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獸醫對炎性腸病的辯證論治
導讀
炎症性腸道疾病(IBD),為臨床常發病之一。IBD的主要臨床癥狀包括:嘔吐、腹瀉、體重下降或以上癥狀混合出現,犬貓均易感。可根據臨床表現和超聲檢查對疾病做出初步判斷,若需確診應進行進一步的組織學檢查,如內窺鏡檢查和活體組織檢查。
1
引言
炎症性腸道疾病(IBD),為臨床常發病之一。IBD的主要臨床癥狀包括:嘔吐、腹瀉、體重下降或以上癥狀混合出現,犬貓均易感。可根據臨床表現和超聲檢查對疾病做出初步判斷,若需確診應進行進一步的組織學檢查,如內窺鏡檢查和活體組織檢查。臨床上治療IBD的方法包括改變飲食和西藥控制,包括抗生素類藥物或免疫抑制劑類藥物如激素等。
中獸醫療法為慢性疾病及疑難病症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中獸醫療法可單獨使用,也可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一些嚴重病例。中獸醫配合西醫治療病症時,能夠更好地控制疾病的發生髮展、提高病患的生存質量、減輕西藥的毒副作用。通過中獸醫辨證論治,能夠有效控制和治療炎性腸病。
中獸醫療效的關鍵是正確的辨證,針灸、方葯及食療的應用都要依據辯證結果來選擇。中獸醫認為IBD有實證、虛證及虛實夾雜等不同情況,本文主要介紹針灸和中藥對IBD五種常見證型的治療方法,關於食療和推拿對IBD的治療方法將在另文中介紹。
2
診斷和辨證論治
辨證是中獸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前提,針灸穴位和中藥的選擇都要依據辯證。要得出精確的辯證結果,首先要在西醫診斷的基礎上,進一步獲取中獸醫的診斷信息。中獸醫診斷包括了解病史及患寵的日常生活狀態,了解其糞便性狀、對溫度的喜好、尿的性狀、睡眠狀況、食慾情況、體能、病程、聲音大小、日常飲食等方面,同時通過病史及患寵在診室的表現確定其性格體質,利於下一步的治療。
中獸醫對患寵的身體檢查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舌診、脈診及確定背腧穴和前募穴的敏感點,除此之外,還應觀察齒齦、眼、耳、口、鼻、被毛及足墊等的情況,觀察其濕潤乾燥程度、顏色及溫度等方面指標。
3
證型分類及治療方法
中獸醫將IBD分為以下5種證型:熱毒/濕熱型(實證)、肝氣鬱結型(實證)、濕熱兼脾氣虛弱型(虛實夾雜)、脾氣虛型(虛證)及腎陽不足型(虛證)。中西獸醫學治療IBD的不同之處在於,西獸醫治療IBD是按照標準的模式進行治療的,而中獸醫則針對IBD的不同表現,區分為不同證型,分別進行辯證及治療。中獸醫的特色在於,一種疾病可分為不同的證型,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即辨證施治。療程的確定、治療的頻次、針灸針的數量等,都要依據不同的證型來選擇。如老年虛證的病例,一般是每周針灸一次,可以持續4-6周,然後根據疾病的進展再決定後續的治療。針對體質強壯的實證病例,一般前2周每周針灸2-3次,待實證緩解後,再降低針灸強度。
3.1 熱毒/濕熱型
1)臨床表現:急性腹瀉,血便、黏液便及血液黏液混合便,糞便惡臭;患寵耳鼻發熱、煩渴多飲、嘔吐;舌紅、苔黃、脈數滑
2)治法:清熱燥濕、行氣化滯、止瀉
4)水針療法:ST-36、BL-20、BL-25穴位注射VB12
5)方葯:Great Saussurea Coptis(此方劑僅用於IBD的急性階段,病程超過3-4周後停止使用本方,腹瀉癥狀減輕後立即停葯)
3.2 肝氣鬱結型
1)臨床表現:上吐下瀉、反酸、打嗝、觸診兩肋側疼痛;患寵易怒、急躁、多動;舌紫或舌紅;脈弦;此類患寵常有眼睛發紅的表現
2)治法:疏肝行氣、清熱解郁
3)針灸穴位:GV-1、CV-12、PC-6、BL-20、BL-21、BL-25、GB-34、ST-25、ST-36、ST-37、ST-39、GB-41、LIV-3、BL-14、BL-18、BL-19
4)水針療法:BL-18、ST-36穴位注射VB12
