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這裡是日報的新欄目 ——「整點兒奧運新聞」。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裡會集合知乎上有趣有料的問答,帶你和日報一起發現奧運比賽里的知識、趣聞和專業討論。如果你和我們一樣熱愛躺在沙發上觀看體育運動的話,歡迎來到 知乎圓桌 - 里約奧運 加入我們一起分享 ~
男子 100 米決賽的前 70 米,加特林和觀眾都產生了一種錯覺,「博爾特是不是要輸了?」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博爾特就那麼輕輕鬆鬆地,衝過了終點,連續三次贏得奧運百米冠軍,宣告統治。博爾特為什麼如此如此之強,博爾特到底有多快,博爾特難道沒有弱點了嗎?帶著這些問題編輯部小李帶大家一起走進科學,探索加特林內心深處的委屈和痛苦。博爾特為什麼能逆轉加特林奪得 2016 里約奧運會男子 100 米決賽冠軍實現奧運會三連冠?短跑研究通常分兩個(起跑加速段、直身加速段)或三個(起跑加速段、最大速度段、速度耐力段)階段作為對比對照。無論是直身加速段還是分拆成「最大速度段 + 速度耐力段」(後者在 200 米研究中更多使用和討論),百米技術最技術的選擇,就在直身前後。上世紀 90 年代初,世界男子百米在約翰遜、劉易斯、斯圖爾斯們的帶領下,流行過一段時間「多峰型」(雙峰型)的速度節奏——即途中跑階段和終點衝刺這兩個分段的分段速度在百米全程形成的過程中呈波浪式變化。但是這種跑法在大範圍嘗試後,通常是以前快後慢為代價的,從而影響到 100 米運動員在 100 米中整體水平的合理髮揮,導致影響成績水平的發揮。(趙國雄. 男子百米跑速度變化及供能特點新探[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1989(01):46-51.)而 21 世紀開始,現代百米跑的技戰術確立為「堤壩型」的速度變化曲線特徵,從擺脫靜止狀態到最大速度這段距離,採用兩段更為平穩的加速方式,增加加速段距離,延遲最大速度的出現,保持無氧代謝的能力做到儘可能的維持速度,使降速現象延後出現。——而博爾特,基本就是把「堤壩型」的跑法跑到壓縮極致了。(可參見 博爾特為什麼能逆轉加特林奪得 2016 里約奧運會男子 100 米決賽冠軍實現奧運會三連冠? - 李暘的回答 中的百米列表或下圖)(Gómez J J H, Marquina V, Gómez R W. On the performance of Usain Bolt in the 100 metre sprint[J].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2013, 34(5):1227.)博爾特的直身過程本就比矮他 10 公分以上的諸多選手要慢,這是人體結構存在的必然問題。從彎曲到俯身衝刺,他的重心太高,所以米爾斯本就沒有打算讓博爾特過度衝擊起跑加速段。就是為了結合自身條件,完整使用自己最大峰值速度和無氧耐力好(博爾特的百米跑,可以將峰值速度涵蓋兩個 10 米段,而國內最頂級的選手蘇炳添,只能涵蓋一個 10 米段)的原因。所以看博爾特的全程加速過程,通常在起跑段會明顯低於同場競技選手(經常為同組倒數三四名),16 年裡約,他的決賽起跑反應是同組倒數第二。09 年的 9 秒 58,他的起跑反應時間是同組倒數第三。尤其是在大邱被罰下過以後,博爾特更是嚴格控制自己的起跑時間點。直身加速過程,博爾特會用同步頻迅速補齊自己的起跑落差(博爾特百米通常使用 41 步,蘇炳添這樣 1 米 7 上下的選手,通常需要 48 步左右),所以博爾特 30-50 米段的速度表現是從 11.4m/s 上下增加到 12+m/s 的全程最大速度的出現;而像蘇炳添這樣常規身長跑手的途中跑加速段的速度表現,則是在 30~40 米處以 11m/s 上下的速度控制無氧降速的比例。在 100 米直身跑的加速段中,博爾特的加速距離將近 20 米,比蘇炳添的加速距離長出 10 米。