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惑」:中國大齡遊戲人的煩惱與迷茫
更多關於「暴雪遊戲」資訊 請關注"蘋果牛看遊戲" 希望大家多多訂閱哦
儘管不是每一位中國人都讀過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但孔夫子用來總結自己30歲人生的四個字--"三十而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即便距離孔子說完這句話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孔夫子的地位也隨政治文化上的大事件幾經沉浮,但"三十而立"這把標尺依然穩穩地橫在國人心頭。何為"立"?國人對此會有不同的理解,但大多逃不脫事業要有所成,至少要對自己的未來要有清晰準確的判斷,搞清楚自己要往哪裡走,少了迷茫,自然就有了"立"的底氣,面對一切風雨。
然而,想要看清前路以獲得安全感,對於中國的遊戲人,尤其是三十歲以上的遊戲人來說,卻是很難的。"三十而立"到了中國遊戲人這裡,往往成了"三十而惑"。在傳統行業,比如醫療、教育、法律等,三四十歲正屬"壯年",是在職業道路上攢經驗升級、漸入佳境的黃金年齡。但在遊戲行業,三十歲的人已經邁入"大齡之年"。
雖然記者沒有找到中國遊戲從業者平均年齡的準確數據,但根據2015年的《上海遊戲出版產業報告》顯示,上海遊戲產業的從業者平均年齡為28歲,考慮到上海的遊戲從業者數量在全國佔了很大比重,這一數據無疑很具參照價值。28歲的平均年齡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在科技行業乃至全行業中,遊戲行業是最"年輕"的行業。長期以來,身處中國遊戲行業中的人們見慣了85後乃至90後總監、VP甚至CEO,這讓那些年齡已超過平均線,卻依然奮鬥在"基層"的遊戲人更容易心生焦慮,陷入"大齡危機"之中。
此外,中國遊戲行業本身變幻莫測的屬性也令從業者難有安定之感。回看十幾年來的中國遊戲行業,面貌可謂幾年一換:端游、頁游、手游輪番上陣,來自不同領域的資本力量輪番侵襲,引發一輪接一輪的洗牌。因為國情、政策與模式等差異,美日等發達國家的遊戲產業走過的道路,對於中國的遊戲產業算不上可以參照的成熟軌跡。中國遊戲行業的未來之路,充滿變數難以預測。"善變"的行業屬性,與因年齡增長而帶來的對"穩定"的迫切需求,看上去更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
呼風喚雨的成功人士們
遊戲媒體習慣於關注在遊戲行業呼風喚雨的成功人士,比如上個月"星耀360:影響中國的20位遊戲先生"就在圈內引發刷屏熱。三四十歲的總裁、CEO們在發布會、產業會議等公共場合拋頭露面,對行業的發展大勢指點江山,聚光燈屬於這些成功人士。而在聚光燈之外,那些已步入三十歲大齡之年卻依然身處一線崗位的遊戲人,往往有著各自的煩惱與困惑,卻鮮有人關注。成功的人總是相似的,而尚未成功的大齡人們,卻有著各自的迷茫。
本文中登場的三位"大齡遊戲人"(應受訪者要求,均為化名)
當老策劃的"頸椎病"遭遇寒冬
很多遊戲人的"大齡危機",首先來自於身體。
"以前有人問過我,想做遊戲策劃要看什麼書。今年我終於找到了最佳答案:《頸椎腰椎病康復指南》。"
說出這句話的,是33歲的"老策劃"小偉。可以看出,他正飽受病痛之苦。由於長期坐立辦公,平時又總是埋頭玩手機體驗市面上大廠的、競品的手機遊戲,一系列的不良習慣導致他在一年前落下了頸椎病。惡習養成容易,擺脫可難,今年4月他的頸椎病徹底爆發,讓他陷入"半罷工"的狀態。由於負責的項目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實行了"影游聯動"的策略,上線時間已是迫在眉睫,沒有任何推遲的餘地,身體狀態跟不上項目組"6*10"的工作進度的小偉,出於不拖累項目與儘早康復的考慮,選擇了辭職養病。
