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的新都市空間,是在摧毀歷史?

我們的新都市空間,是在摧毀歷史?

新加坡金沙酒店。


牛車水,龍抬頭


文、圖|堅妮

(美籍華人作家)


四十年前,我在廣東農村插隊,農民每天起床就赤腳下田,直到晚上洗完澡才穿一會兒鞋。我們知青也如是。有一天,我踩到一異物,腳板腫起,步履艱難,無法下地幹活。到大隊醫務室,「赤腳醫生」用剪子把傷口剪大,亂挑一通說是好了。之後腳發炎流膿,越腫越大,陣陣作痛,無法入睡。隔壁農民大嫂見狀,從家裡拿出一個大拇趾般大的小金屬盒,挑出黃豆大的一點白色膏藥給我抹在傷口上,再用紗布封好。一夜無話。早上醒來腳腫消失,傷口的紗布上躺著一粒比芝麻還細小透明的魚骨頭。我高興地奔到隔壁給農民大嫂報喜,她說這神葯叫「雞公牌白藥膏」,能把扎進人體的刺和骨頭吸出來,是很多年前她新加坡的舅公回來探親帶的,用完就再也沒有了——因為那個時候中國人不能出國,新加坡人也不能到中國來。她讓我不要聲張出去。可以想像,如果全隊百多戶人家有誰踩了骨頭木刺都來找她,她這白藥膏不出一星期就用完了。


四十年後的今天,我來到新加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當地唐人街的藥店去找雞公牌白藥膏。儘管那位農民大嫂已經過世,我插隊當地的農民也不再赤腳下田,但是擁有一隻雞公牌白藥膏是我多年前的夢想。此外,我還受香港長大的表姐委託,要找十字油和青草油。據說肚子痛、頭痛,一搽十字油就好了;青草油可以治無名腫毒,也可以治小兒肚痛。


新加坡的唐人街叫「牛車水」,顧名思義,當年要靠牛車運水到此地。廣東和福建來此地經商的中國人,自19世紀初甚至更早開始定居,把東南亞土著使用熱帶草藥研製的膏藥配方,改頭換面,帶回到廣東福建這些氣候炎熱的地區推銷。萬金油、豆蔻油、香茅膏、十字油、青草油、白藥膏,對付毒蟲蛇鼠、暑熱風寒、跌打刀傷、頭疼腦熱,甚是靈光。

我們的新都市空間,是在摧毀歷史?



牛車水街頭雕塑。


1949年以後,通往東南亞的民間貿易暫停,這些商品只能在香港出售。當年國畫家關山月從幹校出來,免費為國家替香港「愛國同胞」畫畫,人家送他太太秋璜姨一些特產,她把一瓶豆蔻油分給我母親,說是做菜時被油燙著皮膚,一搽既不起泡也不紅腫。這麼多年,我家都備一瓶香港買的豆蔻油,現在到了新加坡,當然要買原版正本。表姐要的十字油、青草油也買到了,行李箱里的衣服立刻都帶上一股股香味。香茅膏隨即在我下一站的旅行發揮作用,沒有蚊子敢咬我一口。但是我心心念念的白藥膏,走遍牛車水所有的藥店都找不到,有些藥房甚至沒有聽說過。


一副消失了的藥方,再也沒有人需要的古葯,似乎是新加坡過去幾十年發展的印證寫照。高樓遍地,沒有貧民窟,到處是整潔乾淨的街道,誰還會赤腳走路?少數殖民地時代的地標性建築被非常恰當地保護起來,鑲在鋼玻璃透明有機材料打造的現代建築之間。儘管華人在新加坡有悠久的居住經商歷史和龐大社區,牛車水的商鋪街道仍像是被改造得不三不四的旅遊區,大玻璃頂罩著半條食街,到處是招攬遊客的生意。

舊的新加坡已經消失,新的新加坡,一方面有突破人想像力的魔幻式摩天大廈,另一方面那種現代城市社會的井井有序和理性讓人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尤其是賣高檔奢侈品的龐大購物中心,吸引了成隊成隊的中國遊客;而我只顧懷舊,只想尋找歷史的軌跡,顯得如此不合時宜。

我們的新都市空間,是在摧毀歷史?



