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腳踝可攻擊!揭秘古希臘步兵的青銅護具
中國人之所以稱青銅是因為它生鏽後呈現青綠色的緣故,故名青銅。青銅本來的顏色是銅的褐色和錫的白色混雜在一起形成金色,外觀與黃銅的顏色沒有什麼區別。
古希臘冶金真實的青銅金屬所佔比例成份是有細小差異,但大多數青銅金屬是約70%銅加上30%錫製成,還含有微量的鉛、鐵等微量成份。因此希借人把這種青銅合金籠統地稱為卡魯闊斯。順提提下義大利語中的青銅一詞,源於波斯語。青銅的優點在於它雖然含有比銅更軟的錫、鉛,但它卻比純銅堅硬得多,便於鑄造和鍛造。
古希臘地圖
古希臘青銅的來源是位於東西方交匯處的安納托利亞(小亞細亞),那裡有豐富的礦藏和森林資源。公元前4000年左右,青銅經愛琴海逐漸傳到西方的希臘。為了得到青銅製作出想要的器皿和武器,希臘人還用陶器、葡萄酒、海產等特產進行交換,由此促進了地中海貿易的發展。
故此地中海沿海國家興起的是青銅器文化,盛於公元前1600年。然而在青銅器時代發展最快的終始是武器,人們用它參與戰爭互相殘殺。
由於人口增長、糧食不足等諸多因素,古希臘便在地中海開始殖民擴張,大量製造青銅武器,其中最著名的戰爭是特洛伊戰爭,前人傳說是特洛伊青年帕里斯誘拐了希臘斯巴達王墨涅拉奧斯的妻子海倫,為了奪回美女海倫,希臘人發動了特洛伊戰爭。
但真實的說法是,特洛伊人向連接愛琴海和黑海的達達尼爾海峽上的船隻強行收取過路費,並因此繁榮富裕,希臘人想霸佔特洛伊,使其成為自己的殖民地,於是發動了特洛伊戰爭。
希臘工匠始祖火神赫菲斯托斯
希臘整個國家是軍事體制社會,國家重視軍人培養訓練而輕視工匠,導致國家的經濟產業蕭條。相反,在位於巴爾幹半島和伯羅奔尼撤半島之間的科林斯,由於對工匠的尊重,故當地的工商業非常發達。荷馬《伊利亞特》記載了希臘火神赫菲斯托斯冶煉青銅的方法:首先用20個吹火筒把爐火燒旺,將銅、錫、鉛、金、銀、鐵等按比例倒入坩鍋,煉成青銅,再用鉗子將青銅夾到鐵板上,錘打成想要的武器。
公元前7世紀科林斯式頭盔往後出現的衍生型種頭盔
古希臘著名的科林斯式頭盔鎧甲大概也是用上述同樣的方法製成。科林斯頭盔的大多材料均為青銅,銅錫含量比例是9:1,所以比較軟且易於加工製作。一個頭盔到底是鑄造還是鍛造而成的,稍加辯認便可知道。用鑄造法製成的頭盔,因為使用了模具,縫隙間會有銅水流出,所以頭盔的邊沿出現一些多餘的毛邊。此外,某此裝飾的地方,外表凸現,內鍘卻是平的。與此不同的是,鍛造是通過鈑金加工而成的,裝飾部分是由里向外敲打,所以,通過鍛打法製成的頭盔,外表若是凸的,內側必然是凹的。
希臘早期青銅科林斯式頭盔
科林斯式頭盔的厚度,因部位不一樣而不同。腦袋部分的厚度大約為0.25厘米左右,鼻子等面部部分格外的厚,有的甚至超過0.6厘米厚。若將頭盔倒置,也可用作抽籤或喝酒的酒具。所以一般的頭盔往往沒有內襯,僅僅依靠頭髮來緩解外來衝力的作用。科林斯式頭盔其四周或留有許多小凹,或打上許多鉚釘,很多明顯是用於緊固作用的。
防護更嚴密的勃伊奧第式頭盔
