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專註當下即修行

專註當下即修行

     自小就對佛教感興趣和好奇,寺院里師父們的生活對我來說太過神秘,跟此次同行的人不同,自己對宗教的興趣並非受家人的影響,自己的父母不信宗教,他們甚至是反對的。當然我理解他們的想法,畢竟當下宗教信仰中,青年人所佔的比例不多,要是聽到誰家的子女出家了,必定會引起軒然大波,對他們來說:「信佛、出家是一種迷信和愚昧」。


     同行的人大多數是同齡的在讀大學生,有本科、讀研以及出國留學的高材生,均因佛教牽線相識,體會到大家參加這次活動的真心,無論是聽課還是各種活動,都是全神貫注,認真對待。雖只是短短的一天半時間裡,但對佛,對寺院,對師父們卻從好奇到認識並且產生新的認知。


      想說的有很多,就選印象最深刻的幾個活動體驗環節吧。真的很喜歡這次的體驗活動呢,特別是在活動結束細細回顧時,感覺這一天過得漫長充實,原來就這就是一天,一天的開始和落幕,每天循環反覆。

    禪修


     禪修課一個半小時,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大殿內空曠,鋪著柔軟的地毯,空調吹著涼涼的風,瞬間平靜。脫鞋,就席而坐。法師來了,全體起立,合掌歡迎。將手機放在一旁,繞圈走,注重當下,注重當下的行走,注重用腳行走的感覺,一步一步,去發現自己是前腳著地還是後腳著地,去感受腳觸地的微妙感覺。自我們咿呀學語、學走路起,就不再關注這些基本技能。我們在乎更多的是腳好不好看,腿細不細、直不直,跟他人比較,抱怨它們的不完美,將缺陷不斷放大,唯獨忽略了我們的雙腳使我們能夠正常行走、盡情奔跑,能讓我們感受大地,這應該是我們最大的幸運了。步履由慢到快,漸漸變成了小跑,按照自己的節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快速度,看著邊上的同學一個個從身邊超越,想要超越他們的心緒滋長,最終被按捺住,對我來說,這就是進步和修行。


     觀照自身呼吸十分鐘,感受一呼一吸;觀照身心器官十分鐘,脫離自身,在身體之外看他們,感受腳麻,肩脹,腰酸;關照情緒思想,思緒紛飛,不放過每一個念頭。


     像嬰兒般順暢呼吸,像嬰兒般心無雜念,像嬰兒般肢體柔軟,回不去的嬰兒時光,成了最為珍貴和奢侈的狀態。

專註當下即修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過堂


     一直對寺廟的飲食好奇,知道寺廟師父們的飲食節儉樸素,吃飯時不可出聲,不可浪費一粥一飯,待到親身經歷體悟才發現自己所知只是冰山一角。終於等到中午十一點過堂時間,大家在齋堂外穿上海清,排好隊依次有序進齋就坐,每人桌前外沿都整整齊齊得擺放著兩隻銀色缽狀碗和一雙木質筷,黑色的飯桌被擦得光潔乾淨。過堂前,師父跟我們簡單講述過堂禮儀,在齋堂里需要時刻保持安靜,端身就坐,所以過堂期間,大家止語,以特定的手勢對行堂師父表達自己的意思。例如,如果用齋時不要某中食物,或者覺得飯菜已足夠,可將右手豎起,掌心向外以示不需要,還有湯稀湯稠,飯多飯少等等都有特定的手勢。四指併攏托住碗,一勺一食,整個齋堂就剩下筷子和碗的輕微碰撞聲,不左顧右盼,不交頭接耳,感恩眼前的食物,用心食之。

     吃飯時保持安靜,我們是這麼提倡的,我們也的確是這麼做的,不知何時開始,跟家人同學朋友聚餐吃飯,大家習慣於保持沉默——味同嚼蠟般吃著碗中的食物,不知其味,右手的筷子時不時頓住,眼睛盯著手中的屏幕,手指刷刷刷不斷滑動,自顧自地發出咯咯的竊笑聲。問問自己,你多久沒有好好吃一頓飯了——放下手機,離開屏幕,專註於眼前的食物,體味一菜一飯的酸甜苦辣咸。?

