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王朝亡國之君離不開這三大類

中國古代王朝亡國之君離不開這三大類

守城更比創業難,每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通過自己的洪荒之力完成了創業大任,那麼守城之任便更是艱巨,中國古代王朝傳至幾代多至十幾代都會滅亡,而王朝亡國之君幾乎都是這三類。



中國古代王朝亡國之君離不開這三大類


周幽王與褒姒


第一類:情商有餘,智商不夠用,朕愛的不是江山!


任憑祖上創業是多麼艱辛,任朝中大臣兢兢業業都改變不了朕一顆低調冷泡的心。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成語《烽火戲諸侯》的男主——周幽王。這大哥在位時期貪婪腐敗,只愛美人不問政事,玩的最過的還並不是點了烽火台引各路諸侯勤王,你說你喜歡褒姒妹子笑,陪褒姒妹子玩玩火也就算了,竟然還廢黜王后申後(申國國君申侯之女,後來周幽王立她為王后,故稱申後)和太子姬宜臼(申後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

大周王朝是宗法制的開創者,歷來玩的是嫡長子繼承的套路,太子被廢后委屈的跑到姥爺申侯那哭鼻抹淚,姥爺申侯以周王壞了祖宗的法製為由聯合各路諸侯及犬戎勢力興兵討伐,最終犬戎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俘虜褒姒,西周滅亡。


而後來的秦二世(他爹是暴政,他是沒頭腦)、蜀漢的劉禪都是此類型的典範,充分發揮了不想當玩家的皇帝不是一個少爺。



中國古代王朝亡國之君離不開這三大類



隋煬帝楊廣,統軍滅陳、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渾 ,開科取士、修隋朝大運河

第二類:欲想開天闢地,不料插的過猛,搞的滿地瘡痍。


這類型最為突出的便是隋煬帝楊廣(隋恭帝楊侑未計,煬帝是大隋王朝的掘墓人)大家可不要被小說《隋唐演義》給騙了,誤以為他是一個貪婪好色的花花公子。實則不然,煬帝在位時做的幾個大事都可以說是高瞻遠矚,功與千秋的,光聽聽人家起的年號「大業」就能想到這位少年骨骼驚奇,必有一番作為。


首功第一件就是楊廣開創科舉制,發展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方法,增置進士科,打破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九品中正制中世家望族對仕途的壟斷,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在當時世界上絕對是屌炸天的,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大清光緒帝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終止,而今天的高考制度可以說是科舉制的玄孫。


第二件開通大運河,隋朝在開創之前中國經歷了長達將近二百年的南北朝分裂,南北經濟和文化的差異之大絲毫不亞於今天大陸和台灣,剛剛完成統一大任的隋朝在有為青年楊廣的帶領下開通了以洛陽為中心,南至會稽,北到涿郡(今北京)的大運河,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發展,江都、餘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榮起來。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大運河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



中國古代王朝亡國之君離不開這三大類


隋朝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第三件是煬帝三征高句麗。楊廣親征吐谷渾後,又下詔征天下兵進攻高句麗,高句麗地跨鴨綠江兩岸,南北朝時期趁亂佔領遼東,隋初伊始高句麗又攻隋的遼西部,文帝在位時期曾派大軍三十萬攻高句麗,後因士卒多病,高句麗也遣使向隋大哥謝罪,此事也就罷了。煬帝在位後一心要收復遼東,平定高句麗,本想著是要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只可惜用力過猛三戰三敗。


先後動用人力數百萬,徵調財物無數,大量士兵、民夫死於戰場和勞役,由於農村中極度缺乏勞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引發了大規模隋末農民起義。煬帝最後也被部將殺死,但征討高句麗並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只是太過著急,大唐建立之後繼續討伐完成了煬帝沒有完成的任務。

這樣滴帝王用成語形容的話最貼切的便是「好大喜功」,最終亦是被自己的偉大王朝夢而葬送了命運,和煬帝一樣總是想要開天闢地的還有商王朝的商紂王,發兵東夷開疆拓土卻被周武王背後捅了刀子。


