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後,寶寶如何吃的科學又營養?
「斷奶瓶」而非「斷奶」,牛奶不能做為主食
1歲之後,固體食物應為主食,不能再以母乳或嬰兒配方作為主要的營養來源,但為了達到每天鈣質的最低需求量,每天至少要攝取500cc的奶量,而且應用杯子餵食而非奶瓶。建議1歲之後再讓孩子喝鮮奶較好,而且在2歲以前,不建議吃低脂或脫脂牛奶,因為此類牛奶除了必需脂肪酸不足外,這些寶寶可能因為要達到他們熱量的需求,大量飲用鮮奶的結果無形中攝食了較多的蛋白質和高溶質,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腎臟的負擔及生長遲緩。
寶寶在1~3歲間,開始會對食物產生喜愛厭惡,此時食物的外型或氣味往往會影響食慾,譬如:在味道上較重的菠菜、苦瓜;在外觀上較不討喜的綠色蔬菜;或聞起來食物氣味較強烈的九層塔、芹菜、青椒等。
另外,對於偏食的寶寶,還要考慮是否寶寶咀嚼能力不佳或不喜歡咀嚼,因此在添加副食品階段時,應該讓寶寶嚐試各類食物,同時訓練咀嚼能力,才不會讓寶寶養成偏食的習慣。
寶寶的口味是大人培養出來的,不要一味迎合寶寶的口味,否則會養成寶寶偏食的習慣,同時避免一開始就讓寶寶吃重口味的食物。
三餐外加點心,營養更放心
這時寶寶每日的營養素應平均分配於三餐,為避免寶寶習慣高膽固醇的食物,有人建議蛋黃1週不要超過3個。由於幼兒的胃容量小,食量有限且容易餓,所以在三餐以外,可供應1~2次點心以補充營養素和熱量,但必須尊重寶寶的食慾,三餐可能會有大小餐,若正餐吃的少,可在點心時間再多吃點。點心宜安排在飯前2小時供給,食物的「質」應優於「量」,量的多寡以不影響正常食慾為塬則。
點心的材料最好選擇季節性的新鮮蔬菜、水果、麵包、面類、三明治、馬鈴薯、甘薯、牛奶、蛋、豆漿、豆花等。含有過多油脂、糖或鹽的食物,如:薯條、洋芋片、炸雞、糖果、巧克力、夾心餅乾、汽水等,均不適合做為幼兒的點心。果汁則每天不要超過240cc。
寶寶在學慣用匙、筷的時期,父母準備的食物要容易夾且食譜多變化,例如早餐吃麵包,午餐改吃面,晚餐則可吃飯,當寶寶吃不完時,父母才可嘗試餵食。
※如何科學給寶寶斷奶?寶寶斷奶後吃什麼?
※你打算母乳餵養寶寶多久?看看如何科學餵養!
※寶寶科學吃飯時間表分享,這樣寶寶能更健康!
※鹽「到底該如何吃?於康:科學吃鹽
※如何科學拯救下一個「王寶強」?
※神奇無頭雞,被砍頭後存活18個月!科學如何解釋?
※兒子是王寶強的嗎?讓科學來鑒定!
※為什麼蜜月寶寶不好?科學告訴你
※初冬來襲,孕媽該如何科學過冬,才能保證寶寶的安全?
※小寶寶的科學餵養貼士
※你打算母乳餵養寶寶多久 科學餵養才是真!
※科學家:幾十年後,越來越珍稀的寶藏:沙子!
※寶寶聰明的關鍵:科學喝水!
※八零後生物學家,如何回答女兒的十萬個為什麼|科學隊長
※寶寶順利出生,媽媽該如何科學坐月子
※孕期科學飲食,吃出健康寶寶
※夏天來了,寶寶如何科學吹空調和電扇?
※科學「春捂」讓寶寶健康過春天
※科學有料:早晨吃雞蛋最營養,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