(王嵐. 博爾特與蘇炳添 100 米全程速度變化的比較研究[D]. 東北師範大學, 2015.)博爾特的峰值速度是 12.10m/s 上下,柏林世錦賽的峰值速度是 12.14m/s,但是從他第一次打破世界紀錄(08 年 5 月)開始,博爾特的巔峰高速段就從沒有出現在 40 米段之前。以博爾特最巔峰的運動周期段 2008~2010 為準,博爾特的峰值速度均出現在 45 米以後,而他的起跑段(0~10 米)和直身前的速度段(30 米前),乃至於完全直身的速度段(40 米段),博爾特的水平通常在該段的峰值速度均為常規水準。這裡既有起跑反應時間的問題,也和身高、身長、技戰術等都息息相關。而後期博爾特的峰值速度再度攀升至人類極限的 12.10m/s 以後,博爾特改為挑戰 100 米跑,將呼吸節奏與直身加速兩個運動方式與自身節奏相結合,才成就了博爾特的人類極限速度。
在短跑比賽中,毫秒必爭,獎牌的成色,或者是否能得到一枚獎牌,都在往往在小數點後兩位決定,於是衝線的動作變得尤其重要。拋開某些經常降速衝刺,在終點線前側身觀察對手,笑臉捶胸慶祝撞線的短跑運動員不說,大多數運動員都會身體前傾或是向前挺胸,盡量身體的軀幹率先壓線。在剛剛結束的女子 400 米決賽中來自巴哈馬的肖尼·米勒用一招技驚四座的「魚躍跌倒戰術」,以極其微弱的優勢,從美國選手菲利克斯手中搶走了金牌。而更慘的是,菲利克斯已經在一個月前因為這個動作,而輸過一次比賽了。如何看待里約奧運會女子 400 米決賽巴哈馬選手魚躍衝線獲得冠軍?這一衝線動作是否會被大量模仿?先說結論吧,美國失去這枚女子 400 金牌,打擊是非常大的;而且魚躍跌倒衝線這招不是什麼特別新鮮的,早就有了,對於這招的體會恐怕沒有比「受害者」菲利克斯更熟悉的了,她剛剛一個月前就吃過一次這樣的虧。簡單介紹一下「受害者」菲利克斯,菲利克斯算是美國女子短跑在瓊斯之後最知名的短跑運動員。菲利克斯主項是 200,兼項 400;奪得過多次奧運會世錦賽大賽金牌。近年來由於女子 200 競爭過於激烈,菲利克斯逐漸把 400 當作主項,200 變為兼項,去年 2015 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還取得了 400 米的冠軍。這屆奧運會女子 400 是美國短跑給予最大希望奪金的短跑個人項目。(男子,100,200 被牙買加壓制,400 被南非和格瑞那達壓制,女子 100 被牙買加壓制,女子 200 被荷蘭壓制,只有女子 400 是美國最有可能突破的奪金的短跑項目)所以,美國失去了這枚女子 400 的金牌,那麼意味這次里約奧運短跑類個人項目很難奪金了。(女子 200 米美國的鮑維跑過荷蘭人希佩的概率非常低)
短跑大國,這次里約奧運會短跑個人項目很可能一金不得。如果說其他運動員被這種方式戰勝還可以找點理由的話,「受害者」菲利克斯這次被這種匪夷所思式的方式超越戰勝一點都不冤。根據美國奧運會參賽賽制,規定參賽運動員需要通過全美選拔賽來篩選隊員(美國田徑達標人數太多,而根據奧運會田徑規定只能有三名運動員參加)。全美奧運選拔賽一般都是在奧運開始前一兩個月進行。今年 7 月 11 日,全美奧運田徑選拔賽女子 200 米決賽,菲利克斯就是被這種方式被超越最後排名第四無緣里約奧運女子 200 米的。以下為今年 7 月份美國奧運選拔賽 200 米決賽菲利克斯被超越的場景。最終她被這個倒地的運動員擠出前三,排名第四,無緣奧運。所以,她其實就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這樣被 pk 掉過一次了。吃一塹,長一智。可惜菲利克斯沒有把這次國內選拔賽上的這次教訓當回事。最後說一下,這個在里約奧運會中使用「魚躍跌倒戰術」的巴哈馬的肖尼·米勒。肖尼·米勒不是泛泛之輩,今年曾經創造過女子 400 米的賽季最好成績。而且肖尼·米勒她還是非常優秀的女子 200 米選手,是 200 米獎牌的有力競爭者。