遊戲行業名列加班時間最長的十大行業之首
實際上,小偉所在項目組"6*10"的工作強度,對於國內遊戲開發者而言,還算不上十分嚴苛。在國內遊戲行業從事研發的話,每周雙休是奢侈,周末上班是家常便飯,日均工作超過十小時的比比皆是。小偉也覺得"6*10"是可以接受的,兩年前他在另一家公司做策劃,項目最緊張的時候工作強度接近"7*13",吃喝拉撒睡全都在公司解決。他的頸椎病,就是在那個時候變得嚴重的。相比那段煉獄一般的經歷,小偉已是"脫離苦海",只是曾經被虧待的身體,現在終於來向他討債了。而小偉這種情況,並非特殊個例,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日積月累的不良工作習慣,比如熬夜、睡覺不足、久坐、缺乏運動等,引發的惡果必然會在大齡遊戲人的身上顯現。
小偉對國外遊戲開發者的狀態也有所了解。他說在媒體上看過報道,一位國外開發者的一年工作情況:日均工作6小時,年入167萬。這位開發者的工作常態是:每周工作5天,日均工作6小時,有著5周的旅行假,以及2個月的時間在玩《爐石傳說》,如此充分的時間和高額的收入,有著足夠的條件去研發出一款精美的獨立遊戲。最關鍵的是,不會對身體有太多摧殘,會讓自己覺得做遊戲是無比幸福的。這樣的工作狀態,堪稱良性循環。
在醫院接受將近一個月的按摩治療後,小偉總算恢復到可以工作的狀態。然而他在重新找工作的時候卻發現,策劃崗位同兩年前相比,已經呈現出銳減的態勢,符合自己意願的更是少之又少。平時只關注自己負責的項目,並不太在意行業大趨勢的小偉,眼下終於體會到了業內人士在年初常說的"寒冬將至"。在這股寒潮中無數中小廠商倒下,相應的崗位自然會大幅縮水。即便是大廠,也紛紛轉型調整,精簡架構,呈現擴張態勢的屈指可數。
2016Q1,中國移動遊戲市場的環比增長率回落至6.7%。隨著人口紅利的用盡,移動遊戲用戶規模達到天花板,限制了移動遊戲市場規模的增長。(數據來源:艾瑞分析)
筆者想起2015年末,天象互動CEO何雲鵬曾直言:"我有一個感受,兩三年後,幾年後,還是那句話--勝者為王。遊戲市場的蛋糕可能不會再漲了,去年200億,今年400億也好500億也好,拋去統計上的問題不談,只看騰訊與網易,市場規模除去這兩家以外,沒有增長。可能,我是說僅僅可能,剩下的部分還少了。"如果說何雲鵬是以廠商領袖的身份在台上感嘆"寒冬",那麼小偉則是以普通遊戲從業者的身份直接承受"寒冬"。那些當初在手游大躍進時期,也就是行業擴張期進入遊戲行業的人,如今若是需要再找工作,會明顯感覺到職位數量的縮減,能夠符合預期的職位更是少之又少。而同樣面對"寒冬"的年輕遊戲人與"大齡"遊戲人,壓力顯然是後者更大。
這也是大齡遊戲人的擔憂之一。中國的遊戲行業尤其如此。迭代之迅速,改頭換面之頻繁,都不容易讓人有安定之感。從端游到頁游,從頁游到手游,轉型從未停歇。即便僅有數年之久的手游時代,也從12年、13年的"大躍進"時期,轉而到了眼下的"寒冬"時期。小偉雖然不服老,還笑稱自己"長得像高中生",但待業的煩惱讓他切身地感受到了這股寒意。
等待新工作的當下,小偉開了家代充淘寶店,賺些零花錢維持日常開銷。雖然陷入待業的困境,但小偉依然不想離開遊戲行業:"我進入遊戲行業的夢想是想做出一款讓幾百萬、幾千萬玩家無比喜歡的遊戲,而不是成為CEO、CMO什麼的。可是周圍跟我歲數差不多的同行,卻總在說,歲數大了,不做管理怎麼能行,難道你要寫一輩子策劃案嗎?我不知道我這種想法是不是沒出息,如果我寫一輩子策劃案,能夠寫出被大多數人認可的作品,那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回鄉之路:看似溫暖但並不容易