5)方葯:Liver Happy(若伴有血虛、脾氣虛或肝脾不和等癥狀,可使用逍遙散)
3.3 脾虛挾濕熱型
1)臨床表現:慢性腹瀉,食欲不振、體重減輕、易疲勞、觸診腹部疼痛、嘔吐、糞便中夾雜黏液、氣味惡臭;舌質淡白或舌紫;脈弦或弱
2)治法:清熱祛濕、補脾健胃、止瀉
3)針灸穴位:GV-1、GV-14、BL-20、BL-21、LI-4、SP-6、SP-3、SP-9、LI-10、LI-11、ST-36、BL-25、ST-25、LIV-13、CV-4、CV-6、CV-12(依據主要癥狀選穴;上述穴位主要用於清熱祛濕及補脾氣)
4)水針療法:ST-36、BL-20、BL-25穴位注射VB12
5)方葯:香連散(此方還可用於IBD恢復期,前期經過Great Saussurea Coptis治療)
3.4 脾氣虛型
1)臨床表現:厭食、體重下降、不耐運動、嗜睡、水樣腹瀉、完谷不化;舌質淡白且濕滑;脈沉無力
2)治法:補氣健脾、祛濕止瀉
3)針灸穴位:GV-1、BL-20、BL-21、LI-10、ST-36、ST-37、ST-39、SP-6、SP-9、SP-3、SP-2、Qi-Hai-Shu、ST-25、CV-12、CV-4、CV-6、LIV-13
4)水針療法:ST-36、ST-25穴位注射VB12
5)方葯:參苓白朮散
3.5 腎陽不足型
1)臨床表現:背部及四肢發涼、後軀無力、卧地難起、慢性腹瀉、體重下降、肌肉萎縮、怕冷;脈沉無力;舌質淡白且濕滑,舌體腫脹
2)治法:溫補脾腎、澀腸止瀉
3)針灸穴位:GV-1、GV-3、GV-4、KID-3、KID-10、CV-4、CV-6、ST-36、BL-20、BL-21、BL-23、BL-25、BL-26、LI-10
4)水針療法:BL-20、BL-26、ST-36穴位注射VB12
5)方葯:四神丸
4
治療腹瀉和嘔吐的常用穴位
4.1 止瀉的穴位
GV-1 :止瀉的局部穴位
ST-36 :胃腸道的主穴
BL-20 :脾的背腧穴
BL-21 :胃的背腧穴
CV-12 :胃的前募穴
ST-25 :大腸的前募穴
LIV-13 :脾的前募穴
SP-6 :祛濕止瀉
SP-9 :祛濕止瀉
GB-34 :健脾
4.2 止嘔的穴位
PC-6 :安神,止嘔
GB-34 :和胃,止嘔
ST-36 :胃腸道的主穴
BL-20 :脾的背腧穴
BL-21 :胃的背腧穴
CV-12 :胃的前募穴
LIV-3 :脾的前募穴
5
方劑組成及功效
5.1 GreatSaussurea Coptis
川木香:行氣止痛
黃 連:清熱燥濕
吳茱萸:溫中止嘔
5.2 Liver Happy
香附:疏肝解郁、理氣寬中
青 皮: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白 芍:柔肝止痛
陳 皮:祛濕、行氣
薄 荷:疏肝行氣
柴 胡:疏肝解郁
牡丹皮:清熱涼血
梔 子:清熱瀉火
當 歸:補血活血
甘 草:調和諸葯
5.3 逍遙散
柴 胡:疏肝解郁
當 歸:補血活血
白 芍:滋陰補血
白 術:燥濕補脾
茯 苓:健脾利水
甘 草:調和諸葯
5.4 香連散
川木香:行氣止痛
黃 連:清熱燥濕
白頭翁:清熱燥濕
山 楂:消食化積
神 曲:消食化積
麥 芽:消食化積
蒼 術:燥濕健脾
烏 葯:行氣止痛
白 術:補氣健脾
5.5 參苓白朮散
黨 參:健脾益氣
白 術:補氣健脾
山 葯:益氣養陰
甘 草:益氣補中、調和藥性
茯 苓:健脾利濕
扁 豆:健脾化濕
蓮 子:補脾、澀腸止瀉
砂 仁:利水滲濕
薏苡仁:利水滲濕
桔 梗:引葯上行
5.6 四神丸
補骨脂:溫陽補腎
吳茱萸:溫補脾腎
五味子:固腎健脾、止瀉
肉豆蔻:溫補脾胃
干 姜:溫中散寒、調和藥性
大 棗:補中益氣、調和藥性
6
小結
中獸醫可單獨使用治療犬貓的IBD,也可結合西藥進行治療。針對嚴重病患,西藥治療時,結合上述中獸醫療法,可顯著提高患寵的生活質量、控制疾病惡化、減少西藥的攝入量、降低西藥的毒副作用等。另外,針對西藥耐葯的個體或疾病較輕的情況下,中獸醫可作為治療IBD的首選療法。
作者:Michael D. Bartholomew
TAG:寵之情寵物醫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