今晚男子 200 米預賽我們又將看到博爾特的表現,值的期待的大概是他這次會在賽道上玩兒出什麼花樣。畢竟,200 米的賽道更長一些,發揮的時間也多些……除了短跑賽場上的俯衝式跳遠衝線,今晚的田徑賽場上還進行男子三級跳的決賽,中國選手董斌、曹碩和徐曉龍都將參加,其中董斌實力最強。如果你還不認識他,也不認識三級跳,那麼就和編輯部小李來看看為什麼在專業運動員眼中,三級跳可稱為田徑中最優美的項目之一。董斌的三級跳水平到底有多高?能否實現在里約奧運會上奪金?回答思路:三級跳項目本身→舉一些例子→董斌的水平。三級跳全過程如下:運動員助跑→運動員第一腳單腳跳→運動員第二腳跨步跳→運動員第三腳跳躍→運動員空中扭啊扭→運動員入坑。通俗地說,運動員跑著跑著踏板單腳跳一步,單腳跳結束的時候換一隻腳往前邁一步,這一步完了以後往前蹦,雙腳落地,裁判讀成績。從這個流程不難看出三級跳技巧性突出的點有哪些:起步節奏、對助跑距離的估計、助跑時對重心的控制、踏板前跑動節奏性、單腳跳時擺動腿的動作、單腳跳落地時的動能損失、跨步跳的動能損失、跳躍的高度和遠度、空中的身體控制、落地的姿勢。起跑是不是強力迅速(當然也有慢慢加到最大速度的那種),助跑時步點是否準確(一般三級跳助跑步數為 12~22 步,對應初中生到世界健將),最後四步節奏怎麼樣(倒數四步應在保持較大速度的情況下先將重心降低至低於高速助跑階段再迅速抬升重心以獲取豎直速度),踏板準不準,起跳後水平速度轉化為豎直速度的程度大不大,第一二跳減速明不明顯,第三跳開始時速度快不快,第三跳滯空久不久,落地是不是先用腳刨沙坑然後屁股落入這個坑裡。在董斌之前先舉一下其他運動員的例子以示意如何分析。以下列舉的所有運動員都使用速度型跳法,其特點突出一個快字,即助跑快,起跳節奏快。其優點在於前兩跳損失動能小,第三跳速度大,強調以第三跳遠度來換取成績。其跳法區別於平跳型(聽名字就知道不是很剛猛)和高跳型(跑得不是最快但每跳滯空都很久),是當前世界男子三級跳運動員主流跳法。速度型的三跳遠度比依次為 5:4:7,甚至 5:4:8,在此數據型上有所波動。往往是關鍵的最後一跳,區分開運動員水平。(可參考「關於三級跳運動員每跳遠度的研究」)第一跳目測 5.3 米左右,此時他的身體有一點左右搖擺。
第二跳目測 10.75 米,雖然第一跳時水平速度有所下降,不過這一跳又依靠自己的身體強行加了一些成績回來。
第三跳時,向前的速度還很大,整個人跳得很高,入坑前頂髖很流暢,17.27 米。整個過程中助跑到第一跳之間有一點不足的地方,不過依靠老道的比賽經驗和身體素質,在後面兩跳很大程度彌補了這個失誤。第一跳目測 5.5 米(強行吃腿長)。(助跑也很猛的,不放圖了)第二跳直逼 11 米。(話說我三跳也就 13 米多一點)空中展體大開大合,很有力量。(Will 在本次比賽的展體動作比 Taylor 快很多,但現在的 Taylor 和當時的 Will 已經差不多了)可以明顯看出來 Taylor 的完全展體長度以及腿的長度都是碾壓級的,所謂的「gifted」。(#跳遠還沒別人跨一步遠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樣的身體優勢在於:首先,每一步會遠很多;其次,第三跳的時候,隨著雙手的上舉,身體的重心會被拉起很高,通過空中的展體頂髖,可以很好地控制前旋並延長滯空時間,在關鍵的第三跳「開掛」,間接地就提高成績。
缺點也是有的:個子越高腿越長的人的最大速度會越慢,姚明就沒劉翔跑得快嘛。(好有道理的樣子ˊ_>ˋ)
17.40 米,17.68 米,17.96 米分別是他在同一年 6,8,9 月份跳出來的,進步飛速。次年 3 月,18.21 米,目前世界第二的記錄。他 18 米 21 時的動作,在第二跳滯空動作(更穩定)以及第三跳展體(更流暢)上有了較大進步。從圖裡也不難看出,他的身體力量也增長了。對比一下他之前略稚嫩的動作和優點纖的身體(和現在的他比起來),可以想像他訓練是是有多儘力。愛德華茲—「新世紀的飛鳥」,現男子三級跳世界紀錄保持者。在 Taylor 跳至 18 米 21 的天際時,他就在現場。導播特意給了愛德華茲一個鏡頭。
最後望成績板。
