體的主觀性,延伸到了客觀反映客體(鏡子之喻),由心外無物到萬物一體之仁,實際上到主觀對客體的真實反映。這個良知就是實事求是的良知。

王陽明的心學強調事上練。去人慾存天理,是練心的方法。把內心練強大,則任憑外界風吹雨打,自可榮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書中有一個地方提到,良知有大小。個人覺得說法似有不妥。良知是尺度,是標準。它怎會有大有小?應該是良知知道能力有大有小,能感知到外界有逆有順,所以才能明白自己的定位,才能因時因地制宜。


王陽明的經歷真是不平凡。我想沒有他的那些曲折的經歷,他也不會成就自己的學問;同時,沒有那些經歷,即便他有這樣的思想,估計也沒有那麼大的說服力和影響力。


王陽明的學問與經歷密不可分,逆境和機遇既得自於他內心的強大,但同時他還得力於有貴人相助。比如王瓊,若沒有王瓊的鼎力推薦和大力相幫,贛南平亂的經世之功未必有他的機會。沒有平匪、平寧王之亂,王陽明「事上練」就是不完整的。所以習得文武藝,還是要有機會貨賣帝王家。事功是十分重要的。王陽明事業的成功,有他薦的原因;而毛遂的成功是自薦的結果。在這方面來講,二人都是幸運的,自薦和他薦都能成功。毛遂自薦時,平原君還是要問問他為何在門下三年,居然未出人頭地。按正常的理解,你既然如此能幹 ,為啥還未被有關部門發現並選拔出來呢?幸好,那次毛遂沒有明珠暗投;幸好,趙勝還是同意了「請處囊中」的請求。王陽明的他薦,其實也是自薦。是他的學問擴大了影響,引發了關注。他的粉絲們和真正懂得他的人冒著巨大的阻力推薦他。他的運氣也好,皇帝還是聽了王瓊的話,而不是另外一些人的話。給了他展示平生所學的機會。否則誰會相信他會以那麼小的代價、那麼短的時間辦成之前多年多人都沒辦成的事呢?


當然正如王陽明所說: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贛南山賊固然可憎,但真正危害更大的還是朝廷里那些身居高位而其良知被蒙蔽的人。他們心中的賊頑強得很。所以王陽明一直在宣揚他的致良知學說,雖然實際上好些自以為是的人並沒有良知發現,依然冠冕堂皇的行著私慾指使的事。但王陽明畢竟努力過。堅守良知,倡導良知,總是遠勝於隨波逐流的。

王陽明的經歷再次啟示我們,要多讀書,要練好自己的本領。當沒人重視你的時候,你且練內心,且增長學問,如王陽明龍場悟道;當有用武之地時,把平生所學都好好的用,如剿匪、平寧王之亂。


王陽明的致良知,在做人和職場上實現了完美融合。一個追求成長的組織可以把良知文化納入其組織文化建設中去。試想,一個組織中的大部分,特別是中高層都踐行「事上練」以「致良知」,進而行知合一,那其發展力必將大為提升。


良知對個人的意義還在於,有時候可以堅持自己的是非判斷而不至於輕易迎合一些人和事。


讀王陽明有什麼用?他讓我們不懷疑過去聽從良知所做的決定,相信良知;他讓我們要求自己現在要力爭只做符合「善」的規定性的事,不負良知;他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良知不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磨練人的一條路
在自己心上下功夫
一家之言——體悟心學的二十個感受
陸九淵心學與朱熹理學的爭辯
我們總覺得自己活得很累

TAG:王陽明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王陽明的心學到底有沒有什麼短板?
何謂真正的王陽明心學?如何運用心學?
王陽明心學:懂得了很多大道理,你活該過不好這一生
王陽明心學四大核心是哪四點?他的書法與心學有什麼關係?
最懂陽明心學的,是貓!
王陽明心學:蒙蔽心靈的,永遠是物慾
讀懂王陽明心學「四句教」,在喧囂的社會追求更好的自己
王陽明心學:蒙蔽心靈的 永遠是物慾
從王陽明心學談心靈安頓,原來我是多麼的無知啊!
從王陽明心學談心靈安頓,原來我是多麼的無知啊
王陽明:明白這個,就了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心學真諦!
陽明心學是功夫 不是知識
陽明心學既有力量 也有智慧
陽明心學既有力量 也有智慧
陽明心學:最靠譜的修鍊是做事
學了王陽明心學,我就變「心」了
陽明心學為什麼是孔門正法眼藏?
陽明心學:只做最好的自己
三個故事,說盡陽明心學真諦——這才是最正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