另外,還有一種比科林斯式頭盔防護更嚴實的勃伊奧第式頭盔,其後部略微翹起,這樣不僅是為了讓友軍能看清自己的臉,而且還可以避免因頭盔壓得太低而擋住自己的耳朵,不便與人交談。為了保護鼻子和耳朵,頭盔做的十分封閉。這種有礙於視線的頭盔,在集團作戰或混戰時,往往因為士兵在喧鬧戰場上緊張地戰鬥聽不見指揮的號令,容易判斷失誤。所以戰場上出現了沒有左右護耳擋板的勃伊奧第式頭盔。這並不因為它被毀壞過,而是製造者有意將那塊地方取消割掉的。
這種沒有左右護耳擋板的改進型頭盔有兩種:一種稱為優卑亞式頭盔,其鼻甲比較小,兩耳露在外面;另一種是馬其頓的迦勒底式頭盔,雖然還保留著鼻甲,兩側用於保護耳朵的部分早已被切掉取消了。
希臘雅典娜女神雕像的勃伊奧第式頭盔
鼻甲的消失與盔甲兩側做成合葉式,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共同完成的。由於製作上的原因,科林斯式頭盔整體做得很大,眼睛部分挖得很開闊,但仍舊保留著護鼻擋板和耳朵兩側的擋板。
取消鼻甲和護耳的阿蒂卡式頭盔
其後科林斯又出現改進型——阿蒂卡式頭盔,其整體做得較小,即沒有鼻甲,也沒有兩側保護耳朵的部分。只是將耳朵兩側部分做成合葉式,必要時可以將它向上翻起。
迦勒底式頭盔
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希臘的頭盔由科林斯式向著阿蒂卡式、合葉式頭盔發展,並影響了以漩渦形花紋為主要特徵的迦勒底式頭盔的發展。在希臘的周邊地區,各地頭盔仍保持著自己的風格特點,如伊利里亞式頭盔、土耳其式頭盔等。
伊利里亞式頭盔
電影《斯巴達300勇士》科林斯式頭盔帶馬鬃的均是帶頭將領,歷史真實情況是國王李奧尼達和部下應穿著青銅鎧甲,不可能赤裸上身的
有的希臘頭盔上裝飾著馬鬃,而且後面拖著馬尾。希臘士兵戴上這種頭盔寓意像戰馬一樣精神抖擻。這種馬鬃式裝飾物的拼接法也因地方不同而各不相同,一般都是在頭盔頂部製作一個小槽或角鉤等,以便任意裝上或者取下馬鬃,馬鬃一般都是縱向型的,但喜歡獨自馳騁沙場戰鬥的斯巴達人卻是橫向型的。一般來說精英戰士或將領才有資格配戴馬鬃這類裝飾物,如同現代軍人軍服上配戴軍銜勳章一樣。
古希臘輕裝步兵確實有亞麻或皮革製作的鎧甲
一般認為,希臘的盔甲似乎只有重裝備步兵所使用的青銅鎧甲。這是一種誤會,因為輕裝備步兵也有用牛皮革或麻布製成的鎧甲,這從希臘時代留下的陶器繪畫中看出來。這種皮革或麻布製成的有機物鎧甲不易保存,年代久遠早已腐爛,現無實物,使我們很難想像它的真實形狀。
2千多年前的希臘鈑金技術打造的胸肌型青銅鎧甲,可以看到明顯的乳頭和腹肌輪廓
下級兵士使用的這種魚鱗式鎧甲,遠遠優於重裝備步兵引以為豪的青銅鎧甲。其好處至少體現兩大方面:
一是生產方式和價格。根據使用者的身高尺寸特製青銅盔甲,只有手藝高超的師傅才能完成,因而數量少、價格昂貴。而使用魚鱗式鎧甲,一般徒弟均能勝任,因此可以大量流水線生產,價格便宜。其次是鎧甲的性能。為了便於身體的屈伸,青銅盔甲往往只有上半身部分,肚臍以下缺乏保護。而魚鱗式鎧甲不僅使身體的下半部分也受到重疊式甲片的保護,也便於身體的活動。
