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文殊菩薩與維摩居士演說傳佛的心要

南懷瑾老師:文殊菩薩與維摩居士演說傳佛的心要


南懷瑾老師:文殊菩薩與維摩居士演說傳佛的心要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問,大乘菩薩應該怎麼樣來慰問開導有病菩薩?這意思不是我們真的去慰問菩薩,而是說,得了病自己要怎麼樣理解,怎麼樣求解脫。換句話說,自己怎麼樣觀想。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維摩詰經》裡面所有提問的菩薩,包括前面的小乘弟子,最後都成佛了。他們目前是現比丘身,現小乘羅漢像,但是提的都是大乘菩薩的問題。世界上的人沒有一個不病的,我們現在覺得自己很健康,那只是假相,都是在病中,不管你頭暈還是眼睛看不清,都是病。這個世界就是病態的,沒有一個人是正常的,除了一個人,就是成佛的人。慰喻有疾菩薩,不只是指生病住醫院的人,平常我們就是病人,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是《維摩詰經》傳佛的心要。


「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維摩居士告訴文殊師利菩薩,我們不需要別人安慰,要自己了解真正佛法在哪裡。佛法都說身體無常,是靠不住的,不是永恆存在的,是隨時可以死亡的。老子有一句話:「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們的身體帶給我們的拖累太大,甚至於說一切的業障,一切的痛苦、煩惱、憂悲、七情六慾,多半是由身體上來的。身體是四大組合而成,也是業報的大總匯,是業報之身。成了佛的人,這身體就轉成善報的應化身。身體對我們的障礙非常大,比如你們打坐坐不住,兩條腿又痛又麻,你心想清凈,可是腿子不饒你,就是身體的障礙。你坐了一兩個鐘頭,覺得疲勞,其實你心理有疲勞嗎?不見得,心理的疲勞是因身體引起來的。


昨天我們幾個老朋友在一起,講到來投生有沒有把握。恐怕在座的誰也沒有把握,誰也不知道哪一天來投生,怎麼生下來的。過去我認識的幾位修道有成就的老前輩,親口對我說過,「要我再來投生絕對做得到,但是現在要我自己走,沒這個本事。」當時我們聽了覺得很奇怪,要投生有把握,要現在死居然這麼難死。等生活的經驗多了,明白了這個道理,求生固然不容易,求死也很難的。你說可以自殺,你去試試看,投冰怕冷,上吊怕悶氣,吃安眠藥怕死前受不了那個痛苦。前天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在香港一個朋友,吃安眠藥自殺,吃了葯之後再喝酒,再吞止痛劑,就是怕痛。可見求死不容易的。你說功夫修到的人,把兩腿一盤,就再見了,這要多大的定力?要有相當成就的人,或者可以做到。


所以佛在世的時候,有小乘的阿羅漢證得了性空,但是這個身子還不能了,就自殺了。討厭這個身子,煩極了,要吃飯又要上廁所,喝了水又要去屙尿,吃了喝了都留不住……。佛經在戒律上講明了不可以自殺,自殺是犯罪的。當然每個宗教都反對自殺,據說自殺的靈魂連閻王也不要,因為在他的簿子上沒有登記,時間還沒到你就作了逃兵,不行的。既然地下不要,天上也不收,人間又回不來,所以據說是很可憐的,比一般作鬼的還慘,漂泊無依。

因為明知道此身無常,所以許多得道的人厭離此身。維摩居士告訴我們大乘的道理:「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這個身體沒有什麼好討厭的。這句話大家聽了一定歡喜,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自己身體的,都自以為自己漂亮,看不起別人。還不只是身體,連衣服的美醜都要爭。這個身體沒有什麼討厭的,因為身心是一體的,玄奘法師撰的《八識規矩頌》,對阿賴耶識有頌曰:「受熏持種根身器。」身體也是你心所變的。這一生是男、是女,相貌如何,是否多病,遭遇如何等等,都是你前面業識的種子帶來的。所以「種子生現行」,一切都是業報,此身是報身。不管是什麼樣的報應身,這個肉身同我們的自性、自心是三位一體的,也就是真如自性、意識的心、肉體,三個是一體的。身心是一體的兩面,假如認為身是無常,而厭離於身是不行的。


我常說,現在沒有真正的密宗了,當年我們在西藏看到很多不知道是喇嘛還是麻辣,高明的不太多。聽說現在高明的很多,我不知道,反正中國人是「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只要是外來的就有道。幾歲大的喇嘛就有人認為是活佛轉生,在那裡一邊摳鼻子一邊吃瓜子,也是有道,是師父。哪個有道、哪個沒有道是這麼看的嗎?你怎麼曉得是轉生不轉生?轉生就算有道嗎?轉生不能算有道,教理都不通的!學佛不要自甘墮落,我有資格講,我去過西藏學過密宗的,過分的宗教色彩的迷信,就是墮落。為什麼講到密宗呢?密宗的教理也有對的,它決不厭惡此身。你們有學密宗的,這是出自密宗哪個經典,哪個法本?它的教理根據在哪裡?你知道嗎?


