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人生總有深謀遠慮和抱憾終身的時候
叔本華
叔本華出生在丹澤(格坦斯克)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他相繼在哥廷根大學、柏林大學、耶拿大學學習哲學,並於1813年在耶拿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820年叔本華到柏林大學任教,但他的課卻吸引不到學生。痛苦失望之下,叔本華離開了大學,最終在法蘭克福孤居。在之後的歲月里,叔本華致力於發展他的哲學並撰寫諸如女人、噪音、學院哲學家等主題的尖銳的批評性散文。
人生總有深謀遠慮和抱憾終身的時候
叔本華
滿足於自己內在的充足之人最幸福
只有少量輸入,或完全不需要輸入的國家是最幸福的。同樣的,滿足於自己內在的充實,幾乎不需要或完全不需要再靠外在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靠外在的供給往往需要花費很高的代價:負債、帶來危險、引起憤懣,但終究仍代替不了自己土地上的產物。無論從哪一方面說,我們皆勿期待外在的或從別人而來的東西;一個人成了另一個人的奴僕,那是被拘限到非常狹小的框框中了。畢竟人最後都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如果這時必然還有誰跟自己在一起,問題是,那究竟是誰呢?
珍惜當下片刻的幸福
拒斥當下的幸福時刻,或由於為陳年往事懊惱及對未來憂心忡忡,而妨礙了眼前的幸福,均屬愚蠢之至。
當然,人一生中有深謀遠慮和抱憾終身的時候。
但是,往事一旦成為歷史,為緩和我們的情緒,我們就應該想想,逝者如斯,而向它道聲再見——必須克服心靈對過去發生之事的悲傷,而保持心情愉快。
至於未來,我們只能認為它超乎人力,唯有神知道——實際上此種事在神的掌握之中。
至於現在,則讓我們記住塞涅卡的忠告,愉快地度過每一天,我們的全部生命彷彿就在這每一天中:「讓我們儘可能愉快地迎接它,這是我們唯一真實的時刻。」
生離死別消除了人的一切芥蒂
所有離別都是先嘗死亡的滋味,而所有重聚是先嘗復活的滋味。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彼此不太關心的朋友,二三十年後再見時也會感到非常愉快的緣故。
睿智的格言取代不了生活的經驗
人生是一種語言,某些真理通過它傳達給我們,如果我們能夠用某種其他方法學得這些真理,那麼我們幹嗎還活著呢。
因此,聰明的諺語與嚴謹的格言彌補不了經驗的缺失,也代替不了生活本身。
變現成經驗,格言才有價值
不能輕視諺語與格言,因為它們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僅如此,它們應該受到高度尊崇,並且應該被看作是別人從這世界精神透露給我們的真理之書中抄來的零星記載。
但是,這些記載必定是不完整的,也絕不能代替實在的生活的呼聲。
當我們反思,生活與真理之書對我們說的話完全不同時,它們就更加不能代替現實生活的呼聲了;就像在聖靈降臨節佈道和教誨群眾的使徒,他們宣讀的內容,無不來自《聖經》,但在每個聽眾看來,使徒好像是用他自己的話說教,因為宣教的內容已經變成使徒自己的經驗了。
快樂來自心靈
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樂的唯一源泉是感官嗜好,充其量過一種舒適的家庭生活,與低級伴侶在一起俗不可耐地消磨時光。
教育對這類凡夫俗子也無法擴大他的精神價值。
人的最高、永恆和豐富的快樂實際上就是他的心靈,心靈的快樂主要又依賴心靈的能力。
不幸是人生的試金石
空氣的壓力一旦除去,我們的肉體便會遭受破壞;同樣,人的生活如果除去睏乏、勞苦或其他痛苦命運的壓力,人便會擴大其自負,雖未必到毀身的地步,但至少會陷於愚昧、狂亂的狀態。
在意名譽,往往忽視內在修為
日常經驗告訴我們,太重視名譽正是一般人最常犯的錯誤。
人們非常計較別人的想法,而不太注意自己的感覺,誤以為呈現在他人面前的影像比自身更重要,陷進愚昧的「虛榮」中。
這種虛榮心重的人就像吝嗇鬼,熱切追求手段而忘了原本的目的。
寬容,讓人高尚
一個人在生活中應當有無盡的寬容和博大的胸襟。
因為,倘若他縱情使性、反覆無常,拒絕原諒每一個曾經對他使用過卑鄙、惡毒伎倆的小人,那麼,他也就與高尚無緣,而與卑下為伍了。
同時,一個人不應當只與某一個人為友,而應當以天下人為友。
顯然,這才是我們主張人們應當堅持的那種真正的友誼,只有這種友誼才能得到所有人的真誠回報,而不是在乎他人做了什麼卑鄙、惡毒的事。
克制慾念,痛苦才少
苦悶也是由於欲求產生的,「認識」則反之,它自身沒有痛苦,只有快樂,所以它給天才的是高而寬的前額和澄澈晶瑩的眼神。
眼睛和額頭都不為意志和窮困服務,它們只給天才偉大而超俗的快活。
偏見增加了認識自己的難度
追求真理的最大阻礙,不是事物的虛假外觀,也不是推理能力不夠,而是先入為主的成見、偏見,這些東西阻擋了真理之路,像逆風把船舶吹離陸地一樣,船上雖有風帆和方向舵也沒有用。
未知讓人恐懼
當我們無法預料一件事情的結果,更不能估計它對自己的影響時,它卻直接左右我們的心情,心情會從愉快變成憂愁,也可能會從憂愁轉為愉快。
對無法明確把握的東西,我們總是庸人自擾。
世間的庸俗本是平常事
平常人對最高的道德毫無所覺,而只讚美那些平庸、低級的東西!