斯巴達300勇士的青銅大圓盾
所以輕裝備步兵使用的魚鱗片盔甲比重裝備步兵使用的青銅鎧甲更具優勢,但它也並非十分的完美。僅從當時的希臘陶器繪畫中我們能夠看出其中的缺點:如士兵的大腿部以下裸露在外,缺乏相應的保護裝置。故希臘高階士兵還少量裝備著鈑金技術打造的青銅腕甲和護腿擋板。
電影《特洛伊》阿喀琉斯的提佛式盾牌和青銅鎧甲
由於完整的盔甲未能全面普及推廣,所以希臘人很依賴自己盾牌防護。所以青銅盾牌得到了士兵的精心保護,在不打仗時就裝入後背衣袋中攜帶行軍。重裝備士兵均是使用著青銅大圓盾牌,電影中《斯巴達三百勇士》正是這類款式。
另外還有一種提佛式盾牌,即被認為是與邁錫尼時代的8字大盾牌同屬一個系統。這提佛式盾牌特點是中部兩側各挖去一邊的反括弧形盾牌,並非工匠們特意製做的產物,而是盾牌表面所使用的牛皮去掉了頭尾部分後的最優質部分,所以才出現了這種反括弧形狀,這種部分空缺,恰好是一個縫隙,可以用來觀察敵人的動靜,以便用長矛利刃透過這縫隙捅刺敵人,不必探出頭部觀察。
但是青銅大圓盾牌很沉重,小而輕便的輕裝備步兵的小圓盾在機動靈活作戰深受歡迎,由於這小圓盾缺乏對大腿的保護,於是在小圓盾下面又加了摺疊式擋牌。
總之,由於古希臘士兵的防護如此全面,以至於有一種說法:「只有攻擊腳踝,讓其失血而死,才能幹掉一名希臘重步兵!」
關於我們-冷兵器研究所(公眾號ID-LBQYJS),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黃藥師,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TAG: |
※榴霰彈突顯戰爭之殘酷,鋼珠四處飛濺攻擊步兵
※俄軍防彈衣真心酷炫:讓士兵浮在水面射擊 可擋狙擊步槍子彈攻擊
※俄羅斯戰鬥工兵,一身超強護甲,可抵擋衝鋒槍、手榴彈攻擊
※牛身上畫一雙假眼睛,獅子便不敢攻擊牛,「弱肉強食」定律不再生效
※被孔子讚美的私生子 吃虎奶長大卻沒有虎的攻擊和貪婪之性
※揭秘男子被鯊魚攻擊去醫院治療,最後卻要感謝鯊魚!
※少女搞笑漫畫,蓋自己的房子來抵禦大灰狼的攻擊!
※被老虎攻擊削去半張臉男子,摘下頭巾嚇傻人
※掛架比較奇葩的「美洲虎」攻擊機,扛著導彈去戰鬥!
※揭秘美軍對敘導彈攻擊細節:「戰斧」繞道躲俄防空火力
※太殘忍!鳳姐瘋狂攻擊黃子韜,卻反被粉絲圍攻!失控原因太荒唐!
※扛著導彈去戰鬥 掛架比較奇葩的「美洲虎」攻擊機
※角馬被獅子攻擊還敢橫衝直撞上去,最終結果也只能這樣!
※這不是獅子的作為!為什麼兩隻獅子不敢攻擊河馬?
※老烏龜慘遭惡人攻擊背上插螺絲刀,走路的模樣好心痛
※蛇雕攻擊蛇尾不攻擊蛇七寸,讓眼鏡蛇幸運逃過一劫
※兩頭獅王不聯手攻擊虎王還內鬥打架,被虎王一爪就阻止了
※貓屎可攻擊癌症?
※母獵豹帶兩隻幼崽散步,遭一隻花豹攻擊,母獵豹的做法太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