第三類:坑兒的爹,坑孫的爺。大好江山已經是殘垣斷壁,朕已是無力回天。



中國古代王朝亡國之君離不開這三大類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


孫子輩勵精圖治,妄圖改變王朝命運的典範當屬清王朝的近代幾位皇帝。那可不僅僅是一代孫子輩去努力,而是輩輩努力,一輩不如一輩啊!就連小編也先想穿越過去幫你們一把。先說說道光帝旻寧,他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鴉片,這可都是大有作為啊!而其本人也是力行節儉,勤於政務,可是無奈道光帝在位時期中國還是對外簽下了中英《南京條約》,丟了香港島。


道光之子咸豐帝繼位後更是日理萬機,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先後爆發太平天國運動以及第二次鴉片戰爭,最後自己都被英法聯軍攆出了北京,掛在了熱河。


咸豐帝死後長子載淳繼位,就是大家熟知的慈禧太后之子同治帝,同治小哥親政雖晚,但在位期間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大臣的努力下平定了陝甘回變,同時興辦洋務新政,清朝後期出現了一個政治穩定的時期,被後世稱作「同治中興」。可惜親政不久死於天花。大家不要看影視劇以為同治小哥是死於花柳病,拜託啊!同治小哥只是喜歡踢踢足球比較貪玩,不是公狗發隨意情亂來的好不?!



中國古代王朝亡國之君離不開這三大類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


同治帝死後堂弟光緒帝繼位,堂弟光緒對外主戰,對內主張變法來實現強國,「戊戌變法」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小編就不多說了。堂弟光緒死後,侄兒溥儀登基,侄兒登基之時只有三歲,清王朝已是搖搖欲墜,在登基第三個年頭時爆發了辛亥革命,清王朝也就此滅亡。從道光帝到光緒帝清代一共四代皇帝都曾想力挽狂瀾,挽救江山,不曾想坑兒的爹,坑孫的爺。大好江山已經是殘垣斷壁,已是無力回天。


清世祖順治帝清承明制,八股取士,封閉人民的思想,清高祖乾隆帝閉關鎖國,自以為是天朝上國,使中國孤立於世界之林,期間馬格爾尼使團訪華尋求通商,卻被乾隆帝勒令回國,錯失了最後一次和近代西方國家接觸的機會。愛惜覺羅孫子輩也就是這樣被祖宗們一輩輩被坑了。


歷史上這樣的亡國之君還有漢獻帝劉協、唐哀帝李柷、明思宗朱由檢等等,他們登基之時,江山就已經風雨飄搖,即使再怎麼努力,也就這能是獲得同情了。


▌歷史大學堂特邀作者 佟佳陽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長歌行》里的劉秀歷史真面目,巧用讖語奪天下
崇禎死後還有一位抗清猛將仍在抵制清軍,他是誰?
劉邦不是仁義嗎?怎麼也屠城呢?
他寫下《三國演義》開篇詞流傳千古,卻無奈含恨離世
這父子三人沒有過人的謀略,靠什麼都成為西漢的高官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丨中國古代王朝亡國之君離不開這三大類!
外國人眼中最厲害的中國九大帝王,第二名竟然是一個亡國之君
中國古代亡國之君的命運,寧為太平百姓不為亂世帝王
歷史上最有才情的八大帝王,玩「藝」誤國,六位是亡國之君
非亡國之君,當亡國之運大商末代國君子受紀
非亡國之君,行亡國之運,漢民族最後一位帝王崇禎帝
這位開國皇帝十五年之後又當了亡國之君
揭秘五代十國的南唐後主李煜亡國之謎 千古絕唱招來殺身之禍
非亡國之君,行亡國之運,漢民族最後一位帝王:崇禎
古代四大艷女,都經歷過亡國之痛
一群亡國奴寫給他們亡國君的一首歌,道盡古今大國被滅之根本緣由
一國離開中國後,霸佔中國五十九座村莊,直接打到它亡國
此三朝開國皇帝,雖無亡國之名卻都有亡國之實!
中國歷史上亡國的原因大都是這幾類
歷史第一位亡國之姬,絕世容貌遠超妲己,顛覆中國第一個王朝
中國最強大的朝代:即使面臨亡國之際,依然吊打周邊各國
一代國主李煜亡國之君的窩囊生活
蒙古滅宋,南宋宮女的亡國之恨,成為了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