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機:古代的茶餅價值幾何?擊缶而歌的缶是何物?
孫機
中國古代的宗教觀是怎樣的?中國古代的茶餅價值幾何?擊缶而歌的缶是何物?
8月14日上午,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考古學家孫機於國家圖書館舉辦《從歷史中醒來:孫機談中國古文物》的主題講座,講座中,孫機就以上幾個問題進行了闡釋。
沒有「神」的中國古代宗教觀
中國古代的神和西方完全不一樣。 商代認為神是祖先神,商代祭祀的對象只有他的祖先。漢代認為的最高神是「太一」,它是一個宗教觀念和哲學觀念結合的東西,漢代畫師很多,但並沒有什麼「太一像」、「太一廟」。同樣,五行學說也是又像哲學又像宗教,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行是相生相興,相生就是出來,相盛就是讓他下去。這一套五行相生相盛的說法全世界別的地方是沒有的。五行學說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宗教的主流。王朝更替也常用五行學說來解釋。中國古代皇帝、王朝是輪流做莊的。王莽不費一兵一卒當上皇帝,依靠的就是五行學說。
中國古代的宗教思想與西方也不一樣。中國古代宗教思想主要有南北朝前的原是道教與後來的佛教,道教追求生前,佛教追求死後;道教讓人成仙,老而不死,佛教則是現在行善,為的來生富貴。
古代道教中的成仙分為兩方面,一是吃營養葯,生理上著手,二是清靜而為,心理上的修鍊。後來演化為我們熟知的煉丹,明朝最大的得勢的道家都給皇帝吃春藥,後來明朝好幾個皇帝給他折騰死。
相向而來的車與門前的奉迎者
中國的宗教觀念和西方几乎完全不一樣,沒有死了上天堂、下地獄的說法。春秋漢代時就有人有靈魂的說法,但並沒有上升到西方宗教觀念那個程度。這從漢代畫像中可以看出來。很多研究文物的學者認為畫像師畫的都是死者靈魂升天,畫中的馬車車隊往西走代表升天,往東走代表下地獄。但實際上漢代並沒有這種說法。一是往東往西無法界定,其次一些畫作中,車隊是兩個方向對著來,這樣更加沒法解釋是升天還是下地獄。
中國古代宗教觀念中沒有像西方那樣的神,其核心在於用五行學說來解釋王朝興替。
古代一個茶餅價值幾萬公斤大米
古代喝茶最高峰是南北宋之交,這時候喝的最好的茶不是小灌木上的茶芽,是茶筍。茶芽和茶筍的區別,茶筍是在茶籽地上長出的芽,茶芽是枝上長出的芽。在地上長的茶筍,將其採下來以後只留當中的一鎏,這時候剛從地里出來,光合作用還不充分,還不發綠。這一絲拿出來以後就擱在口袋裡,擱9萬個口袋,一個壯漢揉,揉到裡面成漿糊。把漿糊掏出來以後擱到茶模,做出來的叫茶餅,再壓上花紋。就像前些年賓館裡供應你一次性的小肥皂。要是龍紋叫龍團,鳳紋叫鳳團,這個鳳團、龍團還得串成茶串。最貴的一個值幾十萬錢,當時最便宜時一升米也就十來錢,也就是一個茶筍做成的小茶餅,價值幾萬公斤大米,豪奢至極。
茶餅怎麼喝呢?首先得先把它焙,烤乾,然後砸成塊,擱到茶碾。茶碾就把茶餅上的碎片碾成茶末,然後過籮,落下去的末可以用「塵」形容,極其細。
宣化遼墓壁畫《點茶圖》
到宋代、唐代喝酒、喝茶都用盞,但喝之前他要先把這個盞烤一下預熱,這個茶葉末已經過籮,變成很細的末,盛茶葉末的容器一般是荷葉形的罐。有的蓋上還貼著條寫著「茶末」兩個字。茶葉末的蓋裡頭有個小勺,一個長把的、頭很小的勺,這個勺叫「茶則」,則指的是標準三錢的量。茶盞烘熱後,便從茶葉末罐裡頭拿茶則撥出來三錢茶葉末放入茶盞,倒上少量的熱水然後去調,即「調膏」,將茶葉末調成茶膏。然後用茶瓶或湯瓶(盛開水的瓶子)往茶盞里倒開水,邊倒邊攪合,這一套動作叫做「點茶」,點茶時會浮出一層泡沫,叫沫浡,當時認為茶的精華在沫浡里,最為養人。
宋代賣茶翁茶器圖
北宋飲茶場景
中國喝茶簡化是在南宋,日本一些留學生到中國來留學,到浙江天目山學了中國下坡路的那個喝法,傳入日本。日本的茶道格外講究,客人和主人位置有規定,端起碗到嘴期間,直線還是弧線也有講究,而喝的茶就是普通的大茶葉,很苦。所以,日本人喝茶之前要先吃點東西,就是大醬湯,防止喝下茶把胃黏膜給傷了。日本茶道這一套是為了維護日本武士道這種體系,不是為了真正喝茶。
北京奧運會上,擊缶而歌實際上是在敲「冰箱」?
