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德經》裡面的智慧錦囊

《道德經》裡面的智慧錦囊


《道德經》裡面的智慧錦囊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盡說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我們從這些成語中,再次精挑細選出最具人生智慧的 15 個。這 15 個成語,可以說字字都是真智慧,個個都是大境界,值得認真品讀領悟。

一、自知之明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33 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成語含義

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有透徹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多用於指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


3、智慧精髓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戰國策·齊策》中的鄒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沒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頭腦,他說:「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自知之明來源於自我修養和自我慎獨。一個嚴於自省和自律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這一點,往往是比較難的,要求別人易,要求自己難。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避己所短,揚己所長,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坐標進行準確定位。當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時,也正是進步的開始。

二、慎終如始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64 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2、成語含義


謹慎地做到最終,就像開始時一樣,就不會有失敗和差錯。指始終要謹慎從事。

3、智慧精髓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為人處事不能善始善終,原因一般可以歸結於兩個方面。


首先,虎頭蛇尾,開端和過程都很重視、謹慎,而到結尾處卻放鬆了警惕和要求;其次,急於求成,開頭和過程都很認真,眼看將要大功告成,雜念、慾望、貪念便起來了,患得患失,最終前功盡棄。


「慎終如始」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既要嚴於律己,老老實實地將該做的事情做到最後,又要「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始終保持平和、「虛靜」的心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成功三要素:勤奮、堅持加心態。

三、和光同塵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56 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2、成語含義


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平和處世方法。


3、智慧精髓


和光同塵,就是要含斂光耀,混同塵世,不要標新立異,不要過分張揚自己的特殊之處,融入社會,融入周圍的環境。要不在前也不在後,這樣就能遠離紛爭和恥辱。


「和光同塵」既是對外的處世,也是對內的修身。大凡有道之君子,或德行高潔之士,必有一股清高之氣,不願與人和同,於是流於狂狷。狂者過之,狷者有所不及。


道家聖人處世,要的則是雖然懷和氏之璧,但是外面看過去卻十分樸實,穿著普通的衣服。以及「光而不耀」,雖然有光芒,但是卻不會那麼耀眼,不會過於招搖。這既是處世遠禍的智慧,其實又何嘗不是修行的一種境界呢?



《道德經》裡面的智慧錦囊



四、知雄守雌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28 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2、成語含義


知剛守柔,比喻胸有主見而與人無爭。


3、智慧精髓


知雄守雌,是最為恰切、穩妥地對全面情況進行把握。老子不僅提倡「守雌」,關鍵更在於「知雄」。「知雄」不是仗勢欺人或「得理不讓人」,而是知己知彼,對症下藥;「守雌」不是被動地「任人欺凌」,而是處後、守柔、含藏、內斂。假裝不知,實際上清楚;假裝不行動,實際上是因還不能行動,或需要待機而動。這才是真正的知雄守雌。


五、多藏厚亡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44 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2、成語含義


指積聚很多財物而不能周濟別人,引起眾人的怨恨,最後會損失更大。


3、智慧精髓


在老子看來,尋求聲譽、財物與顧全性命是相對不相容的。過於愛名利必定要付出很大的消耗,越大的積藏必遭受越大的損失。


多藏,就是指對物質生活的過度追求。一個片面追求物質好處的人,一定會採用各種手腕來滿足自己的願望,因不義而落入不利的因果,必將招致反噬。


「多藏必厚亡」,並不僅僅指物資方面的損失,也指人的精力、人格、品德方面的損失。貪求私慾者往往被財欲、物慾、色慾、權欲等迷住心竅,攫求無已,終至縱慾成災。


六、禍福相依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58 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成語含義


禍能夠生福,而福也能夠生禍。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3、智慧精髓


禍能生福的原因,是當一個人處在危險或災難的時刻,很認真地想求平安,並且能夠深入地體會求得平安的道理,尤其是他能夠心存畏懼恭敬,謹慎自己的言行。


而福能生禍的原因,就是當人在居安的時候,不能夠思危,而且還放縱自己奢侈逸樂的念頭,言行舉止驕傲懈怠,尤其多有處事輕率、態度傲慢,甚至欺侮別人的情形發生。


「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禍福會在不知不覺中增減變化,沒有智慧的人,是不容易覺察到的。



《道德經》裡面的智慧錦囊



七、天道好還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30 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2、成語含義


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惡終有報應。


3、智慧精髓


有一句非常流行的網路語: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就是天道好還。


事物發展到非常強力的狀態之後,勢必逆反,因為物極必反,所以不管不顧地將強力推行到底,一定是「不道」的行為,這種「不道」的行為就一定會很快衰亡、滅亡。


暴力必然引來暴力,只有用柔性的策略才能化解暴力。不要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對人要做到仁至義盡,不要逞強好勝,取得了成功不要居功自傲。不要做過頭之事,要有一份仁慈的心,以人為本,以和為貴。


