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來說一說中西方戰爭的區別在哪裡?

來說一說中西方戰爭的區別在哪裡?

以前看古典小說的戰爭場面,最想不通的就是戰爭方式――兩邊排開陣勢,一邊出一個大將,誰把誰砍了,就是勝家。關羽張飛級這樣的牛人,只要帶仨瓜倆棗的殘兵,也能把曹魏的十萬雄兵攆得象兔子。當然,陣法也還是有的,三國演義、水滸、楊家將和說岳全傳都有不少描寫,但陣法成敗的具體環節,依然決定於雙方武將的PK。戰爭勝負和雙方軍隊的數量、素質好象不相干,大軍的對峙,被濃縮成了武將的角斗。這是小說的手法,事實不可能如此。


但即便古典小說式的描寫里,也沒多少軍事將帥是真正死於砍殺的,楊業、關羽這些人都是兵敗而亡。政治統帥戰死的更鳳毛麟角,除非在全軍覆沒以後。


但西方歷史有很大的不同。政治統帥親自上戰場,動真格的拿刀砍人。所以,老大在戰場上掛了的情況比比皆是。比如英格蘭國王哈羅德、理查一世,玫瑰戰爭時雙方的老大約克和薩默賽特公爵,都是真正的馬革裹屍。

皇上出馬,在中國古代是「御駕親征」,有重大的象徵意義,並不指望皇上有超人的武功。非舉足輕重的戰爭,皇上不僅不需要,也不能隨便出征。明朝的正德皇帝頗好廝殺,為了過癮給自己降格封了個「威武大將軍」,親征四個月,以傷亡600多名士兵的代價打死了16名韃靼軍人,但畢竟是勝仗。可是正德皇帝卻被指為不務正業、有損天威、敗壞禮制,成了昏君的典型,史家更從中看到「明亡不遠矣」。



來說一說中西方戰爭的區別在哪裡?



但比他早300年的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卻博得了完全相反的名聲。理查當了10年國王,只有6個月呆在國內,剩下9年多都在國外過打仗的癮,最後也是被箭射死。卻得了「戰神國王」和「獅心王」的美譽,在英國歷史上代表著浪漫的騎士精神。

除了老大在戰爭中的角色不同以外,軍隊骨幹的構成區別也很大。中國古代上戰場的都是征來的泥腿子,很多亂世出名的戰將,都是泥腿子或下層小吏出身,以軍功卓著博取功名,關羽張飛袁崇煥曾國藩左宗棠都是這樣,沒聽說世家子弟踴躍參軍的。


但在歐洲,和國王這個全國最大的領主上陣砍人一樣,各個封建領主、騎士往往構成了軍隊有生力量的核心。玫瑰戰爭的時候,就發生過雙方普通士兵互相手下留情,貴族們血腥PK的事。有一年英法戰爭,處於逆境的英國國王甚至向法王提出單挑,雖然法王拒絕了(法王不傻,他可不想讓決鬥化解已形成的軍事優勢,但最後卻慘敗),但老大之間角斗決勝負確實成了一個選項,有理由相信這種事真正的發生過――老外這搞法才是真正中國古典章回小說式的。


這種作戰方式,有時候後果會很嚴重。亨利五世征服法國的時候,一時興起把俘獲來的法國貴族殺了個精光(這很違反當時的戰爭規則,通常的作法是交銀子換人。前述獅心王理查一世被法國俘虜,就花了英格蘭好幾年的財政收入才換回自由),結果法國的貴族階層差不多就這樣給報銷了。


這兩種軍政制度區別很大。歐洲的軍人很專業,騎士階層是從小訓練的職業軍人,打仗是他們至高的義務和榮譽;古中國沒有軍事貴族,泥腳子是主力。從這一點看似乎歐洲軍隊的職業化程度很高。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的話,結論可能正好相反。如果套用企業制度的話,古中國軍隊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是相分離的,在政治統帥與文官制度外,有一批被稱為「武將」的職業經理,類似於今天各國的軍事制度。歐洲中世紀是的所有權與經營權二合一,打起仗來是老大出頭,更象黑社會火拚。所以,俺認為,顯然,雖然古中國的軍人可能不如歐洲職業化,但古中國的軍事制度卻更加專業化,中國有「文死諫,武死戰」的說法,便是這種分工。