專註當下即修行



   抄經


     抄《心經》,在落筆的那刻大家都安靜下來。師父時不時提醒,不求快,不可分心,讓我們靜下心來,專註於眼前,專註於一筆一畫一字。《心經》於我並不陌生,之前便有接觸抄寫,但這次落筆時卻緊張遲疑,雙手略微顫抖。一點一撇一橫,屏住呼吸將「般」寫完,輕輕鬆了一口氣。安靜,聽見自己的一呼一吸,捲紙移動的沙沙聲,聞到筆下紙上散發開來的陣陣墨香。

    「一筆一畫,專註於當下」心中默念,很久沒有這麼寫字了,這麼專註的,緩慢的,感覺額頭、鼻尖、掌心、手臂冒著細密的小水珠,感覺到背後胸前的汗珠在一滴滴地迅速滑落。期間也要謝謝師父,在我們抄經時,靜觀提醒,給我們挪椅,矯正姿態,擺正捲紙,為我們更加舒服、順利地抄寫經文。


     本以為用半小時的時間抄寫兩百一十六字的經文綽綽有餘,但未寫完三分之一,師父就提醒需要加快速度,否則可能會來不及。心頭一緊,加快落筆速度,不再一筆一畫細細臨摹,更多得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下筆,字體開始變得扭捏彎曲。


    時間到了,儘管額外增加了十分鐘的時間,卻還是遺憾落下了最後幾行。師父安慰道,沒有抄完的同學也沒關係,抄經目的不在於完成經文的抄寫,注重的是抄寫的過程,只要專註於一筆一畫,那麼這份心意也就達到了。


      晚殿

     晚殿,神聖、神秘的晚殿,心中對他的期待不斷膨脹,靜靜等待,雙眼緊盯殿外。具體細節記不大清,被震撼到的是持續一小時的晚殿課誦。下午四五的大殿還留有高溫天的悶熱,身著海清,時間一長燥熱難耐,汗衫濕透,雙腳不穩,微微顫抖,汗珠順著臉頰不住掉落。


      大殿報鐘敲響,僧眾陸續到齊。晚殿課誦開始,《蒙山施食》、《心經》、《大皈依》、《大悲咒》、《伽藍贊》……繁複的字體,緊湊的經文,緊跟眾僧念唱的節奏,稍不留意,便無處可尋,思緒漸漸平復,無暇顧及燥熱、汗流,眼中、耳中、心中只有經文,嘴巴不由發聲跟唱。現在回想,眾僧念唱之間,依舊恍若夢境。


     他們


     認識了幾位法師,二十左右便選擇出家、皈依佛門,遭到過家人的反對,他人的不解,經受過抉擇的痛苦和反覆掙扎以及現在的大徹大悟,真正放下。


      一路隨行的師父很年輕,還是位九零後,親切地跟我們講了很多關於師父們在寺廟中生活的完整一天,引得同行的人一陣羨慕,感嘆道「每天都這樣真好呀,無憂無慮,每天只做自己喜歡的事。」


        以前我跟他們的想法是一樣的,覺得出家人的生活簡單幹凈、規律純粹,每天循環往複,按照自己的意願和信念生活,不必應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不用去理會世俗旁人的眼光。但事實是,如果我們果真放棄一切這樣生活——拜佛燒香、打坐、過堂、抄經,無論嚴寒酷暑,每天五點半晨起,日復一日地生活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我們真的可以嗎?真的能夠拋開一切嗎?


   最初的一兩天我們會覺得這樣的生活新鮮、充實、無憂無慮、乾淨和諧的,但要讓自己的餘生堅守在此地,則需堅定的信念,這樣的信念和堅守又是多麼難得


     短短一天半的寺廟生活體驗真的不能說有大徹大悟,更加堅定的是自己的想法——生活處處是修行,小到吃飯、睡覺、走路……注重當下,把握現在,明天如何都將受到今天的所作所為影響。父母不信佛,我也不會去反覆勸說,強制灌輸自己的觀點看法,只希望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努力將生活的點點滴滴,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當做是修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書 的精彩文章:

宋代的風塵三俠
努力活完這一生,唯獨沒有善待你自己
心沉下去,生活才滿溢出來
蟬鳴的夏季,我想遇見你
覺得王寶強傻的你才是天真啊

TAG:簡書 |

您可能感興趣

放下慾望即是修行
再修行
日常行事即修行
怎麼修行
修行就從這裡開始
修行修什麼行?
不修行的修行
修行是從「修不行」開始的
修行人應當修凈土
修行,從專心吃飯開始
所謂「修行」
修行般若
修行從哪裡開始?
工作忙碌之人當如何修行?
內修無需苦行,快樂修行吧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每個修行人必修功課!
修行該從何入手?
現前修行的當務之急是什麼?
故事 生活即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