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又爽又有逼格的電影,你是不是也差點錯過?
昨天,Sir穿著背心褲衩在激情碼字。
表妹突然幽幽走過來說——
你的著裝會真實反映你的靈魂,嘖嘖嘖……
身為一個著裝與靈魂素來不搭配的……屌絲。
被無端端嘲笑,這口氣Sir不能忍。
一問之下才知道,表妹也是看了部潮爆的電影,才來裝B的。
這部片Sir放著一直沒看,差點走寶——
裁縫
The Dressmaker
故事發生在1951年,凱特·溫斯萊特演的女主蒂莉,是位裁縫。
她在歐洲生活多年,回到故鄉——
澳大利亞當塔鎮。
這是一部相當有逼格的電影,一言難盡。
一開始,它說的是復仇。
導演喬瑟琳·穆爾豪斯將它稱為「縫紉機版《不可饒恕》」。
蒂莉對當塔鎮的記憶是灰暗的,因為她從小就是個格格不入的女孩。
身邊小孩在玩,只有她孤零零坐著。
鎮里每一個人都欺負過她。
小男孩帕提曼是惡霸,學校老師動手打她,藥劑師侮辱她母親……
長大後,她依然獨來獨往。
那是因為她衣著潮流,男人見到難以自持,女人見到呢,又恨之入骨。
但跟兒時的陰暗柔弱相比,現在的她艷麗、霸氣,已然引領小鎮風尚。
村民不是不愛跟她玩,而是不敢了。
回到鎮上的當晚,她抽著不帶過濾嘴的煙,相當有范兒地說——
混蛋們,老娘回來了。
從這開始,就變懸疑片了。
蒂莉講了個故事——
她並非自願離開當塔鎮,而是被驅逐的。
因為大家認為她謀殺了小惡霸帕提曼。
小男孩躺在操場,脖子扭斷,而蒂莉就站在旁邊。
蒂莉也記不清怎麼回事。
她回來就是想調查清楚,自己是不是殺人犯。
然後,懸疑里還加了調味料,溫情。
蒂莉從小跟母親相依為命,她的縫紉知識都是母親教的。
但母親似乎得了老人痴呆,啥都不記得了。
她對這個「陌生人」極不友好。
蒂莉給她洗澡,她居然跟女兒干架!
打不過還喊——
強姦啊!!
這麼奇葩的老娘,其實是刀子嘴,豆腐心。
她希望女兒得到認可,一邊說「你衣服做得再好,她們也會討厭你」,一邊又上手幫女兒改衣服。
你中線沒對準,得返工了。
針都取下來,重新弄。
看到女兒接近警車,她下意識地感到不安,阻止女兒過去。
因為她回憶起了當年被驅逐的情景。
除了作為一個復仇、懸疑還加點溫情的故事。
《裁縫》更像一部精準的舞台劇,所有設定都有一種布置好的味道。
不多不少,一個警局、一個藥房、一個雜貨店。
場景單一,卻沒有一處多餘,每個細節都值得回味。
當塔鎮,Dungatar,可以拆成「dung」(糞土)和「tar」(焦油)。
前者散發著惡臭,後者含有致癌物。
所以幾十年過去,小鎮依然光禿禿得沒有生機,連植物都爛光光。
小鎮的居民也是,表面客氣,內心陰暗。
就和這個陽光小鎮一樣,隱藏了許多齷齪的小秘密。
雜貨店的已婚老闆娘,隔著玻璃窗跟小夥子調情。
小鎮上唯一一個藥劑師,竟然拒絕給生病的妻子吃藥。
理由相當站得住腳——
會上癮的!