八、知足不辱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44 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成語含義


懂得滿足,才不會遭受屈辱。表示不要貪心。


3、智慧精髓


老子所說的知足,不是滿足現狀,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對煩惱的麻木和對矛盾的逃避,而是承認人的時間、精力、智慧和機遇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滿足所有的慾望,也不可能達到完美的境界。


所以,人的要求和行為應該把握好度,適可而止,不要超越可能與應該的範圍。如果一味貪求得不到或無須得到的東西,無休止地奔波忙碌,不僅活得痛苦,還有可能導致全盤皆輸。


九、知止不殆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44 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成語含義


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遭遇危險。


3、智慧精髓


知止需要智慧,要知道何時應該停止、何地必須停止,否則就會過猶不及,出現危險。


現代生活中,有人坦然面對人生,懂得知止不殆,因而終生如意。也有一些人生性耿直,不會轉彎,不知知止不殆,雖然才華橫溢,卻常常遭人嫉妒,往往無辜受敵。也有一些人,炫耀富貴,喜歡顯擺,結果招來禍患。


人的一生中,經常聽到的教導和鼓勵是「不斷進取,奮鬥不止」,很少有人勸告人們「結合實際,適可而止」。進是勇氣,是方向;止是智慧,也是一種方向。漢張良就是因為懂得審時度勢,在劉邦為帝後主動請辭,只求封留侯,才保全了性命。相反,自負的韓信不知何時該止,才最終落得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十、大巧若拙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45 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2、成語含義


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像笨拙。


3、智慧精髓


這一章還很有意思,如果反過來呢?看上去能力特強的人,一定不是最強的;看上去特滿的,一定不是最充實的;看上去特別正直的,一定不是最正直的;看上去技巧最多的,一定不是最聰明的;看上去最能說的,一定不是口才最好的。


而事實就是如此,否則「深藏不露」、「真人不露相」這些說法就不會那麼深入人心。金庸武俠小說里很多角色都是如此,越牛的人,越不顯山露水;而且越厲害的功夫,也都越顯得笨拙;比如神一般的掃地僧,比如獨孤求敗的重劍無鋒。


一力破十會,一白遮百丑。高手之所以若拙,是因為他們實力足夠強大,所以才有底氣。需要技巧么?需要。但在實力面前,技巧的作用就顯得非常渺小了。老老實實積累自己的實力,比什麼都重要。



《道德經》裡面的智慧錦囊



十一、被褐懷玉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70 章: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2、成語含義


身上披的是粗布衣服,胸前卻揣著寶玉。比喻懷抱大才而深藏不露,或出身貧寒而懷有真才實學。


3、智慧精髓


一個人的真實價值,終歸還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體現,時間不會蝕去珍寶的光華,而只會把它打磨得更加璀璨。


因此,真正的智者和聖人不會介意世俗外物,更沒有興趣用自身的寶物換取浮名。我就在這裡,不管你承認,或者不承認。聖人是寂寞的,因為他能夠體味到生命中那揮之不去的孤獨,並且在堅守當中完成價值的沉澱。


平庸的人往往會在隨波逐流中沉淪和迷失,我們很難有勇氣為了保有那一份真實自我,而去抵抗寂寞蝕骨的滋味,因而也就沒有機會去領略聖人的境界。


十二、見素抱樸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19 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2、成語含義


現其本真,守其純樸。表示不為外物所牽。


3、智慧精髓


明末崇禎年間,有個人畫了一幅畫,畫上一棵松樹,松樹下面一塊大石,大石之上,擺著一個棋盤,棋盤上面幾顆疏疏落落的棋子,除此之外,別無他物,意境深遠。


後來有個人拿著這幅畫,去請當時的高僧蒼雪大師題字。蒼雪大師一看,馬上提起筆來寫下:松下無人一局殘,空山松子落棋盤。神仙更有神仙著,畢竟輸贏下不完。


世事變化不盡,輸贏沒個盡頭,神仙尚且如此,所以就應該選擇「見素抱樸」的心態,面對複雜,始終守持單純和淡然的心態,存心淳樸,將慾望和恩怨都看得輕一些。問題和困難來了,先別急著解決,緩緩神,靜觀其變,或許就會悄然而退,總比苦思攻破之法或執意迎難而讓人輕鬆。這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智慧。


十三、虛懷若谷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15 章: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2、成語含義


