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論家金理:文藝批評離不開隨時更新的問題意識
原標題: 「像石頭那樣,站在水裡研究水」
金理近照。
主要成就:獲上海2014年度社科新人、2012年度青年批評家、第5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等榮譽。
問: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答:午後讀書。
問:接下來的計劃是什麼?
答:研究「文學史上的青年人形象」。
最近一次「望道」現當代文學班活動上,台下滿是年輕好奇的面龐。主持人是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金理,討論主題是年輕作家常小琥的小說 《收山》。同為80後,金理對出生於1980年代作家的創作尤其感興趣。「同代人關注同代人,是義不容辭的。」他發現,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只是通過娛樂新聞,用粉絲心態去打量80後,「積聚了大量似是而非的看法」,但學理性的闡釋一直缺位。對此,金理不想缺席。
一次學術會議讓金理印象很深。會場上,一位前輩評論家發言時吐槽某位80後作家及其「腦殘」粉絲群體,金理聽到背後傳來一聲嘟囔:「誰說的!」聲音細微,卻分明帶著几絲對前輩結論的不滿。「回頭一看,是聽眾席上一位旁聽者,看年紀應該跟我同齡。」那一刻,金理覺得非常慚愧:「一個從事文學批評的人,本該在上述兩種聲音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但我們做得還很不夠。沒有去告訴前輩,為什麼他們眼中不入流作品,有可能恰恰撥動當下青年人的心弦,也沒有為同代人的創作提供學理性的評論闡釋,藉此與流行視野拉開距離。」
金理近年來都在努力以文學批評的視角研究同代人的創作。繼去年推出《同時代的見證》,今年他和青年評論家黃平、楊慶祥合著的 《以文學為志業:「80後學人」三人談》出版,書中專門論述了「80後寫作與當下中國」等話題。
開設「當代小說選讀課」是金理與學生們交流的陣地,在這裡,他會與年輕讀者討論他們關心的年輕作家。比如郭敬明,在他創作的小說、系列電影、文學期刊以外,還有哪些刷新人們文學想像的地方?金理跳出最初的偏見,重新審視自己的批評立足點,在商業市場和個人探索之間尋找迴旋的餘地,感知一些作家在多方博弈里「借水行舟」的嘗試。「與其把市場、純文學分割開來,或者將文學簡單劃分為雅、俗,不妨細細感知不同文學版塊內部以及版塊之間,存在著產生新意義的縫隙。儘管這些空間目前也許還很曖昧、不穩定,但我想,這正是值得今天的文學批評去珍重的。」
及時追蹤新人新作的一大難點,是評論家要在沒有坐標體系的情況下提出想法。這種專業理性的介入,既需眼觀六路,也要靜得下心來感知八方。金理的導師、知名學者陳思和就曾提出,要警惕「局限於學院派知識結構的偏狹與傲慢」。金理在磨練批評視角與筆端時,給自己提的要求是:「像一塊站在水裡的石頭那樣,在水裡研究水」。他覺得,文學主張移情、感同身受,「文學批評當然需要廣博學識、深厚學理,但更需要的是一種初出茅廬的勇氣、隨時更新的問題意識。」
如果說,60後作家的經典化,其實離不開他們同時代批評家群體的有效闡釋,金理說,「與此相比,我們這一代評論人任重道遠。」
(責編:tibet)
廣東新增12位國字型大小大師
把白天當作黑夜 小魚應對全球變暖有妙方
新養寵方式「雲養貓」悄然流行 分包眾籌「貓奴」盡義務
探測外星生命應聚焦年輕行星
英國汽車維修費用攀升 每車平均摺合1.8萬元
TAG:中國西藏網 |
※孟繁華等:文藝批評應杜絕甜蜜的批評,呼喚真正的批評
※文藝評論家和部長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新媒體語境下文藝批評怎麼辦
※提升文藝批評的思想力量
※文藝評論,作者為何「隱形」
※讓文藝批評回歸價值判斷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紅在革命蔓延時》
※文藝內涵圖:文、理科女生果然是很不一樣
※你的審美觀念符合你的氣質性格,專註時尚清新文藝三十年!
※文藝而不泛濫的話 十點書齋
※文藝而不泛濫的話
※于非闇:幫助我的一些古典文藝理論
※要麼文藝,要麼偽文藝
※誰說文玩一定很市儈,文玩同樣可以很文藝
※《創意@視覺》 最文藝的形象識別系統設計
※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組織會員培訓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文字圖片 很美很文藝
※藝術人文頻道《新文藝縱覽》推出國慶特別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