"大齡"與"漂泊",也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年齡越大,越不想在外漂泊。無法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紮根的大齡遊戲人,往往要面臨回家或者轉戰二三線城市的選擇。然而因為中國遊戲產業在地理分布上的客觀情況,大齡遊戲人的回鄉之路,也充滿種種障礙。
2016年1月,遊戲運營明威在他的項目組裡,是同事們最羨慕的人。在1年之中,32歲的他以驚人的效率完成了人生大事的"三級跳":戀愛、結婚、得子。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大齡單身者比比皆是,明威自然就成了同事眼中的人生贏家。
"贏家"明威的父母,早就在他的老家瀋陽給他置辦了結婚用的新房。想想即將出生的孩子,明威看著他在北京租住了兩年的主卧,僅20多平米,房租卻將近3000塊錢,很難承載下一個三口之家的美夢。於是在2016年3月底,明威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辭職,回家。
家裡人當然為明威的決定而欣喜。然而"贏家"的煩惱也接踵而至:想在瀋陽繼續做遊戲,這事兒有點難。
2015年中國開發者服務提供商地域分布,雖未直接反應遊戲公司的情況,但也可以作為參照。
明威遇到的難題,也是大齡遊戲人中,"北漂"、"滬漂"、"廣漂"們的共同煩惱。一線城市的房價高高在上,想在北上廣安家是個遙不可及的夢,然而看似安穩的回家之路,也未必是一片坦途。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出版的約750款遊戲中,北京出版遊戲數量佔16.2%,上海出版遊戲數量佔51.2%,廣東出版遊戲數量佔9.0%,其它地區合計出版遊戲數量僅佔23.6%。這一數據雖然沒有直接反應出全國各大城市的遊戲公司地域分布,但也足以成為重要參照。中國的二三線城市,對於大齡遊戲人來說,並不是可以順利"無縫對接"之地。即便在家鄉再就業成功,收入的降低也是在所難免的。
談及在瀋陽難以找到工作這事兒,明威向筆者吐露心聲:"有時我真是暗自羨慕那些還單身的同事,什麼奶粉錢、紙尿褲錢、月嫂、汽油錢、房貸這些事啊,統統不用操心,自己吃飽全家不餓。"
在外不易,回家更難。當中國遊戲產業在一線城市與其他城市之間呈現出的巨大差異,需要明威這樣一個個體去承受的時候,就會引發一段百感交集的人生故事。截至記者發稿之時,他暫時找了一家有遊戲項目的軟體公司做運營,收入相比在北京時減少了將近1倍,而且更大的問題是,這家軟體公司是否會長期做遊戲,還是未知數。
不過已經32歲的明威,在心態上並未展現出太多的"負能量"。他坦言道:"暗羨歸暗羨,但其實一切都是公平的,我有了家庭的溫暖,有了老婆孩子熱炕頭,自然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天底下哪有魚和熊掌兼得的事情?要是只看到壓力而一味懷念過往,豈不更加失敗。"工作地點的變化,對明威的遊戲職業來說,的確是一次大動蕩,但三十多歲的年紀已容不得他去想太多回頭路,而是要坦然面對這些人生變化。