「牛車水」的大玻璃頂罩著半條食街。


搜索當地的旅遊指南,我被推薦到一個牛車水之外的舊社區,庭白濡。這裡據說曾經聚集著華人之外的其他族裔,是旅遊指南上十大推薦景點之一。出地鐵,拿著酒店發的GPS走,周圍全是幾十層高的大樓,好不容易在高樓中間找到一條短街,街旁兩三層的樓房沒有任何特色。

失望之餘,發現指南上的「實際書店」(Books Actually)就在面前。書店門面不過五米寬,縱深不到十幾米,裡面賣的大部分是新加坡本地出版物,加上組織宣傳朗讀活動,極力推廣本地文化。新加坡官方使用四種語言:馬來、印度、漢語、英語,可這個書店裡的書大部分是英文書,中文書只有學中文教材,最古典的一本是動畫本《紅樓夢》。隨手一翻,裡面說的是,「寶玉讀書悶了,他的隨從從外面給他帶來兩本通俗小說。」黛玉問,「好看嗎?」答曰,「還可以。」完全日本動畫畫法,現代少男少女對白,還有「哈哈」之類的詞語。


店員向我推薦了本地詩人和短篇小說家的集子,我瀏覽了一遍,最後挑出一本短篇小說選帶回去精讀。這本英文短篇小說選是定題選篇,內容都與消失了的社區家園有關。看作者們的姓名,應該是各種族裔都有。第一篇作者姓IP(葉),大概是華裔,寫的是一個喜歡邊走路邊看書的男子,周圍的社區和人都在改變消失,只有他依然埋頭走路看武俠小說,永遠活在少年。這篇小說語言精鍊,人物性格有說服力,還很切選題,顯然作者不是寫作生手。一篇篇看下去,我想了解的新加坡城市歷史在一個個作者的故事裡展現、復活,我也得以一瞥在這裡面生活的人的精神面貌。顯然,這是一群新一代受英文教育但是極具本土意識的年輕人,他們在用自己的筆,與無法抗拒的全球化商業文化做最個性化的競爭,力圖保留一點人文文化的空間。


新加坡還有個歷史悠久的華文書店,叫青年書局,不單賣書,還出版書籍。書店由陳孟哲先生創辦,超過半個世紀以微薄之力支撐當地的華文文史書籍編輯、出版、發行和銷售。只是待我來到此地時,該位陳先生剛以96歲高齡去世,編輯出版業務也因為華文人口的大量流失而在三年前停止了。經網上查詢,書店似乎還在經營,可惜我在導遊地圖上找不到它。


曾與一個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教中國文學的朋友討論過他離開新加坡的原因,他說,不喜歡那個專制加商業文化的社會,不是搞文學的地方。新加坡是不是這樣,僅憑几天的旅行和一本薄薄的短篇小說集,我沒有發言權。但在我的直接觀感里,單看濱海灣金沙的摩天大樓,彷彿科幻電影里未來星際城市提前來到,新加坡這隻小龍是抬頭騰躍了——至少從經濟角度看是如此。與全民住進有冷氣的水泥公寓比較,白藥膏的失傳似乎很微不足道;《紅樓夢》被改造成日本卡通式現代版,大概也沒那麼要緊,至少年輕一代還能知道有此書。來新加坡的中國遊客,可以到牛車水看看舊日的風貌,到魔幻般的海濱金沙購物中心買奢侈,也算是看到了歷史的進步?

我們的新都市空間,是在摧毀歷史?



新加坡博物館裡,打撈上來的中國古船里的陶器。


新加坡之旅結束,緊接著我來到廣州,我出生和成長的城市。這次入住的區域是珠江新城,讓我覺得像是又回到了新加坡。近百層高的水泥與鋼玻璃大廈叢林充斥空間,人在底下行走如蟻蠗。從酒店90層的窗子望出去,我兒時學游泳的珠江游泳場已經不在,被密集交錯的水泥大廈埋葬在底下;游泳場對面的二沙果園,被一棟棟別墅小樓霸佔;珠江兩岸曾經艇仔穿行的桑基魚塘、稻花飄香,如今只存留在我的記憶里。二十年前中國人以亞洲四小龍為榜樣,要趕超四小龍,現在如願以償,可為何我會有喘不過氣來的壓迫感?


舊廣州城並沒有完全消失,只是高架路與騎樓天棚同高,把幾百年的老街舊巷壓在塵粉煙灰之下,無處再有榕蔭夾道、白蘭花香、粵曲從趟門飄出、木屐敲在石板巷道傳出回聲的廣州。

我們的新都市空間,是在摧毀歷史?