特別重要的還有兩點。首先,這種分工使專制王朝最脆弱的部分、最高領導核心――皇室脫離了戰爭風險,不至於在一場戰術性的衝突中斷送王朝政治資源。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劉邦、漢武帝、曹操、李世民、朱元章這樣的人在戰場上被搞死了,對他們的帝國意味著什麼。其次,軍事統帥也避免了戰死的危險,使他們能夠發揮運籌帷握的特長,比如張良、諸葛亮。貌似有點像現代軍隊的參謀本部。

這種專業化的軍事制度,可能是古中國的軍力能夠一直擴張到畜力時代的極限――青藏高原和沙漠的制度原因。反觀西方,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整個中世紀,並沒有一個超級王朝一統歐洲。


中國式的極權王朝還有個擅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特點,即動員社會各階層、傾全國資源組織戰爭。但有個嚴重的後果,就是整個社會捲入戰爭的深度和廣度空前大,被戰爭破壞的程度也空前大。史載數十年的三國混戰使中國人口從兩千多萬銳減為七百多萬;明末的戰亂使四川人口「百之存二」(人口減少98%,說法不盡相同),以至需要「湖廣填四川」。不僅如此,前朝的文明成果也付之一炬,古中國很多科技成果都被一代又一代人反覆發明/發現,例如指南車/針,從老祖宗黃帝到東漢張衡、三國馬鈞、南北朝祖沖之、唐朝金公立、宋朝燕肅和吳德仁,據說都擁有發明權!洛陽開封這樣的古都歷經空前繁榮-空前衰敗的周期,好似橡皮筋一般。


歐洲的戰法由騎士階層和貴族主刀,下等人干點步兵後勤的活,或隨軍作僕人打打雜給主人收收屍。這種搞法,如前所述,往往使一國的統治精英付之一炬,但社會總成本卻小得多。科技、文化、法律、城市得以薪火相傳,水準越來越高。


這大概就是中西方文化差異所帶來的區別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觀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有哪些成就頗高但鮮為人知的
項羽雖然英勇,只有為將只能,卻沒有為帥之才
來說話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找男寵的條件
清朝最悲催的皇帝,就是死得太早了

TAG:歷史大觀 |

您可能感興趣

曹操比劉備強在了那裡,從兩場戰爭就看出二人的區別
二戰中的荷蘭陸軍:戰爭對我們來說只有五天
朝鮮戰爭時志願軍拿什麼充饑?一把炒麵一把雪
三點闡述戰爭中,失敗的那一方,他們的士兵是怎樣來保全性命的呢
中越戰爭,我方攻下越南一縣城倉庫,戰士打開一看,結果目瞪口呆
為什麼說「斯大林發動朝鮮戰爭」一說不靠譜?
一戰:這是一場奇怪的戰爭 參戰雙方竟然都取得了勝利
什麼能讓一個美國大兵落淚?看看海灣戰爭中那些殘忍的鏡頭
朝鮮半島又推到戰爭邊緣,這一次是伐交還是伐戰?
「對華戰爭」:西方世界「腦洞大開」的一場臆想
中越戰爭後,因為我們拿走一東西越南再也不敢惹中國
越南戰爭給當時全世界帶來了怎樣的震撼?
古代和越南唯一的一次戰爭,究竟是勝是敗?該怎麼看?
解放戰爭中蔣介石從台灣唯一調過來的一個旅,被誰一戰就打沒了?
中越戰爭後,我們到底從越南拿走了什麼?導致他們一蹶不振?
明緬戰爭與清緬戰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中越戰爭!為何雙方都說自己贏?
然媽西西:這哪是洗頭?這分明是場戰爭
中國古代戰爭最大魔咒,「南北對戰」基本都是南方輸,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