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氏家訓:錢穆、錢鍾書、錢學森、錢三強都出自這個家族

錢氏家訓:錢穆、錢鍾書、錢學森、錢三強都出自這個家族

無錫鴻山錢氏(原籍浙水),先祖吳越王錢鏐。錢其琛、錢正英、錢學森、錢偉長、錢玄同、錢三強、錢基博、錢鍾書、錢復、錢穆、錢遜······包括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錢永健,都是錢王后裔。


三十多世,僅遍布海內外的科學院院士就有100多人。有評論稱錢氏家族千年興盛,近代俊彥接踵的原因出自家族重視傳統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而《錢氏家訓》所起的作用尤為重要。

錢氏家訓:錢穆、錢鍾書、錢學森、錢三強都出自這個家族


錢鏐(liú)(公元852年~932年),字具美,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


錢鏐在唐末亂世跟隨董昌保境安民維護一方平安,後逐漸佔據兩浙十三州,先後被中原王朝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


錢鏐在位四十一年,廟號太祖,謚號武肅王,葬錢王陵。錢鏐安民的國策提升了吳越經濟文化實力,使吳越國成為「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之地,「邑屋之繁會,江山之雕麗,實江南之勝概也」。

錢鏐治國有略,修身治家也十分謹嚴,又兩度訂立治家「八訓」、「十訓」。「十訓」即錢鏐臨終前向子孫們提出的十條要求,這個「武肅王遺訓」代代相傳,世世因循,一直激勵著錢氏後人。


錢氏後人秉承祖訓,紹續家風,綿延文脈,造就了吳越錢氏一門世代家風謹嚴,人才興盛的傳奇。這個家族始終一脈書香綿延,代有人才湧現。宋朝皇帝稱「忠孝盛大唯錢氏一族」。清乾隆帝也感佩其家族教子有道,在南巡時御賜「清芬世守」匾額。到了近代更是人才「井噴」。文壇碩儒、科技巨擘雲集,海內外「院士」子弟數以百計,因而吳越錢氏家族被公認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錢氏家規由「武肅王八訓」、「武肅王遺訓」和《錢氏家訓》三部分組成。「武肅王八訓」是武肅王錢鏐於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正月親自訂立。家訓以晉代以來大族衰亡為鑒,「上承祖禰之澤,下廣子孫之傳」。而現在半白半文版《錢氏家訓》,是清末舉人錢文選采輯整理過的。《錢氏家訓》是一部飽含修身處世智慧的治家寶典。《家訓》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個篇章,思想植根深厚,含義博大精深,是錢氏家族的珍貴歷史遺產,也是錢氏家族人才輩出的傳家寶。

錢氏家訓:錢穆、錢鍾書、錢學森、錢三強都出自這個家族


個人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謹嚴。臨財不可不廉介。處事不可不決斷。存心不可不寬厚。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讀經傳則根柢深,看史鑒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


感悟:個人篇開篇即語:「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認為人是天地之間的產物,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要堂堂正正無愧於天地,言行舉止要符合聖賢的標準。


「曾子三省」見《論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四箴》是宋代大儒程頤的自警之作《四箴》。孔子曾對顏淵談克己復禮,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程頤撰文闡發孔子四句箴言以自警,分「視、聽、言、動」四則。

錢氏家訓:錢穆、錢鍾書、錢學森、錢三強都出自這個家族


家庭


欲造優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則。內外門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父母伯叔孝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祖宗雖遠,祭祀宜誠。子孫雖愚,詩書須讀。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勤儉為本,自必豐亨,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感悟:家族篇開篇即語:「內外六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讓我們看到家庭的細節對於優良人格的形成有多重要。家長把家裡打理得次序井然,後輩自然會從小養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最終才能有辦大事的基本能力。

錢氏家訓:錢穆、錢鍾書、錢學森、錢三強都出自這個家族



社會


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救災周急,排難解紛。修橋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濟眾渡。興啟蒙之義塾,設積穀之社倉。私見盡要剷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見利而起謀,不見才而生嫉。小人固當遠,斷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亦不可曲為附和。


感悟:社會篇開篇即言:「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在社會交往中,誠信是第一要務。在鄉鄰問題的處理上,謙讓與人方便是首先要做到的。對於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更要負起責任,有能力就要帶頭撫恤。


「小人固當遠,斷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亦不可曲為附和。」這兩句可以說是告訴我們與人相處的關鍵。我們應該遠離小人,但也不用公開把他們當做仇敵;我們也固然應該親近君子,但也不必曲意逢迎。

錢氏家訓:錢穆、錢鍾書、錢學森、錢三強都出自這個家族



國家


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嚴以馭役,寬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海宇之內,以養元氣為本。務本節用則國富;進賢使能則國強;興學育纔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


感悟:國家篇開篇即言:「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在國家層面,普通人更多的是在集體層面上,我們要懂得用嚴明律法來規範人們的行為,懂得社會的準則,潔身自好。愛民(對優秀的員工要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於社會的蛀蟲(蠹),則要堅決剔除。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這四句話,包含了深邃的進退之道。歷史上很多聰明人、有功勞的人、孔武有力的人、富有四海的人,卻最終沒有好下場,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守愚、讓、怯、謙四道。項羽和韓信就是很好的例子。

錢氏家訓:錢穆、錢鍾書、錢學森、錢三強都出自這個家族



《錢氏家訓》基於儒家修齊治平的道德理想,從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角度出發,為子孫訂立了詳細的行為準則。錢鏐在臨終前,曾向子孫提出了十條要求,被後世稱作《武肅王遺訓》。一千多年來,遺訓和《家訓》世代相傳,更得到子孫後代的身體力行,成為立族之本,旺族之綱。


最後,請允許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點評辛辣、解讀深刻的新聞評論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狂歷史 的精彩文章:

弘一法師幾句話,點透做人的智慧
讀書有四層境界,你讀到哪層了
宋代四大才女才貌雙全,誰說女子不如男
宋江不差錢,他的銀子從何而來?

TAG:瘋狂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錢氏家族與《錢氏家訓》
培養數以百計「院士」的「錢氏家訓」!
航天事業創建61周年,聆聽錢學森後人講述「錢氏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