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讀了挺多書,為什麼碰到事還是一臉懵逼?

我讀了挺多書,為什麼碰到事還是一臉懵逼?

前幾天,我註冊了一個叫"在行"的APP,是一個不錯的知識技能分享平台,挺欣慰的一點是:你必須要付錢,才能當面向那些資深人士請教。我猴急地註冊之後,發布了一個話題:讀書和成長。果真有兩個朋友付費和我見面了。


其中一個90後的年輕人在一個電子商務網站做產品經理,他的困惑是:我在同齡人中算讀書多的,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再加上一些讀書類節目,每年也能讀上幾十本吧。都說讀書可以幫助成長,但是我卻沒有覺得讀書對我的工作和發展有啥用處?感覺被坑了?

我讀了挺多書,為什麼碰到事還是一臉懵逼?


困惑的年輕人


可巧的是昨天晚上,又有一個知了視頻的粉絲和我微信私聊,她說:我覺得自己挺愛讀書啊,看了不少小說和文學作品。你們總說讀書能幫我們思考,但我今天還是沒有自己的邏輯思維,遇事一樣懵逼啊?


其實呢,這兩位同學的困惑非常有代表性。我始終覺得,讀書就是要功利一點,沒壞處,讀書就要能幫到人。但是總不能騙孩子們啊。

這裡我先給出三個解釋和理由,看看對大家有沒有幫助。


第一,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獲得思想,這是沒錯的,但是必須要和你的讀書類別、讀書頻率和讀書數量相結合,才能更有成效。也就是說如果你讀的類別不對,讀書的頻率不高,讀書的數量不夠,你想得到功利,有點難。


比如第一個同學,他讀的書都是偏向於社會文化、經管類的書籍,要從這些書籍中獲得他作為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的實質性幫助實在是路途夠遙遠的;而第二位同學呢?她讀的書是各類小說作品,這與她想要的成體系的邏輯思維也是隔著十萬八千里。


那麼讀書的頻率又應該是多少呢?我覺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天都讀是最好的;而讀書的數量如何界定呢?曾經在一本我很喜歡的韓國作家鄭會一的《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裡面,主人公的老師每年讀書超過了2000本。屌啊?這怎麼可以?雖然聽起來有點嚇人,但是其實真的可以做到。只不過並非一定做到這個頻率和數量才能獲得你想要的,也沒有那麼絕對。古人說:開卷有益,如果讀的少,是一種不錯的興趣和品味,如果讀的多,一定可以形成知識體系乃至思維體系。總之,讀,一定比不讀好。

我讀了挺多書,為什麼碰到事還是一臉懵逼?


第二,不精讀無以成知識與思想。上學的時候,我們最討厭的科目就是外語。外語一般都分成精讀和泛讀兩類。精讀要求你對詞句、語法必須嫻熟掌握甚至背誦,而泛讀則要求你讀得多讀得懂即可。因此,讀書也是一樣,如果不選一些重要的書去精讀,也就是讀上3遍5遍甚至更多,那麼也很難形成知識和思想體系。


給大家舉個例子,中國的作家幾乎無一不是把《紅樓夢》做過精讀。說句不好聽的,如果沒把《紅樓夢》讀過10遍以上的幾乎當不成什麼好作家,張愛玲、三毛就是從五六歲開始讀紅樓,讀了一輩子。


為什麼呢?因為一種知識體系或者思想體系是必須要融匯到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過程當中,才能很好的輸出。也就是說,你讀書是在汲取,但是你用書裡面的知識和思想是在輸出,當書中的知識和思想有效結合了你的經驗,融化進你的思想和行為體系,才有可能輸出為你所用。而好書,經典,正是因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可以解讀的知識和思想,才值得精讀。任何知識和思想不經歷有效汲取、有效吸收和有效輸出的過程是無法為你所用的。就像有營養的事物,如果不細嚼慢咽,如果不是你的消化吸收系統優良,也不能很好地提供給你身體養分。這個過程相當複雜,因人而異。


我給第一位同學出的主意就是請他列出一個每年20-30本左右對他的工作可以產生直接影響的書單,在保證這些書可以精讀的情況下再去涉獵其他的書籍,並告訴他3年以後才能見到效果。而第二位同學,我則希望她如果喜愛小說,完全可以為自己找出同一類型的一系列文學作品進行精讀。比如同一作家,同一主題。既然精讀《紅樓夢》能讀出多位大師,精讀金庸都可以讀出一個六神磊磊(當紅自媒體人),那麼還有什麼文學作品不值得精讀呢?

