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小說的三位四星上將
只有少數人了解他們的真實身份。有時他們聽到科幻迷說:「你居然和一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同名!」白天他們鑽研工程技術專業,編寫電腦程序,編輯國際新聞,但夜裡他們則進入到虛擬的秘密世界,在自我滿足的寂寞中以寫作與未來對話。年復一年,他們的名字裝點著中國最出色的科幻作品的書頁:
王晉康、劉慈欣和韓松。
王晉康
對自然滿懷敬畏之心的工事築造師
「2253年,一名宇航員重返地球。過去的202 年間,他都在研究一個距地球10 光年之遙的外星文明。作為本次科考的唯一倖存者,他被授予『人類英雄』的稱號。然而,他發現歡慶他回歸的並非真正的人類,儘管看上去他們依然和人類無異,可其大腦內卻已被植入高級程序,擁有人工智慧,所有人都變成了機器人……」
王晉康,曾經是負責鑽井平台設計的工程師,現在已經退休,這個故事是他1992 年為自己十歲的兒子構思出來的。在河南南陽,這個王晉康生活和工作的安靜城市,他完全無法想像,這個少兒故事會有何等驚人的成就。
講完這個故事時,他和往常一樣問兒子對此作何感想。男孩兒通常會說:
今天的故事沒勁。
可是那天孩子卻一臉嚴肅地答道:
今天你講了個很棒的故事。是你自己想出來的還是在哪兒讀到的?
受到兒子評價的鼓舞,他坐下身來僅用兩天時間就寫完了這個短篇故事。那時他不知道有科幻雜誌,直至在一個街邊攤販那兒偶然發現《科幻世界》雜誌。未多遲疑,他便將自己的第一篇科幻故事寄給了這家雜誌的編輯部。
打那以後23年過去了,可回憶起當年編輯的回復時,王晉康依舊是興高采烈:「讀這個故事時我們的呼吸都停住了。」王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無法壓抑。「應他們的要求,我三天之內又完成了兩篇科幻故事的寫作。這些故事早就在我的腦子裡。兩篇都發表了!由此我開始更多地創作。」
隨後的許多年間,王晉康這個名字對中國科幻文學史產生了影響。他共計發表了大量短篇和一打以上的長篇小說。對科幻迷而言,上世紀90 年代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時期。甚至有年輕人去西安就讀交通大學的工程技術專業,就是為了仿效曾在此讀書的那位科幻小說中的主人公。王晉康為他們開啟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王晉康為他們開啟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
「我熱愛科學和自然,我想喚起人們對這類主題的好奇心。」
在其創作生涯中,他10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其作品被授予中國「銀河獎」最佳科幻小說獎。王晉康的書曾定期榮登暢銷書排行榜。
在作品裡,王晉康對科學理論準確性把握得十分嚴謹,他不會描寫其中沒有邏輯、憑空想像出來的理論。「如果一項科技理論無法驗證,那就應該加以駁斥」,他自信地說。而他所創造的世界也展示著宇宙間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就此王晉康是這麼去表達的:「科幻小說不是對未來的預測,而是開啟我們的頭腦,由此我們可以思考推動文明向前發展的途徑。」
電影大片《盜夢空間》令王晉康的粉絲們聯想到他的短篇小說《七重外殼》。故事圍繞一個發現自己幾乎無法從虛擬世界的層層外殼裡解脫出來的主人公展開。未來或許會發生由電腦操控的種種把戲。王晉康說:「科學表明,人類智慧只不過是物質複雜組合的結果。電腦總有一天會比人更聰明。目前在很多方面機器已遠超人腦,它們以光速處理數據,無限量存儲信息。」在其1999 年問世的長篇小說《養蜂人》中,王晉康設想出一個更可悲的前景:
「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想過嗎,人的大腦,重1400克,是有著自身極限的,而人類的智慧總有一天會達到極值?