總之,世間充滿了平凡、庸俗。天才的作品能為同時代的人所欣賞的,其例絕少,大都要等到後世才被發現和承認。
就是說當他們的作品還新鮮、色彩還強烈的時候,沒有人去觀賞,像無花果或無漏子一樣,在乾燥的狀態下比活生生時,玩賞的人更多。
(劉大悲陳曉南張尚德譯)
....
叔本華趣事一則
鑒於《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的滯銷,對於第二版,叔本華決定不要稿費,只要能夠出版該書就可以了,而且希望把價格儘可能定的很低。儘管這樣,購買這本書的人仍然寥寥無幾。
1851年,作為《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附錄和補遺》出版了。這本書的出版商布洛克豪斯老是在叔本華的書上賠錢,所以這次乾脆拒絕出版這本書,叔本華只好讓柏林的一家小出版社來為他這本書做出版工作,他所得到的報酬是10本樣書。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這本書出版之後,卻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讚譽從四面八方飛來。有的人為他整理編寫作品,如尤里烏斯·弗勞恩施泰德編寫了《關於叔本華的通信》;有的人為他寫傳,如威廉·格維納爾;還有人甚至為他作曲,如瓦格納把《尼伯龍根的指環》獻給他。各種學術機構也紛紛把各種榮譽加到叔本華的頭上,柏林皇家科學院準備授予他院士稱號,被他拒絕了,並稱為「來自不受歡迎方面」的榮譽。
叔本華
亞瑟·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叔本華影響了尼采、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叔本華著有《論充足理由率的四重根》(博士論文)、《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完成於28歲),《附錄與補遺》(作為《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的附錄與補遺,收錄他的大部分短文),《論道德的起源與基礎》等。
叔本華
財富就像海水,飲得越多,渴得越厲害;名望實際上也是如此。
喜聞,可能的生活
ID:xiwenart
克里希那穆提:我們不被人所愛,只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愛
育邦:知識分子要「把真理置於現實的利益之上」
他在獄中公然做愛,斥罵獄卒:老子人犯了法,性慾卻沒有犯法
吳震寰氣象:在場感與自然性
《資治通鑒》中的繁花與冷雨:造反的理由
TAG:喜聞 |
※叔本華:人就像寒冬里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
※美文薦讀:叔本華說,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勝過任何其他幸福!
※叔本華:人生如漫遊,智慧不可或缺
※叔本華: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
※薛定諤、叔本華、司馬賀,還有哪些外國人的名字讓你印象深刻
※叔本華:人生須具備寬恕能力
※叔本華:別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
※叔本華:欲求和掙扎是我們的全部本質
※余文樂曬女友和媽媽合影,這麼高調秀恩愛你還是六叔本人嗎?
※人生的指南!最喜歡叔本華的十句人生哲語!
※叔本華和他的軼事
※叔本華32句: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亞瑟·叔本華:生命很有限,別費時間去讀膚淺的書 《意志決定命運》
※叔本華 論人世的痛苦
※叔本華: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叔本華:人生就如一個鍾
※叔本華:我們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們無法獨處
※讓哲學家叔本華的辯論38計,鍛煉你「思想的劍術」
※叔本華|追求慾望的幸福往往是虛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