有人問他:「你 95 年的記錄被破了的話,你有什麼感受?」他撇了撇嘴:「我當然會難受,不過這就是體育比賽。」95 年比賽時,解說看到他的成績直接驚叫: 「He"s beyond 18 meters once again.」1989 年,他以 17.28 米的成績獲得第五屆世界盃田徑賽三級跳銅牌。1992 年,17.34 米,第六屆世界盃田徑賽金牌。1993 年,17.44 米,第四屆世界田徑錦標賽銅牌。1995 年,先在西班牙以 17.98 米的成績打破了美國運動員班克斯保持了 10 年的 17.97 米的世界紀錄。然後是瑞典哥德堡,在第五屆世界田徑錦標賽上,愛德華茲分別以第五跳和第六跳 18.16 米和 18.29 米的成績兩破世界紀錄。成為了第一個達到 18 米的人。1996 年,第 26 屆奧運會,以超風速 18.45 米奪冠。此時,他已轉為平跳型技術。從青少年時,便接受系統訓練,怎麼說,也該有 20 多年了吧。
我只是每天下午最後一節課在學校田徑隊里蹦一蹦跳一跳,每天的那個時候都會累得說不出話來,經常是快下課了,我們幾個糙漢子躺在學校操場上,每個人都叉成一個大字,喘息著望著天。累但是很 happy。
雖然我們的訓練量還差得很遠,但我最深的體驗就是每個晚自習我都找不到自己的屁股。所以不管你了不了解三級跳,都請記住愛德華茲這個名字,他是「新世紀的飛鳥」,是第一個達到 18 米的地球人。2016 3 17.41(此跳打破亞洲男子三級跳記錄)破紀錄算是集天時地利,加上自身狀態良好,這才有了新聞聯播中的一幕。「我的缺點是在第二、三跳上,這需要我去改進動作,但我現在的心態很好。」「我的首要目標是進入奧運會前八,我想把最好的狀態放在里約。」他的身體並沒有以上涉及到的運動員那麼強。身形上來看,董斌大腿上部分脂肪含量較高,這會額外增加比賽時負擔。其次是爆發力,Taylor 跳的每一腳都有牛頭人酋長踩地板的氣勢,董斌並沒有那麼強大。董斌的優勢在於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和對身體的控制程度強,跳起來有馬踏飛燕般輕盈的感覺。一個就像是無解隔扣的奧尼爾,另一個就像是罰球線滑翔扣籃的喬丹。一個是明明能靠身體,偏要靠技術;另一個是身體不錯,用技術來完美貼合身體。「How can you defeat someone you can not defeat?」但是放眼亞洲,他無疑是天賦秉異加上後天努力的一個人。至少我儘力訓練也只有不到 14 米的成績。我有時候很羨慕那些很強的人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但我明白,更多的還是他們訓練時落的汗水。董斌可能會成為亞洲飛人,但以他的年齡和身體條件,18 米真的像登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小事|法庭遇見法盲《職人介紹所》第一季最終集:作家馬伯庸來了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厲害在哪裡,來聽首席科學家怎麼說能和兩個物種交配,羨慕他們的擇偶範圍如此寬廣知乎好問題·生活中有什麼偷懶技巧?
TAG:知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教科書式的衝線策略——回顧SUP世界盃中Mo Freitas戲劇性獲勝一幕
※博爾特衝線之前如果沒回頭,有可能跑進9秒么?
※衝線!極限競速世界錦標賽 ChinaJoy 邀請賽圓滿結束
※門百實況:60+42km的狂奔,和衝線後的嘶吼
※衝線後不知道自己是否第一,博爾特:第一次感到茫然,但也很完美
※過山車!12強賽A組最終積分榜:敘利亞奇蹟衝線
※跑步類賽事如何衝線?就讓STC攝製組來告訴您!
※墨爾本馬拉松:7小時關門時間,你不衝線我們不散
※賽事南馬不難,上萬真跑者一起衝線!
※颱風天在南馬一起衝線,這一定是真愛
※全運會馬拉松女選手體力不支 爬完最後2米衝線
※暢跑金陵最美賽道 上萬名「真跑者」一起衝線
※2小時45分,這對姐妹牽手衝線的樣子真好看
※衝線!《極限競速7》車輛公布迎來終點站
※孫楠助陣鹵陽湖半馬 跑團攜手衝線分享萬元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