我讀了挺多書,為什麼碰到事還是一臉懵逼?



第三,不討論,不寫作是讀書效果的最大壁壘。英國思想家培根曾經有一句名言:Reading makea full man; conference a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直譯過來可以是這樣的: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機智,寫作使人精確。閱讀如果不輔助討論和寫作,閱讀的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可能有同學會說了,我們只是把讀書當成興趣,還要討論和寫作,我們又不是想當作家?用得著嗎?其實不然,因為討論並非要開個學習班,而寫作業也非要出版專著。今天的社交媒體如此發達,微博、博客、微信朋友圈等等,都可以當成你寫作的陣地,哪怕日記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你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非要聊淘寶的服裝爆款,聊明星八卦,那也只能說明你的興趣並不在讀書和知識積累。讀了一本書,總結自己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把你讀到的東西做一個交流,這樣才可能鞏固你閱讀的成果,一個事情聊的多了,自然更加熟悉,寫的多了才發現不足。

有些讀書比較多的朋友比較驕傲,覺得自己知識積累挺多的,我於是就問,當你讀完一本書,你是否可以當場給別人做一個分享,把你讀到的這本書的精華和思想,結合你的經驗和觀點宣講出去?


嗯——這倒是有些難度。


那麼我再問:當你讀完一本書,你是否可以馬上寫就一篇精鍊優美的文章,將這本書精華的思想通過文章傳達給閱讀者呢?


嗯——這也是有點難度。


是的,並不是我們讀到了某本書,覺得非常受教,就代表我們掌握了這本書中的知識和思想,如果不通過討論(語言)和寫作(文字)去重新歸結和固化這些知識和思想,那麼它對你來說仍然是過眼雲煙。我敢保證,任何一個成功人士,不僅僅是作家啊,一定都不會發愁在閱讀之後分享這些知識和思想,更不會發愁閱讀之後通過寫作表達這些思想。沒有不會寫文章的成功人士,也沒有不會講述的成功人士。這點請你務必相信我。

我讀了挺多書,為什麼碰到事還是一臉懵逼?



最後,可能有同學會問:如果按照這些方式做了,是不是一定就能獲得你所謂的知識體系或者思想體系,說白了:是不是就能讓我們出口成章,顯得很有學問,同時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呢?我想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要給這個肯定的回答加上一個年限,絕對不會是一萬年,我相信,3年可小成,10年可大成。


當然,我還必須要為這個肯定的回答加上一個限制條件,別忘了,讀萬卷書並非完整的成功方案,還有一句話叫做行萬里路,也就是要從人生實踐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敢說,這8個字是所有成功的唯一捷徑。


請在評論區告訴老張你會遇到文章中這樣的問題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了視頻 的精彩文章:

絕對不可錯過的知了100期推薦書目合集

TAG:知了視頻 |

您可能感興趣

吃了這麼多年的紅糖煮雞蛋致癌,有沒有搞錯,我讀書少,別騙我,看看專家是如何答覆
相親男,我讀那麼多書,不是為了給你洗衣做飯帶孩子!
原來燙髮是這麼燙的,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這恐怕是世界上最萌的蝙蝠了,確定不是豬嗎?我讀書少別騙我!
搞笑圖片:我讀書少,還能這麼玩?厲害了!
內涵搞笑:我讀書的時候,怎麼就沒遇到過這樣的老師
吃這個也能減肥了?我讀書少,別騙我啊!
笑趴下的二十一圖:我讀書少,但我不是瞎子啊,這是瓜子嗎
不要欺負我讀書少,這個真的是畫出來的?
內涵搞笑:我讀書少,你別騙我,這個還能吃?
那一刻,我讀懂了父親
這些不是照片?都是畫的?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
廚房竅門,第一條就實用到爆!我讀書多不會騙你!
故事:為供我讀書,大哥說再去抓一次蛇,可這次他再也沒有回來
從莫言的書里,我讀到了這些…
這難道不是照片?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這些神奇的事情是因為我讀書少而看不懂嗎?
這是我讀過的最蒼涼的童話,沒有之一。每次閱讀,都是潸然淚下。今天,我把它講給你聽
這是什麼體育項目?我讀書的時候沒有啊!