胸懷像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


3、智慧精髓


《易經》六十四卦中唯一六爻全吉的卦,正是謙卦。所以《菜根譚》中有語: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意思是說,古來建立功業成就功勛的全都是謙虛圓融的人士,那些執拗固執、驕傲自滿的人往往與成功無緣。文王謙虛,渭河之濱訪太公,最終成就周朝八百年的基業;劉備謙虛,三顧茅廬請卧龍,最終天下三分一分歸劉。


謙虛的人懂得怎樣尊敬別人,包容別人。做人如果太驕傲太自滿,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最終災禍臨頭,只能悔之晚矣。山谷因為胸懷空闊而羅納萬物,萬物生長其間,不受排斥,不受拘禁,自由生長;同時,山谷間的萬物也裝飾和點綴了山谷,使山谷變得鬱鬱蔥蔥,生機勃發。所謂謙虛禮讓、敬人敬己,就是這個道理。


十四、大器晚成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41 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2、成語含義


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後指能擔當大事的人要經過長期鍛煉,成名往往較晚。3、智慧精髓


擔當大事的人的確要經過長期磨練,最著名的便是姜子牙,72 歲才出山輔助文王武王父子完成滅商立周大業。有年少成名者,除了天賦高,也往往因為他們所做的事還不夠大。


成功是日趨豐盈、等待蓄勢後的絢麗震撼。唐代賈島說「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司馬遷寫《史記》用了 18 年,曹雪芹寫紅樓「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先賢的智慧不是體現在頃刻間閃現的靈感與筆下流淌的華麗,而是他們的謙遜與艱苦,以及對於知識虔誠而持久的吸納。他們等待骨骼的完整、血肉的豐滿,他們等待時機。


朱自清說:「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腳印。」成功沒有捷徑。用拼搏的血汗與頑強的韌性換來的成果,才是歷久彌香。


十五、知足常樂


1、成語出處


《道德經》第 46 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成語含義


知道滿足,就能長久快樂。


3、智慧精髓


知足常樂不是安於現狀、故步自封,這樣的滿足所帶來的快樂也是不能長久的。老子要告訴我們的,是警惕無止盡的慾望,以及追逐慾望所可能帶來的禍患。如何應對呢?那就是「知足」。


當然,無論知足還是不知足,都不能改變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處境,所以由「知足」帶來的「常樂」就不是現實上的,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對名與利的超越。要達到這種境界,我們就要知道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目的,了解自己的能力,把握自己的機遇。不是自己的別想的太多,是自己的要從容享受,以此來平復自己不切實際的妄想。


煩惱多與「不知足」有關,知足也許不能改變現狀,卻能消除煩惱,而這不正是人無論追求什麼,都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嗎?如此才能獲得長久的平安、富足和快樂。用一個「淡」字觀照世間千情百態,才能懂得動靜相宜、取捨有法的道理。


親情鏈接:微信公共平台「大孤山玄都宮」 第一時間了解道教新聞諮詢、相關道教活動、道教知識、加入我們從這一刻開始,期待您的訂閱!



《道德經》裡面的智慧錦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山不老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劉全獻瓜的典故嘛
建築奇蹟——歷史上的大秦帝國
马王爷真的是有三只眼吗?
沒文化能闖娛樂圈,卻不能輕易入道門
道教太極圖的正規畫法,你造嗎?

TAG:道山不老 |

您可能感興趣

道德經裡面講的五種人生智慧
《紅樓夢》林黛玉為何進榮國府,裡面有文章
錦繡未央裡面的「李敏德」變身時尚小王子
《金剛經》裡面,最精華的十句
古代兵書《孫子兵法》,蘊含中國傳統兵學的戰略大智慧,裡面還詳細描述了釣魚島的情況
深扒《歡樂頌》裡面樊勝美卧室的秘密
大家還記得張智霖版《陸小鳳傳奇》嗎?劉詩詩吳佳尼在裡面好美!
《黃渤、董卿的說話之道》:一個人的智慧,藏在他說的話裡面!
林正英的殭屍電影裡面最為經典的永遠是沒有上映的《殭屍道長Ⅲ》
淺析托尼賈在《冬蔭功》裡面的動作戲
《西遊記》裡面的經典插曲女兒情
可惜沒有元芳:《神探狄仁傑》裡面歷史人物的陵墓
美國的歷史教科書裡面是怎麼說中國和世界歷史的?
宋曉峰和吳迪干架!加上《功夫》裡面斧頭幫的音樂
【易經】 易經裡面的奧秘
《還珠格格》裡面的還珠三姝 林心如、趙薇、范冰冰誰最會賺?
七龍珠,龍珠超系列裡面的七大美女
蕾哈娜一身紅裝現身倫敦出席《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的電影,據說吳亦凡也在裡面飾演哦
肚臍裡面的健康秘密,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