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專欄 秋天的心
山僧不解數甲子,
一葉落知天下秋 。
……
- 特約專欄 · 秋天的心 -
秋天的心
作者 | 林清玄
我喜歡《唐子西語錄》中的兩句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這是說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計算甲子日曆,只知道觀察自然,看到一片樹葉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從前讀賈島的詩,有「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之句,對秋天蕭瑟的景象頗有感觸,但說到氣派悠閑,就不如「一葉落知天下秋」了。
現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說是「落葉滿天不知秋,世人只會數甲子」,對現代人而言,時間觀念只剩下日曆,有時日曆猶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鐘錶了,誰會去管是什麼日子呢?三百多年前,當漢人到台灣來墾植移民的時候,發現台灣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沒有日曆,甚至沒有年歲,不能分辨四時,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開為一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漢人想當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後,逐漸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為歷史名詞,他們有了年歲,知道四時,可是平埔族後裔有很多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刺桐花了。
對歲月的感知變化由立體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讓人興嘆?以現代人為例,在農業社會還深刻知道天氣、歲時、植物、種作等等變化是和人密切結合的。但是,商業形態改變了我們,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經沒有任何差別了。這雖使人離開了「看天吃飯」的陰影,卻也多少讓人失去了感時憂國的情懷和胸懷天下的襟抱了。
記得住在鄉下的時候,大廳牆壁上總掛著一冊農民曆,大人要辦事,大至播種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會去看農民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農民曆差不多翻爛了,使我從小對農民曆書就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情。一直到現在,我還保持著看農民曆的習慣,覺得讀農民曆是快樂的事,就看秋天吧,從立秋、處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極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黃昏林園裡清黃的落葉,不都是在說秋天嗎?所以,雖然時光不再,我們都不應該失去農民那種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城市不是沒有秋天,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就會知道,本來從東南方吹來的風,現在轉到北方了;早晚氣候的寒涼,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與黃昏的彩霞,都與春天時大有不同了。變化最大的是天空和雲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漸漸地加深藍色的調子,雲更高、更白,飄動的時候彷彿帶著輕微的風。每天我走到陽台抬頭看天空,知道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園記憶中的那個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開的那個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見到落葉的同一個秋天。
若能感知天下,能與落葉飛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謙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熱鬧的城市,秋天也不會遠去。如果眼裡只有手錶、金錢、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葉擊中,也見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帶點蕭瑟之意,就像宋人吳文英寫的詞「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一般人認為秋天的心情會有些愁惱肅殺。其實,秋天是禾熟的季節,何嘗沒有清朗圓滿的啟示呢?
我也喜歡韋應物一首秋天的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在這風雲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麗清明的季節,要在空山的落葉中尋找朋友的足跡是多麼困難!但是,即使在紅磚道上,淹沒在人潮車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跡,更是艱辛呀!
特約專欄 |誠邀
特約專欄是西風東韻新開設的固定欄目,我們在全世界範圍內誠邀特約撰稿人。歡迎國內外作家、美學家、藝術家、專欄作者、網路寫手等與我們建立合作。我們歡迎有質感、有溫度的作品,題材不限。加主編微信:selfdoing2014聯繫。
-END-
西風東韻主編私人微信
中國最有價值和影響力的生活美學傳播機構之一
每日分享最有價值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美學新鮮資訊
每日一禪 禪心若蓮
細雨霏霏,淺步緩行
TAG:西風東韻 |
※特約專欄 閑情
※特約專欄 慢燉人生
※天愛兒科特約專家門診日程表
※這個寶寶6歲就已成為《國家地理》的特約攝影師!
※君聆天下之男聲白洵特約主播第一期
※華輿特約記者實拍槍擊案後拉斯維加斯的第一個夜晚
※影 評/特約主持人:周文萍
※當你在玩泥巴時,這個寶寶就已成為《國家地理》特約攝影師!
※袁展泉作品點評 特約評改人:楊劍
※人類屁股的進化史特約
※張弓作品點評 特約評改人:錢玉清
※七月詩社特約詩人詩歌大展
※史上最嚴考核!茅台專賣店、特約經銷商請注意……
※金溢科技特約要聞速覽
※騰訊文化誠招特約撰稿人
※蓮花縣琴亭鎮賀氏大宗祠落成典禮:蓮花微直播特約播出
※揭秘國民黨部隊軍妓制度:特約茶室「831」
※玉淵潭公園特約展區開幕,攝影文化惠及市民遊客
※《新浪》特約遠東心內科主任鄭詩璁講解下肢靜脈栓塞 心腦血管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