她只需要上帝的饒恕和健康的飲食就好。
故事贊,並不能證明一上來Sir說的,這是一部有逼格的電影。
戲服才是《裁縫》最特殊的亮點。
影片獲2016年「澳大利亞奧斯卡」AACTA的最佳服裝設計獎。
觀眾看片的注意力,可以說相當不集中,全看衣服去了……
華服美得咧。@BlueRed
華服與澳洲荒原一直是最妙組合。@SingLesinger
《裁縫》一共有超過350套戲服,不少設計完爆時裝周。
拍攝結束後,有50多套戲服,直接被放在澳洲多地的博物館展覽。
電影劇照,甩雜誌封面幾條街。
演員出場,跟走紅毯一樣。
隨時讓人產生在看頂級廣告的錯覺。
瑪麗恩·博伊斯,是《裁縫》的服裝設計師之一。
為了真實還原美國四五十年代的服裝風格,她看了不少當時的影視作品。
比如1956年的《上流社會》。
還從她最喜歡的紐約攝影家,理查德·艾威頓那裡找靈感。
艾威頓1955年在巴黎的攝影作品,照片中的女人身著一套迪奧禮服
片中角色戴的羽毛帽,穿的皮草以及絨毛披肩,都是當時最潮的打扮。
男人也不例外,燕尾服、雙排扣大衣,帥呆了。
不僅是戲服,戲裡的台詞,也都在向國際一流品牌致敬——
主角蒂莉有一句台詞,說自己設計的服裝,受迪奧啟發。
而現實中克里斯汀·迪奧服裝公司於1946年在巴黎成立,就是50年代紅起來的。
她在片中的第二套戲服——高爾夫裝,也在向迪奧致敬。
那個年代的迪奧,很流行做白色外套。
衣服上就有當年迪奧引領的白色刺繡流行元素。
左胯上還特地縫了皮革來放高爾夫球釘
蒂莉還說,維奧內夫人(Madeline Vionnet)是她的老師。
維奧內夫人,是法國女裁縫,二十世紀初服裝變革的先驅,迪奧稱她為「時裝界的第一高手」。
她首創了「斜裁」裁剪法,而在片中,蒂莉最擅長的也是斜裁。
這件紅色連衣裙的面料,是本片服裝設計師瑪麗恩·博伊斯最引以為傲的。
這段波紋塔夫綢是我25年前在米蘭買的,我非常非常喜歡。
雖然現在也不難買,但這樣的質地,再也沒有了。
片中也小有心機地設置了「彩蛋」:
雨果·維文演的郡長,極其沉迷於蒂莉的衣服——
你的裙子,這種材質……
所以本片的逼格是暗藏的,懂行的人自然看得出:
衣服本身,也是演員。
瑪麗恩·博伊斯說,她看劇本後,就覺得鎮中的女人很像一種動物——
禿鷲。
外表光鮮,內心灰暗,對敵人虎視眈眈。
光禿禿的村子裡,一群女人披著艷麗的外衣,搔首弄姿。
於是,其他女人的服飾中,也都有了鳥的元素。
翅膀披肩、羽毛頭飾。
再看主角蒂莉,她每一套衣服都線條流暢、剪裁幹練、面料精緻。
同樣是時尚,卻散發出不嬌、不作的女人味。
她脫掉一隻手套的動作。
致敬了1946年《吉爾達》的女主麗塔·海華絲。
KAO!別說衣服不重要,靈魂才重要。
要知道,連莎士比亞都說:「服裝往往能映襯人格。」
在片頭,一個老妹紙特魯迪還質疑——
一件衣服又改變不了什麼
接著,萊蒂就幫她做了一套……然後整個人就好了。
(原來比美顏相機效果更好的,是衣服)
天天跟黃沙牛糞打交道的鄉土婦女們,拾掇拾掇——
馬上有了夢露既視感。
甚至,服裝穿好了,有時比信仰厲害!
原著里的序言,有這麼一句——
恰當的穿著給人內心帶來平靜,這是宗教力量所不能及的。
看完,Sir再看看自己的夏天(背心)至尊(褲衩)套裝(拖鞋),頓時開悟……
怪不得大家一直沒發現,我的內在是那麼的深沉,有格調!
真後悔大學沒跟著小學妹,去法國學fashion design。
TAG: |
※二月最不能錯過的電影,對,我是說這部!
※這些電影你肯定看過!犯了多大的罪,才有資格關在這裡?
※有的電影,情侶就是不能一起看!
※沒有最暴力,只有更血腥,這樣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如果把這幾部電影都看完,你很有可能再也不敢坐飛機了
※這部電影讓姑娘們在影院又哭又笑,而你有可能會錯過
※曾號稱是香港最恐怖的電影,不知你有沒有看過並且慫過?
※不去電影院也能看的很過癮 只因為有它!
※這樣的電影,也許你已經很久沒見過了吧?
※如果你在股市賠錢了,可能是因為沒看過這些電影
※我竟然漏看了這麼好的一部電影,太不應該
※說它是下流又低俗的電影?那是你沒看懂
※都說這是去年逼格最高的電影,一點都不誇張
※這些就是最偉大的電影,可能你大多數沒聽說過,遺憾
※這十部電影你可以不看,但它們的海報你卻不能錯過
※愛跑步的你,怎麼能錯過這些高分好電影?
※同性戀電影看過很多,始終覺得最深刻的是這一部
※迷戀了多年的愛豆竟然是自己的親姐?現實有些時候是不是比電影還神奇!
※迫不及待想看這部電影,卻又希望它能來得再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