但是,王晉康不會讓這類陰暗的定局成為小說結尾。對所描寫的每一種未來,他都備有解救方法。在長篇小說《類人》中,他為克隆人立下一條規則,即製造克隆人時其指尖不得有可以形成指紋的細微褶皺,以此來區別克隆人和人類。另一則例子是《生命之歌》里的人物,那位教授在機器人心臟里植入了一套自毀裝置,一旦它們有了想生存下去的興緻,就會引爆。「假如災難襲來,我無能為力。我只是嘗試構築防禦工事,以保護人類」,王晉康第一個故事裡的一位老科學家說道,這種英雄情懷貫穿著王晉康的全部作品。
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退休後的王晉康現在要照顧孫子。只要有時間,他喜歡一天寫上六個小時,他感到遺憾的是如今再沒時間從事創作。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正如《類人》序言所寫的那樣,通過他科幻小說中的解救方法,人類或許可以「對未來的預見更長遠一些」,即便是這些解救方法並不存在。
劉慈欣
想像力之王
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辦的一次講座上,王晉康曾滿懷希望地說:「只要有那麼一位中國科幻小說家寫出一部暢銷書來,這一文學門類就會有光輝的前景。」
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熱銷約50萬冊,表明這位作家如王晉康所願,具有成為明星科幻作家的潛質。劉慈欣的粉絲自稱「磁鐵」,以表明該作家對他們的吸引力,因其名字里的一個字(「慈」ci)令人聯想到中文裡「磁鐵」(citie)一詞。
許多照片上的劉慈欣總是在溫和地微笑,顯得友好而又有耐心。但在採訪過這位越來越受歡迎的作家的記者圈裡,四下的傳言說是「採訪人的噩夢」,因為他的回答一貫簡短。
「請只談科幻小說」,那是當我問到他的私人生活時他說的第一句話。劉慈欣經常沉浸在錯綜複雜的科幻世界裡,認為與此相比他自己的真實生活著實是簡樸單一。一旦涉及到科幻,他就變得非常健談。
劉慈欣的作品以卓越的想像力和華麗的描述著稱,讀他的書所獲得的樂趣一如他在短篇小說《微紀元》中描寫的那樣,是「痴迷的體驗」。「他想像著,當『微人』第一次看到參天的綠草時將有何等痴迷的體驗。
一小片草葉會怎麼樣?這對這些小人兒而言意味著什麼?那就是個草場!而一個草場又是什麼呢?那就是一個綠色的宇宙!而在草場上蜿蜒奔涌的河流呢?當這些『微人』藏身立於草根之後,看著河水流淌時,他們真的痴迷了!
劉慈欣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寫作過程中:
「
就是憑藉想像力抵達另一個世界,並發現隱藏其中的秘密。
他對科技和兵器很感興趣,科學和技術是他想像力的翅膀,承載著他和他的讀者進入其付諸筆端的未來世界。劉慈欣堅信科幻應立足於科學,此乃其靈魂之所在,他的絕大多數信息均取自天文學和物理學科普書籍。
劉慈欣對兵器和所有與軍隊相關事物喜愛之深,以至於他有段時間甚至搜集上了武器。在《三體》三部曲中就可以讀到他對地球上的20 00餘艘戰艦如何在幾秒鐘內就被太空武器摧毀的生動描述。
遭遇外星生物時,等待人類的將是滅亡。劉慈欣真的相信,在太空中還有其他生命體存在,要是他本人碰上外星生物,他會非常謹慎應對:
「
我不會對他們講任何話。我只會在恰當的距離上觀察他們。這是為了我,也是為了所有人的安全。
作為第一部中國小說,劉慈欣的《三體》(Ⅰ)2015年獲著名「雨果獎」。這部《三體》三部曲之一的德文版將於2016年9月由Heyne出版社出版,《三體Ⅱ·黑暗森林》預告在2017 年3月發行。
韓松
根植於黑暗之中的花朵
韓松與劉慈欣所見大相徑庭,他倒是決計去與外星人攀談:「我會問他們,這個宇宙究竟是什麼?」我輕聲反問了一句:「他們有可能知道嗎?」 他回答:「不,他們可能也不知道。」「那為什麼還要問?」「他們或許有自己對宇宙的理解,很可能和我們的理解不同。」
韓松既不期待什麼解救方法也不會去創造什麼,在他的科幻故事裡邊,世界始終處於一種混亂狀態。在《逃出憂山》里,主人公韓愈和妻子去憂山旅行,當他們第二天一覺醒來,發現所有人都杳無蹤影,時間停滯了,而他們對境況了解得越多,就越發絕望。