這些人生道路上重大變化,給大齡遊戲人們帶來的是困境,但也是轉機。遊戲行業的人,有著自嘲的風氣,比如以"屌絲"自稱,但自嘲終歸只是自嘲,緣分到了,該娶妻生子了,就不該逃避。明威自詡"擁有東北大老爺們的樂觀",向記者講到:"眼下遊戲行業確實有點亂,但你看那些幾年前那些紅了眼的資本都撤出了。對於我們這些遊戲人而言,眼前的機會確實少了,但大浪淘沙,行業的生存環境應該會越發變得有序,更適合我們這些沉澱下來、堅持下來的大齡遊戲人生存。"
在與明威對話的過程中,他始終強調"不後悔"這三個字。熱愛遊戲,創造遊戲,相比那些迫於現實而選擇職業的人來說,自己是幸福而有夢想的。只是眼下老家偏傳統的風氣,對待遊戲行業從業者的認可度並不高,非遊戲行業的老闆們,認為他在遊戲行業積累的經驗,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其他傳統行業的生產力。
所以,當展望未來的出路時,明威說可能會走創業這條路。不過據記者了解,瀋陽顯然不是遊戲創業的沃土。第一財經日報在6月曾有報道:《東北被"天使們"遺忘:1年4起投資金額僅為700萬》,相比一線城市,東北的高新科技與文化創業產業的生存條件顯得惡劣。
記者相信,"不後悔"的明威應該可以找到出路,只是這出路是否還繼續通往他的遊戲夢,答案只能交給時間去揭曉了。
"過來人"說:不論去與住 俱是夢中人
許多年以後,李越依然清晰地記得,自己剛畢業時應聘第一份工作的情形。在學校的招聘會上,一家來自台灣的遊戲企業招聘遊戲編輯,招聘海報上寫著:"我們在尋找對遊戲愛得瘋狂的人"。李越手指海報,對負責招聘的人說:"我就是這樣的人"。從此,李越以媒體編輯的身份進入遊戲行業,至今已經十四年,現在他已是某遊戲網站的頻道主編。
如果說明威與小偉正經受著遊戲人"大齡之惑"的考驗,那麼37歲的李越已然要邁入"四十不惑"的時間節點,這位過來人是如何看待"大齡危機"的?
李越覺得,所謂的"大齡危機",其實是很主觀心理:"對工作的恐懼是臆想,對生活的恐懼才是真實的。公司在經濟學上可以是非常理性的,如果你到 35 歲時跟 25 歲比毫無長進,但你還是如同 25 歲單身時一樣晚上沒事做就加班,你還願意拿 25 歲時的工資,沒理由要炒你呀。真正發生了改變的是你自己的生活,而你的工作只是沒有跟著變而已。"
在李越看來,如果到了大齡階段,遊戲人依然只能做一些執行層面的事情,而且並不比別人擁有更多技術上的優勢,那麼真的應該儘早思考自己的出路,是不是真的適合做遊戲。如果自己身上的惰性難以克服,放到其他行業里也一樣會失敗。李越見過很多超過 35 歲做什麼都做得不怎麼好的"前"程序員,無法持續學習,懶惰,邋遢,他認為"這種人在路邊賣茶葉蛋都會被淘汰"。
根據李越介紹,當年與他一起入行的同事們,留在遊戲行業的、離開遊戲行業的,大概各佔一半。離開遊戲行業的人里,現在做什麼的都有,有的到了互聯網公司做市場、產品、公關,有的去外企做銷售,有回到家裡的事業單位、國企,甚至還有開小吃部的,說起來真是五花八門。而那些留在遊戲行業的同事,幾乎只有兩種狀態:要麼成了管理者,要麼已經創業。這十分符合我們對大齡遊戲人在遊戲行業里出路的想像。但李越也向記者補充道,他也見過很多超過 35 歲依然做得很好的程序員,他們的統一特點是依然能持續學習,對新生事物感興趣,心態年輕,樂觀開朗,乾淨利索。
或許是出於"長者"這一身份的責任,李越對思考前路的大齡遊戲人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感到困惑很正常。遊戲人可以看得更開闊一些,不一定只關注自己崗位的上升通道,還可以留意與其他行業交叉結合的工作可能。或者當你的業餘愛好遠強於工作儲備時,完全可以考慮換個更擅長、更有意思的事情來做。不要被手上的工作局限了雙眼。改變固然很難,但主動積極的改變者,幾乎沒有被淘汰的。"