中國古代,一直到南北朝以前都是喝涼酒,用冰塊來鎮。古代秦統一以前,西方說秦人比較落後,是擊缶而歌,在瓦罐上敲著就唱,它沒有那麼好的音樂樂器。這個缶是盛酒的,裡面有個方的銅鏡叫缶,外面是盛著冰塊的,本來是笑話秦,你們陝西佬敲著小陶罐唱歌,但是擊缶而歌成為成語了。北京奧運會上,張藝謀就安排了「擊缶而歌」,擊缶就擊缶,旁邊還帶著冰箱,敲著冰箱唱歌,這就有點不知道怎麼回事。
2008年8月8日,中國北京,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擊缶而歌」。 視覺中國 資料
南北朝盛行道教,道教要吃五石散,五石散有毒,吃完全身痒痒發熱,別的東西都得吃涼的,還得散步。我們現在說散步,實際是應該是散步,就是吃了五石散以後發熱,你必須得走,這個勁兒才會下去,否則會熱得很難受。這時候別的都是涼的,酒得是熱的,得喝熱酒,這樣才能和那套葯的作用抵消。所以,中國喝熱酒是南北朝以後。
宋代的酒雖然是熱酒,但不是那麼熱。它也是一個壺,但這個壺底下有個碗,這個碗叫溫碗。一些茶葉博物館裡很多說是茶具的東西,實際是喝酒的東西。
前文說到南北朝盛行道教吃五行散,吃後全身痒痒發熱,這也造成了當時竹林七賢穿衣寬大,以方便他們撓痒痒。吃五石散後也不能常洗澡,古代人身上便常生虱子。中國古代招虱子不丟人,當時還有專門刮虱子的梳子。貴族常備三套梳子,中國古代的「梳」,就表示齒很稀,這是最後用的,再密一點叫篦子,再密一點叫yi(四聲)(上竹下臣),現在已經不用了,很密的梳子,用來是刮虱子的卵,一些地方叫「蟣子」,六朝的學者,一邊談著哲學辯證思想,一邊用梳子刮虱子,這都是常態。
責任編輯:石劍峰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曹文軒獲頒國際安徒生獎文學獎:中國兒童文學已達到世界水準
10歲就出畫冊的神童傅小石,他畫的「沒骨人」是怎樣的?
諾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在上海書展:是,我就是小索爾仁尼琴
我的「東亞醫學」高級研修班經歷
周志誠:我們的產業鏈對國民健康有很大幫助
TAG:澎湃 |
※據說白茶餅要團隊陳化才更醇香,你是這樣做的嗎?
※撬白茶餅太費事兒?那一定是您的方法不對!
※白茶散茶和茶餅的區別,除了形狀,還有滋味!
※好的普洱茶餅能賣天價,但為什麼好的普洱沱茶卻依舊那麼便宜?
※奢侈不是古奇LV 而是宋朝的茶餅
※為什麼剛壓好的白茶餅,香氣沒有散茶好?
※普洱茶餅里長「茶蟲」,還能喝嗎?
※茶餅,究竟應該怎樣弄開?
※什麼時間的白茶餅最好喝,關鍵看壓餅的時間!
※終於找到松露巧克力、抹茶餅乾的替代品!無糖無黃油無麵粉,卻好吃到炸裂
※茶餅撬開有很多碎末和梗是為什麼呢?
※老白茶餅與白茶散茶之間隔了一個棗香的距離,別被蒙了!
※白茶餅茶是什麼,進來就知道!
※為什麼市面上的白茶餅大多數都是壽眉呢?
※一塊完成的茶餅如何打開?是用鐵砂掌還是剪刀手
※作為現代生活節奏中,美食也是很重要的,有內涵的抹茶餅太好吃了
※為什麼我們要買猴年的茶餅?
※茶餅,究竟應該怎麼開?
※茶友來信 | 喝到一餅做舊的白茶餅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