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問真答:為什麼 60 分是及格線

真問真答:為什麼 60 分是及格線

60 分合格只不過是百分制諸多判定標準中的一種,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它在中國成為統一制度也僅僅是 1977 年恢復高考後的事。


量化考試結果是近代才出現的評判方法,中國儘管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考試制度的雛形,但與之相匹配的評分制度始終未能得到發展,考試結果大多倚賴考官的主觀判斷。與之相應的考試辦法,是把測試科目分類,通過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來決定考生是否合格。合格的科目越多就說明考生水平越好,如考察考生是否分別掌握了「六藝」。

真問真答:為什麼 60 分是及格線


科舉制度到最後也沒有發展出分數制


合格式測試辦法在中國歷史上實行了很長時間,其中一些測試曾被不明就裡的後人誤認為是評分法,如東漢實行過的「通五經」。這種考試以口試為主要的選拔方式,考察內容為五經。對於學生的考核以通經多少作為評判標準。通四經者才能得到「郎中」的官職,未滿四經者都不被允許做官。


到了魏文帝時期,脫胎於口試的「五經課試法」出現,通五經者才有望做官,一經不通的學生會被開除出太學,遣回原籍。通經如通關,層層遞進。但通經與否,只論表現,不看分數。

在西方,評分制度也未能與趨於完備的學校教育共生共長。直到 1785 年,耶魯大學,彼時的校長埃茲拉·斯泰爾斯對接受考試的 58 名學生用分數進行了分級,20 為最優,16 為次優,12 為差。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公開發表,只是作為草稿出現在了埃茲拉校長的筆記中。

真問真答:為什麼 60 分是及格線



柏拉圖提出的「七藝」後來在歐洲發展成了博雅教育,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學、音樂、天文學


最早公開提出對考試結果進行量化評定的是英國人喬治·費舍爾。

真問真答:為什麼 60 分是及格線



喬治·費舍爾


1864 年,英國格林威治醫學學校退休不久的校長喬治·費舍爾提出,通過收集學生在各科考試中的表現,經過比對對單科目進行評分,1 分為最高,5 分為最低,中間等級亦可以通過分數如 1/4、1/2、3/4 來去分小分。這種被稱為「Scale-Book」的評定方法並沒有真正得到推廣,但它依然被認為是日後出現的標準評分制的雛形。


1910 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E.L.Thorndike)提出,對於測試結果有必要通過一個量化標準進行評定,即「教育測驗」。在此後的短短六年之內,桑代克和他的弟子們就成功將標準化考試推廣到算術、語言(包括閱讀以及拼寫)、繪畫等各個科目。

這一階段,隨著心理學在教育領域的蓬勃發展,計分測量被拓展到了智商評定等諸多曾經被認為難以量化的領域,五分制和百分制隨之被廣泛運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西方的高等教育機構被引入到中國,五分制的計算方法也隨之紮根。1898 年,清政府制定的《京師大學堂章程》第二章《功課》第十七節中就首次使用了百分制,並明文將 60 分作為及格線。不僅如此,該章程還提出將平時成績納入最終的綜合分評定,堪稱早期素質教育的典範。

真問真答:為什麼 60 分是及格線


京師大學堂在 1902 年招生考試時採用了百分制,此次招生首先是速成科,其中速成科又分為仕學館和師範館,圖為 1903 年京師大學暑假仕學師範館學生合影


但五分制在中國亦佔有一席之地。二十世紀初的燕京大學即是貫徹實施五分制評分制度的學校之一。5 分對應滿分為一百分,但從 4 分開始,每減少一個學分即對應卷面 10 分的分差。學校規定學生在第一學年第一學期的成績需在 2 分以上,第二學年結束成績需維持在 3.5 分以上,否則將自動退學。也就是說,考不上 85 分的學生面臨著被學校開除的命運。


這樣五分制和百分制交替使用的辦學機構並不在少數。然而因為中共建政後實施「全盤蘇化」,百分制的地位一度急轉直下。


1952 年,為了學習蘇聯的教育模式,凱洛夫的《教育學》成為了我國教育規範準則。1952-1956 年間,五分制(五分記分法)陸續取代了百分制,甚至有言論指出百分制是資本主義的,五分制才是社會主義的。雖然在各個地區的推廣速度和普及程度略有差異,但總體而言五分製成為了當時主流的,適用於中小學甚至高等教育的評分度。

真問真答:為什麼 60 分是及格線



清華大學百分制與五級分制的換算方法(圖片來自《清華大學志》)


文革期間,四級等級記分法又取代了執行不久的五分制,判卷流程也有了顛覆性的變化:學生分組評卷,由各級別的「工宣隊」「貧管會」評定結果劃分優劣。


這樣的評分標準和判定流程直到 1977 年才被廢止。「工宣隊」「貧管會」撤出各級教育機構,招生考試制度得以恢復正常秩序,百分制因為方便判別成績高低而被重新啟用,並成為全國通行的標準。60 分或是作為五分制時期過半取整換算到百分制的成績,或是延續京師大學堂時期的傳統,再度成為了單科考試的合格線。


隨著教育測評的不斷完善,五分制和百分制並不能與各國教育訴求相匹配,因而也出現了五花八門的評分制度。比如法國採用二十分制,及格線為十分;德國的六級計分制,數字越小成績越好,數字大於四即為不及格;五分制誕生地的英國在基礎教育階段則放棄了五分制,以九等級的 GCSE 標準對學生成績和掌握水平進行劃分。


日本則將教育心理學中的標準分數引入學校教育,通過標準差運算得到學生的偏差值。有趣的是,在單科小分的計算方面,日本在 2002 年的教改中放棄了 1-5 分的等級制,而改為直接以實際分數的形式呈現給家長,一是為了消除不同學校不同班級在直觀上的成績水平差異,二是為了減輕成績分布排名給學生帶來的心理負擔。

真問真答:為什麼 60 分是及格線



《寬鬆世代又怎樣》海報。經歷 2002 年教改的這批學生後來被認為是「ゆとり世代」(寬鬆世代),他們的學校生活受惠於寬鬆教育,步入社會後卻反倒受制於此


當代中國與鄰國日本的教育理念趨向一致,操作方法卻恰恰相反。伴隨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用等級製取代百分制的呼聲越來越高。2013 年教育部頒布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明確指出「全面取消百分制」。無論素質得到發展與否,在五分等級制計分重新得到推廣的今天,59 分與 60 分之間已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難的考試是什麼
中國人看病為什麼這麼難
清朝妃子為什麼這麼難看
真問真答:貓和狗的味覺是什麼樣
真問真答:宋朝的餐館都能吃到什麼

TAG:大象公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真問真答:人的正常體溫為什麼是 37 度
為什麼是「上」廁所|真問真答
真問真答:為什麼男人沒有「陰道」
真問真答:比賽時為什麼喊「加油」
真問真答:吐蕃靠什麼征戰三百年
真問真答:「吃醋」是怎麼來的
真問真答:「一天」到底有多長
真問真答:為什麼有的人一定要午睡
真問真答:男人為什麼長乳頭
距今 XXX 年是怎麼來的|真問真答
真問真答:燒香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颱風都有個名字|真問真答
真問真答:為什麼會有疾病
真問真答:為什麼情侶會送巧克力
真問真答:中國古代近親為什麼可以結婚
真問真答:姑獲鳥是種什麼鳥
「烏龍球」是怎麼來的|真問真答
真問真答:中國人為什麼從分餐變成了合餐
什麼是「急急如律令」|真問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