我們中國的文化《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重視此身。所以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也是這個意思,街上正在建築的高房子,牆邊是不能走的。這就是中國儒家的戒,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一個道理。愛惜你的身體就是孝順父母,因為父母看到子女有病痛是會痛苦的。佛教大乘戒律也有這樣的含義,如果隨便把自己的肉體出一點血,等於犯了出佛身上血一樣的重戒,因為此身就是佛身,算不定你明天悟道了,你就是佛的應化身了。對身體上作任何一點傷害,等於犯了大乘的殺戒。


真學密宗的人,他的洗澡水在倒掉之前,還要自己先喝三口呢!你覺得臟?為什麼你要討厭自己的身體?這樣做的第一個道理是不垢不凈。第二個道理,你說身體洗下來的東西臟,可是你吃的東西都是這樣變化來的,過去施肥的肥料是用什麼做的?我在這裡還沒有看到過哪個學密宗的是這樣做的。密宗在佛前面供養什麼東西你看過沒有?看過才怪呢!它連狗肉、驢肉等都端上來的,你恐怕想都不敢想的,還說什麼學密宗。到今天佛法的正法已經沒有了,但是方便法門還是有的,如果我不坐在這個位子上,你問我「老師,這個對不對啊?」我會說「都對」,這就是密宗。


厭離於身不對,執著此身也不對,這是中道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你去看病人,不敢對他說你還是快死吧。但是我可常這樣做,看到那些垂死重病的朋友,連手都舉不起來了,我就拍拍他的頭對他說:「你快走嘛!痛苦得要死,這個世界有什麼好留戀?」有的人會說:「我走不掉嘛!」「那就念佛吧!」「我念不起來了!」「那你怎麼還可以講得出話來?」念佛念了幾十年了,既然有講話的這一念,為什麼這一念不能念佛?平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真是阿彌馱你這個佛。他不懂什麼叫念佛,不知道念不在嘴上念,是心念之念,到那個時候,不要管嘴上能念得出四個字還是六個字,能心中念念有個佛就是念了嘛!唉!學佛幾十年了,功德也做了不少,最後都是如此!平常顯教、密宗,講什麼法都懂,般若真如連他家冰箱里都有,到這個時候使不上,有什麼用?

我這幾十年來學佛學道的名人看多了,有的七八十歲了,冬天總只穿一件衣服還會流汗。睡覺也不蓋棉被,冬天只蓋條毛巾,一身也濕了,兩腳暖烘烘,功夫可好了。我說他搞不好會血壓高,人家說你亂講,還親眼看見他打起坐來身子懸空呢!我只好笑笑。最後不出所料,不是血壓高就是心臟病發。真修到此肉身能夠成就了,談何容易!你們誰想早死,我一定簽字批准,看你能死得了嗎?不要吹牛了。前兩天一個老朋友進了醫院,我去看他,他告訴我,醫生已經宣布沒法醫了。他還交給我一包珍藏書,又要我在他身後幫忙關照他的太太,又向別的人交待後事。我看他這麼豁達,跟他說,你還死不了的。他有點懷疑,結果真沒馬上死。那種不想死的,見了我就哭哭啼啼,想多活一陣子,反而很容易死,已經嚇得半死了,怎麼不死。


小乘專講此身是苦,我告訴你,不一定是苦。一般講來,學佛證道的,多半只能了了法身,到了中陰身,也就是離開肉身之後,才有成就,沒有辦法把這肉體的報身修到圓滿。法身、報身、化身是三身,假如三身不能成就,在我的標準來看,就不能算開悟。你們打坐念頭空一空,得一點定境,就以為自己悟道了,你那是悟了個食道罷了,必須要三身成就才算。「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的道理在此。