中文系出身的李越,在講出一番理性建議後,難以掩飾他的感性:"我覺得每一位做遊戲的人,都可以被稱作"夢中人"。很多人只因一腔熱愛遊戲的熱血就進入這個行業,而遊戲行業又是生產另一個世界的夢工廠。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齡遊戲人們必然要面臨一個個重要的抉擇,這些抉擇往往是十分困難的。"再回首,看看那些堅守的、離開的老同事們,李越以王勃的一首詩表達自己的心聲: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
不論去與住,
俱是夢中人。
結語
必須承認,想通過一篇文章,就能為心有困惑的大齡遊戲人尋找到未來之路,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當記者完成這篇報道時,也終於了卻了一樁由來已久的心愿--聊一聊我們這些不被聚光燈照耀的,三十左右歲的普通遊戲人。
今天的新聞是昨天的歷史。當十幾年、幾十年後,有人需要書寫當下的中國遊戲歷史時,卻只能看到"狼性"這樣充滿時代殘酷感的口號,看到"影響中國的20位先生"這樣站在演講台上的"風雲人物",卻看不到一個個普通的、鮮活的個體的所思所想,那就是遊戲媒體,尤其是產業媒體從業者的失職:你們留給後輩們的記錄,是不完整的。史記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司馬遷不僅講述了開闢漢室的劉邦,也向後人講述了兵敗烏江的項羽,講述了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草根陳勝與吳廣。
長久以來,遊戲產業媒體習慣了"手游崛起""大廠轉型""寒冬將至"這樣的宏大敘事,竭力為從業者們展現出清晰的趨勢,但在這些變化與動蕩之下,以一個個鮮活個體身份而存在的大齡遊戲人隨之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少有人關注。假如沒有這個選題,記者永遠不會知道,"寒冬"之下的小偉會有多煩惱;也永遠不會知道,中國遊戲產業在地理分布上的失衡,會令明威的前路充滿坎坷。而一篇文章顯然說不盡大齡遊戲人們的困惑、迷茫以及他們對於夢想的堅持。這篇文章該結束了,但對於遊戲人的個體關注,這僅僅是個開始。
更多關於「暴雪遊戲」資訊 請關注"蘋果牛看遊戲" 希望大家多多訂閱哦
守望先鋒66號公路強勢壓制頂級戰隊的防守套路
魔獸世界也VR,女票再次如臨大敵
未曾謀面的人更讓人信任,你覺得會嗎?
全民電競大忽悠?帶你看看什麼是真正的競技比賽
TAG:蘋果牛看遊戲 |
※中國古代皇宮裡的十二種遊戲
※暴雪:一個美國的遊戲公司 養活了多少中國人?
※在三和玩遊戲的人們
※暴雪讓這位死去的中國少年永遠留在了遊戲里,感動無數中外網友
※遊戲的誘惑
※十個很少國人知道但很美的歐洲小鎮,連《權利的遊戲》都在這取景
※從讀小說到痴迷遊戲 中國人難捨的武俠情結
※越南皇帝是三國的超級粉絲 用宮女玩真人策略遊戲
※中國小孩玩的遊戲,竟成了歐洲數學家的靈感?
※他隱忍數十年最終成為三國遊戲最大的贏家
※直擊:在國外走紅的「窮人富人互換遊戲」
※餘額寶限購,老外吐槽中國共享市場過度,中國人最愛玩遊戲?
※好害羞,島國遊戲,三年級小學生「鞭打」變態大叔
※上百人已自殺!國外一個邪惡的死亡遊戲,代號「藍鯨」潛入中國,多國已發警告!
※十大最讓人放鬆的PC遊戲!有你喜歡的嗎?
※美國大選:一場「比爛」遊戲?
※十二大重口成人遊戲,為你踹開新世界的大門
※二宮和也最愛打遊戲!多少明星是動漫宅、遊戲宅
※國人童年記憶的「躲貓貓」遊戲,成為了歐洲人的世界錦標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