廣州珠江新城。(資料圖)


這也是一個在消失的社區,我們的年輕人也在爭取保留一點與商業化抗拒的空間嗎?我走進天河書城,裡面的書籍種類繁多,目不暇接,不乏精英們討論社會政治歷史經濟問題的著作,也有大量心靈雞湯類普及讀物。我在架上翻閱半天,中國的年輕人關心時尚,追隨精英,他們的愛情與哀嘆,在我被滄桑污染過的眼睛裡蒼白輕柔。我最後只帶走一本汪曾祺散文,因為喜歡他文字的乾淨簡練,還有我們這一代人先天殘缺的文化底蘊和修養。


近年常在世界各地行走,我開始生出一種懷古的偏向,對法國人愛爾蘭人義大利人執著地保留舊城舊街的做法更能接受和理解。城市的建築、營造與維護,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歷史見證。不管是新加坡還是廣州城,新城對舊城的取代和破壞讓人不得不懷念那消失的地方特色。僅僅建幾個博物館陳列古董,保留幾座地標建築,留不住歷史的氛圍和氣息;寫進歷史書籍,拍成照片電影,無法製造在幾百年前鋪就的街道上行走的感覺;留下幾條石板街,掛上一串紅燈籠,甚至打造整個烏鎮、周庄、梅花塢,那也是旅遊景區,而不是歷史的延續。


在新加坡驕傲地宣布他們為人民解決住房的同時,新加坡人紛紛到周邊東南亞國家尋找度假的空間;在中國各大城市高樓林立人口膨脹的同時,城市居民也都在假日到郊區、外地去吸氧和休息。可這種逃避和歐洲人到郊外、海濱度假有所不同,歐洲人是為了把歷史留住,寧願居住在狹窄的空間,閑暇再去郊外休息;我們的新都市空間,則是在摧毀歷史。


記得三十年前,我父親第一次帶我回到他的故鄉,廣東有名的僑鄉。因為父親對家鄉美術文化事業熱心關照,縣長親自設宴招待,之後帶我們在三江匯水的鎮上參觀。縣長大手一揮,把鎮上所有的房屋都掃到我們的視線之下,說,「我們要把家鄉建成像香港那樣的城市。」我當時心裡咯噔一下,一種抗拒心理油然而生,家鄉小鎮的寧靜和香港擁擠的熱鬧是兩種不同的生態,我看不出取而代之的好處。但當時我也缺乏現代想像力,以為縣長只是說說,誰知很快這雄心就變成現實。水泥高樓街道密布珠江三角洲和東南沿海,大家爭相消滅農村和城鄉差異,無法再造的歷史氛圍和自然生態,如今已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


也許人類的下一步創作,會是把過於擁擠的人口往別的星球轉移。現在的新加坡和珠江新城,不過是演習操練罷了。


刊於《財新周刊》2016年第31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文化 的精彩文章:

他只是一再堅持:「我是中國空軍。」
阮一峰:無用階級之崛起
作家阿乙:把死神剝光吊打一頓
這個問題,工業4.0的鼓吹者與歡呼者能夠解答嗎?

TAG:財新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真的存在一個理想城市嗎?也許居住的空間正在塑造我們!
真的存在一個理想城市嗎?居住的空間也許正在塑造我們
里皮:今天我是幸福的,我們的進步空間還很大
我們的世界是怎樣的?多維空間的遐想
陰鬱的情緒,真實的盜夢空間就是這樣吧
沒有他們四個,中國的空間站就不會那麼快的成功
空間不斷侵蝕著我的心,讓我無法呼吸,你是否曾經愛過我,為何我的世界一片空白?
為什麼我們的空間是三維的?
我們永遠逃不出宇宙這個大空間,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表面
小時候沒感受到父母的愛,心靈留在那個不被愛,沒有愛的空間,他們被卡在了童年,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在有你的世界裡我把自己定格,在沒有你的空間里
令人震驚的撞景現象,或許「我們生活在四維空間」的理論是真的
紋身愛好者:在皮膚上發揮我們的想像,建立空間世界。
他們這樣節省空間,買大房子的都哭了!
穿越不同的空間,會有哪些神奇的感覺?
空間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哲學家們這樣說
禪意空間,就是這樣搞
月球是地球在很早以前從宇宙空間俘獲,並固定在目前這個軌道上的,是真的嗎?
他們改造自家天花板,騰出來的空間讓大人都想待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