「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無常、苦、涅槃是佛法的三法印,是佛法的基礎。無常、苦、涅槃,再加無我,是佛法的四根大柱子,但是佛在說《涅槃經》的時候,就完全相反,他變成說:常、樂、我、凈。原先的無常變了常,苦成了樂,無我變成有我,涅槃成了凈。凈土不是專指西方極樂世界的凈土,一切眾生只要悟了道,就知道他本來在凈土中。小乘乃至不徹底的大乘,都是厭離苦、無常,而證取涅槃,認為證得涅槃就永遠不來了。不只是一般人,連當代幾個大法師都這麼說。當時在大陸有這麼一位,不提是誰了,他就是持這種觀念,我倆單獨在房間里,我痛罵他一頓,他講了許多理由都被我駁倒了。我提醒他,《楞伽經》上講,「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


你們千萬不要認為,能涅槃就不來了,不來你還做不到。只是給你暫時請個假,百把年不來,三五百年不來的話,已經算給你很長的假了。大阿羅漢入八萬四千劫的定,在我們這個世界來說,算是夠久了,在其它星球世界是很短的,一下就過去了。就算入了八萬四千劫的有餘依涅槃,你也不可能不來,況且我們反覆講過,大乘菩薩要有「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的智悲雙運,但是許多學佛的朋友,始終搞不清楚這個觀念。而時下的年輕人,越來越自私,越來越小氣,自我觀念極重,真沒辦法,也就是業力越來越重了。大乘菩薩是不入涅槃的,沒得休息的。所以維摩居士告訴文殊菩薩,「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菩薩說身是苦的,但是決不逃避三界的痛苦,救世救人雖然是痛苦的事,但不會逃避。


「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既然佛法要修到無我,但是如果無我了,誰來說法?誰來講經?誰來聽法?真正的佛法,在釋迦牟尼佛生下來就已經說完了。釋迦牟尼佛生下來走七步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開口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佛法就說完了。就是這個唯我獨尊,每個人都是這個我,你找到了就成功了。人人有一個本性本命,這個身體的我是假的,我們說話思想都是假的。每個生命都有個真我,你的真我找到了就是佛,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佛講這個話的時候,兩手這樣擺的,這是什麼手印,你們參!

佛法處處講無我,其實我們學佛的人,不要說做不到無我,就是無身都做不到。忘掉身體還不是個我,你還有念頭存在,一念之間就是我。學佛人的我,尤其厲害,處處有我,我的見解、我的學問、我的身體,這個我比普通人的還大。你看外面的人整天忙,晚上還要去玩,你問他的我在哪裡,他一定覺得莫名其妙。修持的人學了佛法,再加上壞個性,他的這個我就不得了啦!認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還有,我最怕在大學裡搞佛學社的同學了,搞其它活動的同學都很活潑,佛學社的同學,往往目光獃滯,衣冠不整,言語無味,面目可憎。希望大家正視這個問題,不要搞得所有佛學社團都如此。我年輕的時候,對這些團體,簡直是羞與為伍。當然,我這又落入傲慢,也不對。有一年,有幾個大學生,要我為幾所大學的佛學社的聯合活動講演,我推不掉,但是我說明不講佛學,就定了個題目叫「我與無我之間」。當時講的內容沒有記錄下來,我主要告訴他們,學佛講無我,誰能做得到?但是作人做事必須有我。你寫一篇文章,如果無我,你就寫不出來了,筆都不要拿了。任何一篇文章、一個藝術品乃至綉一朵花,處處都有我。人生處處有我,我要穿什麼衣服才合適,我要坐在什麼位置才對。一部人類的歷史文明,無我就創造不出來,佛就告訴你,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但是在修養上,叫你無我,是無小我,不要執著現在假相的我,以為是真我。


佛法的修證,在於找到生命的真我,無我是個方便法門。修證功夫要放下身心,放掉我這一念,才可以證到涅槃清凈自性;在起用上,想成佛成菩薩,就要有我。你看,佛也有我嘛!阿彌陀佛的我,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形態,東方藥師如來的我,他的國土和阿彌陀佛的世界的我不同,北方不空如來,他的佛境界同別的佛又不同。十方三世諸佛,各有各的佛國土,各有各的我。佛佛道同,方便教化,起用功德不同,願力不同,作用不同。此我與那我彼此無妨,歸於一個大我。學佛這些道理沒有搞清楚,一天到晚無我,你無個什麼我?我與無我之間要去好好參究。


維摩居士這裡漏了個消息:「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沒有此身,無此我,誰來說法?釋迦牟尼佛現在真是無我了,他歸到那個大我去了,我們看不見他,他也無法來說法,只好靠他的弟子們替他宣揚。所以必須要有肉身在此,才能教導眾生。這些都是中道義,要搞清楚。