和總是塑造一個科學家角色,用以解釋潛藏於其作品之中眾多科學理論的王晉康不同,韓松小說里的人物對所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悲劇襲來時,他們竭力掙扎以脫離困境。但一直到最後,他們都身陷無法逃離的迷局。《柔術》這個故事的結局令人吃驚:「他(江采寧)這樣想著,心裡「哎呀」了一聲。」
韓松皺著眉,垂下目光:
「
人類被束縛在宇宙中。宇宙太浩瀚了,無從認知。在這種無知面前,人們下意識地感到害怕。
這些無法回答的問題似乎加重了作者的煩惱,年紀輕輕他就去探尋關於宇宙的問題。17歲那年他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科幻小說,9 年之後,也就是1991年,他憑《宇宙墓碑》在首屆「世界華人科幻藝術獎」評選中獲獎,故事講的是人們在各星球建造富麗堂皇的墓碑,主人公洞察到,如何去同宇宙和平共處,如何忘卻自我,去傾聽宇宙的聲音。
在他的絕大多數科幻小說里,人類幾乎不與外星生物對話,而是更願意去觀察他們,去設想可怕的景象。一般情況下,故事都發生在中國城市日常忙碌的生活中,現實總有些扭曲,這在他的短篇小說集《地鐵》一書里得以表現。其中一篇寫的是一名職員成為證人,目睹乘客們如何被綠色生物運載到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故事則讓乘車上下班的人每秒鐘蒼老50歲,他們中的有些人坐在一列從不停站的地鐵上互相啃食。
「我的小說不是好科幻作品」,韓松滿懷遺憾地說。「科幻需要的是學有專長的科學家。」韓松大學主修的是英語和新聞,他對現實的獨特關注賦予其小說某種哲學深度。他試圖揭示社會的危險所在,揭示充斥著幽閉恐懼情緒的地鐵災禍,經濟的迅猛發展,還有高度集中化的社會體系。
韓松擔心,對外國讀者而言理解這種類型的諷刺作品比較困難——他們或許僅僅能看到其中的諷刺,而看不到希望。「理解中國和中國人,對外國人來說並非易事。他們得培養出一種辯證的理解力,看到正反兩方面,就像我們了解到的,有『陰』也有『陽』。」
「我希望,通過我的寫作防止在中國和世界上的悲劇發生」,韓松嚴肅地說:
「
我不相信人類已經擺脫掉了隱匿在他們心中的惡,這種惡只是被科技制約著,哪怕一個火星就有可能引發最糟糕的後果。
韓松對自己警示危險的所作所為仍嫌不夠,「這適用於所有人,不論是中國的還是西方的。我們應該時刻銘記為什麼歷史上發生了許多可怕的事情,絕不讓這類事情再次發生。」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繼續閱讀本文德語版: Drei Vier-Sterne-Gener?le der chinesischen Science-Fiction
在娛樂圈和奧運圈奔忙的明星們……
日本少女偶像松井玲奈悠閑寫真照
里約奧運早已被預見,聽聽科幻作家韓松怎麼說
原來杜蕾斯、星巴克們起名字都是這個套路
飯後吃它,大量排出體內垃圾,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TAG:大千世界 |
※星際中國:民國時期的科幻小說
※繼《三體》之後,又一部中國科幻小說《北京摺疊》獲「雨果獎」
※《三體》小說中的化學科幻之一:納米「飛刃」
※中國科幻和美國科幻相差五十年
※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少兒科幻中長篇小說獎參評作品《大唐故將軍》
※美國人的科幻內參(一):如何用科幻小說塑造下一代
※群星之書——科幻世界裡的「星星」們上篇
※「美麗新世界」還是「大同世界」?——當代中國科幻小說中的數碼革命
※中國第一科幻小說三體將拍成電影,主演全是小鮮肉
※科幻視野里的中國航天
※外國人看中國,簡直就像在看一部「科幻小說」
※第七屆華語星雲獎 各國科幻首腦將訪華
※九大科幻又神秘的無人機,中國排第三!
※【周末科幻】二十四點
※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少兒科幻中長篇小說獎參評作品《重返地球》
※中美俄三國武直機艙大比拼:俄國科幻,中國神秘
※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簡介
※中國第四代新型坦克科幻外型震撼曝光,國外專家看了垂涎不已!
※五年內將舉辦中國國際科幻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