「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此身是空的。我們常引白居易的話:「飽暖饑寒何足道」,那是無我,「此身長短是虛空」,這個身體不管活一百歲還是二百歲,總歸要走的。但這是偏於小乘的觀點,得道的人證到空了,身體死亡了以後他到哪裡去?涅槃是寂滅,可是他永遠不來嗎?沒這回事,釋迦牟尼佛和諸佛都是再來人,否則怎麼叫大慈大悲?所以大乘菩薩不說畢竟寂滅,不說永遠寂滅不來。


以上這幾段,維摩居士是說了無常、苦、空、無我,這四個法印。


「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學佛第一步先懺悔過去的罪業,怎麼樣不入於過去?不被過去困住了?用中國文化來解釋,最簡單的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犯了錯,但從此不再犯,也就是顏回的不二過。六祖在《壇經》上講懺悔,懺過去之罪,悔是未來永不再犯。像你們常常二過,口口聲聲講懺悔,都是在騙人騙自己。真是大丈夫的人,連懺悔兩個字都不講,他就是痛改,對自己毫不客氣的。


這些道理都是大道理,因病而說法,只有文殊師利菩薩問得出來,只有維摩居士答得出來。一個代表出世的大士,一個代表在家佛。我們這裡的章同學寫了一篇文章,強而有力的提出來,維摩居士是真正傳佛心印,是真正禪宗的傳統。這是絕對的正知正見,我支持他,這就是研究佛學。


現在維摩居士藉生病,一個善問,一個善答,剛才所講因為眾生有生命就是病,這個世界就是個病態世界,我們的生命是病態的存在,解脫了這個病態就成就。但是解脫了,這個病態就沒有了嗎?有!能解脫了,這病態的生命就變成最美的生命,至真至善至美,這個世界就沒有什麼遺憾,也沒有無常、苦、空、無我,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國土。不相信,你看人造衛星高空所照這個世界的照片,你才知道這個世界的可愛,比他方佛國土還要可愛。你說你在下面覺得這個世界髒得很,那是這個世界的塵渣子,包括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灰塵渣子。這裡比凈土還要好,不是只有乾淨的香的一面,還有髒的臭的一面,有它特殊的味道。


所有其它的佛經典,對這個世界都是厭惡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華嚴經》則不然,主張這個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至真、至善、至美。如何做到呢?只有一念明心見性就做到了,你就看到真實的一面。換言之,我們現在看到這個世界生、老、病、死,無常、苦、空、無我,是一個影子。你沒有看到這些現象的後面是常、樂、我、凈。《維摩詰經》中這一段,他們二位唱的雙簧,是在說明一個佛法的至高無上哲學道理。


摘錄自《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南懷瑾老師:文殊菩薩與維摩居士演說傳佛的心要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宗性法師:放下執著與追求事業矛盾嗎?
南懷瑾老師:大智慧的福德可不是錢可以買的
宗性法師:如何提高念佛的質量
夢參老和尚:章太炎念地藏經的故事
南懷瑾老師:如何處理物質與精神的發展矛盾?

TAG:傳承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文殊菩薩給你的智慧和吉祥
佛心慧語:恭迎文殊菩薩聖誕
南懷瑾老師:佛法裡頭八宗的祖師——龍樹菩薩
南懷瑾老師: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傳喜法師:保持對佛菩薩的虔誠恭敬之心
他為什麼得到諸佛的感恩和讚歎?——傳喜法師講文殊菩薩大願
劉素雲老師:刁居士的丈夫——齊樹傑是真菩薩!!
佛教文化:文殊菩薩的波若智慧
虔誠頂禮七佛之師:文殊菩薩
南懷瑾老師:《楞嚴經》的重點,文殊菩薩的結論
觀音菩薩與文殊菩薩,誰才是真正的七佛之師?
你知道 佛陀、菩薩、阿羅漢的意思嗎?
《感恩佛菩薩》
佛教文化:普賢菩薩的菩薩行願是什麼?
佛經故事:佛教八宗之祖龍樹菩薩傳奇
釋迦牟尼佛與八大菩薩唐卡
玉佛圖集:妙吉祥塑金身、相莊嚴心歡喜,文殊菩薩聖像裝金紀實
傳喜法師講述伽藍菩薩的故事
佛印與蘇東坡的故事:觀音菩薩念佛在念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